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扬名版本)第4单元第1节自然界的水循环(2年模拟+3年高考).doc
8页扬名中学高三地理 培优补差 NO.8自然界的水循环第四章 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2年模拟)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读某区域示意图,回答第1题1.(2015湖南师大附中三模,17)关于金边至K河段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8月水量大,自K流向金边 B.2月水量大,自金边流向KC.2月水量小,自K流向金边 D.8月水量小,自金边流向K 下图是某内流域连续两日的流量变化图,读图完成第2~3题2.(2015德州一模,7)该流域自然水循环环节最活跃的是( )A.降水 B.水汽输送 C.植物蒸腾 D.灌溉3. (2015德州一模,8)最能反映该流域连续两日内天气状况的是( )A.第一天空气中含氧量少于第二天 B.第一天昼夜温差大于第二天C.连续两日受反气旋控制 D.连续两日天气晴朗4.(2015广东广州月考,8)全球总降水的65%会下渗到土壤中,最后通过蒸发和蒸腾返回大气,称为“绿水”;其余的35%会储存于河流、湖泊以及地下含水层中,称为“蓝水”。
图中箭头表示水循环的各个环节,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绿水来自降水,蓝水来自下渗 B.①②表示水汽输送C.蓝水储存于③④ D.人类活动主要使用蓝水 地球上的水圈是一个永不停息的动态系统,地球表面各种形式的水体是不断相互转化的,下图为“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某小流域水循环示意图”,回答第5~6题5.(2014山东烟台一模,15)监测显示,近年来,该流域蒸腾作用明显减弱,导致的直接后果是( )A.流域内降水明显增加 B.流域内地表径流增加C.流域内粮食产量减少 D.流域内水汽蒸发减少6.(2014山东烟台一模,16)若要进一步稳定该流域的径流量,应采取的措施是( )A.人工降雨 B.围湖造田 C.开发地下水 D.封山育林 水库具有多种功能,如防洪、发电、灌溉、养殖等,并且能改善局部地区的气候下图中,左图是某水库洪水时径流调节示意图,右图是某水库蓄水前后对库区周围地区降水量的影响示意图读图回答第7~8题7.(2014银川一模,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水库建成后,可能使河流下游地区鱼类绝迹B.可能会增强河流下游泥沙沉积,利于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的形成C.左图中水库最高水位出现的时间是t1D.左图中水库最高水位出现的时间是t28.(2014银川一模)读右图,导致水库中心区蓄水后年降水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水库中心区蓄水后冬季气温升高,大气上升运动旺盛 B.常年在高气压的控制下C.蓄水后夏季水域增温慢,大气的上升运动不旺盛 D.蓄水后水汽蒸发量变大二、综合题(共30分)9.(2015安徽皖南八校二模,29)阅读材料,结合“坎儿井示意图”,回答问题。
15分) 坎儿井是我国古代人们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创建的一种特殊的引水工程如下图所示,坎儿井由地下的暗渠和地面上的竖井、明渠、蓄水池组成竖井是开挖在地下的暗渠的通道,暗渠与地下水流向斜交,上游挖至地下含水层中,渗溢出来的地下水顺着暗渠流出地面,明渠将暗渠流出的地下水引入蓄水池,蓄水池起了调蓄灌溉流水量的作用1)坎儿井所在地区最大水量出现在什么季节,理由是什么?(5分)(2)作为古老的引水工程,坎儿井为何采取地下输水的方式?(4分)(3)当地水循环的主要类型属于 结合实际,列举缓解当地水资源短缺的主要措施6分) 10.(2014广东中山三模,40)下图中甲图为某地地形剖面示意图,乙图为该地沿海某流域地下水等水位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甲 乙(1)判断图示水循环的类型,并说明与C海区的渔业资源丰富有关的水循环环节3分)(2)在B处大量抽取地下水,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是什么?(3分)(3)判断A环节的名称,说明它对海洋和陆地的作用3分)(4)据乙图分析该河流流向及河流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
3分)(5)与10年前相比,乙图中的地下水水位发生了什么变化?分析导致地下水水位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及该变化所产生的地理意义3分)第四章 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3年高考)陆地水体 降雨量指一定时间内的降雨平铺在地面的水层深度;一定时间内的河流径流总量平铺在流域地面的水层深度叫径流深度下图是我国某地气温、降雨量和所在流域径流深度统计图读图回答第1~2题1.(2014四川文综,11,4分)该流域河流夏季补给来源主要是雨水和( )A.湖泊水 B.地下水C.冰雪融水 D.沼泽水2.(2014四川文综,12,4分)能反映该流域地域特征的地理现象是 ( )A.地表风沙少 B.山麓青青草 C.树上柑橘红 D.草场牦牛跑 下图是甘肃省敦煌市地貌类型图高大的鸣沙山环抱着月牙形洼地,泉水在洼地汇聚形成月牙泉(见下图右下角照片),素以“千年不干”著名,但近年来日趋干涸,当地政府发出“拯救千年月牙泉”的呼吁读图回答第3~4题3.(2013江苏地理,9,2分)月牙形聚水洼地的成因是( )A.大湖萎缩而成 B.古河道残遗而成C.人工挖掘而成 D.风力侵蚀而成4.泉水日趋干涸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变暖,蒸发增强 B.降水变少,雨水补给减少C.风沙沉积,古河道淤塞 D.地下水补给量不断减少5.(2012广东文综,7,4分)下图为某次长江洪水过程洞庭湖入、出湖径流量的变化。
