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MP卫生知识培训ppt课件.ppt
39页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Second level,Third level,Fourth level,Fifth level,*,*,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新版GMP卫生知识培训,主 要 内 容,一,.,卫生的基本概念,二,.,卫生管理,三,.,环境卫生,四,.,人员卫生,五,.,工艺卫生,六,.,清洁与消毒,一、卫生的基本概念,1.1,、无菌:是指产品中不存在任何活性微生物由于它是一个绝对的概念,无法通过实验加以证明无菌技术:主要指控制或防止各类微生物的污染及其干扰的一系列操作,方法、手段、规则、程序等,包括无菌环境、设施、设备、器具、以及,无菌操作药品可通过灭菌工艺和无菌工艺达到无菌要求消毒:是指对病原微生物的繁殖体的致死作用,但不能杀死牙孢等全部,微生物所以消毒是不彻底的,不能代替灭菌凡用于消毒的化学药品,称为消毒剂灭菌:凡能杀灭物体中所有活的微生物的作用称为灭菌。
一、卫生的基本概念,1.3,、卫生管理中常用术语定义:,1.3.1,污染定义,:,作为处理对象的物体或物质,由于粘附,混入或产生某种物质,其性能和机能产生不良影响的过程或使其不良影响的状态,称为污染通俗说法是,:,就是指当某物与不洁净的或腐败物接触或混合在一起,使该物质变得不纯净或不适用时,即受污染1.3.2,污染物:作为处理对象的物体或物质,由于粘附,混入或产生某种物质,使其遭受污染,该物质称为污染物1.3.3,尘粒污染,:,就是指产品因混入不属于它的那些尘粒而变得不纯净,.,一、卫生的基本概念,1.3.4,微生物污染:就是指微生物引起的污染我们上面所说的外用伤口药的案例,就是受微生物污染的结果,.,1.,3.5,其它异物污染,:,如生产中混入了玻璃、金属、消毒剂、杀虫剂等非期望的物质,也称污染1.,3.6,交叉污染:在生产中,一种原料、中间产品或成品被另一原料或产品污染1.,3.7,微生物是一群体形细小、结构简单、肉眼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倍甚至数万倍后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1.,3.8,尘粒,:,可悬浮在空气中的尺寸一般在,0.001um,1000um,之间的固体、液体或两者的混合物质,包括生物性粒子和非生物性粒子。
1.,3.9,药品生产中污染以上形式都有,但最主要的污染是微生物污染和尘粒污染,.,一、卫生的基本概念,1.,4,、卫生在,GMP,中是指:环境卫生、工艺卫生和人员卫生1),环境卫生指:生产区、生产厂房及其周围的卫生求2),工艺卫生指:对所有使用的物料、生产过程及设备等的卫生要求3),人员卫生指:对生产现场人员卫生的要求二、卫生管理,2.1,企业根据,GMP,的要求,应建立生产区域、环境、设备、容器、个人的清洁卫生规程2.1.1,清洁卫生规程的主要内容,:,(一)清洁工作范围、内容;,(二)清洁方法、程序;,(三)清洁剂、消毒剂及配制;,(四)清洁工作频次;,(五)清洁卫生检查及评价;,(六)其他二、卫生管理,2.1.4,各项卫生管理规程一经颁布执行,即为卫生管理的基准性文件,是制定清洁操作规程的依据和准则,是各部门实施卫生管理,实施卫生监督控制的依据和准则2.1.5,各项卫生措施、其核心是防止污染及交叉污染2.2,卫生标准的实施:,2.2.1,清洁操作规程的建立,为确保卫生管理规程的实施生产部门组织各有关部门制定各个相应的清洁操作规程(或程序)如厂房、设施、设备、容器具、生产工具、清洁工具等的清洁操作规程。
