
路面单位工程开工报告.doc
24页路面单位工程开工报告一、编制依据根据施工合同、设计图纸、技术规范以及当地实际条件编制二、工程概况(一)、项目位置本项目位于新疆西部天山北麓被誉为“塞外江南”的伊犁河谷东端的新源县境内,本合同段起点位于G218线K277+000,终点位于G218线K332+000,沿途经过阿热勒托别镇、坎苏乡、那拉提镇等3个乡镇本项目线路总长度55km罩面路段长36.5km,就地冷再生基层路段长度10.8km主要工程数量为:水泥稳定基层 4182 m3;级配砂砾底基层1837 m2;天然砂砾底基层2790 m2;透层 m2;粘层 m2;下封层 m2;预制混凝土缘石641.38 m3;预制混凝土底座704.7m3;集水井85座;混凝土管297.5m;混凝土排水沟1420m;混凝土急流槽1125.2m;沥青混凝土路面铣刨4140 m3; 沥青混凝土路面拉毛 m3;水泥稳定砂砾基层12720 m3;沥青混凝土12720 m3;就地水泥冷再生基层 m3三、施工前准备工作 1、参与施工的技术员已熟悉了设计图纸及有关规范,掌握了施工工艺及方法设计图纸所给尺寸经审核无误已进行了施工测量和放样,水准点、导线点已复测并已加固保护,增设控制点均加设在高架塔的混凝土墩子上,测量成果资料已递交监理工程师批准。
施工现场及施工便道已放置好标志牌、警示牌,已安排洒水车进行洒水养护施工负责人及技术员、试验负责人及试验员、施工现场杂工、安全员等均已进场施工所用机械设备均已进场,设备现场待命,状况良好2、 人员配备情况: 技术总负责:杨登峰 施工负责人:代冠春 试验负责人:曹广飞 试验员:乔旭 质检负责人:张舒畅 安全员:肖靖宇、徐涛合同计划负责人:代云龙 施工人员:14人3、 开工前材料进场及试验情况;(1)、材料进场:混凝土:工地沥青拌合站、混凝土拌合站砂 石:坎苏乡时双才砂石料场油 料:伊犁新源县那拉提加油站沥 青:新疆路友道路材料科技有限公司2)对钢材、混凝土等项物理力学性能交由新疆北朋土木工程检测咨询有限公司实验室检验,其各项质量控制指标均满足规范规定要求并报请总监办批复及业主备案4、施工进度计划:路面工程计划于4月15日开始进行施工,计划于8月20日完成工程施工四、施工方案(一)、路面工程概况1、就地冷再生路段结构概况本方案主要适用于结构层强度不满住设计要求,承载了严重不足,无法通过局部处治来恢复其承载力的路段。
对24cm范围内的面层和基层进行全深式就地水泥冷再生基层施工,然后在铺筑4cm(AC-13)SBS改性沥青混凝土面层补强路段利用就地冷再生机对老路面进行就地冷再生(需撒布水泥,实施完成后为水泥稳定沙砾基层)范围为路中线两侧各5.75m整平后碾压,养生达到70%强度后,撒铺透层及碎石封层最后摊铺4cm SBS改性沥青细粒式沥青混凝土适用路段:K301+500~K303+500路段、K308+500~K310+500路段、K313+500~K316+500路段、K320+500~K324+300路段冷再生路段路面结构: 面层:4cm(AC-13)SBS改性沥青混凝土; 基层:24cm水泥冷再生基层; 底基层:16cm级配砂砾 基层上铺透层油,面层和基层之间设下封层2、新建路段结构概况 对换板明涵两侧顺接路段,挖除老路换填级配砾石后,重新铺筑路面结构其中K244+115~K245+100路段翻浆、水毁严重且路基高度较低,本次设计对病害挖除换填后,重新铺筑路面结构,设计标高比原路面标高抬高36cm左右面层:4cm(AC-13)SBS改性沥青混凝土; 基层:32cm水泥稳定砂砾; 底基层:15cm级配砂砾 基层上铺透层油,面层和基层之间设下封层 根据原路面出现龟裂、网裂、沉陷、坑槽等病害的情况,对于横、纵裂缝病害采用灌缝处理,对于局部存在沉陷、坑槽病害采用“圆洞方补、斜洞正补”的原则,划出所需修补处理范围的轮廓线,沿所划轮廓线开凿或铣刨至坑底稳定部分,其深度不得小于原坑槽、松散、翻浆的最大深度,铣刨时注意形成台阶。
