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国金融市场与机构(共10页).doc
10页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韩国金融市场与机构中文摘要 本文以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为切入点,着重研究了韩国金融制度的构建、演化与发展,并进一步论证韩国金融制度对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启示全文遵循如下分析路径:首先从韩国金融制度体系特征入手,分析了韩国金融制度的结构特征,并结合金融危机,对韩国金融体制改革过程做出描述,最后,从我国金融制度的特点出发,得出韩国金融制度改革对我国的几点启示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前,韩国采取“政府主导型”的产业金融制度,其运行机制呈现出“官制金融”的特征危机后,韩国强化金融体制改革,使国家经济走入良性发展的道路08年金融危机中韩国的表现已经不同于亚洲金融危机时,体现出了改革的效果任何国家的金融制度都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阶段性反映,都是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完善的,我国现阶段正处于金融体制改革的攻坚阶段,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难题,韩国刚刚经历过因此,通过对韩国金融制度改革的研究,我们可以借鉴其先进经验和历史教训,结合我国金融结构的特点,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金融制度关键词:金融结构、官制金融、金融危机、改革、启示一、韩国金融结构及特征所谓金融结构是指一国现存的金融工具、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总和,反映出各种现存的金融工具、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性质、种类、绝对数量、相对规模、经营特征、经营方式和集中化程度,以及金融机构组织和金融交易的方式、范围、规则、惯例、收益分配和有效性。
从某种意义上说,“金融结构是一个多层次、多兀素、多变量、多系统集合成的多维复合系统,是特定时间区域内各种金融要素整合、协调、构成的既定比例关系 它对金融交易活动的顺利进行起一种约束和激励的作用,并形成一系列的规则、惯例和组织安排因此,金融结构的特征和演变,既是经济结构现状和演进的反映,又是对金融发展水平和趋势的总结为了更好地了解一国经济发展中的金融化程度,弄清金融活动的特征及其与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找出影响金融化进程的因素,从而深化经济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促进金融结构对经济发展的良性作用,我们需要对金融结构的各个组成要素进行详细的分析一)韩国金融结构的建立与演变 20世纪60年代以来,韩国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成功地实现了由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家向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转变,成为国际市场上一个具有竞争力的国家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韩国金融结构的演化与发展 1.经济恢复时期:独立自主的金融结构韩国现代金融体系与金融结构的建立起步十19世纪后期二战前,作为日本的殖民地,韩国金融结构实际上是日本金融结构的延伸或翻版,带有明显的殖民主义色彩二战结束后,“北工南农”的经济统一体断裂及日本金融机构和资金的陆续撤离,造成韩国经济金融几乎陷于瘫痪状态。
