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公文写作、法律基础知识).doc
6页四川事业单位考试四川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公共基础知识》》的各项分值的各项分值 公共基础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考试结合事业单位的工作特点,主要考察应试者所掌握的法律基础知识、 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科技基础知识、公民道德建设和时事政治方面的知识 《公共基础知 识》总分 100 分,考试时间为 90 分钟题型为单向选择题、多向选择题、是非判断题等客 观性试题试题中法律、应用文写作、科技基储公民道德建设、时事政治各部分所占比例 约为 30%、25%、25%、10%、10% 第一部分 法律基础知识 1、法学概论:①.法的一般原理;②.法的创制;③.法的实施 2、宪法:①.宪法的含义和产生与发展;②.国家性质;③.政权组织形式;④.国家结构形式;⑤.经济制度和两个文明建设.⑥.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⑦.国家机构 3、民法:①.民法的概念和基本原理;②.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③.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④.物权与所有权;⑤.债权;⑥.侵权行为;⑦.知识产权;⑧.诉讼时效 第二部分 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 1、应用文基础知识:①. 应用文概述; ②.应用文特点; ③.应用文的作用; ④.应用文分 类、撰写; ⑤.公文的一般文体与结构; 2、常用公文的写作要点:①.规范性公文的撰写;②.常用的几种公文撰写:如决定、报告、 请示、通知、通报、函等;③.常见几种行政事务应用文的撰写:如:计划、总结、简报、 述职报告等。
第三部分 科技基础知识 这一部分测试应试者对国内和当今世界的科技动态和科技信息的常识性了解情况测试内 容包括信息科学技术、生物技术、能源科学技术、空间技术、农业高科技技术的基本特点、 作用及发展趋势应试者应当了解上述新科学技术的核心研究内容与特点、对于经济社会 发展的地位和作用、领域内的重大科技成果、发展趋势第四部分 公民道德建设1、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方针; 2、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 3、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道德规范; 4、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 5、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五部分 时事政治一门综合性知识总集,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邓小平理论、法律、行政 管理、公文写作与处理等五大内容以及涵盖了政治、经济、法律、管理、人文、科技等知 识面关于公共基础知识这个科目的考试,2001 年以前的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的 一直把《公共基础知识》作为公共科目笔试内容之一2001 年以后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 用考试对考试科目和考核内容作了调整,取消了公共基础知识作为独立一科的考试内容, 而增加了申论,同时,将公共基础知识的内容压缩作为常识判断在行政职业能力测试中加 以考察 地方公务员录用考试中关于公共基础知识的考核则不尽相同。
有的省份也取消 了公共基础知识作为独立的一科,如云南 2006 年,河北省 2006 年、湖南 2006 年、河南 2006 年等,都将公共基础知识作为行政能力测试的一部分其中,云南、河北等省和中央 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一致,将这部分内容以常识判断的形式作为行政能力测试的一部分内 容加以考核而湖南省除了在判断推理部分考常识判断,还将公共基础知识作为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的一部分内容加以考核;有的省份还继续将《公共基础知识》作为独立的一科加 以考核,如江苏省 2006 年把公共科目列为笔试单独一科的省份,考试模式也不相同,基 本上趋于标准化测试,即全部为客观性试题,用计算机阅卷;但仍有一些省份采取传统的 测试方式,即考试题型分为主观试题和客观试题两部分在考试内容方面,考点只作了微调,在“公文写作与处理”部分,把“党政机关公文 概述”改为“党政机关公文规范” ,突出了机关公文的规范性考察;在“其他知识”部分, 特别增加了“中国文化常识” ,这意味着考生要提高人文素养在考试题型方面,2006 年为判断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纠错 题、简答题、公文实务题、案例分析题、综合分析题、阅读理解题和材料概括题等形式。
在上述形式中选择 4-6 种,既有客观性试题,又有主观性试题而 2005 年只有选择题、 公文实务题、案例分析题、综合分析题和材料处理题,基本没有主观性试题新《大纲》 新增了“判断题” 、 “简答题” 、 “阅读理解题” 、 “纠错题”等,同时把“材料处理题”改为 “材料概括题” ,把“选择题”细分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 ,题型 的多种可选择性和主客观试题相结合,加大了考生对该科目把握的难度,考生特别要提高 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公共基础知识》自 2002 年以来首次出现主观 性试题,总题量有可能减少,但难度会上调,这对考生在答题速度和准确性方面提出了较 高要求 《公共基础知识》考查的灵活性加大后,在十几种题型中选择 4 到 6 种,这给广大 考生复习又加大了工作量值得 C 类职位考生特别注意的是,尽管《大纲》规定 C 类卷只考《公共基础知识》和 《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两科,但从以往“省考”情况看, 《公共基础知识》后半部分往 往是与公文文种结合的“小申论”考察申论考试的出题角度可能更加灵活,更加注重针 对性,更趋于接近公务员的实际工作同时,在大纲的第四部分,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中“近期党的重大路线、方针和政 策”这一块,广大考生要注意十六届五中全会的内容。
但只要以不变应万变,按照大纲要 求好好掌握知识体系,就能在考试中运筹帷幄根据湖南省 2006 年公务员录用考试大纲的要求,湖南省《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试内 容包括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公共基础知识和英语三部分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试全部 为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限为 120 分钟,满分 100 分其中: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占 60 分、公共基础知识占 30 分、英语占 10 分湖南省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的题型题量上和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相比存在以下几个 方面特点:1、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在题量上少于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分值只占 60 分2、内容上没有类比推理、定义判断3、继续保留事件排序这种题型4、常识判断归入判断推理这一部分出题5、除了常识判断以外,还将公共础知识作为单独一部分出题,分值为总分值的 30 分6、将英语测试作为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的一个考察内容,分值为为总分值的 10 分其测验的题型总体难度低于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的难度,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这 部分中,我们以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近 5 年的真题为基础,并吸纳了地方各省的 真题,总结出各种出题方式和命题规律,并进行一些重要知识的补充。
