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穷人》教学设计.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专业****件教...
  • 文档编号:327837302
  • 上传时间:2022-07-2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10.50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4 穷人【课前解析】关注情节《穷人》这篇小说记叙了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桑娜与渔夫主动收养刚刚病故的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故事,赞美了桑娜和渔夫在自身生活困难的情况下仍本能地向别人伸出援手的可贵品质他们在生存困境面前的一个善举、一个信念,让人动容,彰显出人性之美关注作者本课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篇短篇小说他出身贵族家庭,早年接受典型的贵族教育1831年参军,不久开始创作小说《童年》, 1856年退役后两度出国游历、考察1863年起用六年时间写成巨著《战争与和平》,后来又写成《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等著名作品他的作品,气势磅礴,场面广阔,人物众多,心理描写逼真、细腻,语言质朴洗练,在世界文学史上有巨大影响关注写作背景《穷人》一文的写作年代正是俄国历史上阶级矛盾空前激化的时期封建农奴制一步步地崩溃瓦解,广大人民对沙皇专制的反抗斗争日趋高涨,逐渐形成了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高潮在这个时期,贵族、资产阶级吮吸人民的血汗,生活奢华而道德堕落;广大劳动人民生活极端贫困,然而他们的道德情操却高尚纯朴《穷人》这篇小说,真实地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和他们的高尚品德教学目标】1.会写“汹、涌”等14个字,会写“渔夫、汹涌澎湃”等18个词语。

      2.快速默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3.抓住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环境描写来体会桑娜和渔夫的人物形象 4.根据提供的语境,联系课文内容描写桑娜的心理活动教学重、难点】1.抓住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环境描写来体会桑娜和渔夫的人物形象 2.根据提供的语境,联系课文内容描写桑娜的心理活动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写“汹、涌”等14个字,会写“渔夫、汹涌澎湃”等18个词语2.快速默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3.关注环境描写,体会桑娜的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出示课件3) 1.教师导入:读小说《桥》,我们感动于老支书的高尚品质,也初步领略了小说的魅力今天我们来学习另一篇小说《穷人》小说仅仅是向我们展示了穷人的穷吗?我们一起去看看吧2.揭示课题《穷人》,板书课题:穷人,学生齐读课题二、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1.了解作者(出示课件4)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是俄国文学家、思想家他的作品深受世界人民喜爱,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不认识托尔斯泰者,不可能认识俄罗斯高尔基曾这样评价他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在传记作品《三作家》中这样刻画他的形象:“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脸庞,植被多于空地,浓密的胡须使人难以看清他的内心世界。

      长髯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黝黑脸膛,一根根迎风飘动,颇有长者风度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2.了解写作背景(出示课件5)《穷人》的写作年代,正是俄国历史上阶级矛盾空前激化的时期在这个时期,贵族、资产阶级榨取人民的血汗,生活奢华而道德堕落;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极端贫困,然而他们却高尚淳朴这篇小说真实地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和他们的高尚品德设计意图:学生对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太陌生因此,让学生感受当时的社会现实,有利于学生把握文学作品内涵以及更好地体会人物形象)三、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学习字词1.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出示课件6)(1)快速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学生朗读课文,并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3)汇报交流预设:桑娜和渔夫一家生活困难,邻居西蒙去世后,他们收养了西蒙家的两个孩子2.学习字词(1)(出示课件7)教师出示词语:保佑 寡妇 魁梧 黧黑 渔夫 抱怨 糟糕 狂风怒吼 忐忑不安 自作自受 汹涌澎湃 心惊肉跳 波涛轰鸣教师指名读词语,同学间纠正字音。

