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汉语句法中的歧义现象.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lm152****8155
  • 文档编号:254500807
  • 上传时间:2022-02-1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9.63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汉语句法中的歧义现象 语法系统里的错综困难和精微小妙之处往往在歧义现象中得到反映分析歧义现象会给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让我们对语法现象的视察和分析更加深化 一、多义句 所谓语法歧义指的是句子的多义现象一个词不止一个意思叫做多义词,那么一个句子不止一个意思也可以叫做多义句多义句有两种: 1.句子里有某个(些)词是多义词,因此,句子相应的就成了多义句,例如:他一天不吃饭也不行饭”或指米饭,或指每天定时吃的饭食与此相应,这个句子也有两种意思:一种意思是说他一天也不能饿着,另一种意思是说他每天都得吃米饭这种多义句不牵涉句子的结构,是词汇范围里的事,与语法无关,不在本文探讨范围之内 2.语法上的多义句,例如:“反对的是少数人离开了肯定的上下文,这句话的意思是不确定的,因为其中的“反对的”可以指“反对者”(施事),也可以指被“反对者”(受事)这个句子不止一种意思,跟“反对”这个详细的词的意义无关,因为我们把“反对”换成别的动词,句子还是可能两种意思例如: 看的是病人 关切的是她母亲 扮演的是一个出名的演员 救济的是中国 信任的是傻瓜 事实上,只要动词是双向的,句子都可能有两种意思。

      由此可见,这些句子的“多义性”是代表这些句子的抽象的“句式”所固有的,并不是组成这些句子的那些详细的词的词义引起的 二、产生歧义的缘由 语法探讨的根本目的在于找出语法结构和语义之间的对应关系假如我们能够把多义句式分化为单义句式,那就说明我们在语法结构上找到了产生歧义的缘由所在 目前,能够用来分化多义句式的依据不外乎:组成成分的词类;层次构造;显性语法关系;隐性语法关系 以下分别探讨这四种状况 (一)比较“在黑板上写字”(后简称S1)和“在家里吃饭”(后简称S2)的构造都是“在+MP+D+M”,但是,这两个句子是有区分的S1可以变换为:把+M+D+MPS2不能这样变换在S1里,“在+MP”表示的是人或事物(M)的位置在S2里,“在+MP”表示的是事务(D+M)发生的场所如:“在火车上写标语”,有歧义这个句子可以理解为“把标语写在火车上”,也可以理解成“坐在火车上写标语”在前一种意义上,句子可以变换为“把标语写在火车上”,是S1;在后一种意义上,不能这样变换,是S2可见这个句子所以有歧义,是S1和S2两种句式重合在一起的结果我们把能够在“在+MP+( )+M”里出现的动词记为Da。

      Da里有一部分适应变换式在+MP+( )+M→M+( )+在+MP,我们把这类动词记为Da1,并把Da里除去Da1剩下的那一部分成为Da2于是,在动词没有划分成小类以前,S1和S2 是同形的句式动词划分为小类后,S1和S2就分开了S1是由Da1类动词组成的,应写作:在+MP+Da1+M;S2是由Da2类动词组成的,应写作:在+MP+Da2+MS1是多义句式,S2是单义句式S2就是S2,不是S1,S1既是S1,又是S2所以S1句式便会产生歧义 (二)依据层次构造分化多义句式是常见的语法分析方法下面这些句子都有两种意思:发觉了敌人的哨兵;咬死了猎人的狗;关切自己的孩子;爱护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拿第一句来说,可以理解为有人发觉了敌人的哨兵,也可以理解为哨兵发觉了敌人这两种不同的意思反映了两种不同的层次构造:D+(M1+的+M2);(D+M1+的)+M2 (三)所谓显性语法关系指的是通常所说的主谓、述宾、偏正等结构关系加上“显性”两个字是为了跟下文的“隐性”相区分例如: 出租汽车;烤白薯;探讨方法 “出租汽车”可以指一种汽车(出租的汽车),也可以指一种行为(把汽车租给别人)通常认为在前一种意义上是偏正结构,在后一种意义上是述宾结构。

