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培训体系建设广州地铁.doc
42页目 录前言 ………………………………………………………………………………1培训的目的 ………………………………………………………………………2培训的模式 ………………………………………………………………………4公司培训的组织与设计 …………………………………………………………7公司培训的需求分析与计划设计 ………………………………………………13培训者的角色 ……………………………………………………………………20公司培训的标准 …………………………………………………………………23公司培训评估 ……………………………………………………………………26职业发展培训 ……………………………………………………………………29培训结果使用 ……………………………………………………………………31培训预算 …………………………………………………………………………31附件 ………………………………………………………………………………32前 言培训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一个组成部分,日益受到公司的重视公司要在高度竞争的市场经济中获胜,一定要拥有高素质的人才,而员工培训与开发是提高素质必不可少的一环。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公司是否重视员工培训与开发可以预见其未来的竞争潜力员工的培训与开发是指公司为了使员工获得或改善与工作有关的知识、技能、动机、态度和行为,以利于提高员工的绩效以及员工对公司目的的奉献广州地铁运营事业总部的培训中心担负着地铁运营总部内的重要是生产岗位员工的培训工作,面临点多面广、时间紧等特点,同时培训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员工的基本素质、技能的提高及地铁的正常运营,所以其作用很大培训工作如何符合公司发展的规定、满足员工求知的规定,如何培养及提高员工的工作技能,如何使培训的结果在工作中进行转移并取得预期的效果,是培训中心的工作重点所在人力资源的使用价值与广州地铁的核心价值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我们对培训方案设计的重要着落点一、 培训的目的(一)培训对营运总部的作用:培训的作用模型 知识 绩效率 行为 动机 技能 态度 培训项目 从该模型中,我们可以看出员工的绩效是由员工的行为引起的,而员工的行为又是由员工的动机引起的,员工的动机重要由知识、技能和态度决定的其中态度影响动机的作用特别强烈因此,培训的内容重要是增长知识、提高技能、建立对的的态度三方面其中应当重要以建立对的的态度为突破口,这样才干激发员工对的且强烈的动机,进而产生积极的持久的行为,最终引发组织希望的绩效。
二)培训对员工的作用:员工培训的重要性: 1、适应环境的变化 2、满足市场竞争的需要 3、满足员工自身发展的需要 4、提高公司的效益那么目前实际情况呢?我们认为存在如下问题:1、重技能轻态度尽管每个岗位已有相对固定的培训课目与培训规定(如大纲、课时、考试等),但对培训学员的考勤、理解能力判断、重视限度判断等缺少有机监管手段2、 理轻反馈培训中心对培训的课程设立等是有积极权的,但其设立是否科学?学员是否满意?由于很多人需要的培训课程是为自己职称服务的现在存在着培训中心组织的培训课目有些学员不喜欢,而员工需要的培训课程培训中心又难以给予满足的矛盾2、 重初训轻复训初训规定相对而言比较重视,但学员在具体工作中是否将培训成果进行转移呢?在工作中出现与培训目的有偏差的地方,没有及时进行改善及再次培训3、 重培训轻测量及结果培训只是一种手段,目的应以公司及员工的满意度为前提,假如培训作为一种人力资源投资,对其产生的收益如何,不知晓的话将是可悲的5、重数量轻质量,培训的成果往往通过培训后的结果使用体现出来的,没有数据说明培训效果是一种欠缺由于没有培训效果的量化数据分析,很难体现培训成果。
三)晟辉企管建议:应对公司的培训目的进行量化,根据具体的数据及事项来体现培训的价值如:1、用人单位对员工上岗所具有的知识、技能;2、员工对公司情况的掌握限度;3、员工培训考勤制度及奖惩;4、培训前进行相应的调查问卷;5、培训中心与用人单位建立相关的沟通制度;6、培训时通过提问等互动方式判断学员的理解能力;7、通过实践结果决定学员的培训考试成绩;8、培训前后的工作质量比较等培训是个系统的过程,而不是部分过程,培训的质量应与公司的效益、运营质量、员工满意度挂钩,只有把培训目的进行量化,才干使培训更细化,目的性更明确,效果更好四) 建议培训的目的定在如下几点:1、 完善现有的培训体系上,对员工进行技能提高类培训,如对初级工进行高级工课程的培训,对高级工进行技师课程的培训2、 以点培训向线、面培训拓展,做到点、线、面相结合点为培训中,线为部、车间、班组的层次结构,面为由线为中心对称向两边拓展(如上下程序、关联部门等)3、 开发新课程、进行新技术培训、注重实践与培训的互动、培训与员工利益的驱动4、 对生产岗位的培训从胜任岗位向成为“广州地铁人”及业绩提高转移二、 培训的模式培训模式是多种多样的,关键在于寻找到一种适合广州地铁运营总部培训的模式。
一)人员培训模式 系统型模式 系统培训,是指通过一系列符合逻辑的环节,有计划地实行的培训在实践中,环节的多少和具体细节会有差异,但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制定培训政策; 2、 拟定培训需求; 3、 制定目的与计划; 4、 实行培训计划; 5、 对计划的实行进行评估、审核 该模式的作用: 系统培训模式的价值在于,它的确使培训者结识到有结构、有规则地从事培训的重要意义,最重要的是它强调了对培训活动实行有效评价的地位,以及它可以带给培训过程其他环节的益处二)培训的原则¨ 系统性原则 人员培训是一个为员工提供思绪、信息和技能,帮助他们提高工作效率的过程那么人员培训原则的重点就在于通过系统的方法和理论来激发员工的所有潜力,并帮助他们把握自己的前程和才干,从而实现公司人员培训的目的人员培训的系统性原则重要表现为培训过程的全员性、全方位性和全程性 全员性 1、全体生产岗位员工都是受训者培训工作并不仅仅针对新员工,一线的操作工、基层管理层都需要接受培训,只但是培训的内容、方式和形式各有差异而已2、全员都是培训者全员性不仅体现在公司的每一位员工都要接受培训,并且体现在每一位员工同时还是培训者。
