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形的放缩》案例采集、案例分析 .doc
5页案 例 采 集材料名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图形的放缩》材料来源听李琴老师执教《图形的放缩》教学片断采集时间2013年4 月 10 日采集人李琴 一、情境创设导入,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1、会利用方格纸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 2、通过图形的放缩,体会放缩中蕴含的“变与不变”的规律,感受图形的相似 三、出示自学指导自学指导1. 认真观察课本28页上面的贺卡以及3个同学画的贺卡示意图,思考并完成 1、贺卡的长与宽的比是多少?猜想三个同学谁画的最像,为什么? 2、结合课本绿底色部分文字(即三个同学的介绍),分析他们分别是怎样画的?验证自己刚才的猜想是否正确? 3、我们在作图的时候怎样才能画的最像,读一读课本中小精灵的话; (自学3分钟后小组交流汇报) 4、检测:完成课本28页下面的“画一画”,比谁画的最像,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把图形的各部分放大的? 自学指导2: 认真看课本29页“探索活动”的内容,思考并完成1.右图小猫乐乐的图形中,每个方格的边长是几?2.根据问题(1)中给出的部分点的数对,填写其余点的数对; 3.完成问题(2),注意右侧绿底色部分文字的提示:2X表示( ),2Y表示( );4.完成问题(3)。
(自学5分钟后小组交流汇报) 四、先学 学生独立自学,老师巡视五、后教讨论小结六、当堂训练备注研究主题:自学指导的设计与研究 案 例 分 析(围绕研究主题)原材料名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图形的放缩》自学指导的设计分析时间2013年4月 10--11日分析人 李琴 分析内容 一、根据听李琴老师执教《图形的放缩》一课,在自学指导环节的教学中,因课本中直接画有贺卡的示意图,所以将“猜想”改为“观察”比较合理,另外还因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涉及到了比例的知识,自学指导中需渗透有关“比例”的知识,因此将自学指导一中的思考问题修改为:“1、贺卡的长与宽的比是多少?观察三个同学谁画的最像?2、结合课本绿底色部分文字(即三个同学的介绍),分析他们分别是怎样画的?找一找,哪几幅图的长与宽的比是相同的?3、读一读课本中小精灵的话,说一说我们在作图的时候怎样才能画的最像?”二、就本课内容修改完自学指导后再次听刘清列老师执教,发现学生对“图形按要求放缩并画出示意图”还存在欠缺,追究其原因在于学生对找点所对应的数对不明白,经我们再次讨论、研究发现自学指导二中的问题提的不具体,指代不明确。
因此,我们对“自学指导二”另补充修改为“1.右图小猫乐乐的图形中,每个方格的边长是几?(0,0)这个点在什么位置?2.根据问题(1)中给出的部分点的数对,填写其余点的数对;3.完成问题(2),注意右侧绿底色部分文字的提示:2X表示( ),2Y表示( );(注意:在画图的时候,只有按相同的比例来画才能画得更象,先确定原点的位置,再描点画图 三、通过两次对“自学指导”的研究与修改,就本课再次听史菊玫老师执教,发现学生基本能充分的认识图形的放缩,并能正确的找出给出点的数对,并画出其示意图因此,我们将自学指导定为: 自学指导一: 认真观察课本28页上面的贺卡以及3个同学画的贺卡示意图,思考并完成1、贺卡的长与宽的比是多少?观察三个同学谁画的最像?2、结合课本绿底色部分文字(即三个同学的介绍),分析他们分别是怎样画的?找一找,哪几幅图的长与宽的比是相同的?3、读一读课本中小精灵的话,说一说我们在作图的时候怎样才能画的最像?”(自学3分钟后小组交流汇报) 自学指导二: 认真看课本29页“探索活动”的内容,思考并完成 1.右图小猫乐乐的图形中,每个方格的边长是几?(0,0)这个点在什么位置? 2.根据问题(1)中给出的部分点的数对,填写其余点的数对; 3.完成问题(2),注意右侧绿底色部分文字的提示:2X表示( ),2Y表示( );4.完成问题(3)。
注意:在画图的时候,只有按相同的比例来画才能画得更象,先确定原点的位置,再描点画图 (自学5分钟后小组交流汇报)补充意见:结语 本课自学指导经我组三位同志研究、修改后,自学指导设计更明确、更具体,能有效的指导学生自学,学生能很好地理解并掌握图形的放缩原理,而且能正确找出给定点所对应的数对学生自学效果明显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