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蓝根颗粒微生物限度检查检验方法验证方案(2015年版)(共10页).doc
10页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1.概述1.1板蓝根颗粒是《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品种,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其处方由板蓝根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之功效,用于肺胃热盛所致的咽喉肿痛、口咽干燥、腮部肿胀;急性扁桃体炎、腮腺炎见上述证候者有效期:18个月1.2根据剂型与产品处方判断,板蓝根颗粒的微生物限度检查内容应包括需氧菌总数计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计数、大肠埃希菌检查;根据板蓝根颗粒的成分和历史验证数据分析,该产品无明显的抑菌活性,拟采用“平皿法”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采用“常规法”进行控制菌检查 2.目的确认所采用的方法适用于该产品的微生物计数,以确保测定方法的可靠性,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若检验程序或产品发生变化可能影响检验结果时,计数方法应重新进行适用性试验3. 依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微生物计数法”、“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控制菌检查法”、“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标准” 4.范围本验证方案适用于公司板蓝根颗粒微生物限度检查检验方法的适用性试验5.职责5.1验证领导小组5.1.1负责验证方案的审批5.1.2负责验证的协调工作,以保证本验证方案规定项目的顺利实施。
5.1.3负责验证数据及结果的审核5.1.4负责验证报告的审批5.1.5负责发放验证证书5.2质量部5.2.1负责验证所需的培养基、样品、菌液、缓冲液等的准备5.2.2负责取样及对样品的检验5.3项目验证小组5.3.1负责拟订验证方案5.3.2负责验证方案的实施和收集各项验证试验记录,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后,起草验证报告,报验证领导小组6.验证实施条件6.1验证方案培训:在验证实施前,应对参与验证的人员进行验证方案以及与验证相关的文件进行培训,确保相关人员掌握了验证的相关要求与知识6.2微生物限度检测室:检验所使用的检测室应经过HVAC系统确认,并符合要求6.3检验用水:验证过程使用的纯化水其制备系统应经过确认并符合要求,纯化水质量应经过检验并符合《中国药典》2015年版二部的要求6.4检验仪器设备:验证涉及的检验仪器(设备)与检验方法,应经过技术监督局校验合格或者公司确认/验证合格6.5培养基:验证所使用的培养基应经过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其结果符合《中国药典》的相关要求见附件2:培养基确认6.6验证菌种:验证所使用的菌种,其种类与传代次数应符合《中国药典》的相关要求菌种情况见附件3:菌种确认。
7.合格标准7.1在需氧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的三次独立平行试验中,试验组菌落数减去供试品对照组菌落数的值与菌液对照组菌落数的比值应在0.5~2范围内7.2在控制菌检查的试验中试验组应检出试验菌,阳性对照组应检出试验菌,阴性对照组不得检出试验菌8.验证方法8.1菌液制备:8.1.1取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的新鲜培养物各1ml,分别加0.9%无菌氯化钠溶液9ml,10倍递增稀释至10-5-10-7取黑曲霉的新鲜培养物加入3-5ml含0.05%(ml/ml)聚山梨脂80的0.9%无菌氯化钠溶液,将孢子洗脱然后,采用适宜的方法吸出孢子悬液至无菌试管内,用含0.05%(ml/ml)聚山梨脂80的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适宜浓度的黑曲霉孢子悬液8.1.2取1ml上述制备的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菌菌液分别注入平皿中,立即倾注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每株试验菌平行制备2个平皿,按平皿法测定其菌数8.1.3、取1ml上述制备白色念珠菌、黑曲霉菌液注入平皿中,立即倾注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每株试验菌平行制备2个平皿,按平皿法测定其菌数。