全方位性 全方位性重要体现在培训的内容丰富宽泛,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员工的需求全程性全程性重要体现在公司的培训过程贯穿于员工职业生涯的始终,是指为达成职业生计划所列出的各种公司目的而进行的知识、能力和技术和发展性(培训、教育)活动对员工职业生涯的培训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培训对象是针对新进入公司的员工,培训的内容订涉及本公司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公司精神及有关工作岗位所需的技能 第二阶段:培训对象是针对在岗的生产员工,重要培训内容涉及与工作直接有关的技能,如新技术、新工艺等方面的内容 第三阶段:培训对象是针对资深员工,其培训内容重要涉及有关管理知识技能、人际关系及各部门工作协调能力 第四阶段:培训对象是倾向性的价值员工,重要内容涉及知识技术的更新和管理、技能方面的提高等¨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理论与实践结合是指根据运营的实际状况和受训者的特点开展培训工作,即讲授专业技能知识和一般原理,提高受训者的理论水平和结识能力,又解决公司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这一原则规定培训工作做到:(1)符合公司的培训目的培训的主线目的是为了提高公司的基础能力,提高广大员工在生产中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公司组织的效益。
(2)符合成年人学习规律 在培训时注重实践,少讲理论,多讲操作符合成年人的学习习惯,这有助于培训效果的提高3)发挥学员学习的积极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决定培训时要积极发挥学员的积极性,强调学员的参与和合作,培训方式要多以体验性的操练为主,比如案例分析、角色份演、情景模拟等,让学员在实践中补充理论的知识和内涵,反过来指导对理论的理解与吸取做到通过理论来指导实践,再从实践中总结理论 ¨ 培训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 全员培训就是有计划、有环节地对在职的各级各类人员都进行培训,这是提高全员素质的必由之路但全面并不等于平均使用力量,仍然要有重点,即重点培训技术、管理类生产岗位员工 ¨ 组织培训和自我提高相结合 一个良好的组织培训体系,能促进员工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员工学习的动力,并切实提高员工的知识技能,帮助员工解决工作中的难题。
因此,在培训中一方面要强调正规的组织培训,同时更要强调自我管理和自我提高,形成学习型组织,从而真正达成培训的满意效果 ¨ 人格素质培训与专业素质培训相结合的原则 在人员培训过程中,人们往往注重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而忽视人格素质培训由于知识技能的提高,可以显著改善工作绩效,提高工作效率;而人格素质的提高,带给人和组织的转变是无形的,通常这种转变花费的时间也很长,且看不出它对组织绩效的改善有什么直接的联系,但人格素质的提高将对公司带来长远的、积极的影响,对组织绩效的改善起到重要的作用¨ 因材施教的原则 因材施教的前提是尊重和认可个体差异个体差异特别对于成人学习的安排和设计有着极大的影响他们在学习时往往容易与已有的知识、经验作对比,在一定限度上会妨碍接受新知识和新技能因材施教是在尊重和认可个体的差异上,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和规定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以达成促进每个人全面发展的目的同时由于生产岗位员工更需注重其态度及技能方面的培训,因此对其员工上岗后在工作中的提高培训很重要建议每个新员工可以拜师傅,让师带徒;也可以一个师傅做多个新员工的“员”,在其上岗工作时得以帮助三、公司培训的组织与设计(一)培训的组织1、培训组织工作重要是争取公司核心领导层、各部门以及广大员工的支持。
领导扮演的角色重点是公司人员培训的制度化问题、培训规模与培训目的和方向问题,以及把人员培训纳入公司用人体制的问题等等,实行集体决策同时,总工程师专门负责人员培训工作 2、 根据公司发展需要,拟定人员培训政策和相应的制度条例 3、 形成培训中心、部门、车间、班组四级培训机构1)培训中心:对培训规章制度、总体培训规划的执行贯彻并评估,对总体培训质量与数量的把握,对各级培训师的指导管理,了解各级培训的需求并平衡,同时建议下级培训机构的培训工作并汇总对人才培养有清楚结识"独角戏"难唱,更何况培训工作并不是一个单个的部门可以承担的所以,培训部门自身就要树立较强的沟通协作的意识它同公司的各部门本就是一种平等互助的关系,培训部门更应确立为各部门提供培训人才服务的理念 (2)部门培训:对本部门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