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垂体腺瘤及其鉴别诊断.ppt
88页垂体瘤影像诊断及 鉴别诊断王现亮• 一、垂体的功能 • 二、垂体的解剖结构及其比邻解剖 • 三、垂体的影像检查方法 • 1、普通X线的检查方法 • 2、CT的检查方法 • 3、MR的检查方法 • 四、脑垂体MR检查技术 • 五、正常垂体MR影像表现 • 六、垂体瘤分类及其影像表现 • 七、鉴别诊断一、垂体的功能• 垂体由腺垂体和神经垂体组成,腺垂体细 胞分泌的激素主要有7种,它们分别为生长 激素、泌乳素、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 激素(黄体生成素和卵泡刺激素)和黑色 细胞刺激素 神经垂体本身不会制造激素 ,而是起一个仓库的作用下丘脑的视上 核和室旁核制造的抗利尿激素和催产素, 通过下丘脑与垂体之间的神经纤维被送到 神经垂体贮存起来,当身体需要时就释放 到血液中 二、垂体的组织来源垂体组织学来源:垂体由外胚叶原始口腔顶 部向上突起的颅颊囊与第三脑室底部间脑向 下发展的漏斗小泡两者结合而成颅颊囊前 壁发育成垂体前叶远侧部及结节部,后壁形 成中间部而漏斗小泡发育成垂体后叶、漏 斗柄、正中隆起垂体前叶和垂体后叶组织 学来源是不同的,其功能各自分工也不同 三、脑垂体正常解剖结构• 垂体(hypophosis)色灰红,呈椭圆形,位于颅中窝蝶骨 体上面的垂体窝内。
上端借漏斗连于下丘脑,前上方与视 交叉相邻因为视交叉位于垂体的前上方,故当垂体有肿 瘤时,可压迫视交叉的交叉纤维,至双眼颞侧视野偏盲 成人垂体大小约为1*1.5*0.5厘米,重约0.5-0.6克,妇女 妊娠期可稍大 垂体由腺垂体(adenohypophysis)和神经垂体 (neurohypophysis)两部分组成腺垂体位于前部,又分 为远侧部、中间部和结节部三部分;神经垂体位于后部, 可分为神经部、漏斗部和正中隆起三部分,后两者合称漏 斗远侧部又称前叶,神经部和中间部又称后叶1)鞍结节(2)前床突(3 )鞍背(4)后床突(5)腺垂 体(6)神经垂体(7)视神经 (8)动眼神经(9)颈内动脉 (10)海绵窦(11)海绵窦间 后窦(1)视隐窝(2)视交叉(3)垂体 柄(4)垂体(5)鞍隔(6)鞍底( 7)颈内动脉(8)动眼神经(9)滑 车神经(10)展神经(11)眼神经 (12)鞍上池(13)蝶窦(14)海 绵窦 •四、脑垂体的影像 •检查方法1、普通X线检查方法• 主要是颅脑侧位X线平片显示蝶鞍扩大如下图:垂 体瘤在鞍内生长,早期体积小者并不影响蝶鞍 此后,肿瘤继续增大,引起轻度局限性的骨质改 变,于薄层分层片上可发现蝶鞍一小段骨壁轻微 膨隆,吸收或破坏。
继之则呈典型鞍内占位性改 变,蝶鞍前后径、深径、宽径和体积超过正常, 蝶鞍扩大呈杯形、球形或扁平形向鞍旁生长则 呈鞍旁占位改变,鞍底呈双重轮廓,肿瘤巨大者 可破坏鞍背和鞍底垂体瘤出现病理钙化斑的约 占1.2~6.0%脑垂体瘤侧位X线平片2、CT诊断检查方法• 诊断垂体瘤有一定的价值,也有一定限制 垂体瘤肿块的密度略高于脑质或等于脑 实质,与周围脑池和脑室含低密度的脑脊 液衬托,均可被CT扫描所发现静脉滴注 含碘造影剂增强肿瘤密度,更可提高肿瘤 的检出率但是较小的垂体瘤,可被垂体 附近高密度的骨质和低密度的蝶窦气房所 掩盖脑垂体瘤CT表现3、脑垂体MR检查方法• 与CT技术相比,MR多序列、多方位成像特 点,以及其对软组织显示分辨率高的特点 ,显示垂体瘤与周围的解剖关系更清晰, 从而有利于定位诊断垂体瘤通常MRI信号 特点为长T1或等T1长T2或等T2,并肿瘤部分 明显强化,若肿瘤发生坏死或出血,其信 号特点就发生相应的改变脑垂体瘤MR表现五、脑垂体MR检查技术• 脑垂体瘤MR扫描,一般应用小视野(16- 20cm),矩阵(256X256),轴位、矢状位 或冠状位,薄层扫描(2cm,3cm),SE序 列T1WI和T2WI,使用全量(0.1mmol/kg) 或半量(0.05mmol/kg)增强扫描,可更清 晰显示病灶或观察微小瘤体。
六、正常垂体及比邻解剖结构的MR 影像表现七、垂体瘤的 分类及MR影像 诊断八、垂体瘤MR 鉴别诊断8、垂体脓肿女性,57岁多饮多尿2月 • 术中: 右侧蝶窦粘膜肥厚,内见黄灰色豆渣样物质病 理:霉菌球伴炎性渗出 切开鞍底硬膜,见乳白色粘稠液体流出病理: 大量红细胞及中性粒细胞 【点评】垂体脓肿是一种少见的鞍内感染性疾病 ,约占垂体占位性病变的0.4%~ 0.5% 感染途径: 血行,如来自肺; 来自鼻窦炎症的直接侵犯,如蝶窦; 术后感染• MR表现: 中心大多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 脓肿壁T1WI高信号,原因可能是吞噬细胞 吞噬大量的自由基沉积在脓肿边缘 部分病例T1WI为高信号,考虑为脓液含有 高蛋白成分,或粘稠度增高所致;T2WI为 低信号,可能为慢性炎症致肉芽组织增生 若DWI为高信号,则更提示垂体脓肿的诊断 增强后,不均匀环形强化及周围脑膜强化 ,是垂体脓肿MR增强的典型征象• 鉴别诊断 垂体瘤 鞍区最常见的肿瘤性病变 无囊变坏死的垂体瘤CT上呈等密度,MR接 近等信号,增强后呈均质强化 垂体瘤囊变坏死时,T1WI呈等或低信号, 信号不均,见软组织肿块伴强化,壁厚薄 不一;而垂体脓肿大多呈环形强化,环壁 厚度较均匀,T1WI脓肿壁有时呈高信号, 与垂体瘤囊变坏死壁通常呈等或低信号不 同。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