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策与建议.docx
5页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策与建议 南阳地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渠首和核心水源地,是国家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市和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探索开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保育型农业产业结构路子不仅是现代农业转型开展的需要,更是一种政治责任 关键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建议 南阳是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国家粮食平安战略工程河南粮食生产核心主产区近年来全市以高标准粮田建设为载体,持续加大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目前,全市已建成高标准粮田424.7万亩,有效灌溉面积和旱涝保收田分别占45%和35.3%,农机总动力到达1219.3万kw,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机械率到达77%,2023年全市粮食总产首次跨上20230亿斤台阶,2023年到达12023.21亿斤,实现了历史性的“十二连增〞这些都为南阳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创造了条件,打好了根底但农业是弱质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农村是弱势地区的总体格局仍未得到根本转变,工作中还存在一些短板和缺乏,亟需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转型跨越 1产业现状 2023年度全市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468.23万亩,总产到达524.28万t,增2.9%,连续6年突破50亿kg。
油料、蔬菜等高效经济作物快速开展,全市油料作物种植面积到达532.7万亩,总产量140万t,分别约占全省的18.8%、全国的3.2%,位居全省前列其中花生面积415.1万亩,总产量122.4万t;油菜70万亩,总产量13万t;芝麻面积47.6万亩,总产量4.6万t全市形成了398个一村一品村、17个专业乡镇、6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全年新认证112个有机(含转换)证书(165个产品),26个绿色证书(26个产品),新建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17万亩进京农产品12.7万t,销售额16.5亿元新开展合作社2258家,累计到达15670家,出资总额523.6亿元新开展家庭农场1130家,累计到达6406家,出资总额47.66亿元培训新型职业农民7000余人全市耕地流转280万亩,托管442万亩,流转托管面积占农户承包耕地面积的69.4% 2问题简析 新形势下以乡村全面振兴的要求审视南阳的农业农村经济工作,还面临不少问题,突出表现为以下几点: 2.1农业根底地位不够牢一方面,局部干群对农业在全市国民经济中的根底性战略地位,认识不深、重视不够,对如何推动改革深化、促进农业转型开展研究不深。
另一方面,XX市农业根底设施的整体水平仍然不高,农业抵御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平安风险的能力还比较弱 2.2农业产业化水平不够高一方面,农业经营主体还不够强,截至2023年,全市农民合作社社员仅11.2万,占乡村总户数的5.3%,效劳水平不高另一方面从经营者队伍看,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科技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短缺,特别是“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较小,农业社会化效劳组织总体不强,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开展的需要 2.3农业产业结构还不够优一方面,中高端农产品供给缺乏,农产品供给数量与质量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另一方面,一二三产业融合还不够深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等开展还不够快,有影响力和品牌效应的大企业、大农场、大基地还比较少,乡村休闲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规模还比较小 2.4农业要素保障还不够全一方面农业科技支撑能力缺乏,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成果的转化率较低至2023年,全市农村实用人才占农村人口的比重为2.8%,比全省低0.5个百分点,科技支撑乏力另一方面,受土地流转期限短等因素制约,全市农业规模经营面积小的现象依然存在,难以适应集约化、规模化的现代农业生产需求。
3对策建议 3.1突出“优〞字,调整农业产品结构一是稳固粮食产业稳定南阳粮食核心功能,实施“一保一减一扩〞工程:“一保〞,就是保证小麦面积稳定在800万亩左右,开展优质小麦生产,探索专种专收专储专用途径一减〞,就是调减玉米面积;依托畜牧养殖业和加工龙头企业,引领开展专用玉米一扩〞,就是积极扩大豆类、薯类等杂粮面积二是积极开展特色产业一要开展优质果蔬以绿色有机为方向,大力开展耐储运品种,创立一批绿色高产高效示范区二要重点开展高油酸油用、食用花生品种开展农机农艺协同攻关,推进花生生产全程机械化三要开展苗木花卉产业以筹办2023年世界月季洲际大会为重点,促进月季、玉兰等花卉苗木产业转型升级 3.2突出“绿〞字,调好农业生产方式一是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进建设“清洁田园〞到2023年,全市化肥每公顷耕地使用量减少150kg以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到达90%以上;全市农药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30%以上,实现化肥农药实现零增长;全市农膜回收率到达80%以上,根本建立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模式和运行机制二是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以粮食、蔬菜、食用菌、茶叶、水果等为重点产业,持续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实现每一个生产基地,有一个新型经营主体参与建设,明确一名科技人员全程效劳,推广一套标准化技术规程标。
到2023年,全市建成20230万亩有机农业生产基地,根本实现农副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追溯,打造一批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3.3突出“新〞字,调顺农业产业体系一要大力开展农产品加工业着力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和附加值,到2023年,全市形成销售收入20亿元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集群20个,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到达60%以上二要大力推动农旅结合开展重点培育20230个都市生态农业园区,创立一批具有旅游景区等级的美丽田园,延伸产业链条,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开展三要大力开展农村电子商务依托西峡百菌园等电商,加强与阿里巴巴、京东等知名企业合作,推动线上线下互动开展,组建农产品电商孵化园,让南阳绿色优质农产品通过互联网走进千家万户 3.4突出“强〞字,健全农业支持体系一是大力推动适度规模经营积极引导农户以土地经营权入股等形式开展适度规模经营,降低生产本钱,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到2023年,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202300个、家庭农场2023000个二是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以京宛合作为契机,加快构建2023大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重点研发推广节本增效、优质平安、绿色生态等技术完善三级农技推广效劳网络,加强95个基层农技推广区域站(乡镇站)标准化管理,通过开展星级效劳创立活动,大力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加强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打通从科技创新到产业应用的全过程,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1.XX县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XX县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第1页 共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