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届陕西省西安电子科技大附中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
12页2025届陕西省西安电子科技大附中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已知氨水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将质量分数分别为80%和20%的氨水等体积混合,混合后的质量分数为( )A.大于50% B.小于50% C.等于50% D.不能确定2、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发现了一瓶无色而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根据气味判断可能是氨气,但不能确定是氨气下列提供的方法中,能帮他检验该气体是否为氨气的是A.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打开的瓶口B.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在打开的瓶口C.用蘸有浓硫酸的玻璃棒靠近打开的瓶口D.将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打开的瓶口3、仪器名称为“容量瓶”的是( )A. B. C. D.4、下列关于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金属钠和氧气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B.大量的钠着火时可以用沙子扑灭,少量的钠应保存在煤油中C.将一小块钠投入装有氯化镁溶液的试管里,钠熔成小球并在液面上游动D.将一小块钠投入装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里,试管底部有红色物质生成5、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及泥沙,将粗盐溶于水,进行下列操作:①过滤;②加入适量的盐酸;③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④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⑤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④③⑤①② B.④⑤③①② C.④⑤③②① D.④③⑤②①6、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Cl2、MgCl2、Na2SO4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通过如下几个实验步骤,可制得纯净的食盐水:①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②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③加入稍过量的BaCl2溶液;④滴入稀盐酸至无气泡产生;⑤过滤,不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⑤③②①⑤④ B.⑤③①②⑤④ C.⑤②③①⑤④ D.⑤②①③⑤④7、下列有关物质分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现有、、、,可以按某个标准判断与其他三种不同;也可按某个标准判断与其他三种不同B.在物质分类时,一般是先分类,再定标准,这样就不会有误了C.树状分类法是唯一能表示物质分类的方法D.胶体、溶液、浊液分属不同类别的本质是其透过滤纸的性质不同8、已知6.4g某气体中含有6.02×1022个分子,此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A.32 g/mol B.64 C.64 g/mol D.4 g9、同温同压下,有A、B两个完全相同的气球(质量忽略不计),A气球中充入a气体,B气球中充入b气体,充气后两气球的体积相等,A气球置于氮气中,气球静止不动,B气球置于氧气中,气球上升。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a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一定比b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大B.a气体可能是CO,b气体可能是CH4C.A气球中所含气体分子数大于B气球中所含气体分子数D.充气后,A气球的质量一定大于B气球的质量10、科学家指出,食用虾类等水生甲壳类动物的同时服用维生素C容易中毒,这是因为对人体无害的+5价砷类物质在维生素C的作用下,能够转化为有毒的+3价砷类化合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B.上述过程中砷元素发生还原反应C.上述过程中+5价砷类物质作氧化剂D.+5价砷转化为+3价砷时,失去电子11、等质量的CuO和MgO粉末分别溶于相同体积的硝酸中完全溶解,得到的Cu(NO3)2和Mg(NO3)2溶液的浓度分别为a mol·L-1和b mol·L-1,则a与b的关系为( )A.2a=b B.a=2b C.a=b D.a=5b12、工业上常用氨气来检测输送氯气的管道是否发生漏气,其原理为 3Cl2 + 8NH3 = 6NH4Cl + N2,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Cl2 发生氧化反应B.氯气为氧化剂,氮气为还原产物C.未被氧化的 NH3 与被氧化的 NH3 物质的量之比为 3:1D.氯气的氧化性比氮气的氧化性弱13、对危险化学品要在包装上印上警示性标志,下列化学品的名称与警示性标志名称对应正确的是A.烧碱——爆炸品 B.浓硫酸——剧毒品C.汽油——腐蚀品 D.酒精——易燃品14、下列各组物质中,所含分子数相同的是A.10g H2和10gO2 B.5.6L N2(标准状况)和22g CO2C.9g H2O和0.5mol Br2 D.224mL H2(标准状况)和0.1mol N215、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加入NaOH溶液后有沉淀产生,加入盐酸后有气体放出的是A.Na+、Cu2+、Cl-、CO32- B.Fe3+、K+、SO42-、NO3–C.Na+、Ba2+、Cl-、HCO3– D.Na+、SiO32-、OH-、NO3–16、2016年第31届奥运会在巴西里约举行。
奥运会上发令枪所用“火药”的主要成分是氯酸钾和红磷,撞击时发生的化学反应为:5KClO3+6P=3P2O5+5KCl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氯酸钾是氧化剂B.KCl是还原产物C.反应中消耗3mol P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5molD.