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工程导论课后答案.doc
13页物联网工程导论课后答案【篇一:《物联网工程概论》习题及思考题答案】答: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 rfid )、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各种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特别注意,物联网中的 “物”,不是普通意义的万事万物,这里的 “物 ”要满足以下条件: 1、要有相应信息的接收器; 2 、要有数据传输通路; 3、要有一定的存储功能; 4、要有处理运算单元 (cpu) ; 5、要有操作系统;6、要有专门的应用程序; 7、要有数据发送器; 8、遵循物联网的通信协议; 9、在世界网络中有可被识别的唯一编号1-2 简述物联网应具备的三个特征答:一是全面感知,即利用射频识别技术 (rfid) 、传感器、二维码等随时随地获取物体的信息;二是可靠传递,通过各种电信网络与互联网的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出去;三是智能处理,利用云计算,模糊识别等各种智能计算技术,对海量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对物体实施智能化的控制1-4 名词解释: rfid 、 epc 、 zigbee 答: rfid 即射频识别,俗称电子标签,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可以快速读写、长期跟踪管理,通过无线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数据通信对目标加以识别。
epc(electronic product code) ,即产品电子代码,为每一件单品建立全球的、开放的标识标准,实现全球范围内对单件产品的跟踪与追溯zigbee 技术是一种近距离、低复杂度、低功耗、低速率、低成本的双向无线通信技术主要用于距离短、功耗低且传输速率不高的各种电子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以及典型的有周期性数据、间歇性数据和低反应时间数据传输的应用1-5 简要概述物联网的框架结构答:物联网可以简要分为核心层、接入层,软件核心层主要是应用服务层,硬件接入层包括网络传输层和感知控制层感知控制层一般包括 rfid 感应器、传感器网关、接入网关、 rfid 标签、传感器节点、智能终端等,网络传输层包括无线传感器网络、移动通信网络、互联网、信息中心、网管中心等;软件应用服务层是为了管理、维护物联网以及为完成用户的某种特定任务而编写的各种程序的总和 1-6 分析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和应用难点答:关键技术为 rfid 、无线网络技术、传感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难点在于其技术标准问题、数据安全问题、 ip 地址问题、终端问题1-7 举例说明物联网的应用领域及前景答:物联网应用领域很广,几乎可以包含各行各业。
目前在环境保护、社区服务、商务金融等方面,例如 “移动支付 ”、 “移动购物 ”、“钱包 ”、“银行 ”、 “电子机票 ”等,前景广阔可观,应用潜力巨大,无论是服务经济市场,还是国家战略需要,物联网都能占据重要地位2-4 条形码分为几种?请简要说明每种条形码的特点答:条形码可以有一维的,还有二维条形码,黑条和空白的排列就代表了商品的产品属性等特征信息,在 epc 条形码的编码方式中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二维空间存储信息的条码,称为二维条码( 2-dimensional bar code ),可直接显示英文、中文、数字、符号、图形;存储数据量大,可存放 1k 字符,可用扫描仪直接读取内容,无需另接数据库;保密性高(可加密);安全级别最高时,损污 50% 仍可读取完整信息2-5 rfid 系统基本组成部分有哪些?答: rfid 系统主要由应答器、阅读器和高层组成其中应答器是集成电路芯片形式,而集成芯片又根据它的封装不同表现的形式也不太一样阅读器用于产生射频载波完成与应答器之间的信息交互的功能高层功能是信息的管理和决策系统2-6 应答器的组成答:应答器的基本是由天线、编 /解码器、电源、解调器、存储器,控制器以及负载电路组成。
从应答器传送信息到阅读器,状态数据在 cpu 的控制下,从存储器中取出经过编码器和负载调制单元发送到阅读器2-7 rfid 产品的基本衡量参数有哪些?答: rfid 产品的基本衡量参数有工作频率、读取距离、读写速度、方向性、采用通信接口协议2-8 简述天线的工作原理答:天线是一种以电磁波形式把前端射频信号功率接收或辐射出去的装置,是电路与空间的界面器件,用来实现导行波与自由空间波能量的转化,在电磁能量的转换过程中,完成信息的交互2-10 请说出 rfid 天线主要分为哪几种?每种的特点如何?答: rfid 天线主要分为近场天线、远场天线、偶极子天线、微带贴片天线和电感耦合射频天线等近场天线系统工作在天线的近场,标签所需的能量都是通过电感耦合方式由读写器的耦合线圈辐射近场获得,工作方式为电感耦合对于超高频和微波频段,远场天线要为标签提供能量或唤醒有源标签,工作距离较远,一般位于读写器天线的远场偶极子天线也称为对称振子天线,由两段同样粗细和等长的直导线排成一条直线构成信号从中间的两个端点馈入,在偶极子的两臂上将产生一定的电流分布,这种电流分布就会在天线周围空间激发起电磁场微带贴片天线通常是由金属贴片贴在接地平面上的一片薄层,微带贴片天线质量轻、体积小、剖面薄3-1 传感器的定义是什么 ? 它们是如何分类的?答:传感器是一种能把特定的被测信号,按一定规律转换成某种可用信号输出的器件或装置,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记录、显示和控制等要求。