3、罩面路段概况本方案主要适用于基层强度较好、承载力稳定、路面表层裂缝类病害较多、路面未出现较严重的沉陷、坑槽、龟裂等病害区域进行病害维修,对基层适当挖补处理,再加铺4cm(AC-13)SBS改性沥青混凝土为了使罩面层与原路面更好结合,罩面前先进行拉毛处理,罩面层下设粘层油适用路段:K277+000~K301+500、K303+500~K308+500、K310+500~K313+500、K316+500~K320+500路段进行4cm(AC-13)SBS改性沥青混凝土罩面,罩面层下设黏层处理方案如下:(1)纵、横向裂缝修复:纵横向裂缝将缝隙刷干净,并用压缩空气吹出灰尘后,用乳化沥青进行灌缝2)对于块状裂缝、龟裂、松散、坑槽、沉陷、修补等病害路段,应先做挖补处理,挖除旧路面层和基层,回填水泥稳定砂砾基层和沥青面层并压实至原路面标高 罩面路段工程(包含老路挖除、填补、老路拉毛、撒铺粘层、沥青混凝土摊铺)罩面采用4cm SBS改性沥青细粒式沥青混凝土,罩面范围为路中线两侧各5.75m罩面前先对旧路面的病害处进行修复,修补完成后,待路面压实度足够铣刨时,使用刨机对封闭施工路面进行整体拉毛。
拉毛后清扫路面将铣刨废料扫净后再撒铺粘层油,并摊铺4cm SBS改性沥青细粒式沥青混凝土4、新旧路段衔接处理概况在新老路面衔接处,因新老路路基沉降存在的差异,造成新老路路基衔接处理路面成纵向开裂因此,应采用相应措施防止新旧路面之间产生较大的差异沉降采取的措施如下:(1)对原有老路路面开挖台阶,台阶宽度不下于0.5m2)在开挖的台阶处,水泥稳定砂砾基层顶面处设置2m宽玻璃纤维土工格栅,在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顶面设置2m宽土工格栅二)路面工程施工工艺1、就地冷再生施工工艺1)、试验段设置计划就地冷再生试验段设置在K301+500-K302+000段(半幅),共计3000m2预计实施日期:2015年5月15日—2015年5月16日完成参与技术人员10人,工人:10人试验段工作按以下步骤进行施工2)、 材料(1)就地冷再生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时,单个颗粒的最大粒径不大于37.5mm,其颗粒组成应在下表范围内公路就地冷再生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混合料的颗粒组成范围筛孔尺寸 (mm)通过质量百分率(%)筛孔尺寸 (mm)通过质量百分率(%)37.590~1002.3620~7026.566~1001.1814~571954~1000.68~479.539~1000.0750~304.7528~84(2)在就地冷再生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施工前,在原道路上取有代表性的铣刨料样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规程进行下列试验:① 颗粒分析;② 液限和塑性指数;③ 击实试验;(3)对级配不良的铣刨旧料,应通过掺加部分新料以改善其级配,对新加料应取所定料场中有代表性的样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规程进行下列试验:① 颗粒分析;② 细集料液限和塑性指数;③ 相对密度;④ 碎石或砾石的压碎值;(4) 选用初凝时间3h以上和终凝时间较长的硅酸盐水泥(32.5级)。
