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昆虫学简答题.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公****
  • 文档编号:554781842
  • 上传时间:2022-08-1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2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二、 简答题1、 昆虫纲的特征(1)体躯分头、 胸、腹三个体段2)头部有触角1对,复眼1对,单眼1~3个,口器附肢3对(上、 下颚、下唇)是感觉和取食的中心3)胸部具有3对胸足,有翅1~2对,是运动中心4)腹部是内脏和生殖的中心,腹部末端有尾须和外生殖器5)昆虫的一生还要经过一系列变态过程2、 触角、足的常见类型和适应性意义(功能)答:昆虫的触角由3节组成,基部的1节称柄节,常粗大,或长或短;第2节称梗节,常短小并有江氏器;第3节称鞭节,常分为若干个鞭小节 常见类型:丝状、刚毛状、念珠状、锯齿状、栉齿状、双栉状、膝状、具芒状、环毛状、棍棒状、锤状、鳃叶状 功能:昆虫触角梗节和鞭节上有着非常丰富的感觉器,其功能主要是在觅食、聚集、求偶和寻找产卵场所时起嗅觉、触觉、和听觉作用 足基本构造:基节、转节、股节、胫节、跗节、前跗节   类型  步行足:较细长,适于步行多数种类具有跳跃足:腿节特别发达,肌肉多,胚节细长而健壮,末端距发达 蝗虫、跳甲、跳蚤的后足捕捉足:基节通常特别延长,腿节的腹面有槽,胫节可以折嵌其内,形似铡刀 螳螂、猎蝽开掘足:扁平,粗壮而坚硬蝼蛄、金龟甲、蝉的若虫等土栖昆虫的前足。

      游泳足:扁平状,生有较长的缘毛,用以划水 龙虱抱握足:前足第1—3跗节特别膨大,其上生有吸盘状构造 龙虱雄虫前足携粉足:胫节宽扁,两边有长毛,构成携带花粉的“花粉篮”,第l跗节长而扁,其上有l0一12排横列的硬毛,用以梳理体毛上粘附的花粉,称“花粉刷”蜜蜂总科昆虫后足攀握足(攀缘足):前跗节为大形钩状的爪,胫节外缘有一指状突,当爪向内弯曲时,尖端可与胫节的指状突密接,可牢牢夹住寄主毛发 虱类的足3、(两性生殖、孤雌生殖)的生物学意义两性、卵生的生殖方式应该是最原始的其他特殊的生殖方式均由两性生殖演变而来,曾有实验表明,通过人工改变外界因子(如光周期、X光、化学刺激、机械刺激等)可以使某些行两性生殖的昆虫进孤雌生殖孤雌生殖:第一:有利于昆虫的分布;第二:使昆虫更能充分地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第三:具有复杂的生活史,异态交替现象能使昆虫更好地发挥两种生殖方式的优势胎生:是保护卵而产生的适应性生殖方式,可使幼体脱离母体后能敏捷地逃避敌害或离开不良的环境幼体生殖:兼有孤雌生殖及胎生的优点多胚生殖:是对活体寄生的一种适应,能充分利用寄主食物3、 循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开放式血循环:2、血液兼有高等动物血液和淋巴液的作用;3、血液没有运输氧气的能力;4、血糖以海藻糖为主4、 翅膀的质地和类型构造:翅一般近三角形,所以有3缘3角(3缘、3角、3褶、4区) 翅缘:前缘、外缘(后缘)、内缘 翅角:肩角、顶角、臀角 区:臀前区(翅主区)、臀区、轭区、和腋区 主要类型:膜翅、鞘翅、鳞翅、半鞘翅、覆翅、缨翅①膜翅:蜻蜓、草蛉、蜂类的前后翅;②复翅:蝗虫、螳螂;③毛翅:毛翅目昆虫;④半鞘翅:蝽类前翅;⑤鞘翅:甲虫的前翅;⑥鳞翅:蛾、蝶;⑦缨翅:蓟马;⑧棒翅(平衡棒):双翅目昆虫和雄性介壳虫。

      5、 体壁的结构与功能昆虫的体壁来源于外胚层,由里向外可分为底膜、皮细胞层和表皮层 ⑵表皮的化学成分包括几丁质(chitin)、蛋白质、脂类、多元酚及其氧化酶、色素 ⑶表皮层分为内表皮、外表皮和上表皮,各层功能如下: 内表皮:具有储备营养成分的功能 外表皮:昆虫脱皮时,外表皮全部脱去在内外表皮之中常有孔道贯穿,是表皮磨损及在表皮鞣化过程中由皮细胞补充供应所需物质的通道,有些昆虫孔道基部有孔道轴丝,在皮细胞和内表皮之间起加固作用 上表皮:表皮的最外层,覆盖于昆虫的体表、气管壁及化学感受器表面该层不含几丁质,上表皮的层次依昆虫种类而不同,从内向外分为表皮质层、蜡层和护蜡层 表皮质层—可分为内外两层:外层薄而质密,性质稳定,对极性基团有特殊的亲和力内层厚而疏松,在修复伤口时具有鞣化受损表皮的作用 蜡层—位于护蜡层和表皮质层之间,对于虫体保持水分具有重要作用 护蜡层—上表皮的最外层,由皮细胞腺的分泌物覆盖在蜡层上形成,具有保护蜡层的作用昆虫的食性和分类特征⑴按取食物的食物性质分:①植食性  如粘虫、菜蛾等②肉食性  又可分为捕食性和寄生性两类,如七星瓢虫、草蛉、寄生蜂、寄生蝇等 ③腐食性  如埋葬虫、果蝇和舍蝇等。

