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歌唱艺术的声与情声声歌唱句句什么范文.docx
7页[试析歌唱艺术的声与情声声歌唱句句什么 摘要:在歌唱艺术中声音与情感的关系相互依存,声音是情感的载体,情感则是声音的灵魂歌唱是对作曲家的创作成果进行再创造的活动,其根本的目的是尽可能准确生动地赋予作品以鲜活的音乐生命歌唱的艺术魅力与审美价值取决于声与情的完美结合,由此构成歌唱的核心,“以情化声,声情合一”则成为歌唱艺术的最佳境界 关键词:歌唱艺术;声音;情感;声情并茂 歌唱艺术的声与情问题似乎是老生常谈的问题,然而,如何使这个问题得到更深一步的理解,这是人们在声乐艺术学习和实践中经常思考的问题虽然每一个学习声乐的人都知道声情并茂是歌唱的理想境界,可是在声乐学习与演唱实践中却普遍存在顾此失彼的偏差所以,在歌唱艺术的理论研究与艺术实践中,如何才能正确诠释歌唱的声与情,处理好歌唱的声情关系,达到声情并茂的理想状态,是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 一、以情化声,声情并茂 情感是表演艺术的审美基础,美妙的歌声能使人心旷神怡《乐记》中说:“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皆本于心”歌唱,是歌者运用丰富的声乐技巧,借助音乐的旋律与节奏来表达作品的情感,同时对作曲家的创作进行再创造的活动。
作为完整展现创作思想的重要手段,歌唱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准确生动地赋予声乐作品以鲜活的音乐生命我国自古就是礼乐之邦,儒学大师孔子就曾发出过尽美矣,又尽善矣三月不知肉味的感叹,以形容音乐的美好而春秋时期韩国女韩娥在齐国的歌唱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典故,更是形容歌唱动人的经典故事可以说,歌唱艺术中的声音训练最终要以表现语言所表述的情感为目的,只有这样,才可能获得具有真正艺术价值的美声 对一首声乐作品,演唱者首先应该用心去感受歌词或唱词的含义,理解词意内容的中心思想,以及所要抒发的感情和描绘的意境,并在此基础上,反复朗诵,以感受和把握语言的音韵、语调和节奏,借以把语言的感情内涵、字句特点深深地融入心中如果演唱外国原文歌曲,在掌握外语的正确发音和每个单词的词意之后,应将整首歌词笔译出来,借以了解整段歌词的完整内容和思想内涵,加深对歌词的理解和情感、意境的把握声和情是歌唱艺术两个最基本的要素艺术的歌唱首先要求声音准确到位因为出色的声音技巧与完美的情感艺术表现相辅相成、互不可缺声音是歌唱的基础,情感是歌唱的灵魂只有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声情并茂,才能使作品蕴含的情感得到充分表达,才能使歌唱艺术达到完美的境界。
总之,声音是情感的载体,情感是声音的灵魂歌唱者只有不断努力,完善自己的歌唱技术技巧,修炼出艺术化的声音,同时用心灵感受并表现出声乐作品的内在情感,才真正做到艺术性的歌唱 在歌唱艺术二度创作过程中,一方面,在感受歌词的含义和理解词意的内容以及所抒发的感情和意境的基础上,细心地读谱,准确掌握音乐的节奏、节拍、速度时值以及旋律的变化,甚至对于音乐中的休止符,装饰音以及乐谱上的所有记号都必须弄清楚并准确掌握;而对于歌唱中的“情”,它应包括:一是词曲作者在一度创作中赋予作品的原始情感;二是歌唱者对作品原始情感的表现和发挥;三是歌者的真实情感,在“声”与“情”的矛盾中,我们应该自始至终注重声情结合,以情带声,以声表情,声与情互相依存,互相作用,有机结合,构成一个完美的声乐表演体系因为“情”需“声”来体现,离开“声”就失去了“情”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则无从传情达意;同样,离开了“情”,则“声”便失去了精华,只有声情结合统一,相得益彰,相辅相成,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创作情感要冲破声音技巧的束缚去自由伸展,声音技巧的规则又力图驾驭情感,不使其成为破坏规则的因素另一方面,声音和情感始终保持着互为基础、互为支持、相互依托、相辅相成但又不能相互取代的对立统一的关系。
声乐学习与训练的过程,就是在解决这对既矛盾又统一的辩证关系中,不断在平衡――不平衡――平衡的循环往复中螺旋式前进,逐步达到声音技巧与情感表现的完美统一、声情并茂的理想境界 二、歌唱艺术声情关系的误区 1.重声轻情与重情轻声 在歌唱艺术实践中往往存在重视声音技术,忽略情感表现的问题;或者歌者盲目追求情感的表现,不重视声音的基本功及艺术规格,凭着嗓音的本钱,激动时声音在喊,弱音时要么是捏着嗓子,要么是漏着气,声音缺乏正确的技术支持及艺术规格,这是难以达到真正的歌唱情感表现的重声轻情是有些声乐学习者常以炫耀自己的声音技巧成为歌唱的目的,而忘掉声音的情感与思想内涵,致使声情脱节这在学习美声唱法的学生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因为他们在学唱过程中,必然进行大量声乐技巧训练,久而久之,为追求声音、表现技巧而忘记了情感的基调歌唱中过多强调了声音的圆润、气息的支持、声区的统一、共鸣的位置等,然而一登上舞台,他们就为声音而紧张,往往这样的歌唱有声无情,甚至僵硬、呆板,演唱缺少艺术感染力而重情轻声如果歌唱者缺乏自如运用声音技术的能力,声音没有规范,随意性很强,或僵硬或柔弱,该弱弱不下去,该强也强不起来,甚至声嘶力竭,大喊大叫,上气不接下气,一个长乐句要分成几小句来唱,这样的情感表达也就失去了歌唱艺术的审美价值,即使正确的情感自然也无从抒发。