这段时间洞庭湖对长江洪水产生蓄积作用的时段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6.[2012山东文综,26(2)(3),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辽河地处我国东北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其干流水量主要来自东侧支流,泥沙则主要来自西侧支流,有“东水西沙”之说流域内人口密集,工农业生产集中,水资源量远小于其北部的松花江流域,为此国家规划实施“引松济辽”调水工程下图为辽河流域局部区域图1)分别说明辽河流域“东水”和“西沙”形成的自然原因8分)(2)目前辽河某些河段在枯水期出现地下水不再补给河水的现象,分析其原因6分)水循环 降水在生态系统中被分为蓝水和绿水蓝水是形成径流的部分(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绿水是被蒸发(腾)的部分,其中被植物蒸腾的部分称为生产性绿水,被蒸发的部分称为非生产性绿水据此完成下面两题1.(2014课标文综Ⅱ,6,4分)下列流域中,绿水比例最大的是( )A.塔里木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雅鲁藏布江流域 D.黑龙江流域2.(2014课标文综Ⅱ,7,4分)在干旱和半干旱区,下列措施中,使绿水中生产性绿水比例提高最多的是( )A.水田改旱地 B.植树造林 C.覆膜种植农作物 D.修建梯田在太行山南段东麓相邻的两条间歇性河流上分别建有甲、乙水库,它们的汇水面积大体相等。
2009年雨季,乙水库入库水量912万立方米,甲水库却几乎没有入库水量据此完成第3题3.(2013大纲全国,4,4分)2009年雨季,甲水库无入库水量是因为其流域( )A.几乎没有降水 B.植被截留降水 C.降水大量下渗 D.人工拦截径流 下图为伏尔加河主要流经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题4.(2013安徽文综,26,4分)从水循环的过程和地理意义看,伏尔加河( )①流域内总体上蒸发旺盛 ②流域的部分降水源自西风带③河水主要参与陆地内循环 ④使东欧平原总体趋于高低不平⑤促进里海的水分和热量平衡A.①②④ B.①③⑤C.②③⑤ D.②④⑤第四章 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2年模拟)答案一、选择题1.C 本题考查河流的水文特征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地位于东南亚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区,8月为该地汛期,河流水量最大,湄公河补给湖泊,所以金边至K河段水文特征为:8月水量大,自金边流向K;2月为该地枯水期,河流水量最小,湖泊补给湄公河,所以金边至K河段水文特征为:2月水量小,自K流向金边2—3.C B 本题组考查水循环,天气特征与河流水文特征的关系,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2题,该流域为内陆地区,晴天多,蒸发及蒸腾作用强烈,因此C正确第3题,内流河的补给主要是冰雪融水,随气温的变化,流量也明显变化,第一天的流量变化大,温差也大,B正确空气中的含氧量没有办法了解;如果连续两日受反气旋控制,则天气晴朗,温差大,流量的变化也大,和图中流量变化不一致4.D 本题考查水循环的原理,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蓝水和绿水定义,蓝水是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含水层水,不是都来自下渗,是人类活动的主要使用水源;①②是径流输送,③④应该为绿水;D正确5.B 蒸腾作用减弱说明植被覆盖率减少,而植被具有涵养水源作用,故植被减少会使涵养水源功能减弱,从而直接导致地表径流增加6.D 因为地表径流增加是源于植被减少,故稳定径流量的措施应是恢复植被7.D 图中显示t2之前时间段进水流量大于出水流量,则水库总水量在增加,水位不断升高;在t2之后则相反,水位下降故水库最高水位出现时间是t28.C 水库库区蓄水后,夏季库区水域面积大而温度低于周边地区,故库区空气上升作用较弱而降水少,冬季库区总体气温较低而降水不多,故库区年降水量会变小二、综合题9.答案 (1)夏季,(1分)①地处内陆,远离海洋,降水少,水源主要依靠冰雪融水;②夏季气温最高、冰雪融水量最大,因而最大水量出现在夏季。
4分)(2)①地质构造由不透水的基岩和含水砂砾石组成,有利于地下水的存储;②充分利用地势特点使水自然流淌,减小工程量;③晴天多,光照强烈,蒸发旺盛,地表水损失大,因此,采取地下输水的方式3)陆地内循环(2分) ①节约用水; ②发展农业灌溉技术;③跨流域调水; ④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从开源、节流两个方面作答,答出4点可得4分,若只从一个方面答题,最多可得2分)解析 本题考查水循环,水资源的利用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坎儿井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地处内陆,远离海洋,降水少,水源主要依靠冰雪融水;夏季气温最高、冰雪融水量最大,因而最大水量出现在夏季2)坎儿井采取地下输水的方式主要考虑地质结构、地势和气候地质结构:从图中信息可知,该地地质构造由不透水的基岩和含水砂砾石组成,有利于地下水的存储;地势:利用地势条件,可以让高山冰雪融水顺势自流到蓄水池;气候:该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蒸发旺盛,地表水损失大,采取地下输水的方式可以减少蒸发3)该地位于内陆地区,水循环的主要类型属于陆地内循环缓解当地水资源短缺的主要措施从开源、节流两个方面作答10.答案 (1)海陆间循环地表径流2)①地面沉降(或地面建筑物倾斜、坍塌);②地下水水位下降,海水入侵。
3)水汽输送调节海洋和陆地的热量和水分平衡4)自西南向东北流;河水补给地下水5)地下水水位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