8.1.4结果:见附件4:菌液浓度确定8.2需氧菌、霉菌和酵母菌计数方法适用性试验8.2.1、供试液制备:称取供试品10g,用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稀释至100ml,制成1:10供试液8.2.2、试验组:吸取1:10的供试液9.9ml,共5份,每份中加入0.1ml的试验菌悬液后摇匀8.2.3、菌液对照品:吸取稀释液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9.9ml,共5份,每份中加入与试验组相同的菌悬液后摇匀8.2.4、试验组和菌液对照组摇匀后,分别从所有试验菌试管中吸取1ml注入直径90mm的平皿中,倾注胰酪大豆胨固体培养基;另分别吸取白色念珠菌1ml注入直径90mm的平皿中,倾注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平行2份 8.2.5、供试品对照组:吸取1:10的供试液1ml注入直径90mm的平皿中,平行四份,其中两个平皿中注入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另两个注入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摇匀8.2.6、将以上平皿分别置30~35℃或20~25℃培养,需氧菌培养不超过3天,真菌培养不超过5天,在3天和5天分别进行计数8.2.7、计算公式:8.2.8、试验结果:8.2.8.1见附件5:需氧菌总数计数方法适用性检查结果8.2.8.2附件6: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计数方法适用性检查结果8.3控制菌检查(大肠埃希菌)8.3.1供试液制备:同“需氧菌、霉菌和酵母菌计数方法适用性试验”供试液制备。
8.3.2试验组:取1:10供试液10ml和≤100cfu大肠埃希菌菌液加入100ml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中,混匀,30~35℃培养18~24h;取上述培养物1ml接种至100ml麦康凯液体培养基中,42~44℃培养24~48h;取麦康凯液体培养物划线接种于麦康凯琼脂培养基平板上,30~35℃培养18~72h8.3.3阳性对照:取≤100cfu大肠埃希菌菌液加入100ml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中,其他同试验组8.3.4阴性对照:取100ml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30~35℃培养18~24h;其他同试验组8.3.5结果:见附件6:大肠埃希菌方法适用性检查结果9.异常情况与偏差处理:当出现偏差时,应按《偏差处理管理规程》进行处理10.验证结果评定、结论与建议验证小组组长负责收集各项验证、试验记录,根据验证、试验结果对验证效果进行综合评审,起草验证报告、做出验证结论对验证结果的评审应包括一下内容:10.1验证试验是否有遗漏?10.2验证实施过程中对验证方案有无修改?修改原因、依据以及是否经过批准?10.3验证记录是否完整?10.4验证试验结果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偏差及对偏差的说明是否合理?是否需要进一步补充试验?11.附件11.1 附件1:验证实施条件确认 11.2 附件2:培养基确认11.3 附件3:菌种确认11.4 附件4:菌液浓度确定11.5 附件5:需氧菌总数计数方法适用性检查结果11.6 附件6: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计数方法适用性检查结果11.7 附件7:大肠埃希菌方法适用性检查结果11.8 附件8:验证结果审批表11.9 附件9:人员培训记录附件1: 设施设备验证确认设施设备名称验证报告编号验证结果实验室HVAC系统纯化水系统LDZX-40A型立式自控电热压力蒸汽灭菌器PSH-500A型生化培养箱303AS-2型电热恒温隔水式培养箱SW-CJ-1C型双人净化工作台确认结论: 确认人: 确认日期:附件2: 培养基确认培养基名称来源批号适用性检查结果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胰酪大豆胨琼脂对照培养基/胰酪大豆胨液体对照培养基/沙氏葡萄糖琼脂对照培养基/麦康凯液体培养基麦康凯琼脂培养基麦康凯液体对照培养基/麦康凯琼脂对照培养基/确认结论: 确认人: 确认日期:附件3: 菌种确认培养基名称来源批号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B) 26 003]铜绿假单胞菌[CMCC(B ) 10 104]枯草芽孢杆菌[CMCC(B) 63 501]白色念珠菌[CMCC(F ) 98 001]大肠埃希菌[CMCC(B) 44 102]黑曲霉[CMCC(B) 98 003]确认结论: 确认人: 确认日期:附件4:菌液浓度确定10-310-410-510-610-7ΙПШΙПШΙПШΙПШΙПШ铜绿假单胞菌皿1皿2金黄色葡萄球菌皿1皿2大肠埃希菌皿1皿2枯草芽孢杆菌皿1皿2白色念珠菌皿1皿2白色念珠菌(沙氏)皿1皿2黑曲霉皿1皿2黑曲霉(沙氏)皿1皿2结论: 根据要求,菌数要控制在每1ml中含菌数在≤100cfu,因此,我们确定菌液制备:铜绿假单胞菌: 稀释 金黄色葡萄球菌: 稀释 大肠埃希菌: 稀释 枯草芽孢杆菌: 稀释 白色念珠菌(胰酪): 稀释 白色念珠菌(沙氏): 稀释黑曲霉(胰酪):稀释 黑曲霉(沙氏): 稀释 检验人检验时间 年 月 日- 年 月 日复核人复核时间 年 月 日附件5:需氧菌总数计数方法适用性检查结果样品批号:菌种菌液对照组试验组稀释度:1:10比值(0.5-2)3天5天3天5天3天5天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供试品对照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