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5机动车尾气监测(精品).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cn****1
  • 文档编号:478198216
  • 上传时间:2023-11-0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37.82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五、机动车尾气监测一、 填空题1、机动车初次检验、定期检验和转籍、过户检验时,排气污染超过规定( )的,应当按照要求进行治理,经检测合格后,方可办理相关手续2、设区的市根据大气污染防治的需要,可以在本市市区具备停车条件的路段设置检测点,由公安部门会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对在城市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排气污染状况进行     3、《江苏省机动车污染防治条例》第十五条规定:本省行政区域内限期淘汰燃油( )各地区淘汰的具体车型及期限,淘汰前禁止或者限制行驶的区域,由设区的市人民政府规定4、采用简易工况法进行排放检测时,如果检测污染物有一项超过规定的限值,则认为 受检车辆排放( )5、根据机动车尾气监测质量控制要求,对汽油车尾气监测仪器每天开机预热20~30min后,应对仪器进行( )校正6、三效催化转化器是安装在发动机排气管路中,通过( )反应,能将发动机排气中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同时转化成无害的水、二氧化碳等7、汽油车排放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是( )、( )、( )8、以加速模拟工况为例,汽车排放测试系统由( )、( )、( )组成。

      9、稳态加速模拟工况(ASM)试验,车辆在底盘测功机上的试验运转循环由 ASM5025 和ASM2540二个工况组成,二个工况分别 由( )、( )、( )  三个阶段组成10、减少点火提前角,使冷却系统热负荷( ),功率( ),油耗( ) 因此必须采取既要降污又要不影响发动机经济性的兼顾二者的方法11、为贯彻《大气污染防治法》加强对在用机动车尾气排放污染控制 我国自( )年( )月( )日起实施国家第二阶段机动车排放标准12、国家机动车第二阶段排放标准为( )标准,轻型汽油车进行定期检验时的测量方法为( )及简易工况法,代替原( )13、根据国家第二阶段机动车排放标准,轻型汽油发动机排放污染物检测项目为( )、( )和( )14、柴油车排放污染物主要控制指标为( ),柴油机的( )与( )浓度大大低于汽油机15、汽油车排放检测分析仪是采用( )工作原理;柴油车排放检测分析仪是采用( ),检测时采样插头插入排气管深度不低于( )mm。

      16、GB18285—2005标准规定:用简易瞬态工况法检测尾气时,测功机结构适用于最大总质量小于等于( )kg的M 类、N类车辆17、汽车排放高度接近于( ),因此汽车排放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很大18、配对布点法测机动车排气,这一对监测点应在行车道的( )侧19、对柴油车排放影响较大的油品指标是( )、( )及化学成分二、 单项选择题1、2005年7月1日以后,我国对在用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监测方法采用( )A、怠速法 B、双怠速法 C、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 D、工况法2、国标 GB18285—2005中对轻型汽车的定义是指最大总质量( )A、≥3500kg 的 M1 类、M2 类和 N1 类车辆B、≤3500kg 的 M1 类、M2 类和 N1 类车辆C、≤2500kg 的 M1 类、M2 类和 N1 类车辆D、<3500kg 的 M1 类、M2 类和 N1 类车辆3、国标GB18285—2005中对第一类轻型汽车的定义是指设计乘员数不超过( )人(包括司 机), 且最大总质量≤2500kg 的 M1 类车。

      A、5 B、8 C、6 D、104、对在用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实施双怠速法监测时,发动机在怠速工况的基础上增加了( )的测量A、中速 B、高怠速 C、匀速 D、低速5、对在用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实施双怠速法监测时,对于使用闭环控制电子燃油喷射系统和三元催化转化器技术的汽车还要进行( )的测量A、车内 温度 B、过量空气系数 C、排气管温度 D、转速6、对在用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实施双怠速法监测时,其监测顺序为( )A、先怠速后高怠速 B、先怠速和高怠速同时C、先高怠速后怠速  D、三种顺序都可7、对在用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实施双怠速法监测时,轻型车的高怠速转速规定为( ),如有特殊规定的,按照制造厂技术文件中规定的高怠速转速A、3500±100r/min B、2500±100r/minC、3000±100r/min D、5000±100r/min8、对在用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实施双怠速法监测时,重型车的高怠速转速规定为( ),如有特殊规定的,按照制造厂技术文件中规定的高怠速转速A、1800±100r/min B、2000±100r/minC、1500±100r/min D、3000±100r/min9、汽油车尾气监测仪器的取样探头插入排气管深度( )mm。

