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阅读理解专题41 诗歌之情感分析(知识梳理+练习)(含答案).docx
70页专题41 诗歌之情感分析 (原卷版)【考点解读】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语文教材关于诗词欣赏的要求,主要有以下五点: ①欣赏诗歌,有自己的情感体验; ②领略诗歌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和对人生的有益启示; ③对诗歌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 ④对诗歌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⑤能品味诗歌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一般指对诗歌主旨的分析、感情基调的把握分析概括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试题比较多中考卷中,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主要围绕提炼情感主旨和理解诗句意义两个角度命题分析古代诗歌的思想情感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是中考古代诗歌鉴赏题考查的最深层次,也是最普遍的考点之一纵观全国省市中考卷,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是必考的一个知识点考点点拨】一、提问方式1、这首诗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 2、诗歌××句(联、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 3、试比较两首诗歌中的不同情感4、概括这首诗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
5、这首词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人生态度?6、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趣?结合全诗简要分析二、分析情感的切入点(一)诗歌的题材诗歌的题材往往决定着诗歌的思想内容,题材不同,表达的思想感情也有所不同,而且在表现手法、抒情方式上也会有所不同因此,要鉴赏古代诗歌,把握诗歌情感,就必须对不同类别的诗歌题材有充分的了解,并能根据题材对诗歌情感作出较为准确的预判1、山水田园诗表达常见的思想情感①对现实的不满和怀才不遇的苦闷②厌恶官场黑暗,表达自己绝不与之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③钟情山水,对宁静、平和、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④抒发恬然闲适情调与怡然自得的情趣⑤描绘山川美景,抒发对祖国大好河山/优美自然风光的热爱/喜爱、赞美⑥歌颂劳动生活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的深情厚谊等⑦揭露封建统治残暴,反映农村生活的艰辛,对农民的同情2、边塞军旅诗常见思想感情①报国无门、不受重用的怨愤②抒发报效国家、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③惊叹塞上绝域的奇异风光、风土人情等④保卫国家的决心、不畏死亡牺牲的豪情⑤山河沦丧的痛苦、对敌人的愤恨、对百姓惨遭战火的同情⑥感慨塞外生活的艰辛、边塞征战的惨烈,对戍边士卒的同情⑦久居边关的乡愁与归家无望的哀痛或思念戍边的亲友。
⑧反映对帝王黩武开边的不满、对将军贪功启衅、安于享乐、指挥无能、不体恤士卒等的怨恨3、怀古咏史诗常见思想感情名地①借古讽今,抒发昔盛今衰、人事变化无常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古人②抒发对古人的缅怀(有称颂、崇敬、敬仰、钦佩、感慨、惋惜、鸣不平等)情感③赞扬古人建功立业的事迹,表达自己建功立业的雄心④借古人的遭遇来类比自己的遭遇,感叹年华消逝,抒写怀才不遇之叹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伤,或对现实不重用人才进行批评今人⑤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史实⑥表达自己对历史事实的……观点,启迪世人⑦借古讽今,劝谏今人不要重蹈覆辙;4、咏物诗常见思想感情由于社会环境、身份地位、处境等原因,诗人在写作时往往不直接表达志向感情,而是借物抒情,借物述志,于咏物中寄情寓兴,赋予所触之物以深意,正所谓“一枝一叶总关情”,于是形成了我国古典诗歌的一类特殊形式——咏物诗①托物言志诗指的是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情感,而是采用象征、兴寄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种理想、人格寓于某种具体事物的一类诗歌如骆宾王《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诗中的“蝉”即是作者的自况前两联点明因蝉声而触发的满腹忧思想想自己仕途坎坷,屡遭困厄,今又陷于冤狱,未老先衰,怎能禁得住这寒蝉的哀鸣!颈联即切合秋蝉的处境,又是诗人不幸遭遇的真实写照尾联“高洁”二字,是“居高食洁”的蝉性的浓缩这两句将所咏之蝉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直接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蒙冤不白的悲愤之情分析这类诗歌,要抓住“物”的形象特征从具体描写物象的诗句入手,从物象的颜色、气味、声音、动作、形态等特征出发,挖掘出物象的个性气质、精神品质等一般来说,咏物诗中的寄托往往跟诗人的经历遭际、情趣爱好、人生态度、生活作风、价值取向等有关系从表现手法上是托物言志,从修辞角度看有拟人、比喻,从描写方法上讲有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②借物抒情型在这类咏物诗中,托物寓意,借题发挥,作者往往或流露出作者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如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中通过描写柳树的风姿,歌颂春风的神奇力量,透露出诗人对春光的热爱之情借物抒情诗常见情感:A、讽喻时代和社会丑恶的人性或现象 官仓鼠曹邺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