2.2.2,生产过程中,涉及到人、机、物、法、环每一个细节均应有相应的卫生规程2.2.3,应规定生产区不得存放非生产物品和个人杂物,生产中废弃物应及时处理2.2.4,生产前和生产进行中必须保持同样的符合标准的卫生状态生产结束时应马上挂上“未清洁”或“待清洁”的状态牌二、卫生管理,2.2.5,洁净区的空气系统应进行验证用于洁净区消毒的设施应进行验证2.2.6,设备,容器的清洗要进行验证2.3,卫生标准的监控:,2.3.1,生产过程中卫生措施的实施和结果,由质量管理部门的,QA,员按照卫生监控标准进行监控,分别采用各个相应的清洁评价标准去监控检查2.3.2,清洁状态标识要严格按照“卫生状态标识管理规定”进行每次生产前,QA,确认各项卫生要求已达到(如签发清场合格证),生产准备工作已符合要求发给“准予生产”的合格证,才可开工生产2.4,卫生培训,2.4.1,卫生管理规程、卫生操作规程批准颁发后,执行之前,必须对有关员工进行培训,必要时先考核后上岗2.4.2,定期对洁净室(区)内的工作人员包括维修、辅助人员进行卫生和微生物学基础知识,洁净作业等方面的培训及考核三、环境卫生,3.1,总则:药品生产环境是指与药品生产相关的空气、水源、地面、生产车间、设备、空气处理系统、生产介质和人等几方面的卫生。
规范,第四十条规定:企业应当有整洁的生产环境;厂区的地面、路面及运输等不应当对药品的生产造成污染;生产、行政、生活和辅助区的总体布局应当合理,不得互相妨碍;,3.2,一般生产区环境卫生管理要求,:,(,1,)厂房内表面窗明壁净见本色、无霉斑、无渗漏、无不清洁死角,灯与管线无积尘2,)地面光滑,平整、清洁、无积水、无杂物;地漏干净无积垢三、环境卫生,(,3,)厂房严密,设置有防止昆虫和其他动物进入的措施;生产区内无动物及昆虫五防:防尘、防蚊、防蝇、防虫、防鼠)4,)物料、中间产品定置放置,码放整齐,有遮盖防尘措施,明显状态标志5,)一切非生产物品及个人物品不得带入和存放于生产区不得在生产区内从事与生产无关的活动6,)楼道、走廊清洁和畅通,不得堆放任何东西7,)人流、物流分开,有明显标记人、物分别在规定通道出入,不得穿行8,)同一操作间内或相邻操作间的操作安排要合理,避免交叉污染9,)生产中的废弃物装在密闭容器内,每天及时清理到规定的废弃物堆放处,并立即清洗干净容器,车辆、工具并消毒10,)生产区内应设置洁具清洗间,清洁工具齐全,洗涤、消毒措施完备清洗间通风良好,清洁;清洁卫生完成后,应及时清洗及消毒清洁工具,并于清洗间内整齐放置。
三、环境卫生,(,11,)物料定置码放整齐,标志明显;操作台、地面无撒落,无污物12,)工作台(包括净选药材的工作台)表面应平整,不易产生脱落物3.2.3,洁净区环境卫生要求,:,(,1,)门窗、各种管道、灯具、风口及其它公用设施,墙壁与地面的交界处等应保持洁净,无浮尘2,)地漏干净,经常消毒,经常保持液封状态,盖严上盖3,)洗手池、工具清洗池等设施,里外应保持洁净,无浮尘、垢斑和水迹4,)缓冲室、传递柜、传递窗等缓冲设施,两门不能同时打开在不工作时,注意关闭传递柜(窗)的门5,)严格控制进入洁净室的人数,仅限于该区域生产操作人员及经批准的人员进入;工作时应关闭操作间的门,并尽量减少出入次数对临时外来人员应进行指导和监督对进入洁净室人员实行登记制6,)洁净区内操作时,动作要稳、轻、少,不做与操作无关的动作及不必要交谈7,)洁净区内所有的物品应定数、定量、定置,无不必要的物品三、环境卫生,(8)洁净区所用的各种器具、容器、设备、工具、台、椅、清洁工具等均应选用无脱落物,易清洗、易消毒、不生锈、不长霉的材质,不宜使用竹、木、陶瓷、铁等材质不宜使用不易清洗,凹陷或凸出的架、柜和设备,(9)清洁工具用后要及时清洗干净。
