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旅游资源普查工作技术规程.docx

11页
  • 卖家[上传人]:创****公
  • 文档编号:323966117
  • 上传时间:2022-07-1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65.65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旅游资源普查工作技术规程为规范旅游资源普查工作流程,统一普查工作技术要求,特编制《旅游资源普查工作技术规程》,与《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17)共同使用,以提高普查工作效率,确保普查成果质量一、基本原则(一)普适性原则在充分调研和梳理旅游资源普查工作规律和特点的基础上,总结出普查工作的一般性程序、任务、成果和技术要求二)可操作性原则以普查人员易理解和易操作为前提,以流程化为主线,实现各程序工作主体明确化、工作内容清晰化和技术要求具体化三)信息化原则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普查工作方式、方法和成果展示形式,提高普查工作效率,实现旅游资源动态化管理,扩大普查成果应用范围二、适用范围(一)适用范围县级及以上行政区域二)适用单位组织开展旅游资源普查工作所在地的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或人民政府;参与实施旅游资源普查工作的企事业单位、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等三、技术准备(一)旅游资源分类方案确定省级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确定本省(区、市)旅游资源普查工作采用GB/T 18972—2017中“4旅游资源分类”或本省(区、市)创新方案本省(区、市)创新方案应以GB/T 18972—2017为依据,主类不宜新增,亚类和基本类型新增数量不宜超过上一级旅游资源类型总数,即亚类新增不宜超过8类,基本类型新增不宜超过23类。

      二)详细方案编制实施单位和组织单位共同编制详细方案,内容主要包括各项普查任务的实施程序、操作规范、时间节点和实地调查人员名单等实地调查人员应具备与普查区旅游环境、旅游资源、旅游开发有关的专业知识,一般应吸收旅游、环境保护、地学、生物学、建筑园林和历史文化等方面的专业人员三)旅游资源信息管理平台建设省级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根据实际需要建设省级旅游资源信息管理平台,供本省(区、市)旅游资源普查使用平台应包括资源信息采集与审核、资源信息管理与查询和资源信息展示与发布等功能模块平台应考虑与地方旅游服务和国土空间基础信息等平台的通用接口旅游资源信息管理平台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和本地区网络安全相关要求四)资料收集实施单位应收集与旅游资源相关的文字、图形和影像资料,一般包括地方志、乡土教材、旅游区与旅游点介绍、规划与专题报告和照片、宣传片等实施单位应依据收集的资料,整编《旅游资源名录表》(附表2)初稿,作为开展实地普查工作的基础五)技术培训组织单位负责普查技术培训工作培训对象包括实施单位普查技术人员、普查区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及基层单位相关人员;培训内容包括旅游资源分类、旅游资源评价、旅游资源调查程序与方法和国土资源信息安全注意事项等。

      四、实地普查(一)调查小区划分实施单位和组织单位可按行政区或地貌、生物、文化等特征单元划分若干调查小区二)实地调查人员分组实施单位与组织单位依据调查小区的划分共同确定各调查小组人员名单各调查小组成员应包括普查技术人员和调查小区内相关工作人员,设组长1人、副组长1—2人三)调查对象选定在《旅游资源名录表》(附表2)初稿的基础上,应参照GB/T 18972—2017中“5.2.4.2选定调查对象”的相关规定选定调查对象四)调查路线制定实地调查小组应根据调查对象分布和交通等情况制定调查线路五)信息采集实地调查人员应对选定的调查对象及实地调查过程中新发现的旅游资源进行信息采集,内容包括单体名称、行政位置、地理位置、影像数据、性质与特征、所在区域及进出条件和保护与开发现状等,填写《旅游资源单体普查表》(附表1,以下简称《单体普查表》)六)资源评价实地调查小组应参照GB/T 18972—2017中“6旅游资源评价”的相关规定,对所有旅游资源单体进行等级评价每个资源单体应由不少于3名专业技术人员共同评价五、内业整理(一)《单体普查表》整理实施单位整理、汇总《单体普查表》,确保信息完整、详实和准确,并按调查小区进行归类和存档。

      二)影像数据整理实施单位整理、汇总有关影像资料,并按调查小区进行归类、编号、命名和存档编号和名称应与该资源《单体普查表》中的代号和单体名称一致三)信息录入实施单位将采集的资源信息录入资源数据库,更新《旅游资源名录表》(附表2),确保录入信息完整、详实和准确四)信息审核实施单位对资源信息初审和修改完善后,提交组织单位复审复审内容包括资源普查工作的完成率(资源点的空间覆盖率)、资源信息填报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资源等级评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六、成果集成(一)旅游资源信息管理平台完善实施单位完善旅游资源信息管理平台各功能模块内容平台应架构完整、功能齐全、操作便捷和运行正常二)《普查区实际资料表》填写实施单位应完整、详实和准确填写《普查区实际资料表》(附表3),内容包括普查区基本资料、旅游资源类型数量统计、各主类及亚类旅游资源单体数量统计、各级旅游资源单体数量统计、调查组主要成员和主要技术存档材料等三)《旅游资源普查图集》绘制实施单位应参照GB/T 18972—2017中“7.2.2.4编绘程序与方法”的相关规定,绘制《旅游资源普查图集》,内容包括旅游资源总图、旅游资源类型图和旅游资源评价图(含优良级旅游资源图)等3类图件。