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赏析】这首诗如题所示,写的是官仓里的老鼠在灾荒之年,官仓内积满粮食,老鼠吃得肥大如斗,下层士兵和穷苦百姓却忍饥挨饿诗人在这首诗里愤怒揭露了这种现象他质问的是官仓鼠,实际上谴责的是大大小小的贪官污吏,他们肆无忌惮地搜刮民脂民膏这首诗辛辣地讽刺了大小官吏只管中饱私囊、不问军民疾苦的腐朽本质B、托物寓意,抒发愁情幽愤 诗人借咏物或抒发政治失意的郁闷苦恼,表达幽愤之情;或表达渴望得到赏识重用的愿望;或感叹时光易逝,自伤迟暮等柳李商隐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赏析】先写春日之柳、春风荡漾,百花争艳,乐游苑上,士女如云,舞筵上红裙飘转,绿袖翻飞,碧绿的柳枝,同舞女一道翩翩起舞下面两句却陡然一转,回到眼前的秋柳,景象完全相反,斜阳照着柳枝,秋蝉贴在树上哀鸣,一派肃杀、凄凉的环境诗中经历今昔荣枯悬殊变化的秋柳,正是自己身世的生动写照诗人借咏柳自伤迟暮,倾诉隐衷C、表达喜好,咏叹事物的美好 《菊花》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译文:丛丛秋菊围绕房舍,好似到了陶潜的故居围绕篱笆观赏菊花,不知感觉太阳西斜并非我特别偏爱菊花,只是秋菊谢后,再也无花可赏。
赏析:全诗描绘了菊花的情态,表达了对菊花的喜爱5、送别怀人诗常见思想感情送别怀人,抒发离愁别绪是古典诗词中最常见的题材和主题送别怀人诗,一般是即景抒情,开头是叙事,或写景,然后是抒情表意就律诗(绝句)而言,首联叙题写意,颔联写人事,或叙别,或议论;颈联写景,或带思慕之情,或说事,(颔、颈联或颠倒并说亦可)尾联说何时再会,或嘱托,或期望常见意象,如杨柳、长亭、短亭、劳劳亭、酒、月、阳关、舟、灞桥等送别怀人诗表达的情感很丰富复杂,一般的情感有:①依依惜别的不舍与伤感②对友人的祝愿、安慰与勉励③借送别友人表明自己的心志④对友人此去路途的担忧⑤离别后的思念与担忧牵挂、期盼早日再见⑥抒发对人生的感慨要注意,每首诗表达的情感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情绪交杂在一起的集合体,它丰富复杂却不杂乱无章常用的手法有:①借景抒情(融情于景),②想象、虚实相生,③比喻,④衬托、烘托送别诗中常用的意象:长亭、杨柳、夕阳、酒、秋等6、羁旅思乡诗常见思想感情在古代社会,为了生计,为了前途,为了理想,为了抱负,人们不得不离开家乡,转徙各地这一去,山长水阔,不知何时才能相见敏感的诗人身在他乡,无处不起思乡之情羁旅思乡诗是古典诗歌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读者。
意象是鉴赏思乡诗的最佳突破口,要特别留心四种意象:①月——月是故乡明,诗人移情于月,象征人世间的聚散;②雁——人归落雁后,它是触动诗人乡思的重要媒介;③危楼——独自莫凭栏,古人常因思乡情切而登楼凭栏,借此表现归思;④书信——家书抵万金,书信是用来传递相思之苦的,要领会诗中家信的作用这类诗抒发的情感大致有:①羁旅孤独艰辛之愁以及漂泊无定的孤苦②对家乡/亲人的思念③流露年华易逝的苦闷/感慨或抒发独居他乡,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④对归家无望的无奈与悲伤常见的手法有借景抒情、即事写情(先写所遇之事纷扰,再写故园之思深浓),另有“对面落笔”(对写法)、虚实相生手法也最值得关注7、闺怨爱情诗常见思想感情闺怨诗属于汉族古典诗歌,主要集中在唐代这一时期,其中又有特别的一类称为宫怨诗闺怨诗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包括征妇、商妇、游子妇等)的忧伤,或者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闺怨诗是汉族古典诗歌中一个很独特的门类,大致说来,就是写少妇、少女在闺阁中的忧愁和怨恨这种诗,有的是女人自己写的,还有一些是男人模拟女人的口气写的女人本身就具有诗人的气质,感情细腻,容易入诗,加上些幽怨,就更让有哀怜了。
一个欢乐的女人,她身上诗的意味可能要少一点,一个感情细腻,而处境又不佳的女人,她身上诗的意味就要多一些当她在思念自己的丈夫或者情人的时候,诗的意味就更多,更加缠绵,更加动人心弦表现的内容有军嫂:①妇女对出征在外丈夫的思念,鼓励丈夫建功立业的情怀②后悔让丈夫外出建功立业、对丈夫的担忧③表达对战争的厌恶官妇:表达对宦游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表达女子的离情别绪,忧愁伤感宫人:表现宫中女子对自由被禁锢、遭人冷落的处境的怨恨,表达对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向往二)诗句的意思(三)诗歌中的关键要素1、标题:标题中会透露出作者写作时间、缘由、目的等等信息,对我们分析情感有很大帮助1)表达作者写作缘由:《鹧鸪天 室人降日以此奉寄》 (2)表达作者写作目的:《山中留客》(3)表达作者的情感:《邯郸冬至夜思家》(4)交代写作地点、时间等等:《旅中秋月有怀》2、情语:诗歌中出现的形容感情的词语或者与感情有关的词语,例如:喜、怒、哀、乐、闲、愁、思、恨3、意象:分析意象背后寄寓的情思与志趣。
四)注释1、暗示背景,介绍作者这时的处境,诗歌的写作背景2、解说重点字词、典故,消除阅读障碍考点典例】一、【2022江苏无锡市中考真题】阅读上面诗歌,回答问题望月有感白居易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1)诗的前两联反映出那个时代的社会状况:家园荒芜、_________、_________2)“千里雁”写出诗人_________之苦,“九秋蓬”写出诗人_________之苦3)这首诗的尾联和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现手法和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