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分数基本性质.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re****.1
  • 文档编号:536380678
  • 上传时间:2023-10-1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8.5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课题:人教版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第四单元《分数的基本性质》第一课时我说课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部分:说教学分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学前准备、评价设计)\说教学过程\说教学评价一、教学分析(一)说教法为了营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独立、自主的学习空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本着“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的指导思想,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我采取以下教学策略:1、采用了创设情境、引导探究、引导自学、组织讨论、组织练习等教学策略2、实际操作:指导学生亲自动手折一折,涂一涂,比一比,从这些实践活动中加深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促进学生的感性认识逐步理性化3、引导概括:先让学生充分感知,发现规律,然后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4、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本节课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二)说学法1、学生在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发现法、操作体验法,学生在折纸上画出相应的阴影部分后,必然会对那三个图形进行观察和比较,从中有所发现之后老师通过启发学生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证明那三个分数大小相等,让尝试中发现,在实践中体验。

      从而加深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2、在学习例题的过程中教师先采用启发法,再采用自自学尝试法,独立自主地学习将分数化成分母不同但大小相同的分数,并尝试完成做一做,达到检验自学的目的二、教学目标第一步 目标分解的依据 1、课标中的相关陈述:①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②会比较分数的大小2、教材分析:分数的基本性质是约分和通分的基础,而约分、通分又是分数四则计算重要基础,因此,理解分数大小不变规律显得尤为重要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与这部分知识紧密联系,是学习这部分内容的基础探索分数大小不变的规律,关键是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地观察和发现,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归纳规律3、学情分析:学生之前学习过了《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明确了被除数、除数、商、除号与分母、分子、分数值、分数线之间的关系,除法中我们在四年级已经向学生讲述过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那么将知识迁移到分数的基本性质上来便于学生的理解分数的性质的初步运用在学生理解了分数的意义基础上也较易掌握第二步 学习目标:核心概念 /定位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表现程度分数的基本性质/重点经历、理解通过学生折、涂、想、用等过程准确无误性质的应用/重难点初步应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形式在学生理解分数基本性质的基础上初步、完全1、学生通过折、涂、想、用等过程,经历探究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过程,准确无误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并初步学习归纳概括的方法。

      2、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能在理解分数基本性质的基础上初步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完全化成指定分母而大小不变的分数三、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正确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四、教学难点:自主探究出分数的基本性质五、学前准备三张同样大小的圆、彩色笔、直尺、写有分数的卡片若干张六、评价设计1、教学过程中采用自我、小组、集体等多种评价方式,激发起学生交流的兴趣表现性评价)2、学生在发现、体验、合作、交流、归纳、总结中,自主参与整个学习过程,营造独立、自主的学习空间,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表现性评价)七、教学过程(一)、引创设情境,引发猜想首先我为学生带来一个和尚分饼的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住着一个慈母般的老和尚和三个调皮的小和尚,小和尚最喜欢吃老和尚烙的饼了有一天,老和尚烙了三张同样大小的饼想分给小和尚吃还没给呢,小和尚就开始要了第一个和尚说:“我要一块儿”;第二个和尚说:“我要两块儿”;第三个和尚说:“不行不行,我得多要点儿,我要三块儿”老和尚听了他们的话,二话没说,就把第一长饼平均分成四块儿,取其中的一块儿给了第一个和尚;接着又把第二张饼平均分成八块儿,取其中的两块儿给了第二个和尚;最后把第三张饼平均分成十二块儿,取其中的三块儿给了第三个和尚。