      因为全部相对应的干脆成分之间都存在着肯定的语法关系,所以运用层次构造分析多义句式时,总是和对语法关系的分析交织在一起例如,“发觉了/敌人的哨兵”和“发觉了敌人的/哨兵”两种不同的层次分析,分别代表述宾和偏正两种语法关系下面再探讨一种比较困难一点的状况: 是瓦特独创的蒸汽机 是我出的作文题 是小王打来的 是李老师考的他 是昨天发的信 是用凉水洗的脸 这类句子是有歧义的是瓦特独创的蒸汽机”,可以理解为是对问题“这是什么”的回答;也可以理解为是对问题“谁独创了蒸汽机”的回答在前一种意义上,这个句子可分析为:是+(DJ的+M)即由动词“是”带宾语组成的述宾结构在后一种意义上,这个句子可分析为:(是+DJ的)+M 即主语M后置的推断句分化以后的两种句式,层次结构不同,干脆成分之间的语法关系也不同 再看下列一类推断句: 是小王第一个去买票的 是他把手风琴弄坏的 是王大夫把他治好的 是小王把票给我的 这类句子的层次构造是: (是+M)+DJ的 (四)这是另一种主语后置的推断句把“是瓦特独创的蒸汽机”的后置主语“蒸汽机”移到句首,复原它原来应当占据的位置,句子就转换为“蒸汽机是瓦特独创的”。

      同样,“是小王第一个去买票的”里的后置主语“第一个去买票的”复原它原来应当占据的位置,句子就转换为“第一个去买票的是小王”把这两类句子联系起来看,就会发觉它们的构造是平行的,都应分析为主语后置的主谓句 隐性语法关系是隐藏在显性语法关系后面的潜在的语法关系例如,“出租汽车”,作为名词性结构,“出租”和“汽车”之间是修饰和被修饰的关系然而,在这种关系背后还存在另外一种关系,即动作和受事的关系作为动词性结构,“出租”和“汽车”之间是述语和宾语的关系,同时二者之间仍旧存在着动作和受事的关系值得留意的是,即使在这种状况之下,我们还是要把显性语法关系和隐性语法关系区分开来,因为“述语-宾语”和“动作-受事”并不是同一种关系(述语不肯定都表示动作,宾语也不都表示受事) 有的多义句式只能依据隐性语法关系来分化上文提到的“反对的是他”一类句式就是如此反对的是他”有歧义是因为“反对的”本身就有歧义:它既可以指反对者,也可以指所反对的人或事物而“反对的”有歧义,则要从“D2J+的+M”这个句法结构说起从显性语法关系看,“D2J+的”和M之间是修饰关系但是“D2J+的”和M之间还有隐性语法关系这种关系至少有以下四种不同的类型: 1.M是施事:反对这种看法的人/教化学的老师 2.M是受事:新出版的书/吃的东西 3.M是工具:我切肉的刀/喝水的杯子 4.D2J 本身是一个主谓结构,M和D2J里的主语之间有领属关系:耳朵有毛病的人/孩子不满两周岁的母亲/个子矮的同学 假如我们把表示施事、受事、工具和领属者的名词分别记为Ma、Mb、Mc、Md,那么多义句式“D2J+的+M”就可以分化为以下四种不同的单义句式。

      D2J+的+Ma D2J+的+Mb D2J+的+Mc D2J+的+Md 三、结束语 歧义是在汉语语法里普遍存在的现象,是语法学必需探讨的问题歧义结构的产生可以从转换分析得到说明,或者说,转换分析有助于我们相识歧义结构的内部差异而能否作同样的转换,还反映了同类词内部不同小类在语法功能上的异同,因此,转换分析也有助于对词语类别做更深化、更细致地探讨 参考文献: [1]朱德熙.现代汉语语法探讨[M].北京:商务印书馆,11010. (马力,南京农业高校外国语学院) 第7页 共7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