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星球地理 八年级上 复习提纲(空白).docx
12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商务星球地理 八年级上 复习提纲(空白) 第一单元 国土与居民 第1课 中国的疆域 1、地理位置:海陆位置:我国位于亚洲 , 西岸;半球位置: 半球、 半球 纬度位置:我国大片面位于 带,南部小片面位于 带; 2、疆域:①疆域开阔:南北跨纬度近 度,长约 千米;东西跨经度 多度,长约 千米; ②陆地面积约 万平方千米,陆上疆界 多千米 3、濒临海洋:①四海一洋:从北向南依次是 ,台湾岛东岸直接濒临太平洋 ②内海: 、 ③海岸线及岛屿:海岸线长约18000多千米,我国第一大岛是 ,其次大岛是 4、领土四至: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 最西端在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最南端在南海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 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 5、邻国:陆上临国共有 个,为朝鲜、俄罗斯、蒙古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 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为韩国、日本、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4、位置的优越性:①我国大片面位于北温带,南部一小片面位于热带,没有寒带南北跨纬度很广,气候 差异大、类型多,为进展多种农业经济供给了有利条件 ②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东部沿海多优良海港,便于进展海洋事业和国 际贸易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便于与众多临国进展边境贸易 第2课 行政区划 1、三级行政区划:根本划分为省、县、乡三级 2、省级行政区:共34个,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更加行政区北回归线自东向西穿过的省是台湾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 巧记简称: 取用全名中的一个或几个字:京、津、辽、吉、黑、苏、浙,、藏、陕、甘、青、宁、新、港、台、内蒙古等 用本省的河流或山名:闽、赣、湘、皖等 用本省的历史名称:冀、鲁、豫、粤、琼、渝、蜀、黔、滇、鄂等 一个省有两个简称:川或蜀、云或滇、甘或陇、贵或黔、陕或秦 34个省级行政区:两湖广宁重河山,五江港澳青陕甘,云贵西四北上天,内蒙台海福吉安 简称 青甘新藏川,桂粤湘黔滇;皖浙苏鲁豫,鄂赣接西南:内冀辽吉黑,宁陕晋相连;还有京津沪,福建和台湾。
第3课 众多的人口 1、人口分布:东部多,西部少 人口地理畛域:黑龙江省的黑河到云南省的腾冲一线 理由:东部地区多平原和丘陵,气候润湿多雨,交通便利,所以人口稠密西部地区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干旱少雨,交通不便,生产力低,所以人口稀少 2、人口问题:①人口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②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交通拥挤、住房困难、资源短缺、失业严重、环境恶化等 ③实行筹划生育是根本国策,根本内容是操纵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概括要求是晚婚、 晚育、少生、优生 第4课 和气的民族大家庭 1、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占92﹪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 2、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汉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西南3、民族政策:各民族无论大小,一律对等 其次单元 自然环境 第1课 地形地势特征 1、地形特点:地势西高东低,呈阶三级梯状分布;地形多种多样,山地高原面积宏大 地势第一、二阶梯分畛域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 其次、三阶梯分畛域是: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一线。
优缺点: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洋的润湿气流深入内陆带来丰沛的降水,同时使大量大 河自西向东流入太平洋,沟通了中国东部和西部地区,便当了沿海与内地的联系在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宜建大型水电站但在阶梯交界处也给东西交通带来不便 第2课 地形分布 1、 山脉是地形的骨架主要山脉:东西走向: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东北—西南走向:台湾山脉、长白山—武夷山、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南北走向:贺兰山、横断山 2、四大高原及各自特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地表千沟万壑)、内蒙古高原(地面平坦,大片面是一望无际的原野)、青藏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云贵高原( 地表险峻不平,其中山间小盆地(或称坝子)是当地主要农耕区) 3、 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 、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 4、 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5、 主要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6、 山区地形险峻,交通不便易发生自然苦难如崩塌、滑坡、泥石流 第3课 气温柔降水 1、气温分布:①冬季分布特点:总体上气温自南向北降低,南北温差很大。