为了整治混乱的经济金融秩序,清算殖民地金融结构的影响,在美国的帮助下,韩国政府十1950年5月制定和颁布了《韩国银行法》,其基本原则是从制度上保障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和中立性,以期稳定通货、健全信用制度1950年6月,韩国中央银行一一一韩国银行成立韩国银行主要由执行机构和政策决策机构组成政策决策机构负责制定通货信用政策,享有信用管理、银行管理和发行货币的权力;执行机构具体管理口常事务韩国中央银行的成立标志着韩国自主中立的金融结构开始运作1953年12月,韩国政府公布了《韩国产业银行法》,宣布产业银行的宗旨是“遵照国策,为产业的恢复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和管理产业资金”1954年4月,韩国产业银行开业,以外援资金为依托,承办贷款和管理财政资金1954年起,韩国政府根据《韩国银行法》经济自律化和健全化的基本精神,对商业银行股份中政府所属部分进行公开拍卖,1957年,韩国商业银行基本完成民营化1958年2月,《农业银行法》出台,同年4月,新的农业银行开始营业,迅速扩展了农业信用规模到了20世纪50年代末,韩国独立自主的金融结构已基本成型 2.经济起步时期:单一的政府主导型产业金融结构战后,韩国经济发展缓慢,政局严重不稳,腐败现象蔓延,这一状况终十导致1961年的军事政变。
面对经济严重萧条以及民众要求摆脱贫困的呼声,军政府认识到只有经济发展才能使其政变合法化,由此引发了韩国经济体制的重大转变,确立了韩国“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道路反映在金融结构上,就是“产业金融”制度的确立为掌握经济发展的主导权,为重点产业发展融资,韩国政府在确定走市场经济发展道路的同时,对金融业实行了国有化政策,着力谋求国家对金融资源和金融资本产权的控制,使政府深深介入金融市场并对金融机构拥有强大的控制力在整个20世纪60年代,为了向重要产业部门提供政策性信贷,韩国开始组建各种专业金融机构,把各种不同类型的金融业务分开,实行银行分业化和专业化经营经过60年代的改造和建设,韩国形成了银行在质和量上都处十绝对地位,非银行金融机构无足轻重的单一的政府主导型产业金融结构 3.经济起飞时期:多元的政府主导型产业金融结构 20世纪70年代以前,韩国建立了比较完整的银行体系,初步形成了金融市场的主体,但非银行金融机构却由十资本市场落后、国民收入低以及缺乏政府强有力的扶持等原因,未能得到充分发展进入70年代后,随着国民收入的提高和金融意识的更新,人们对金融资产需求日益多样化,企业也寻求灵活多样的金融服务。
在这种情况下,韩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措施,积极扶持和促进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在整个20世纪70年代,韩国政府在确立了对非银行金融机构调控体系的同时,也使各种非银行金融机构发展壮大了起来,单一的政府主导型产业金融结构让位于多元的政府主导型产业金融结构 4.经济调整时期:多元的市场导向型的金融结构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完全建立在政府主导基础上的韩国产业金融结构的负面作用日益显露长期实施的政策金融所形成的过大资金供给导致了严重的通货膨胀,而高通货膨胀和利率管制又致使企业的资本结构变得十分脆弱在这种情况下,从1982年实施第五个五年计划开始,韩国政府实行了以金融产业的民营化、自由化和国际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金融调整措施,其中包括实行商业银行民营化、促进金融机构市场竞争、减少政策性金融的强度和规模,实现利率和资本流动自由化等20世纪90年代以后,韩国的金融改革力度加大,特别是金融开放步伐加快1997年,在全球经济不景气和亚洲其他国家出现金融危机的情况下,韩国经济步入战后以来最严重的衰退期1998年韩国全年的经济增长率达7%的负增长面对危机造成的严重损害,韩国政府果断地对金融结构进行了修改完善。
一方面,根据IMF的要求,放弃政府对金融业的直接管制,加强金融业的自律,鼓励外国直接投资,放宽外资对国内企业股权投资份额的限制,分阶段并最终全部开放金融市场另一方面,为保证金融开放的程度与经济发展的成熟程度和经济运行的内在逻辑相适应,韩国的金融改革还包括了金融中介体系的重建、金融监管的强化、金融法规的完善等内容1999年,韩国经济增长率达到10.9%,韩国政府不仅提前偿还了IMF的贷款,比较成功地摆脱了金融危机的困扰,成为业洲国家中经济表现最佳的国家4总体来看,在韩国经济起飞和增长的20多年时间里,政府牢牢控制着主要甚至是全部的金融机构,从资金筹措和供给上掌握着企业与产业生存、发展的大权,逐步形成政府主导型的产业金融结构该制度对十动员社会资金、增加社会储蓄、加速资本形成、发展主导产业等都发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韩国经济逐渐走向成熟,适应经济发展模式由数量扩张型向集约效益型转变的要求,韩国政府开始减少政府对经济特别是金融领域的直接干预,对国有银行实施民营化改造,政府主导型的金融结构逐渐让位于市场导向型的金融结构,韩国经济也因此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二、韩国的金融体系与金融制度(一)韩国金融体系与金融制度的结构框架韩国金融体系是以分工与专业化为基础构建起来的,它包括货币金融机构和非货币金融机构。