2006 年河北省省直机关招录公务员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试,时限为 90 分钟, 满分为 100 分全部为客观性试题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包括:数量关系、判断推理、 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资料分析等五部分但中央国家机关的全部试题均为单选题,而河北省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题目为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或两种题型的组合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公文写作与处理专项练习题(一)参考答案与解析参考答案与解析1. B 从 100 增加到 500,可以说“增加了 4 倍”故选 B2. B 文件的高度严密性,是指公文的结构必须严密有序,用语务必周密确切、不产生歧义、没有漏洞故选 B3. B 文件的高度严密性,是指公文的结构必须严密有序,用语务必周密确切、不产生歧义、没有漏洞故选 B4. A 本题考查上行文的定义上行文是指向有隶属关系的上级领导指导机关报送的公文如报告、请示等,但不等于是说一切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发送的公文都是上行文故选 A5. A 公文效用的生成条件:(1)公文作者必须依法成立并具有法定职权;(2)公文内容不得与宪法、法律和上级机关制定的公文相抵触;(3)公文必须注明作者并加盖印章或由主要负责人签署,必须注明生效年月日;(4)公文的制发必须履行法定程序与审批手续。
故选 A6. C 通知、通告、布告都属于公文,都适用于公布应当遵守或需要周知的事项,但号码的更改不属于应当周知的内容,因此只能用启示故选 C7. D 逐级行文是为了维护正常的领导关系,有隶属关系或业务指导关系的机关之间应采取逐级行文的方式,按层级逐级上报或下发文件,即只对直属上一级机关或下一级机关制发公文;多级行文是为加快公文传递,在必要时可采取同时向若干层级的上级机关或下级机关制发公文的方式;越级行文是为了维护组织或专业系统中的合理分工和正常的工作秩序,防止工作上的脱节、被动或抵触,直接向上级机关或上级机关向下级机关行文的方式;直接行文是同级或其他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相互行文的方式,行文不受系统归属与级别层次的制约故选 D8. D 直接行文是同级或其他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相互行文的方式,行文不受系统归属与级别层次的制约,是社会生活中普遍采用的行文方式故选 D9. C 行政机关与同级党的机关、军队机关和人民团体联合行文,按照党、政、军、群的顺序排列,原则上使用排列在前机关的发文字号,也可以协商确定故选 C10. A 公文签发是指由该公文制作机关的领导人对文稿批注核准发出的意见并签署姓名及日期的活动。
签发是绝大多数公文生效的法定程序,文稿经履行签发手续后即为定稿,具有正式文件的效用,不经签发人同意任何人不得对其内容进行修改故选 A11. D 公文的文稿经履行签发手续后即为定稿,具有正式文件的效用,不经签发人同意任何人不得对其内容进行修改故选 D12. B 请示是“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的公文请示一般应主送一个主管的上级机关,不要多头主接;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在报送请示时应根据内容写明主送机关与抄送机关,由主送机关负责答复请求事项;除领导交办的事项外,请示不得直接报送领导者个人故选 B13. A 2000 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指出,命令(令)是“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德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的行政机关常用的公文命令(令)的制发权限非常严格按《宪法》等法律规定,只有国家领导机关和领导人、国务院各部门,乡镇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在其本身权限内可以制发命令(令),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能发布命令故选 A14. C 公告是“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的公文;通告是“适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的公文;决定是“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做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的公文;通知是“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的公文。
故选 C15. D 根据国务院《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九条规定,意见是“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的公文,是行政机关对工作中的重要问题提出见解与处理方法的重要公文之一故选 D《《公共基础知识公共基础知识》》的试题结构与特点的试题结构与特点一、试题构成一、试题构成公共基础知识考察的范围较广,主要包括:政治、法律、科技、管理、人文和公文写作等等,具体内容如下:1.1. 政治政治(1)考查的知识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与毛泽东思想概论方面,主要涉及哲学的基本问题,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质与量辩证法,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科学体系和活的灵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人民军队建设和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的对外开放和外交战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党的领导,“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等政治经济学:商品的价值量、价值形式与货币、价值规律、剩余价值、需求供给与均衡收入再分配政策等2)基本题型: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