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案例充要条件.docx
3页案例 充 要 条 件 一、教学目标1. 使学生正确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的概念.2. 能在判断中正确运用以上概念,并为今后用等价转化思想解决数学问题打下良好的逻辑基础.二、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师:判断下列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用幻灯投影);(1)若,则;(2)若,则;(3)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4)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5)若,则;(6)若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数解,则.(学生口答,教师板书)生:(1)、(3)、(6)是真命题,(2)、(4)、(5)是假命题.师:对于命题“若,则”,有时是真命题,有时是假命题你是如何判断其真假的?生:看能不能推出,如果能推出,则原命题是真命题,否则就是假命题.师:很好!对于命题“若,则”,如果由经过推理能推出,也就是说,如果成立,那么一定成立换句话说,只要有条件就能充分地保证结论的成立,这时我们称条件是成立的充分条件,记作.(二)讲授新课(板书充分条件的定义)一般地,如果已知,那么我们就说是成立的充分条件.师:请用充分条件来叙述上述(1)、(3)、(6)的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关系.生:(口答)(1)“”是“”成立的充分条件;(2)“三角形全等”是“三角形面积相等”成立的充分条件;(3)“方程的有两个不等的实数解”是“.”成立的充分条件.师: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成立,那么其逆否命题也成立,即如果没有,也就没有,亦即是成立的必须要有的条件,也就是必要条件.(板书必要条件的定义)师:用“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来叙述上述6个命题.(学生口答)(1)因为,所以是的充分条件,是的必要条件;(2)因为,所以是的必要条件,是的充分;(3)因为“两三角形全等”“两三角形面积相等”,所以“两三角形全等”是“两三角形面积相等”的充分条件,“两三角形面积相等”是“两三角形全等”的必要条件;(4)因为“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四边形是菱形”,所以“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是“四边形是菱形”的必要条件,“四边形是菱形”是“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充分条件;(5)因为,所以是的必要条件,是的充分条件; (6)因为“方程的有两个不等的实根”“”,而且“方程的有两个不等的实根”“”,所以“方程的有两个不等的实根”是“”充分条件,而且是必要条件.师:如果是的充分条件,又是的必要条件,则称是的充分必要条件,简称充要条件,记作.(板书充要条件的定义)(三)巩固新课例1(用投影仪投影)ABA是B的什么条件B是A的什么条件是有理数是实数53、是奇数+是偶数且是4的倍数是6的倍数(学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作出下面回答)① 因为有理数一定是实数,但实数不一定是有理数,所以A是B的充分非必要条件,B是A的必要非充分条件;② 5一定能推出3,而3不一定推出5,所以A是B的充分非必要条件,B是A的必要非充分条件;③ 、是奇数,那么+一定是偶数;+是偶数,、不一定都是奇数(可能都为偶数),所以A是B的充分非必要条件,B是A的必要非充分条件;④ 表示或,所以是成立的必要非充分条件;⑤ 由交集的定义可知且是成立的充要条件;⑥ 由知且,所以是成立的充分非必要条件;⑦ 由知或,所以是成立的必要非充分条件;⑧ 易知“是4的倍数”是“是6的倍数”成立的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通过对上述问题的交流、思辨,在争论中得到了正确答案,加深了对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认识.)例2 已知是的充要条件,S是的必要条件同时又是的充分条件,试判断与的关系.(投影)师:请同学们把解答写在投影片上.(师巡视后,选错误及正确的解答展示,最后把正确的解答定格.)解:由已知得 , 所以是的充分条件,或是的必要条件.(四) 课堂练习课本(人教版,试验修订本,第一册(上))第35页 练习1、2;第36页 练习1、2.(通过练习,检查学生掌握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讲评.)(五)小结回授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的概念,并学会了判断条件A是B的什么条件,这为我们今后解决数学问题打下了等价转化的基础.(六)布置作业第36页, 习题1.8 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