该反应为置换反应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有X、Y、Z、三种元素,X元素原子核内无中子,Y元素原子核内有8个质子,Z元素原子得到1个电子后与氩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1)写出X元素符号__________,画出Y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2)写出Z单质与X2Y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有一固体混合物,可能由FeCl3、BaCl2、KCl 、Na2CO3、Na2SO4等物质组成为了鉴别它们,做了如下实验:步骤①:将固体混合物溶于水,搅拌后得无色透明溶液步骤②:在①所得的溶液中滴加足量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步骤③:过滤,然后在所得白色沉淀上加入过量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由此判断:(1)原混合物中肯定有 ___________________,可能含有 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上述实验过程中,可能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对可能含有的物质可采用的检验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实验室需配制480mL0.1mol/L的碳酸钠溶液,填空并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480mL 0.1 mol/L的Na2CO3溶液实际应称Na2CO3质量/g应选用容量瓶的规格/mL ___________ __________(2)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用字母表示,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____________A.将容量瓶盖紧,上下颠倒,摇匀B.将准确称量的Na2CO3固体倒入烧杯中,再加适量水溶解C.将已冷却的溶液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中D.用30 mL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E.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线1~2cm处F.改为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液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3)若出现如下情况,对所配溶液浓度将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若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结果会______;若定容时俯视刻度线,结果会________。
4)若实验过程中出现如下情况如何处理? 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_________________20、某学生用12 mol·L-1的浓盐酸配制0.10 mol·L-1的稀盐酸500 mL可供选择的仪器有:①玻璃棒、②烧瓶、③烧杯、④胶头滴管、⑤量筒、⑥500 mL容量瓶回答下列问题:(1)计算量取浓盐酸的体积为____ mL(2)配制过程中,一定用不到的仪器是________(填序号)(3)将浓盐酸加入适量蒸馏水稀释后,全部转移到500 mL容量瓶中,转移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转移完毕,用少量蒸馏水洗涤仪器2~3次,并将洗涤液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然后缓缓地把蒸馏水直接注入容量瓶,直到液面接近刻度线1-2cm处改用______滴加蒸馏水,使溶液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振荡、摇匀后,装瓶、贴签4)在配制过程中,其他操作都准确,下列操作对所配溶液浓度的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①定容时,加蒸馏水超过刻度线,又用胶头滴管吸出重新加水至刻度线_______②转移前,容量瓶中含有少量蒸馏水_________21、已知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为22.4 L/mol,但很多化学实验并非在标准状况下进行,而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下图为测定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的实验装置图。
图中反应原理为:2C2H5OH+2Na→2C2H5ONa+H2↑(反应放热)1)①该装置有明显错误处,请指出错误之处:_________;②作图修改(只针对需修改部位):_____________2)经过(1)改正后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如下:a.检查装置气密性;b.常温常压下,取4.6g 乙醇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并利用排水法收集产生的H2(假设广口瓶和量筒足够大);c.当圆底烧瓶中不再有气泡产生,不能立即读数,必须先_____,后________,再平视读取量筒中收集到水的体积为1240.0 mL经计算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为__________3)经过(1)改正后仍有实验误差,下列哪些选项会导致实验误差_______A.收集到的氢气中含有装置中原有的空气B.收集H2前导管B中无蒸馏水C.分液漏斗中的无水乙醇进入圆底烧瓶后占用了装置内气体空间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B【解析】设80%的氨水和20%的氨水各取VL,密度分别是ρ1、ρ2,氨水浓度越大密度越小,所以ρ1<ρ2,则混合后的氨水的质量分数为×100%,根据ρ1<ρ2,所以混合所得氨水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50%,故答案为B。
点睛】考查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①密度比水大的两种不同浓度溶液混合,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等质量混合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即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之和的一半).如氢氧化钠、氯化钠溶液等;同理有:②密度比水小的两种不同浓度溶液混合,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等质量混合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即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之和的一半),如氨水、酒精溶液等2、A【解析】A.氨气的水溶液呈碱性,氨气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A可行;B.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即使遇氨气仍为蓝色,不能判断;C.因浓硫酸是不挥发性酸,无明显现象,不能判断;D.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即使遇氨气也无明显现象,不能判断;答案选A3、B【解析】A.为圆底烧瓶,故A错误;B.为容量瓶,故B正确;C.为锥形瓶,故C错误;D.为分液漏斗,故D错误;故选B4、D【解析】A.钠和氧气在空气中不加热时生成氧化钠,在氧气中点燃,生成过氧化钠,故A说法正确;B.因钠能与水剧烈反应,钠着火不能用水来灭火,应用沙子盖灭;钠的密度比煤油大,且与煤油不反应,可保存在煤油中,故B说法正确;C.钠与盐溶液反应时,一般先与水反应,则将一小块钠投入装有氯化镁溶液的试管里,钠熔成小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