      四)《旅游资源普查报告》编写实施单位编写《旅游资源普查报告》,内容包括普查区旅游资源赋存环境、旅游资源开发历史与利用现状、旅游资源类型分析、旅游资源等级分析、旅游资源空间特征分析、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建议和附件《旅游资源名录表》等报告应全面、客观和准确反映普查区旅游资源情况,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建议应具有实际指导性七、成果验收(一)验收申请组织单位就旅游资源普查成果应向上级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征求意见;实施单位根据反馈意见完成修改并提交后,组织单位提请省级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组织验收二)验收人员确定旅游资源普查成果验收组成员由普查工作组织单位和省级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商定验收人员数量原则上不少于7人,应包括旅游、环境保护、地学、生物学、建筑园林、历史文化等领域专家及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代表其中,主管部门代表不宜超过三分之一,本地专家不宜少于三分之一;成果验收组设组长1人、副组长1—2人三)验收内容及要求验收内容包括资源单体抽查与资源普查成果审查资源单体抽查数量比例应不低于资源单体总量的5‰,被抽查资源单体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合格率应不低于抽查总量的80%;资源普查成果审查重点为成果的完整性、科学性和实用性。

      普查成果经全体验收人员表决,超过三分之二以上验收人员同意,并形成全体验收人员签字的书面验收意见,方为验收合格四)成果提交实施单位依据验收意见和建议对普查成果修改和完善后,向组织单位正式提交最终普查成果6附表1 (单体序号1* 单体名称2*)旅游资源单体普查表基本类型:代 码3* ;其他代码:① ;② 行政位置4*地理位置5*东经 ° ˊ ″,北纬 ° ˊ ″是否属新发现6*是 □ 否 □资源照片张 资源视频个 资源典型照片:A.性质与特征7*(单体性质、形态、结构、组成成分的外在表现和内在因素,以及单体生成过程、演化历史、人事影响等主要环境因素)说明:特征数据特征 特征 特征 特征 特征 特征 特征 特征 B.所在区域及进出条件8*(单体所在地区的具体部位、进出交通、与周边旅游集散地和主要旅游区[点]之间关系)对外道路情况高速路 □一级公路 □二级公路 □三级公路 □四级公路 □周边市/县名称距离 公里周边旅游集散地名称周边主要旅游区(点)名称距离 公里距离 公里其它说明:C.保护与开发现状(单体保存现状、保护措施、开发情况)单体保存现状保存良好 □少量破损 □破损严重 □是否已开发是 □否 □保护措施情况优 □良 □差 □无 □已开发请填写(开发成景区或度假区的集合体请填1;景区或度假区内的单体应填2。

      1景区/度假区名称2隶属景区/度假区名称游客接待量 万人/年等级等级其它说明:7D.现有规划/文件中的资源开发利用方向9*规划/文件名称资源开发利用方向规划/文件名称资源开发利用方向E.旅游资源单体评价10*(旅游资源评价赋分标准请参照GB/T 18972-2017中“6旅游资源评价”的相关规定)评价项目观赏价值(30分)人文价值(25分)珍稀奇特度(15分)规模与丰度(10分)保存完整性(5分)知名度(10分)适游期(5分)环境与安全(-5~3分)得分值本单体得分本单体可能的等级 填表人11*联系普查日期年  月   日注1:单体序号:由调查组确定的旅游资源单体顺序号码(使用阿拉伯数字)注2:单体名称:旅游资源单体的常用名称注3:“代码”项:用汉语拼音字母和阿拉伯数字表示,即“表示单体所处位置的汉语拼音字母-表示单体所属类型的汉语拼音字母-表示单体在普查区内次序的阿拉伯数字”依据上述原则,旅游资源单体代号按“国家标准行政代号 (省代号2位-地区代号2位-县代号2位,参见GB/T2260-2007)-旅游资源基本类型代号3位 -旅游资源单体序号2位”的方式设置,共5组11位数,每组之间用短线“-”连接。

      如果遇到同一资源可归入不同基本类型的情况,在确定其为某一主要基本类型的同时,可在“其他代号”后按另外次要基本类型填写,操作时只需改动其中“旅游资源基本类型代号”,其他代号项目不变注4:“行政位置”项:填写单体所在地的行政归属,从高到低填写政区单位名称注5:“地理位置”项:填写旅游资源单体主体部分的经纬度(精度到秒)注6:“是否属新发现”项:在历次旅游资源普查或历史上未被纳入旅游资源范畴的为新发现资源注7:“性质与特征”项:填写旅游资源单体本身个性,包括单体性质、形态、结构、组成成分的外在表现和内在因素,以及单体生成过程、演化历史、人事影响等主要环境因素,提示如下:(1)外观形态与结构类:旅游资源单体的整体状况、形态和突出(醒目)点;代表形象部分的细节变化;整体色彩和色彩变化、奇异华美现象,装饰艺术特色等;组成单体整体各部分的搭配关系和安排情况,构成单体主体部分的构造细节、构景要素等2)内在性质类:旅游资源单体的特质,如功能特性、历史文化内涵与格调、科学价值、艺术价值、经济背景、实际用途等3)组成成分类:构成旅游资源单体的组成物质、建筑材料、原料等4)成因机制与演化过程类:表现旅游资源单体发生、演化过程、演变的时序数值;生成和运行方式,如形成机制、形成年龄和初建时代、废弃时代、发现或制造时间、盛衰变化、历史演变、现代运动过程、生长情况、存在方式、展示演示及活动内容、开放时间等。

      5)规模与体量类:表现。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