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药剂学与药代动力学.docx
11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生物药剂学与药代动力学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习题 一、 单项选择题 1.以下关于生物药剂学的描述,正确的是 A.剂型因素是指片剂、胶囊剂、丸剂和溶液剂等药物的不同剂型 B.药物产品所产生的疗效主要与药物本身的化学布局有关 C.药物效应包括药物的疗效、副作用和毒性 D.改善难溶性药物的溶出速率主要是药剂学的研究内容 2. K+、单糖、氨基酸等生命必需物质通过生物膜的转运方式是 A.被动分散 B.膜孔转运 C.主动转运 D.促进分散 E.膜动转运 3. 以下哪条不是主动转运的特点 A.逆浓度梯度转运 B.无布局特异性和部住特异性 C.消耗能量 D.需要载体参与 E.饱和现象 4. 胞饮作用的特点是 A.有部位特异性 B.需要载体 C.不需要消耗机体能量 D.逆浓度梯度转运 E.以上都是 5. 药物的主要吸收部位是 A.胃 B.小肠 C.大肠 D.直肠 E.均是 6. 药物的表观分布容积是指 A.人体总体积 B.人体的体液总体积 C.游离药物量与血药浓度之比 D.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之比 E.体内药物分布的实际容积 7. 当药物与蛋白结合率较大时,那么 A.血浆中游离药物浓度也高 B.药物难以透过血管壁向组织分布 C.可以通过肾小球滤过 D.可以经肝脏代谢 E.药物跨血脑屏障分布较多 8. 药物在体内以原形不成逆消散的过程,该过程是 A.吸收 B.分布 C.代谢 D.排泄 E.转运 9. 药物除了肾排泄以外的最主要排泄途径是 A.胆汁 B.汗腺 C.唾液腺 D.泪腺 E。
呼吸系统 10. 可以用来测定肾小球滤过率的药物是 A.青霉素 B.链霉素 C.菊粉 D.葡萄糖 E.乙醇 11. 肠肝循环发生在哪一排泄中 A.肾排泄 B.胆汁排泄 C.乳汁排泄 D.肺部排泄 E.汗腺排泄 1 12. 最常用的药物动力学模型是 A.隔室模型 B.药动一药效结合模型 C.非线性药物动力学模型 D.统计矩模型 E.生理药物动力学模型 13. 药物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哪一种变化规律 A.药物排泄随时间的变化 B.药物药效随时间的变化 C.药物毒性随时间的变化 D.体内药量随时间的变化 E.药物体内分布随时间的变化 14. 关于药物动力学的表达,错误的是 A.药物动力学在探讨人体生理及病理状态对药物体内过程的影响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B.药物动力学对指导新药设计、优化给药方案、提升剂型等都发挥了重大作用 C.药物动力学是采用动力学的原理和数学的处理方法,揣测体内药物浓度随时 间的变化 D.药物动力学是研究体内药量随时间变化规律的科学 E.药物动力学只能定性地描述药物的体内过程,要达成定量的目标还需很长的 路要走 15.反映药物转运速率快慢的参数是 A.肾小球滤过率 B.肾除掉率 C.速率常数 D.分布容积 E.药时曲线下面积 16.关于药物生物半衰期的表达,正确的是 A.具一级动力学特征的药物,其生物半衰期与剂量有关 B.代谢快、排泄快的药物,生物半衰期短 C.药物的生物半衰期与给药途径有关 D.药物的生物半衰期与释药速率有关 E.药物的生物半衰期与药物的吸收速率有关 17.通常处境下与药理效应关系最为紧密的指标是 A.给药剂量 B.尿药浓度 C.血药浓度 D.唾液中药物浓度 E.粪便中药物浓度 18.关于表观分布容积的表达,正确的有 A.表观分布容积最大不能超过总体液 B.无生理学意义 C.表观分布容积是指体内药物的真实容积 D.可用来评价药物的靶向分布 E.表观分布容积一般小于血液体积 19.某药物的组织结合率很高,因此该药物 A.半衰期长 2 B.半衰期短 C.表观分布容积小 D.表观分布容积大 E.吸收速率常数大 20.某药物口服后肝脏首过作用大,改为肌内注射后 A.t1/2增加,生物利用度也增加 B.t1/2裁减.生物利用度也裁减 C.t1/2不变,生物利用度裁减 D.t1/2不变,生物利用度增加 E.t1/2和生物利用度均无变化 21.能够反映药物在体内分布的某些特点和程度的是 A.分布速度常数 B.半衰期 C.肝除掉率 D.表观分布容积 E.吸收速率常数 22. 关于单室模型错误的表达是 A.单室模型是把整个机体视为一个单元 B.单室模型中药物在各个器官和组织中的浓度均相等 C.在单室模型中药物进入机体后急速成为动态平衡的均一体 D.符合单室模型特征的药物称单室模型药物 E.血浆中药物浓度的变化根本上只受消释速度常数的影响 23. 