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上犹县产业扶贫规划(2016-2020年).doc

35页
  • 卖家[上传人]:s9****2
  • 文档编号:536220648
  • 上传时间:2023-04-0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77.50KB
  • / 3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上犹县“十三五”产业扶贫规划(2016-2020年)二O一五年九月3232目 录第一章 背景 1第二章 规划区概况 22.1 基本情况 22.1.1规划范围 22.1.2自然概况 32.1.3人口状况 32.1.4经济社会状况 32.2 贫困状况 42.1.1贫困人口及其分布情况 42.2.2县级扶贫开发工作情况 4第三章 产业扶贫现状分析 53.1产业扶贫发展现状 53.1.1扶贫产业的种类 53.1.2扶贫主导产业的作用与效益 53.1.3扶贫主导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市场地位 53.2发展产业扶贫的有利条件 63.2.1宏观政策支持 63.2.2扶贫开发深入的阶段性必然选择 63.2.3已有发展基础 73.3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73.3.1产业扶贫尚未形成规模和气候 73.3.2对扶贫开发、群众增收贡献率低 83.3.3市场竞争力弱,占有率低 83.3.4科技支撑体系不健全 83.3.5投入不足 93.3.6缺少龙头企业、产业基地、能人带动 9第四章 总体思路 104.1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104.2发展目标 114.3产业选择 114.4产业发展布局 124.4.1发展主导产业的市场分析。

      124.4.2产业布局 12第五章 建设任务和扶持方式 145.1 主导产业 145.1.1项目概述 145.1.2布局 145.1.3市场预测 155.1.4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155.1.5建设内容和扶持方式 195.1.5.1产业基地建设 195.1.5.2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195.1.5.3经济合作组织建设 205.1.5.4农户分散建设 20 5.2其他增收的产业 215.3建设内容表 21第六章 投资估算 226.1估算依据 226.2投资估算及构成 226.3资金筹措 226.4年度投资计划 23第七章 效益分析 247.1经济效益 247.2扶贫效益 247.3社会效益 257.4生态效益 25第八章 风险防范 258.1市场风险及其防范 268.2技术风险及其防范 268.3资金风险 268.4效益到户方面的风险及防范 27第九章 规划实施 279.1规划实施 279.1.1加强组织领导 279.1.2落实责任 279.1.3政策保障 289.1.4监督检查,评估验收等 289.2机制创新 309.3 加强项目管理 30第一章 前言2016—2020 年是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战阶段,也是国家以连片特困地区为主战场实施新一轮扶贫开发的攻坚时期。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全力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的决定》的战略部署,促进我县2018年提前两年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目标,确保贫困村和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幅高于全县平均增幅根据《上犹县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江西省上犹县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上犹县“十三五”扶贫攻坚规划(2016—2020年)》及各行业部门“十三五”规划等相关重要文件,按照省扶贫和移民办《关于编制“十三五”产业扶贫工作规划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此规划编制产业扶贫规划,有利于我县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的实施;有利于处理好产业发展与扶贫对象受益的关系,促进扶贫对象脱贫致富;有利于把产业扶贫作为一个工作平台,引导财政扶贫资金集中投放;有利于统筹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力量,合力推进产业扶贫工作;有利于探索针对扶贫对象的差别化扶持政策为做好产业扶贫规划,由县扶贫和移民办牵头,联合林业局、茶果局、农粮局、畜牧水产局、商务局、旅游委等产业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研究部署了“十三五”产业扶贫规划工作特别注重发挥驻村扶贫工作队和结对帮扶干部的力量,帮助贫困村和贫困户制定切合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际的产业扶贫工作规划。

      在此基础上,汇总形成了《上犹县“十三五”产业扶贫规划(2016-2020年)》本规划重点对我县的产业选择、产业布局、建设内容、扶持方式、资金保障等方面进行了总体设计重点发展与扶贫关联度高、建档立卡贫困户能够广泛参与的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服务业、乡村旅游业、电商产业、光伏产业等产业,规划总投资21.58亿元力争到2018年,有劳动能力贫困户都有一项以上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贫困村和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幅高于全县平均增幅,具备劳动能力但缺乏发展条件的轻度贫困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全县平均水平的70%左右;具有部分劳动能力的中度贫困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全县平均水平的50%左右逐步形成“一户一业、一村一品”的扶贫特色优势产业格局特色优势产业成为扶贫攻坚的重要抓手,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目标本规划规划期为2016—2020年第二章 规划区概况2.1 基本情况2.1.1 规划范围上犹县位于赣州市西部,罗霄山脉南部,东临南康,南连崇义,西接湖南桂东,北毗遂川,国土面积1543.87平方公里;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罗霄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县同时,上犹还是库区移民大县,全县14个乡(镇)中有10个乡(镇)是库区乡(镇),库区面积达12.6万亩,库区乡(镇)人口20万,大中型水库移民8645户38334人,分布在14个乡(镇)、125个行政村。

