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昆山市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复习 初三化学.doc
10页2011—2012学年昆山市张浦中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 化学综合试卷 命题:周庆峰 校对:马莲芳班级 姓名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Ca-40 Fe-56 Cu-64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包括30题,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将正确答案写在第5页表格内)1、水冷却后,除了会凝固成冰晶体外,还会形成玻璃态它是由液态水急速冷却到-108℃时形成的,玻璃态的水与普通液态水的密度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体积减小 B.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体积膨胀 C.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是物理变化 D.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是化学变化2、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铝的元素符号:AL B.2个氢原子:H2 C.硫酸铁:FeSO4 D.镁离子:Mg2+3、已知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下列关于Na+和Na两种微粒的说法错误的是A.它们的质子数相同 B.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C.它们的核外电子数不相同 D.它们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4、达菲是治疗甲型HIN1流感的有效药品之一,其主要制作原料是八角茴香中的莽草酸(C7H10O5)。
下列关于莽草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莽草酸的含碳质量分数约为48.28% B.莽草酸由7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5个氧原子构成 C.莽草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4克 D.莽草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7:10:55、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常用的、新型高效的多功能水处理剂,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A.+2 B.+3 C.+6 D.06、不能直接构成物质的微粒是 A.电子 B.原子 C.离子 D.分子7、下列关于H2O和H2O2两种物质的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者是同种物质 B.都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C.都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D.都含有氢分子8、下列有关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B.氯化钠是由分子构成的化合物C.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氧原子 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9、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氧化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A.铁锈、生铁 B.碳酸钙、石灰石 C.氧化铝、硬铝 D.生石灰、熟石灰10、抗氧化剂能吸收空气中的氧气,降低食品内部及周围的含氧量,阻止氧气和食品发生反应,从而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小名发现新买的月饼的包装盒内有一个印有“抗氧化剂”的小包,内盛灰黑色的粉末,该灰黑色的粉末可能是 A.铁粉 B.氢氧化钠 C.二氧化锰 D.生石灰11、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 A.因为磷燃烧能产生白烟,所以可用于制作烟幕弹 B.因为金属钨的熔点高,所以被用来制造灯泡中的灯丝 C.因为铜能导电,所以可做导线 D.因为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作燃料12、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描述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B.因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所以能像液体一样倾倒二氧化碳 C.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所以不能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二氧化碳 D.将燃着的小条伸入集气瓶中,若火焰熄灭,则该气体是二氧化碳13、关于电解水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电解水实验可以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B.电解水时产生的氢气体积小于氧气体积 C.电解水时两个电极上都有气泡产生 D.电解水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14、对下列实验异常情况分析一定不合理的是 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气体减小的体积小于1/5——红磷过量 B.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铁丝没有燃烧——火柴引燃没掌握好 C.点燃氢气时突然发生爆炸一一点燃前没有检验纯度 D.制取CO2时始终没有收集到CO2——装置气密性不好15、下列过滤操作的步骤中,错误的是 A.如果滤纸高于漏斗边缘,应剪去多余部分,使滤纸的边缘比漏斗口稍低 B.用少量水润湿滤纸,使滤纸紧贴漏斗内壁,滤纸层与漏斗壁间不留气泡 C.用于引流的玻璃棒应靠在三层滤纸一边 D.用玻璃棒搅动漏斗中的液体,以加快过滤16、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
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必须脚踏实地,事业才能有成;燃烧固体燃料需要架空,燃烧才能更旺从燃烧的条件看,“火要虚”的实质是 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 B.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 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17、废旧电池集中处理的首要原因是 A.回收电池中的石墨电极 B.回收电池外壳金属材料 C.防止电池中汞、铜等金属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D.防止电池中的渗出液腐蚀其他物品18、下列实验现象中,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有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B.镁条在盐酸中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泡,试管壁发热 C.红磷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放出热量,有大量白色气体生成 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溅落瓶底19、科学家利用精密的仪器把石墨拆成只有一个或几个原子层厚的“碳片”(示意图如下), 碳片是世界上最薄的材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碳片是一种单质 B.碳片和C60是同一种物质 C.在一定条件下,碳片可还原氧化铁 D.碳片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20、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根据你所学过的化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体温表中的水银不是银,是金属汞 B.熟石灰可以用作食品包装袋内的干燥剂 C.“请往菜里加点盐”中的“盐”特指食盐 D.“真金不怕火炼”是指黄金不与氧气反应21、图示“错误操作”与图下面“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22、下列关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推理正确的是序号化学反应事实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A打磨后的铝片投入盐酸中有大量气泡,投入硫酸中只有少量气泡.反应温度B红磷常温下不易与氧气反应,点燃时剧烈反应.反应物的种类C细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可以点燃.反应物的浓度D盐酸中放入铁片有大量气泡,放入铜片没有现象.反应物的接触面积23、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以下四个推理中正确的是 A.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但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B.化合物都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C.燃烧发光放热,发光放热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D.氮气是无色的气体,无色的气体一定是氮气24、下列实验操作中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实验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再从水槽中取出导管 B.在实验室炼铁的过程中,应加热氧化铁,等温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再通一氧化碳 C.在实验过程中可先加药品,再检验气密性 D.向试管中添加石灰石的时候应先将试管横放,再将石灰石放在管口,慢慢竖直试管25、下表中列出了一定压强和温度下每立方厘米活性炭所能吸附的常见气体的体积,分析表中数据与气体的组成、性质的关系,你认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沸点越低的气体,越不易被吸附 B.每个气体分子所含原子个数越多,越容易被吸附 C.气体是化合物时,易被吸附 D.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越不易被吸附26、手电筒中使用的锌一锰干电池,在工作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2NH4Cl+2MnO2 ==ZnCl2+2NH3+X+H2O,其中X的化学式应为 A.MnO B.Mn2O3 C.Mn3O4 D.HMnO427、美国首颗“嗅碳”卫星在2009年2月24日在发射升空过程中因运载火箭出现故障坠 毁,这颗卫星的主要任务是绘制全球二氧化碳循环地理分布图。
下面关于二氧化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B.二氧化碳有毒性,会对人体产生有害的影响 C.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消耗途径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D.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升华时可吸收大量热,因而用作致冷剂28、下列有关合金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合金中一定不含非金属 B.生铁可以完全溶解在足量的稀盐酸中 C.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各成分金属大 D.各成分金属的熔点比合金的熔点低29、检验某物质中含有碳酸盐的合理方法是 A.放入水中不溶解 B.加入稀盐酸中放出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 C.加入稀盐酸中有无色气体产生 D.加热放出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30、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物 质XYZQ反应前质量/g410125反应后质量/g未测2110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该反应中X与Q的质量比是1︰4C.X中未测值为零 D.若Q为氧气,则该反应为氧化反应(第一张试卷自己保留,第二张试卷交起来)班级 姓名 第一部分 选择题答题表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40分)31.(5分)(1)下列物质的微观示意图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填序号.下同),表示氧化物的是 ;(2)书写化学方程式错误的类型包括:A生成物化学式书写错误 B未配平 C遗漏反应条件 D.遗漏“↑”或“↓”。
判断下列化学方程式的错误类型(填序号).序号化学方程式错误类型①P + O2 点燃 P2O5 ②CuSO4+ 2NaOH == Na2SO4+Cu(OH)2 ③H2O2 MnO2H2↑+ O2 ↑ 32.(7分)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回答有关问题.(1)生石灰放入水中:_________________ ______该反应是_______ 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