      2)(出示课件8)学生明确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澎、湃、掀、淋”右边的部分也是一个左右结构的合体字,书写时注意把右边写紧凑唉、嘿、嘛”口字旁书写时要偏上一些,而且要窄一点儿,小一点儿四、再读课文,厘清结构1.(出示课件9)教师提出问题:这篇课文围绕桑娜夫妇收养孤儿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哪些情节?2.学生认真朗读课文,梳理小说情节3.汇报交流(出示课件10、11)预设1:第1、2自然段展示的情节是“盼夫归来”教师板书:等待丈夫预设2:第3—11自然段展示的情节是“探望邻居、抱回孤儿、忐忑不安”教师板书:抱回孩子预设3:第12—27自然段展示的情节是“渔夫回家、夫妇商量、不谋而合”教师板书:决定收养五、分析环境描写,感受“穷人”的“穷”1.(出示课件12)教师提出合作探究要求:自由朗读课文第1—11自然段,思考:文中没有一个“穷”字,从哪里可以看出他们确实很“穷”?标注相关语句,并展开交流2.学生自由读课文,圈画相关内容,并进行简单批注,教师巡视指导3.汇报交流(1)关注第1自然段内容(出示课件13)预设1:桑娜在“补一张破帆”,“屋外寒风呼啸”“海上正起着风暴”在这样的恶劣天气情况下渔夫还要出海打渔,说明他们的生活十分辛劳。

      预设2:“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这句话让我们感受到桑娜勤劳能干的品质预设3:屋外的环境与屋内的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2)关注第2自然段内容(出示课件14)预设1:“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渔”,这说明他们的劳动条件差预设2:“只能勉强填饱肚子”“没有鞋穿”“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说明他们吃得差、穿得差预设3:通过以上描写,我们知道他们的生活窘迫3)关注第7自然段内容(出示课件15)预设1:“又潮湿又阴冷” “稻草铺”让我们感受到西蒙家里住得差预设2:“旧衣服”“旧头巾”让我们感受到他们穿得差教师总结:渔民们住得差、吃得差、劳动条件差、还要承受病痛的折磨教师板书:环境描写(设计意图:抓住环境描写进行品读,初步感受桑娜夫妻的形象,同时也为后面感受桑娜和渔夫宁可自己受苦也要抚养孤儿的高尚品质作铺垫六、课堂演练,课后作业1.课堂演练(出示课件16、17)2.课后作业(出示课件18)(1)积累本课学习的生字、新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人物形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通过品读描写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的句子,深入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形象。

        2. 能根据提供的语境,联系课文内容描写桑娜的心理活动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出示课件20)教师提出问题:桑娜一家的生活条件是怎样的?预设:他们一家十分贫穷,渔夫要冒着风暴出海打渔,两人终日辛苦劳作,只能勉强填饱肚子二、分析心理描写,感受桑娜的人物形象1.(1)(出示课件21)教师提出问题:在自己难以度日的困境中,你还会向别人伸出援手吗?面对两个孤儿,桑娜是怎么做的?阅读第8—11自然段,圈画相关内容,并进行批注、交流2)学生认真朗读课文,圈画相关内容并进行批注、交流,教师巡视指导3)汇报交流(出示课件22)预设1:在第8自然段中“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这句话看似矛盾,实际上反映了桑娜同情穷人、关心穷人的善良品质出示课件23)预设2:第9自然段“忐忑不安”的意思是形容心神不安定桑娜抱回孤儿后,面对自己的五个孩子,想想生死未卜的丈夫,她无比紧张、担忧未来的生活能否熬过去预设3:第9自然段中“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和第11自然段中“我为什么要这样做”两处心理描写细腻地刻画出人物最真实、最平凡的一面正是这样复杂的情绪,才让人深刻体会到在困难面前作正确的抉择需要多大的勇气。

      2.(出示课件24)教师提出问题:作者为什么要详细刻画桑娜抱回孩子后的心理活动?文中甚至还写了她责备自己的想法,这样不会有损桑娜高尚的形象吗? 预设:这样的心理实际上更让人觉得桑娜的想法真实可信正因为桑娜虽然一度后悔、自责,最终却情愿挨揍也要收养两个孩子,反而让人觉得她的形象更加高大 3.关注标点符号(出示课件25)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第9—11自然段中标点符号的运用有何特殊之处预设:六个问号,四个感叹号,七个省略号,将安娜内心的自责、担忧表现得淋漓尽致 4.读一读(出示课件26)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第9—11自然段,要读出一种时断时续的感觉,并结合桑娜的神态、动作描写,读出桑娜忐忑不安、犹豫不决的心理教师板书:心理描写 (设计意图:这一部分最精彩的是让学生对桑娜心理活动真实而又细腻的刻画进行体会,感受桑娜因环境和家境的窘困而对两个孩子产生的内心的纠结情绪抓住桑娜的心理描写展开教学,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心理描写对于直接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三、品读对话,深入人物内心世界1.关注对渔夫的描写(1)①(出示课件27)教师提出问题:自由朗读课文第12—27自然段,通过本文对渔夫的描写,我们可以感受到他怎样的形象特点?请勾画相关内容并进行简单批注。