关于除掉率的表达,错误的是 A.除掉率没有明确的生理学意义 B.除掉率是指机体或机体的某一部位在单位时间内除掉掉相当于多少体积的血 液中的药物 C.除掉率包括了速度与容积两种要素,在研究生理模型时是不成缺少的参数 D.除掉率的表达式是Cl= (-dX/dt) /C E.除掉率的表达式是Cl =kV 24关于隔室划分的表达,正确的是 A.隔室的划分是肆意的 B.为了更接近于机体的真实处境,隔室划分越多越好 C.药物进入脑组织需要透过血脑屏障,所以对全体的药物来说,脑是周边室 D.隔室是根据组织、器官、血液供给的多少和药物分布转运的快慢确定的 E.隔室的划分是固定的,与药物的性质无关 25.测得利多卡因的消释速度常数为0.3465h-l,那么它的生物半衰期为 A. 0.693h B.1h C.1.5h D. 2.Oh E.4h 26.某药静脉注射经3个半衰期后,其休内药量为原来的 A. 1/2 B.1/4 C.1/8 D. 1/16 E.1/32 27.某药静脉滴注经3个半衰期后,其血药浓度达成稳态血药浓度的 A. 50% B.75% C.88% D. 94% E.99% 28.静脉注射某药物lOOmg,立刻测得血药浓度为1pt,g/ml,那么其表观分布容积为 A. 5L B.10L C.50L D. 100L E.1000L 29.欲使血药浓度急速达成稳态,可采取的给药方式是 3 A.单次静脉注射给药 B.屡屡静脉注射给药 C.首先静脉注射一个负荷剂量,然后恒速静脉滴注 D.单次口服给药 E.屡屡口服给药 30.性药物动力学模型中,与给药剂量有关的参数有 A.k B.ka C.v D. Cl E.AUC 二、多项选择题 1. 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中参数吸收数An与( )项有关 A.药物的有效渗透率 B.药物溶解度 c.肠道半径 D.药物在肠道内滞留时间 E.药物的溶出时间 2. BCS中用来描述药物吸收特征的三个参数是 A.吸收数 B.剂量数 c.分布数 D.溶解度 E.溶出数 3. 以下有关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相关内容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根据溶解性与通透性的差异将药物分成四大类 B.Ⅰ型药物具有高通透性和高渗透性 C.Ⅲ型药物透过足吸收的限速过程,与溶出速率没有相关性 D.剂量数是描述水溶性药物的口服吸收参数,一般剂量数越大,越有利于药物的 吸收 E.溶出数是描述难溶性药物吸收的重要参数,受剂型因素的影响,并与吸收分数 F紧密相关 4. 以下可提高Ⅲ类药物吸收的方法有 A.参与透膜吸收促进剂 B.制成前体药物 C.制成可溶性盐类 D.制成微粒给药系统 E.增加药物在胃肠道的滞留时间 5. 体外研究口服药物吸收作用的方法有 A.组织滚动室法 B.外翻肠囊法 C.外翻环法 D.肠道灌流法 E.肠襻法 6. 影响药物吸收的理化因素有 A.解离度 B.脂溶性 C.溶出速度D.稳定性 E.晶型 7. 以下关于经皮给药吸收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脂溶性药物易穿过皮肤,但脂溶性过强轻易在角质层聚集,不易穿透皮肤 B.某弱碱药物的透皮给药系统宜调理pH为偏碱性,使其呈非解离型,以利于药 物吸收 C.脂溶性药物的软膏剂,应以脂溶性材料为基质,才能更好地促进药物的经皮 吸收 D.药物主要通过细胞间隙或细胞膜分散穿透皮肤,但皮肤附属器亦可能成为重 要的透皮吸收途径 8. 影响肺部药物吸收的因素有 A.药物粒子在气道内的沉积过程 B.生理因素 C.药物的理化性质 4 D.制剂因素 9. 药物代谢酶存在于以下哪些部位中 A.肝 B.肠 c.肾 D.肺 10.药物代谢I相回响不包括 A.氧化回响 B.恢复回响 c.水解回响 D.结合回响 11.体内常见的结合剂主要包括 A.葡萄糖醛酸 B.乙酰辅酶A C.S.腺苷甲硫氨酸 D.硫酸 12.以下关于药物代谢与剂型设计的论述正确的是 A.药酶有确定的数量,因此可利用赋予大剂量药物先使酶饱和,从而达成提高生 物利用度的目的 B.药物代谢的目的是使原形药物灭活,并从体内排出 C.老人药物代谢速度减慢,因此服用与正常人一致的剂量,易引起不良回响和毒性 D.盐酸苄丝肼为脱羧酶抑制剂,与左旋多巴组成复方,可抑制外周的左旋多巴的 代谢,增参与脑量 13.以下论述正确的是 A.光学异构体对药物代谢无影响 B.体外法可完全替代体内法举行药物代谢的研究 C.黄酮体具有很强的肝首过效应,因此口服无效 D.硝酸甘油具有很强的肝首过效应,因此通过皮肤、鼻腔、直肠、口腔黏膜吸收 可提高生物利用度 14.以下处境下可考虑采用尿药排泄数据举行动力学分析 A.大片面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