所以,有技术支持及艺术规格的声音才是歌唱艺术表现的手段富有丰富情感的声音,应该以可控制的正确的发声方法为手段 2.重声轻字与声情脱节 准确、清晰的咬字与吐字,生动的语言和语言的形象化的手法是表现歌曲情感的先决条件歌唱的目的是将歌词通过音乐化、艺术化、生活化的声音,富有情感地表现出来由于歌曲的情感、风格各不相同,演唱时的咬字吐字也应在准确、清晰的基础上根据情感不同各有特色卡鲁索是美声学派中第一个废除那种常规的、忽视歌词成为音乐奴隶的传统唱法的歌唱家他的歌唱,不仅表达了字里行间的内容,更表达,音乐的内在感情和意义他就是通过动人的声音和清晰准确的吐字,使听众懂得和感受到歌曲含义的,这也使他成为比其他声乐家更杰出的艺术家与此同时,丰富的情感变化又是形成多样化语言色彩的基础歌唱就是声乐语言的艺术,是声音和语言的完美结合如果说重声轻情是歌唱训练中的一大偏颇的话,重声轻字则又是一种常见的偏向有些歌唱者一味追求声音,忽视咬字吐字及字意的表达声情脱节在声乐学习与教学中,不少人错误地认为先练好声音才能表现情感,把自己的注意力几乎全部倾注到声音的技术技巧训练上,托辞说:声音没解决,谈不上情感表现,存在先声后情的倾向。
这种倾向较多存在于学院派的教学与学习中这种声情脱节的现象,应引起人们高度重视因为,在学习与教学的全过程中,必须始终注意声情并进,既要有声音同时又要有情感,声音和情感结合得越和谐完美,歌唱艺术的表现力越强只有声和情高度结合,才能使声更好地为情服务,才能使歌唱富有更强的生命力只有以声传情,以情带声,互相依靠,互相促进,建立正确的声情关系,才能逐步进入声情并茂自由歌唱的艺术境界 综上所述,歌唱是人类表达思想感情最自然、最直接的一种方式,是人们用以表现现实生活、抒发思想情感、寄托理想希望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所以演唱者既要注意对声音技术技巧的运用,又要讲究音乐语言及情感表达,这样才能在其歌声里将声与情这两个元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其演唱才能声情并茂、感人肺腑,扣人心弦,才能将艺术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充分完美地表达出来歌唱艺术的核心是情,歌唱艺术的本质是抒情,正如捷克歌唱家费尔迪南曼什坦所言:情感是歌唱的灵魂因此,以情感人是歌唱艺术的灵魂,是充满激情与创造性的艺术活动真正理解作品传达的思想内涵,当歌者头脑中的思想情感与之相碰撞时,爆发出火花般璀璨的艺术灵感,才能引领观众进入艺术情境,充分调动观众的生活情感积累,把观众的情感积累调动到不得不发的最高峰,激发痛快淋漓的情感宣泄,最大限度地引发内心共鸣,达到预期的审美目的,赢得观众发自内心的喝彩。
参考文献: [1] 周映辰,歌唱与聆听――中西方歌唱技术的历史研究[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22. [2] 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译[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22. [3] 余笃刚.声乐艺术美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22. [4] 范晓峰.声乐美学导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22. [5] 邹长海.声乐艺术心理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22. [6] P.M.马腊费奥迪.郎毓秀(译).卡鲁索的发声方法嗓音的科学培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18. [7] 李凌.歌唱艺术漫谈[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188. [8] 石惟正.声乐学基础[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22:183.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