      ②学生认真朗读课文,圈画相关内容并进行批注,教师巡视指导③汇报交流(出示课件28)预设1:“糟糕、倒霉、是啊、怎么啦”这些语言说明心直口快、性格爽朗预设2:“皱起眉”“脸变得严肃、忧虑”“搔搔后脑勺”这些神态和动作描写说明渔夫感到问题很难办,他在认真思考出示课件29)预设3:“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这句话既是征求妻子的意见,又表明自己的观点,更体现了渔夫的粗中有细和善良预设4:通过这句话中的“熬”字可以看出渔夫为了抚养孩子,准备过更苦的日子,准备付出更多的辛苦甘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2.关注对桑娜的描写(1)(出示课件30)教师提出问题:再读课文第12—27自然段,勾画描写桑娜语言的句子,说说你通过这些句子可以体会到什么2)学生认真朗读课文,圈画相关内容并进行批注,教师巡视指导3)汇报交流(出示课件31)预设1:第15自然段和第18自然段中的语言描写说明桑娜心不在焉预设2:第23自然段中的语言描写说明桑娜内心纠结、欲言又止教师板书:语言描写3.小练笔(出示课件32)(1)教师提出要求:沉默中,桑娜会想些什么呢?联系课文内容,写一写桑娜的心理活动。

      2)学生联系课文内容编写桑娜的心理活动,教师巡视指导3)汇报交流预设:日子已经十分艰苦了,现在又抱回两个孩子……丈夫冒着生命危险劳动,已经为这个家的生计拼命了……今后的日子又该怎么过呢?四、感受“穷人”的品质1.(出示课件33)教师出示教材中的插图并提出问题:小说最后定格在这个画面说一说这幅画面让你联想到文中的哪些内容出示课件34)预设:我联想到了第1自然段的内容,小屋的环境“温暖而舒适”,这不只是小屋内环境的温暖,更是人情的温暖和一家人的善良2.(出示课件35)教师提出问题:你认为桑娜和渔夫是穷人吗? 预设:穷人虽然很穷,但他们拥有善良、勤劳、爱心、同情心……穷人,不穷!教师板书:勤劳、善良穷人,不穷!(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分析理解穷人并不“穷”,因为那些拥有善良品质的人,才拥抱了生活的真谛,他们更加拥有着“生命”的意义五、分析小说题目1.(出示课件36)教师提出小组讨论要求:小组讨论:课文为什么以《穷人》为题?。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地理】地球与地球仪+第2课时+课件-2025-2026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湘教版2024).pptx 【地理】探究与实践 湖泊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课件-+2025-2026学年地理湘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pptx 【地理】大洲和大洋课件-2025-2026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2024).pptx 【地理】地图的阅读课件-2025-2026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2024).pptx 【地理】探究与实践 科学技术与我们的生活 课件-2025-2026学年地理湘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pptx 【地理】海陆变迁课件2025-2026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湘教版2024).pptx 【地理】工业++课件-2025-2026学年地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pptx 【地理】地球与地球仪——经纬网课件-2025-2026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湘教版2024).pptx 【地理】世界的地形课件-2025-2026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湘教版2024).pptx 【地理】地球的运动——自转课件-2025-2026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2024).pptx 【地理】气候(第1课时)课件-+2025-2026学年地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pptx 【地理】2025-2026学年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docx 【地理】第四章 世界的居民与文化课件++2025-2026学年地理湘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pptx 【地理】土地资源课件-2025-2026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2024).pptx 【地理】水资源+课件-2025-2026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2024).pptx 【地理】世界主要气候类型课件-2025-2026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湘教版2024).pptx 【地理】交通运输+课件-+2025-2026学年地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pptx 【地理】多样的文化课件-2025-2026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2024).pptx 【地理】工业课件-+2025-2026学年地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pptx 【地理】农业第一课时导学案-2025-2026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2024).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