②夏季分布特点: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③温度带:根据积温的多少,划分为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和高原气候区④1月0℃等温线大致通过秦岭-淮河-青藏高原东南边缘 2、降水分布:①空间分布: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②时间分布:受季风影响,我国降水的季节调配不均,多集中在夏秋季节,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降水年际变化大③干湿地区:划分依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比较关系四类:润湿地区、半润湿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分畛域:(等降水量线)800MM、400MM、200MM 第4课 气候的根本特征 1、季风气候显著:两类季风:冬、夏季风,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畛域为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巴颜喀拉山脉—冈底斯山脉一线季风区降水多,非风季风区降水少冬季盛行偏北风,受冷空气操纵,气候寒冷枯燥;夏季,盛行偏南风,受暖湿气流影响,气候暖热润湿 2、大陆性气候显著:与世界上同纬度地区相比,全国大片面地区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较大,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 3、气候繁杂多样:①东部主要是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西北部主要是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地区形成高原山地气候。
第5课 长江 1、概况:发源地唐古拉山脉,流经省区有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共11个省市流经地形区为青藏高原、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巫山、长江中下游平原上中下游划分地点:宜昌和湖口注入海洋东海、长度6300千米它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2、①水能宝库:水能集中在上游河段,出名水电站有葛洲坝、三峡、二滩②黄金水道:干流横贯东西,宜宾以下四季通航 ③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以防洪为首要目标,兼有发电、航行、浇灌等多种功能 3、防洪是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九曲回肠”的荆江河段的治理措施主要是裁弯取直 第6课 黄河 1、概况:①发源地巴颜喀拉山脉,流经九个省区: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流经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四大地形区注入渤海上中下游分界点:河口、旧孟津②知道主要支流:汾河、渭河、泾河知道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概括位置③我国其次长河(流量先天缺乏) 2、黄河的治理: ②中游:(河口—旧孟津)忧患:表现:大量泥沙入河,含沙量大增。
成因: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治理措施:退耕还林还草,保持水土 ③下游:(旧孟津—入海口)忧患:表现:地上河,洪水泛滥,断流成因:大量泥沙沉积,河床抬高;河流流量裁减治理措施:加固大堤,修建一批分洪、蓄洪工程 3、治黄的关键是治沙,治黄的根本是搞好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 4、“塞上江南”——宁夏平原、河套平原 第三单元 自然资源 第1课 自然资源 1、自然资源:自然界中对人类具有利用价值的物质和能量常见的有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等,其中矿产资源为非可再生资源,其它的四类为可再生资源我国自然资源的根本特征: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缺乏,空间分布不均衡 第2课 土地资源 1、土地资源:①利用类型:耕地、林地、草地属于农业用地;创办用地属于非农业用地②土地资源的现实状况:耕地、林地比重小,草地比重最大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小,而且各类土地资源地区分布不均③土地资源的主要利用类型及分布:耕地分布:东部季风区;耕地类型:秦岭—淮河以北是旱地,以南是水田草地分布在年降水量缺乏400MM的西北内陆地区林地分布在东部季风区④土地资源利用中的主要问题:水土流失,乱占耕地,土地荒漠化等。
⑤为了合理利用和养护土地资源,我国先后公布了《土地管理法》、《森林法》、《草原法》,并把“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养护耕地”确定为根本国策 第3课 水资源 1、我国主要淡水资源: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2、分布特征:空间上南多北少,东多西少;东南多,西北少更加是华北和西北地区缺水最为严重,我国水、土资源的合作不合理,进一步加剧了北方的缺水状况华北地区:地多水少)时间上夏秋多、冬春少 3、解决水资源缺乏的途径:问题一:如何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解决方案:跨流域调水;问题二:如何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解决方案:修建水库;问题三:如何解决滥用和污染严重?解决方案:俭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第四单元 经济与文化 第1课 农业的分布 1、 农业概况:大致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界,把我国分为东部农耕区和西部牧业区农业的四大部门: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重要性: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根基 2、 种植业分布:在东部润湿和半润湿的平原地区南方:耕地类型:水田粮食作物:水稻经济作物:油菜、甘蔗耕作制度:一年两熟或三熟 北方:耕地类型:旱地粮食作物——小麦经济作物——花生、大豆、甜菜。
耕作制度: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棉花生产以北方为主,形成了新疆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三大棉区 3、林业的分布:三大林区:东北林区、东南林区、西南林区 4、牧业的分布:自然草场广布,分布有四大牧区:新疆牧区、内蒙古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出名畜种分别是:内蒙古三河马、三河牛,宁夏滩羊,西藏牦牛、藏山羊、藏绵羊,新疆细毛羊 5、渔业的分布: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兴隆的地区四大海洋渔场:黄渤海渔场、舟山渔场、南部沿海渔场、北部湾渔场我国最大渔场是位于东海的舟山渔场 第2课 农业的进展 1、因地制宜进展农业:充分利用各地自然条件的优势,因地制宜进展农业,是我国农业务必遵循的根本原那么,除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外,农业生产还要充分考虑各地的经济进展水平、人们的生产习惯、国家政策、市场等社会经济条件 2、创办农业基地:建立稳定的商品粮基地,提高粮食生产的才能九大商品粮基地:松嫩平原、三江平原、江淮地区、成都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五大商品棉基地:华北平原、长江下游平原、淮北、江汉平原、新疆南部 3、走现代农业之路:运用现代农业技术,进展高产、高效、优质、农业。
同时进展生态农业、节水农业等 第3课 工业的分布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