      同学们,你知道哪个和尚吃的多吗?”引发学生的猜想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学习做好了铺垫二)研自主探索,寻找规律 本环节完成第一条预设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折、涂、想、用等过程,经历探究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过程下面这个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探索性的学习根据这一理念,我设计了下面的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1、小组合作    验证猜想这只是大家的猜想,究竟哪个和尚吃得多呢?亲自分一分,验证你们的猜想学生操作验证---集体汇报交流----展示成果2、既然三个和尚分得的饼同样多,那么表示他们分得饼的三个分数是什么关系呢?这三个分数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学生得出:这三个分数是相等关系,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变化了,但分数的大小不变3、老和尚把三张大小一样的饼分给小和尚一部分后,剩下的部分大小相等吗?通过观察演示得出3/4=6/8=12/164、目标检测一:检测第一条目标的达成我们班有40名同学,分成了四组,每组10人那么,第一、二组学生的人数占全班学生人数的几分之几?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分数表示,然后得出1/2=2/4=20/40(三)理比较归纳 揭示规律本环节完成第一条预设教学目标: 准确无误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并初步学习归纳概括的方法。

      1、出示思考题1/2=2/4=4/8 比较每组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从左往右看,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从右往左看,又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带着上面的思考题,先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交流2、集体讨论,归纳性质 1)从左往右看,由3/4到6/8,分子、分母是怎么变化的?引导学生回答出:把3/4的分子、分母都乘以2,就得到6/8原来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3份,现在把分的份数和表示份数都扩大2倍,就得到6/8板书: 2)3/4是怎样变化成9/12的呢?怎么填?学生回答后填空3)引导口述:3/4的分子、分母都乘以2,得到6/8,分数的大小不变4)在其它几组分数中,分子、分母的变化规律怎样?几名学生回答后,要求学生试着归纳变化规律: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板书:都乘以  相同的数)5)从右往左看,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又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通过分析比较每组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得出: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板书:都除以 )6)引导思考:都乘以、都除以两个“都”字,去掉一个怎么改?(去掉第二“都”字,换成“或者”)再对照教科书中的分数基本性质,让学生说出少了什么?(少了“零除外”)讨论:为什么性质中要规定“零除外”?(板书:零除外)3、齐读分数的基本性质。

      先让学生找出性质中关键的字、词,如“都”、“相同的数”、“零除外”等然后要求关键的字词要重读师生共同读出黑板上板书的分数基本性质4、现在,大家知道老和尚是运用什么性质分饼了吗?5、沟通分数的基本性质与商不变性质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应用分数和除法的关系,以及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这样的设计就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同时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四)研自学例2本环节完成第二条预设教学目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能在理解分数基本性质的基础上初步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完全化成指定分母而大小不变的分数1、自学例2l        2/3 = 2×()/3×4 =()/12l        10/24 = 10  ( )/24   ( ) = ( )/122、展示交流:重点让学生说说分母、分子是如何变化的?根据什么?(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学生学会的老师不包办,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五)目标检测二:多层练习、巩固深化,检测本节课的两条目标的达成程度1、填上合适的数,说说你填写的根据1/3 =()/6    10/15 =()/3    1/4 = 5/()我想通过这道题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分数基本性质的形成过程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说一说下面各式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否正确5/24=5×2/24÷2=10/12  (   )  4/9=4÷2/9÷3=2/3      (   )13/18=13+2/18+2=15/20  (   )在这我设计了同学们在平时做题中容易混淆的问题,提醒同学们今后要注意3、想一想:(选择你喜欢的一道题来做)与1/2相等的分数有多少个?想像一下把手中的正方形的纸无限地平分下去,可得到多少个与1/2相等的分数?9/24和20/32哪一个数大一些,你能讲出判断的依据吗?在这我让同学们充分发挥想象,灵活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为后面学习约分和通分的知识奠定基础六)目标检测三:检测本节课两条目标的综合达成程度同学们,通过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学生在交流收获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知识概括能力七)、游戏中结束本节课让学生拿出课前发的分数纸,要求学生看清手中的分数与1/2相等的,报出自己分数后离场,与2/3相等的再离场与3/4相等的八、板书设计九、结束语总之,学习无止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努力地钻研教材、设计教法,力争使每一节数学课都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