(5)凡是饮用水(含牲畜饮用水)均可用于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施工3)、配合比设计⑴ 将代表试样(旧混合料)完全风干,测定旧混合料完全风干后的含水量⑵ 根据旧混合料和新加料的级配确定合成级配,绘制级配曲线,使设计合成级配在相应的级配范围内⑶ 将风干后的旧混合料分成以下五个部分:① 粒径大于31.5mm的材料;② 粒径在19~31.5mm之间的材料;③ 粒径在9.5~19mm之间的材料;④ 粒径在4.75~9.5mm之间的材料;⑤ 小于4.75mm的材料⑷ 将全部通过37.5mm的材料,再按照筛分结果重新组合成代表性试样,并用19~37.5mm之间的材料替代37.5mm以上的材料4)、施工方法就地冷再生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是根据生产配合比的要求,预先在工作面上摊铺规定数量的水泥(水泥剂量可采用5%-5.5%,一般应不低于5%,不宜超过5.5%),采用基层再生机铣刨、复拌,压路机静压后,平地机找平,重型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该段路面通过就地冷再生机铣刨拌和,压路机碾压成型,使用就地冷再生处理方法施工形成新的24cm再生基层1) 施工放样① 在水泥就地冷再生施工之前,应在道路的两侧放置一系列的标桩(杆)作为基线,用来恢复道路的中心线。
② 标桩(杆)的间距,曲线距离不应超过20米,直线距离不应超过40米2)冷再生机组就位① 使用推杆连接再生机组,并连接所有与再生机相连的管道② 检查再生机操作人员是否已将所有与稳定剂添加量有关的数据输入计算机③ 排除系统中的所有空气并确保所有阀门均处于全开度位置④ 对再生施工中所需要的其它机械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3)撒布水泥使用智能型水泥撒铺车,实际采用的水泥剂量应比室内试验确定的剂量多0.5~1%水泥撒布车能保证水泥均匀的撒铺4)冷再生机铣刨与拌和① 冷再生机推动水车在原路面上行进② 冷再生机行进速度应根据路面损坏状况和再生深度进行调整,一般为6m/min~12m/min,使得铣刨后料的级配波动范围不大网裂严重地段应降低再生机组行进速度,提高铣刨转子转速③ 再生机后应有专人跟随,随时检查再生深度、水泥含量和含水量,并配合再生机操作员进行调整④ 施工中再生深度的检查以相邻已经再生或原路面为标准,用钢纤刺入土中,测量其刺入深度,看其深度是否合格⑤ 在作业面边缘固定导向线以帮助操作者⑥ 若进行多刀施工时,应时刻注意搭接的宽度,保证搭接宽度⑦ 再生机后宜安排4~5人处理边线和清理混合料中的杂质以及每刀起始位置的余料,以防止影响纵向接缝、横向接缝、平整度和再生材料的密实性。
⑧ 经常检查再生后混合料的厚度⑨ 在施工过程中,对混合料的级配、再生深度有任何疑问时,应停止施工,等问题解决后再继续施工⑩ 每次再生的长度以保证后续作业能正常进行为,认真组织施工,使再生的长度尽可能长些,以减少横向接缝一次(不停机)再生的长度一般为150m~250m每段再生结束后,应检查铣刨毂的刀架、刀头,发现损坏立即更换5)碾压整形① 根据路宽、压路机的轮宽和轮距的不同,制订碾压方案,应使各部分碾压到的次数相同,路面的两侧应多压2~3遍② 在再生机后应紧跟一台钢轮振动压路机进行初压,采用高幅低频进行压实,压实遍数应足以保证再生层底部2/3厚度范围内的压实度达到规定要求钢轮压路机的工作速度不得超过3km/h③ 在初压完成后,应立即用平地机整平在直线段,平地机由两侧向路中心进行刮平;在平曲线段,平地机由内侧向外侧进行刮平必要时,再返回刮一遍④ 整平时应将高处料直接刮出路外,不应形成薄层贴补现象在整形过程中,严禁任何车辆通行,并保持无明显的粗细集料离析现象⑤ 整平后,当混合料的含水量为最佳含水量时,应立即用光轮压路机先以高幅低频振动模式后以低幅高频模式进行压实直线和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路肩向路中心碾时,应重叠1/2轮宽,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后轮压完路面全宽时,即为一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