消毒并及时干燥,置于通风良好的洁具清洗间内规定的位置用前,用后要检查拖布、抹布是否会脱落纤维不同空气洁净度级别的生产区使用不同的清洁工具,二者不能互用进无菌室的清洁工具需先进行灭菌清洁剂、消毒剂要定期交替使用10)文件、笔等须经洁净处理,不产尘,不能用铅笔、橡皮、而应用中性钢笔洁净区内不设告示板、记录板进入无菌室物品还须经灭菌处理11)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应及时装入洁净的不产尘的容器或袋中,密闭放在指定地点,并按规定,在生产结束时及时清除出洁净区所用的容器内袋宜是一次性的12)不必要的物品不允许带入洁净区所有容器具、设备、工具、物料、包装材料按规定程序进行清洁、消毒后方可进入洁净区三、环境卫生,(,13,)洁净室不得安排三班生产每天应留足够的时间用于清洁与消毒更换品种时要保证有足够的间歇,清场与消毒14,)必须定期监控洁净室的环境监测频率及项目应依据验证结果制定洁净室(区)环境监测表15,)定期清洗初、中效空气过滤器及更换高效空气过滤器定期更换高效空气过滤器16),洁净区域内的环境控制要求,-,产品无特殊要求的,控制温度为,18,26,,相对湿度为,45,65%,压差:洁净室须维持一定的正压。
高级别的洁净区与低级别的洁净区之间、洁净区与非洁净区的压差应,10Pa,洁净区内产生粉尘的操作间与其它房间或区域之间应保持相对负压照度 主要功能间不低于,300LX,其目的是保证生产,维修和卫生清洁时有足够的照度,三、环境卫生,3.2.4,仓储区环境卫生要求:,(,1,)仓储区周围环境整洁,无粉尘、有害气体、垃圾及污水等严重污染源;地面平坦、整洁、无积水,沟渠畅通,地势干燥2,)库房内表面光洁、平整、无积尘、无霉斑、无渗漏、无不清洁死角,做到窗明壁净3,)库房内地面光滑、无缝隙、清洁干净、无积水、无杂物4,)库房内门窗结构严密,设置能有效地防止昆虫、鸟类、鼠类等动物进入的设施如房门口设置防昆虫的灯,库房的通风窗上安装纱网,设置防鼠器具,防蚊蝇的风幕、风帘等5,)仓储区应划分办公区及库房办公区整齐、清洁,库房实行定置管理、仓库内所有物品包括:物资、运输工具、衡器等,均按定置要求,定位、定量码放整齐库内所有物品应清洁,无积尘、无油污等四、人员卫生,4.1,总则,:,规范,第三十九条至三十七条、附录,1,第二十条至二十六条等,对人员的卫生要求等作出了明确规定由于在药品生产过程中始终有人操作活动,所以说人是药品生产过程中的最大的污染源之一。
例如,人是洁净室最大的污染源,占,90%,左右一般男性每人每分钟向周围排放,1000,个以上的含菌粒子,女性为,750,个以上穿无菌服时,静止时的发菌量为,10300,个,/min,,一般活动时发菌量为,1501000,个,/min,,行走时发菌量为,9002500,个,/min,咳嗽一次发菌量为,20007000,个,/min,,喷嚏一次为,400060000,个,/min,所以在洁净室中,人的数量和活动应有特别严格的限制4.1.1,个人健康要求,:,-,必须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体检,一般生产区每一年体检一次,有洁净级别的区域每年至少体检一次新进员工经过健康检查合格后,才能上岗,有特殊岗位对人体健康要求的,如灯检人员对视力要求;,四、人员卫生,-,质量保证、质量控制、直接接触药物的操作人员不得患有传染性疾病或带菌(如皮癣、灰指甲)皮肤病患者,体表有伤口者等,否则应及时调离原岗位4.2,工作服装管理,-,生产操作人员的工作服装是指工作服、帽子、手套、口罩、鞋和护目镜等其作用以保证产品质量,保证安全生产为主工作服及其质量应当与生产操作的要求及操作区的洁净度级别相适应,其式样和穿着方式应当能够满足保护产品和人员的要求。
四、人员卫生,-,式样及颜色,(,1,)生产人员与非生产人员、维修人员、质管人员、参观人员、各区域的工作服式样,颜色分明,易于识别,有编号;不同空气洁净级别的工作服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