      2.1.2 自然概况上犹是赣粤湘三省交界处保存完好、融山水为一体的生态功能区,境内拥有五指峰、陡水湖两个国家级森林公园,一个省级风景名胜区,一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81.4%,全年空气质量稳定在Ⅰ级,地表水环境质量常年保持国家Ⅰ—Ⅱ类标准据中科院地理研究所专家检测,上犹江是目前长江流域保持最好的水系之一近年来上犹先后被评为“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中国低碳旅游示范县”、“中国生态旅游大县”、“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中国文化旅游最具影响力百强县”等2.1.3 人口状况全县辖6镇8乡,131个行政村,人口32.1万,其中城镇人口4.4万人,农业人口27.7万人县内除汉族外,还有畲族等少数民族6962人,占总人口的2.25%2.1.4 经济社会状况2014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47.4亿元,同比增长10.1%;财政总收入7.5亿元,增长20.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6亿元,增长36.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2亿元,增长12.5%;固定资产投资39.3亿元,增长2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亿元,增长13.2%;实际利用外资5868万美元,增长9.6%;农民人均纯收入6034元,增长15.6%;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2.69亿元,贷款余额47.27亿元,存贷比达65%。

      三次产业结构为21.2:40.8:38.0八大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有6项实现两位数增长,4项进入全市第一方阵2.2 贫困状况2.1.1 贫困人口及其分布情况2014年,全县贫困人口48142人,贫困发生率达17.4%,高于全省5.92个百分点,131个行政村中有57个是省级贫困村(其中国家级贫困村28个)20多万群众生活在库区、偏远山区,15000多人依靠国家低保补助生活;残疾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6.4%相当部分贫困群众还存在就医难、上学难、社会保障水平低等困难,因灾返贫、因病致贫等现象突出2.2.2 县级扶贫开发工作情况近年来,上犹按照中央、省、市战略部署,领导、组织和动员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带领广大干部群众苦干实干,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是全县经济快速发展全县生产总值由2010年的27.7亿元增加至2014年的46.9亿元,增长了69.3%;地方财政收入由2010年的2.76亿元增加至2014年的7.5亿元,增长了175.4%二是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贫困人口从2010年的92872人减少到2014年的48142人,减贫4.47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010年占全县农村总人口的36.1%下降到2014年的17.4%,降低18.7%。

      三是农民人均纯收入大幅增加由2010年的 3183元增加至2014年底的6034元,增长了89.6%四是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围绕行路难、灌溉难、饮水难等问题,2011年以来全县累计投入资金4.95亿元,实施农村基础设施项目896个,修建村组公路450公里,开通农村片区公交线路3条,新建安全饮水工程359个,修建防洪堤32.6公里,改造高标准农田2.62万亩,实施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19266户、深山区库区移民搬迁3124户11600人,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扶贫开发极大地促进了全县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第三章 产业扶贫现状分析3.1产业扶贫发展现状3.1.1扶贫产业的种类上犹县86%的人口是农业人口,茶叶、油茶、苗木、水产养殖等产业历史悠久,这些产业已成为农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和农民家庭收入的主要经济来源特别是茶叶、油茶和珍贵绿化苗木(以下简称“两茶一苗”)产业目前已基本形成了生产基地齐全、加工设施完备、营销网络广泛、品牌优势明显的生产经营体系同时,我县还结合实际,在光伏扶贫、电商扶贫、旅游扶贫等产业上,积极探索贫困山区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相结合的新路子3.1.2扶贫主导产业的作用与效益近年来,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产业扶贫工作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充分整合各方资源,加大扶持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

      目前初步形成了具有较强区域特色、较大发展潜力的产业板块,为促进农民增收和城乡统筹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4年,我县的扶贫产业总产值达到62706万元,扶贫产业总效益达到18238万元扶贫产业覆盖全县所有的贫困村,带动贫困户9638户在扶贫产业的有力带动下,“十二五”期间预计可脱贫5万人3.1.3 扶贫主导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市场地位近年来,我县整合各类涉农资金1.25亿元用于发展“两茶一苗”产业,集中打造了梅水园村茶叶示范基地、梅水白水寨桂花园、社溪沙塅桂花苗木基地、黄埠合溪油茶基地等一大批农业产业示范基地先后被评为全国重点产茶县、国家油茶产业发展试点县和全省花卉苗木产业重点县目前,我县“两茶一苗”产业面积达53.8万亩(其中茶叶9.3万亩、油茶41万亩、苗木3.5万亩),年产值达4亿多元,产业项目覆盖全县70%贫困村,带动近6000户贫困农户参与产业开发,户均增收3580元3.2 发展产业扶贫的有利条件3.2.1 宏观政策支持《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及《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相继出台,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全力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的决定》,各行业部门也制定了支持片区发展的具体措施,2012年起,每年安排片区县1000万元的产业扶贫专项资金,2015年提高到2000万元/年,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逐步加大,为扶贫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

      3.2.2 扶贫开发深入的阶段性必然选择通过扶持产业发展解决一批扶贫对象脱贫问题是习近平总书记“四个一批”论述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的必然选择,是农村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现实需要,也是实现贫困地区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一方面,贫困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有效改善,多功能需求显著增长,为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供了。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