      A、300 B、400 C、200 D、10010、国标 GB3847—2005中在用汽车的排气烟度排放控制规定,对于2001年10月 21日起生产的在用汽车实施( )监测方法 A、光电化学 B、滤纸式 C、不透光烟度法 D、电荷法11、国标 GB3847—2005中在用汽车的排气烟度排放控制规定,对于2001年10月1日 前生产的在用汽车实施( )监测方法A、光电化学 B、滤纸式 C、不分光红外法 D、电荷法12、不透光烟度计用( )标定A、标气 B、标准光源 C、遮光屏 D、光度计13、滤纸式烟度计用( )标定A、标气 B、标准光源 C、标准烟度卡 D、光度计14、机动车废气再循环装置主要是为了控制( )排放而设计的A、HC B、NOx C、光度 D、CO15、 空燃比是影响汽油发动机排放的重要参数,其汽油发动机的理论空燃比是( )A、12.8 B、14.7 C、18.7 D、14.516、正常情况下处于高怠速状态时汽车发动机排放的 CO 和 HC 较怠速时( )A 增加 B 降低 C 基本不变 D 快速增加17、因为柴油发动机所用的混合气很稀薄,所以柴油发动机的CO和HC排放量( )。

      A、较低 B、较高 C、和汽油发动车差不多  D、很高18、汽油车通过排气管排放的污染物排放量约占汽车总排放量的( )A、75% B、65% C、55% D、30%19、柴油车自由加速法检测时,需将油门踏板迅速但不猛烈踏到底,维持( )松开, 重复4次A、5s B、4s C、3s D、6s20、汽油车双怠速检测中,发动机在高怠速状态,维持15s开始读数,读取( )内的最高值和最低值,其平均值即为测量结果A、10s B、20s C、30s D、40s21、《柴油车滤纸式烟度计技术条件》(HJ/T4—1993)中规定取样容积为( )A、330±15 mL B、300±15mL C、325±15 mL D、315±15mL22、《柴油车滤纸式烟度计技术条件》(HJ/T4—1993)中规定取样时间为( )A、1.3s±0.2s B、1.4s±0.2s C、1.5s±0.2s D、1.2s±0.2s23、提高怠速转速,将使:( )A、排气中CO、HC上升,油耗下降 B、排气中CO、HC下降,油耗上升C、排气中CO、HC下降,油耗下降 D、排气中 CO、HC上升,油耗上升24、点火系统在接近( )结尾时由火花塞提供高压火花。

      A、进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25、十六烷值是柴油的重要指标,我国标准要求,轻柴油十六烷值( )A、<45 B、 ≥45 C、<40 D、 ≥40三、 多项选择题1、对在用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实施双怠速法监测时,应在发动机上安装( ) 等测量仪器A、转速计 B、点火正时仪 C、冷却液 D、润滑油测温计2、GB18285—2005 标准中,1995 年7月1日起生产的轻型汽车怠速、高怠速CO 排放限值分别为( )%A、4.5 B、4.0 C、3.5 D、3.03、GB18285—2005 标准中,2000 年7月1日起生产的第一类轻型汽车怠速、高怠速HC排放限值分别为( )(×10-6) A、0.8 B、150 C、100 D、0.3 E、0.54、机动车排气监测无载荷法分别为( )A、怠速法 B、高怠速法 C、加速法 D、自 由加速法5、机动车排气监测有载荷法分别为( )A、稳态加载工况法 B、瞬态加载工况法C、全自由加速法 D、加载减速法6、机动车排气“简易工况”监测方法可分为( )。

      A、稳态工况法 B、瞬态工况法 C、简易瞬态工况法 D、加载减速法7、机动车排放的有毒气体主要有( )A、CO B、CO2 C、HC D、NOX E、黑烟8、我国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采取的技术路线是先怠速法、( )A、自由加速法 B、再强制装置法C、最后实施工况法 D、定期检验法9、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实行检查/维护(I/M)制度,其检查内容是( )A、定期检查 B、不定期的道路检查C、经常性的各项检查  D、定期道路检查10、汽车怠速一氧化碳(CO)超标的原因是( )A、怠速供油量多  B、空气进气量少   C、怠速供油量少   D、空气进气量多11、汽车怠速碳氢化合物(HC)超标的原因是( )A、空燃比不在最佳位置 B、怠速供油量多C、点火系统不在最佳位置 D、怠速供油量少12、城市中的氮氧化物(NOx)大部分来源于矿物燃料的燃烧过程,包括( )的排放A、燃煤 B、燃油锅炉 C、汽车内燃机13、控制汽车污染排放的技术可分为( )A、机内 净化技术 B、调整和保养技术C、机外净化技术  D、检测技术14、电喷发动机采用( )取代传统的机械系统(化油器)来控制发动机的供油过程, 从而动态的对发动机提供精确的供油量和供油时刻。

      A、电子控制装置 B、各种传感器和执行器C、机械供油装置 D、机械传动装置15、世界上第一个有关汽车排放的控制法规是在何时何地颁布的( )A、1950 年 B、1955 年 C、美国加州 D、英国伦敦16、《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GB18285—2005) 中, 控制的机动车排气主要污染物有( )A、CO B、NOX C、HC D、黑烟17、工况法是控制汽车( )的方法,简易工况法适用于( )试验方法A、定型车 B、排放总量 C、在用车 D、报废车18、国家第二阶段机动车排放标准(国Ⅱ标准)是强制性标准,主要适用于( )类型的车辆A、最大总质量不超过3.5t 的轻型车 B、装用点燃式发动车的机动车C、所有的在用汽车 D、 最大总质量超过3.5t。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