货币金融机构由以短期商业金融为主的一般银行和承担特别政策性金融职能的金融机构所构成所谓非货币金融机构包括多种多样的金融机构,但韩国独特的投资金融公司与综合金融公司则是日本所没有的韩国金融制度是由金融资产、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共同形成的韩国的金融市场又分为间接金融市场和直接金融市场两种间接金融市场主要是指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介于资金需求者与供给者之间,从资金供给者处借入资金后再贷给资金需求者的金融场直接金融市场是指资金供给者如资金需求者直接发生借贷关系,进行股票和债权交易,资金需求者反股份和债权卖资金供应者,以此筹措资金在这种情况下,虽然金融机构的仍介于其间,但只是起周旋和收取利息的作用间接金融市场主要包括银行、保险公司等;直接金融市场主要包括证券市场韩国把金融市场分为有组织的制度金融市场和非组织的私债金融市场前者分为第一金融和第二金融第一金融有作为中央银行的韩国银行,一般银行和特殊银行I(见图2-1, 2-2 ) (二)韩国主要金融机构及其职能分析1.中央银行韩国中央银行是基于1950年《韩国银行法》建立的中央银行通常运用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和存款准备金制度实施其金融政策,除此而外,韩国中央银行还拥有贷款利率的最高决定权和金融扩张其直接控制信用的权利。
到20世纪70年代,韩国银行货币供给增加额等国内信用进行直接的规制,但从1982年以来,对各银行直接的信用规模转变为以公开市场操作为中心的间接控制方式2.一般银行韩国的一般银行包括城市银行、地方银行和外国银行支行这些银行在韩国银行体系中占主导地位虽然随着特殊银行和非货币金融机构发展和壮大,一般银行制度的重要性有所下降,但在金融市场上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城市银行在全国大约有150-180个,地方银行在其地域内也拥有数十家支行,外国银行支行则依存于总行从事专门业务1)城市银行到1990年,韩国有11家城市银行,而且政府持有其中大部分股份,可以说国有化程度很高从1982年开始,经过两年政府对城市银行进行了民营化改造,其持有的股份也相应分散化韩国城市银行的融资以相对中央银行具有较高的依赖性,1986年银行存款37%,其中15%依赖于中央银行借款,7%以来国外,到90年代初,这一比例有所下降,中央银行借款降到11%,国外借款降到3%2)地方银行地方银行是以地方经济发展和动员国内资本为目的建立的90年代初全国共有10家地方银行地方银行与城市银行不同的是从其设立之初就为民营银行,其融资状况大体上与城市银行相同,但对中央银行借款比例稍低些。
3)外国银行支行韩国第一家外国银行支行始建于1967年,从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前期外国银行支行的建立进入了一个高潮期,到90年代初外国银行支行己有67家,其中美国为23家日本为4家,法国为7家,英国为5家这些外资银行的建立,对引入资金,弥补国内资金不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长期以来韩国对外国银行的经营业务采取了严格限制政策,限制了外国银行的发展从1984年开始,韩国对外国银行的经营采取了国民待遇的原则,缓和了对外国银行的规制随着韩国经常性收支黑字的增加,外国银行在贸易金融方面的融资作用大为增强3.特殊银行所谓特殊银行,是指依据政策目的,为满足从一般银行难以获得足够融资需要的特定领域的资金需要而设立的金融机构主要包括:I、中小企业银行,负责向中小企业提供融资和债务担保:2,国民银行,负责向个人与企业进行融资;3、韩国住宅银行,负责国民住宅资金的供应;另外还有农业协同组合、水产协同组合和畜产协同组合,分别负责向会员提供贷款和融资这些金融机构是按特别法而设立的,近年来其业务领域己经扩展到一般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 4、开发金融机构为实现产业振兴,以提供长期资金为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