      ④杂食性  如蜚蠊  ⑵按取食范围的广狭分:①单食性  如三化螟只取食水稻,豌豆象只取食豌豆等②寡食性  如菜粉蝶取食十字花科植物③多食性  如地老虎可取食禾本科、豆科、十字花科、锦葵科等各科植物6、 全变态昆虫的幼虫分几种类型,各种类型的特点如何?由于全变态类昆虫种类繁多,生境、食性、习性等差别很大,所以幼虫的形态远比若虫、稚虫等复杂根据足的多少及发育情况可把幼虫分为4大类 1.原足型幼虫:原足型幼虫在胚胎发育的原足期即已孵化,有的连腹部的分节也没完成,胸足只是简单的突起,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简单,器官发育不全;幼虫为寄生性根据腹部的分节情况,原足型幼虫又分两类 (1)寡节原足型幼虫如某些广腹细蜂科昆虫的早龄幼虫, (2)多节原足型幼虫如环腹蜂科、姬蜂总科、小蜂总科及细蜂总科的某些早龄幼虫  2.多足型幼虫: 如大部分脉翅目、广翅目、部分鞘翅目、长翅目、鳞翅目和膜翅目叶蜂类等的幼虫根据腹部的构造,可分为(1)蛃型幼虫(2) 蠋型幼虫 3.寡足型幼虫:见于鞘翅目、毛翅目及部分脉翅目昆虫,其胸足发达,但无腹足;其形态变化较大,常被分为4类 (1)步甲型幼虫 如步甲、瓢虫、水龟虫、草岭等捕食性昆虫的幼虫。

      2)脐螬型幼虫如金龟甲的幼虫 (3)叩甲型幼虫如叩甲、拟步甲等的幼虫(4)扁型幼虫如一些扁泥甲科及花甲科的幼虫 4.无足型幼虫:又称蠕虫型幼虫其显著特点是胸部和腹部无足按照头的发达程度,可分3类 (1)全头无足型幼虫如低等双翅目、膜翅目的细腰亚目、部分蛀干性鞘翅目、部分潜叶性鳞翅目的幼虫及捻翅目的末龄幼虫等 (2)半头无足型幼虫 如双翅目短角亚目和一些寄生性膜翅目的幼虫3)无头无足型幼虫如双翅目环裂亚目的幼虫7、 蛾类、蝶类的特点蝶类的触角呈棒状,蛾类触角变化较多而呈羽毛状、梳子状或线状大部份的蛾类出现在晚上蛾类休息时,翅膀通常张开平放;蝶类休息时翅膀则通常合起(夜晚蝶类睡觉时翅膀则是平放的)蛾类通常体较胖,蝶类通常体较瘦蛾类幼虫在将进入蛹期时,通常会吐丝作茧;蝶类通常不吐丝作茧8、 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消化系统分为:前肠、中肠、后肠 前肠 由外胚层内陷形成,由内及外可分为内膜、肠壁细胞层、底膜、纵肌、环肌和围膜共6层前肠由前往后还常可分为咽喉、食道、嗉囔、前胃和贲门瓣 机能:接纳和磨碎食物;进行暂时贮存和初步消化 中肠 由内胚层形成,由内及外可分为围食膜、肠壁细胞层、底膜、环肌、纵肌和围膜共6层,中肠的肠壁细胞常见有柱状细胞、杯状细胞、再生细胞和内分泌细胞  功能:可分泌消化酶,是消化食物、吸收养分的主要部位。

