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树》教案设计.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zussh****1496
  • 文档编号:272033895
  • 上传时间:2022-04-0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4.38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树》教案设计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树》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树”,感受树的象征意义,提高赏析散文的能力  2、通过朗读,品味,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去解读文本  3、理解课文的文化情怀与都市色调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重点合作探究文本中“树”丰富的情感内涵  教学难点  ①比较“菩提”与“棕榈”的抗争精神  ②通过探究整合学生在导学案中出现的问题,来引导学生熟知本文的形神、情理、虚实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林?b>d德(1962-1996),本名林耀德,生于台北市城中区,原籍福建厦门,先祖侨居于缅甸仰光市先后毕业于国立台湾师范大学附属高级中学、私立天主教辅仁大学法律系财经法学组1977年开始创作生涯,次年发表诗歌和散文作品著有诗、散文、长短篇小说等各类创作三十余种,编有选集《台湾新世代诗人大系》等四十余种;各项作品获国家文艺奖、梁实秋文学奖首奖、时报文学奖首奖等三十余项  三、导入新课  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舒婷在她的笔下创设了两个浪漫的形象----橡树与木棉,它们作为人间真情的代表深入人心;道家学派的先哲庄子也提到了一棵树,在它的寓言中,凤凰非此树不栖息,它就是梧桐,梧桐既是庄子对滚滚尘世的追求。

      那么,作家林?b>d德笔下的那些树,又能带给我们怎样的思索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树》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四、展示课件  让学生辨别不同的树的图片(捕捉课文细节),  设疑:你最喜欢作者笔下的哪一种树?  五、品读全文,理解课文  1、这是一篇谈论树的散文,在课文中都谈到了哪些树?重点说到得有哪几种?  提示:菩提树、圣诞树、棕榈、桑、松  重点:菩提树、圣诞树、棕榈  2、寻找文中关于菩提树的描写并思考:菩提树在本文中有什么特点?其象征意义是什么?  提示:谦逊地生长在都市的盲点  这桑科乔木缓缓飘落下无数艳丽的花朵,继续灌溉着大地,一面柔和覆盖在一个青年的双肩上  菩提树高雅的气质,的确隐喻着觉者一生  关联佛教象征着东方宗教的人本思想  ----静穆安详,令作者肃然起敬,产生一种敬仰之情(作者态度)  补充:菩提树似乎天生来就与佛教渊源颇深,据传说,2500多年前,佛祖释迦牟尼原是古印度北部的迦毗罗卫王国(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乔答摩悉达多,他年青时为摆脱生老病死轮回之苦,解救受苦受难的众生,毅然放弃继承王位和舒适的王族生活,出家修行,寻求人生的真谛经过多年的修炼,终于有一次在菩提树下静坐了7天7夜,战胜了各种邪恶诱惑,在天将拂晓,启明星升起的时候,获得大彻大悟,终成佛陀。

      所以,后来佛教一直都视菩提树为圣树,印度则定之为国树  3、圣诞树是什么宗教的象征?在文中,作者认为它渗透了什么主题?  提示:基督教救赎  补充:圣诞节只是基督徒庆祝其信仰的.耶稣基督诞生的庆祝日圣诞节的庆祝与基督教同时产生,被推测始于西元1世纪教会开始并无圣诞节,约在耶稣升天后百余年内才有据说:第一个圣诞节是在公元138年,由罗马主教圣克里门倡议举行而教会史载第一个圣诞节则在公元336年由于圣经未明记耶稣生于何时,故各地圣诞节日期各异直到公元440年,才由罗马教廷定12月25日为圣诞节公元1607年,世界各地教会领袖在伯利恒聚会,进一步予以确定,从此世界大多数的基督徒均以12月25日为圣诞节十九世纪,圣诞卡的流行、圣诞老人的出现,圣诞节也开始流行起来了  4、棕榈在作者笔下体现了什么品质?  提示:倔强忍耐  5、棕榈树和回民之间有哪些共通性?  提示:在干涸的险地随遇而安,倔强的性格正和生存期间的回民吻合  6、作者对圣诞树和棕榈树的态度是否相同?原因是什么?  提示:圣诞树:现代商业文化的一种仪式改变了其原初的含义,对此作者表示了深深的忧思同时隐含着批判——依附于殖民主义  棕榈树:在干涸的险地随遇而安倔强的生存顽强坚韧引起了作者的感佩同情。

        桑属于民间朴实清严  松是中国士族和仙逸的化身  六、合作探究  同样是面对苦难,同样是去抗争,你怎样去看待菩提树和棕榈树的抗争呢?(请先独立思考,然后再和你的学习小组的伙伴们交换看法,最后推选出一个代表谈谈你们的见解)  设计意图:让学生再做一个深度的思考,在比较中体会作者所阐释的不同的文化,引领学生深入挖掘“树”所代表的精神内涵  预设答案: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不同的环境就有不同的心境,不同的心境就有不同的表现……东方宗教“觉者”是安详的;伊斯兰是倔强、故我的……  点析:学生很容易分别找出菩提和棕榈的各自个性,引导学生把两者对比分析是提高学生整合分析能力的关键要让他们尝试从课文字里行间把握情感  七、小结  本文中这些树各有其精神内在,菩提的坚忍,桑树的清朴都值得让我们去反思希望此生,同学们都会长参天大树,一半在土里安详,一半在风中飞扬,活着的时候能给人带来阴凉,即使倒下了也能成为世界栋梁!  八、作业  请尝试从你熟悉的树(比如松树、柳树、杨树……)中任选一样或者两样,描绘它的形象,阐述它的精神意义,以“我愿化作——树”写一个200—300字的片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