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辽宁大学823经济学原理之微观经济学考研冲刺密押卷及答案.doc
3页2016年辽宁大学823经济学原理之微观经济学考研冲刺密押卷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 比较静态分析【答案】比较静态分析是考察当原有的条件或外生变量发生变化时,原有的均衡状态会发生什么变化,并分析比较新旧均衡状态例如,在均衡价格决定模型中,当外生变量的变化使得需求曲线或供给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时,均衡点的位置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对新旧均衡点的分析比较就是比较静态分析 2. 引致需求【答案】引致需求指由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引起的企业对生产要素的需求,这种需求来自厂商相对而言,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称为直接需求企业对生产要素的需求不同于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在产品市场上,需求来自消费者,而消费者购买产品是为了自己的消费,从中获得满足,一次购买过程到此为止在生产要素市场上,需求来自企业,而企业购买生产要素是为了生产,从中获得利润企业购买生产要素并不是一次经济行为的终结一个企业能否获得利润并不取决于其自身,而是取决于消费者的需求,要看消费者是否愿意为其产品支付足够的价格如果不存在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则厂商就无法从生产和销售中获得收益,从而也不会去购买生产资料和生产产品或者说,消费者对产品的直接需求,引致和派生了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
3. 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答案】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并且这种满足程度纯粹是一种消费者主观心理感觉效用有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之分基数效用论认为,效用的大小可以用设想的数字来表示,并加以计算和比较如消费者消费第一个包子的效用为5,第二个包子的效用为4,因此第一个包子比第二个包子的效用大1序数效用论认为,效用仅仅是次序概念,而不是数量概念,因此在分析商品效用时,无法用具体数字来描述商品效用,只能用第一、第二等序数来说明各种商品效用谁大谁小或相等虽然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在效用的认识方法上存在差异,但是它们说明的问题和得出的结论却是一致的它们都认为边际效用具有递减规律,都能用各自的方法推导出商品需求曲线,只是它们用来表述的工具不同其中,基数效用论的工具是边际效用,而序数效用论的工具是无差异曲线 二、计算题4. 若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试求在价格P=60的情况下,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求解得到Q=1600根据需求价格弹性的定并说明对该商品应采取的涨价或降价的政策 【答案】(1)当价格P=60时,代入商品需求函数可得根据商品需求函数可得:义,有 ,从而(2)上述计算表明,在价格等于60的情形下,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大于1。
由于当需求价格弹性大于商品销售总收益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因此需要对该商品采取降价政策,以便提高商品销售收入 5. 画图说明完全竟争厂商短期均衡的形成及其条件答案】完全竟争厂商短期均衡的形成及其条件借用图分析如下: 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的形成及其条件(1)短期内,完全竞争厂商是在给定价格和生产规模条件下,通过对产量的调整来实现MR=SMC的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的2)首先,厂商先根据MR=SMC,的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来决定产量在图中,在价格顺次为P 1、P 2、P 3、P 4和P 5时,厂商根据MR=SMC的原则,依次选择的最优产量为Q 1、Q 2、Q 3、Q 4和Q 5,相应的利润最大化的均衡点为E 1、E 2、E 3、E 4和E 53)厂商由MR=SMC的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所选择的产量出发,通过比较该产量水平上的平均收益AR 与短期平均成本SAC 的大小,来确定自己所获得的最大利润量或最小亏损量在图中,如果厂商在Q 1的产量水平上,则厂商有AR>SAC,即利润π>0; 如果厂商在Q 2的产量水平上,则厂商有AR=SAC,即利润π=0; 如果厂商在Q 3或Q 4或Q 5的产量水平上,则厂商均有ARAVC ,于是,厂商继续生产,因为此时生产比不生产强; 在亏损时的产量Q 4处,厂商有AR=AVC ,于是,厂商生产与不生产都是一样的; 而在亏损时的产量Q 5处,厂商有AR 一、名词解释考研试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