根据不同的分类方式,有不同的分类3-3 传感器的动态特性、基本概念及主要性能指标的含意是什么 ? 答:传感器的动态特性,是指其输出对随时间变化的输入量的响应特性3-4 传感器的主要特性有哪些 ?答:主要分为静态特性 和动态特性衡量静态特性的重要指标是线性度、灵敏度、迟滞和重复性等3-6 什么叫传感器?由哪几部分组成?它们的作用与相互关系怎样?答:传感器由两个基本元件组成:敏感元件与转换元件具体由下图所示:3-10 什么叫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答:相对湿度,指空气中水汽压与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绝对湿度指的是大气中水汽的密度,即单位大气中所含水汽的质量3-12 超声波传感器的基本原理是什么?超声波探头有哪几种结构形式?答:超声波传感器是利用超声波的特性研制而成的传感器超声波振动频率高于可听声波由换能晶片在电压的激励下,发生振动能产生超声波超声波对液体、固体的穿透能力强,在不透明的固体中它可穿透几十米的深度超声波碰到杂质或分界面,会发生显著反射,形成反射成回波碰到活动物体能产生多普勒效应超声波探头主要由压电晶片组成,既可以发射超声波也可以接收超声波小功率超声探头多用来探测它有许多不同的结构,可分直探头、斜探头、表面波探头、兰姆波探头、双探头等。
3-14 温度传感器是怎么分类的?答:水分子具有较大的电偶极矩在氢原子附近有极大的正电场,因而它具有很大的电子亲和力,使得水分子易于吸附在固体表面并渗透到固体内部利用水分子这一特性制成的湿度传感器称为水分子亲和力型传感器而把与水分子亲和力无关的湿度传感器,称为非水分子亲和力型传感器3-16 什么是气体的湿度?什么叫露点?答:大气的干湿程度通常用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来表示露点:降低温度可使未饱和水汽变成饱和水汽3-17 电容式湿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有什么特点?使用时应注意什么问题?答:电容式湿度传感器的敏感元件为湿敏电容,主要材料一般为高分子聚合物、金属氧化物这些材料对水分子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吸附水分的多少随环境湿度而变化由于水分子有较大的电偶极矩,吸水后材料的电容率发生变化电容器的电容值也就发生变化同样,把电容值的变化转变为电信号,就可以对湿度进行监测3-18 超声波的基本特性?答:它具有频率高、波长短、绕射现象小的特点,特别是方向性好、能够成为射线而定向传播等3-20 从超声波的行进方向来看可分为哪两种基本类型?答:超声波是一种在弹性介质中的机械振荡,有两种形式:横向振荡(横波)及纵向振荡(纵波)。
3-21 气敏传感器的特性?答:气敏传感器的特性主要有灵敏度;响应时间;选择性;稳定性;温度特性;湿度特性;电源电压特性3-23 什么是超声波?4-1 传感器节点在实现各种网络协议和应用系统时,存在哪些现实约束?4-2 举例说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领域答:传感器网络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能够广泛应用于军事、环境监测和预报、健康护理、智能家居、建筑物状态监控、复杂机械监控、城市交通、空间探索、大型车间和仓库管理,以及机场、大型工业园区的安全监测等领域随着传感器网络的深入研究和广泛应用,传感器网络将逐渐深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4-3 传感器节点由哪几部分组成?答:传感器节点由传感器模块、处理器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能量供应模块四部分组成传感器模块负责监测区域内信息的采集和数据转换;处理器模块负责控制整个传感器节点的操作,存储和处理本身采集的数据以及其他节点发来的数据;无线通信模块负责与其他传感器节点进行无线通信,交换控制消息和收发采集数据;能量供应模块为传感器节点提供运行所需的能量,通常采用微型电池 4-4 简述无线传感器网络各层协议和平台的功能答:协议栈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与互联网协议栈的五层协议相对应。
另外,协议栈还包括能量管理平台、移动管理平台和任务管理平台这些管理平台使得传感器节点能够按照能源高效的方式协同工作,在节点移动的传感器网络中转发数据,并支持多任务和资源共享各层协议和平台的功能如下:? 物理层提供简单但健壮的信号调制和无线收发技术; n【篇二:《物联网工程概论》习题及思考题答案】答: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 rfid )、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各种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特别注意,物联网中的 “物”,不是普通意义的万事万物,这里的 “物 ”要满足以下条件: 1、要有相应信息的接收器; 2 、要有数据传输通路; 3、要有一定的存储功能; 4、要有处理运算单元 (cpu) ; 5、要有操作系统;6 、要有专门的应用程序; 7、要有数据发送器; 8、遵循物联网的通信协议; 9、在世界网络中有可被识别的唯一编号1-2 简述物联网应具备的三个特征答:一是全面感知,即利用射频识别技术 (rfid) 、传感器、二维码等随时随地获取物体的信息;二是可靠传递,通过各种电信网络与互联网的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出去;三是智能处理,利用云计算,模糊识别等各种智能计算技术,对海量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对物体实施智能化的控制。
1-4 名词解释: rfid 、 epc 、zigbee 答: rfid 即射频识别,俗称电子标签,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可以快速读写、长期跟踪管理,通过无线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数据通信对目标加以识别epc(electronic product code) ,即产品电子代码,为每一件单品建立全球的、开放的标识标准,实现全球范围内对单件产品的跟踪与追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