       后肠 由外胚层内陷形成,其组织也是由内膜、肠壁细胞层、底膜、纵肌、环肌和围膜组成,从前到后分为前小肠(回肠和结肠)和直肠 功能:(1)排除食物残渣和代谢废物;(2)回收水分和无机盐9、 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昆虫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一个位于头部的脑和一条位于消化道腹面的腹神经索脑与腹神索之间,以环绕在咽喉两侧的围咽神经索相连腹神经索则由咽喉下神经节以及体神经节和纵横相连的神经组成连接前后神经节的神经,称为神经索;横连的神经,称神经连锁  一、脑 脑是联系和协调的中心,它联系着头部所有感觉器官的神经纤维,以及口区、胸部和腹部的所有运动神经元,并调节内分泌腺体的分泌活动,从而调节昆虫的一切行动如:生长、发育、生殖、休眠及滋育等脑由前脑、中脑和后脑组成  腹神经索 腹神经索位于消化道腹面,包括头部的咽喉下神经节和胸、腹部的一系列神经节和神经索 咽喉下神经节位于头内咽喉的腹面,是腹神经索的第 1 个复合神经节咽喉下神经节发出的神经主要通至上颚、下颚、下唇、舌、唾管及颈部的肌肉等,咽喉下神经节既是口器附肢活动和协调中心,又能显著地影响虫体的活动,并对胸部神经节的神经中心具有刺激作用10、 休眠和滞育休眠:是由不良环境条件直接引起的,当不良环境条件消除后昆虫能马上恢复生长发育的生命活动停滞现象。

       滞育:由环境条件引起的,但通常不是由不良环境条件直接引起的,当不良环境条件消除后昆虫也不能马上恢复生长发育的生命活动引起滞育的外界因子主要是光周期,温度,湿度和食物等,内在因素为激素进入滞育的昆虫要经过一定时间的滞育代谢才能解除滞育,温度、湿度和光照是解除滞育的重要因子11、 激素如何调控不同虫态滞育三、 问答题1、 昆虫的繁盛特点和原因(1)昆虫是无脊椎动物界中唯一有翅的类群翅的获得对它的分布、觅食、求偶、避敌都有利 (2)昆虫的身体相对的小,需要的食物就相对的少,很少会由于事物的缺乏导致灭绝 (3)昆虫的口器类型变化多,这样的就扩大了取食的范围,改善了它与寄主的关系 (4)昆虫有惊人的繁殖能力,可以以很少量的个体来繁殖大量的后代2. 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对昆虫影响的异同点 1.非生物因素对昆虫的影响是比较均匀的,生物因素在一般情况下,只影响昆虫的某些个体 2.非生物因素对昆虫的影响与昆虫种群个体数量无关但生物因素对昆虫影响的程度,则与昆虫种群个体数量关系密切3.非生物因素一般只是单方面对昆虫发生影响,而生物因素对昆虫的影响则是相互之间如某种昆虫的天敌数量增多,其种群数量即将随之下降;昆虫种群数量下降,势必造成其天敌的食物不足,天敌数量也随之下降,而又导致该种昆虫种群数量的增多。

       4.生物因素对某种昆虫来讲虽是一种环境因素,但它又受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即非生物因素可以通过生物因素对某种昆虫产生间接的影响3常见口器的结构与功能 昆虫的刺吸式口器和咀嚼式口器在为害特点上有何异同基本构造:上唇、上颚、下颚、下唇、舌典型咀嚼式口器由上唇、上颚、下颚、下唇、舌五个部分组成,其中上唇、上颚、下颚与下唇所包围成的空间称口前腔;舌蒋口前腔分为两个部分,上唇与舌之间的部分称食窦,舌与下唇之间的部分称唾窦,唾腺管开口于唾窦的基部咀嚼式口器由上唇、上颚、下颚、下唇与舌5部分组成 特点:具发达坚硬的上颚以嚼碎固体食物 由上唇、上颚、下颚、下唇和舌组成咀嚼式口器的昆虫常取食固体食物,使受害部位遭到破损,产生机械损伤如叶片被咬成缺刻、孔洞,啃食叶肉仅留叶脉,全部吃光或潜入上下表皮之间蛀蚀,咬断茎杆、根茎或在枝干组织内穿凿隧道,蛀空果实、种子等eg.蝗虫,白蚁,竹节虫刺吸式口器为同翅目、半翅目、蚤目及部分双翅目昆虫所具有,虱目昆虫的口器也基本上属于刺吸式不但需要有吸吮液体的构造,还必须有刺破动植物组织的构造上颚与下颚的一部分特化成细长的口针;下唇延长成喙,起保护口针的作用;口针位于喙内,上唇退化成很小的三角形盖在喙的基部,无功能;食窦形成强有力的抽吸机构。

      吸食动物血液或植物汁液eg.蚊子,蝉,蝽2、 何谓昆虫趋性?哪些害虫趋性在生产上常应用?3、 内部器官(如神经系统)与杀虫剂的关系(1)抑制胆碱酯酶活性,导致突触部位乙酰胆碱积累,产生持续增强的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活动,如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 (2)与化学传递物受体发生竞争性结合,对神经传导产生阻塞作用,如烟碱类; (3)影响动作电位在神经原上的正常传导,阻止或促进神经末梢释放化学传递物质,如拟除虫菊酯类农药、DDT5.昆虫益处传粉昆虫:蝶、蜂、蛾、甲虫、食蚜蝇等 昆虫天敌:各种捕食性及寄生性天敌 资源昆虫:。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