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君主论读后感2200字.docx

14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320245969
  • 上传时间:2022-06-3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3.59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君主论读后感2200字    君主论读后感《君主论》是对佛罗伦萨乃至整个意大利几百年间的“政治实验和激烈变革”以及马基雅维利本人多年从政经验的理论性总结较为完整地阐述了马基雅维利的君主专制理论和君王权术论,它对意大利长期战争分裂的原因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实现意大利的统一的方案——建立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国家试图把但丁的统一思想与君权思想付诸实现,尽可能深入权术问题,直接向君主提出种种实行办法全书讨论了“君主国是什么,它有什么种类,怎样获得,怎样维持,以及为什么会丧失”的问题对于这一系列问题的探索,作者摒弃了中世纪宗教教条式的推理方法,从历史的经验角度出发,以“人性本恶”的基本假设为依据,认为国家的产生是出于人性本身的需要,并不是上帝的意志,从而否认了君权神授他大胆地将政治与伦理道德分离,认为政治的基础不再是伦理道德,而应由权力取而代之全书共26章,前11章论述了君主国应该怎样进行统治和维持下去,强调有势力保护国家容易、反之则难,君主应靠残暴和讹诈取胜;12—14章阐明军队是一切国家的主要基础,君主要拥有自己的军队,战争、军事制度和训练是君主惟一的专业后12章是全书的重点,全面论证马基雅维利的术治理论。

      本书中最令我感兴趣的是马基雅维利在人性恶的基础上阐述他的政治思想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从柏拉图开始,政治家都是在性善论的基础上阐述他们的政治思想的,认为理性是人与生俱来的马基雅维利继承了西方人本的政治思想,以“人”的眼光研究政治问题,首要前提便是对人自身的肯定他强调人的作用,反对宿命论的消极世界观许多人认为人类智慧是不能改变命运的,对此他们没有必要费心劳神地干事业,只能听天由命、随波逐流但是人类的主观意志并非完全不顶用其实命运主宰着我们一半的活动,而我们另一半的活动是由我们自己支配的” “命运就像一个女人,想要征服他就应该痛打她,将她击翻在地” 可见,马基雅维利并不否认命运的作用,看到了客观规律与外在条件对社会和人生的制约作用,但他更强调人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他认为对待机遇也是如此,“机会使选择的形式有了内容没有机会,他们的意志力就没有用武之地;而没有意志力,机会只有徒然溜走”“所以,机会成就了这些人的伟业,而卓越的才干使他们得以洞察机会,并利用这些机会,使祖国日益昌隆”马基雅维利十分清楚机遇与人自身能力的关系,强调两者的结合这在当时是绝对的人文主义思想,至今也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马基雅维利坚持人性本恶的主张,他是在人性恶的基础上阐述他的政治思想的,这与中国儒家的最后一位集大成者——荀子的“人之初,性本恶”的说法如出一辙,但不同于荀子劝解人们要学习,以弥补自身的不足,他是从不同的角度说了解决方法,他说道:“谁促使他人强大,谁就自取灭亡,因为这种强大是他运用才智或诉诸武力促成的,而强大了的人们都会对这两者心怀猜忌”,而为了凌驾与民众之上而来统治民众,君主必须是一头狐狸以便认识陷阱,同时又必须是一头狮子,以便使豺狼惊骇。

      那么,人性到底善还是恶呢?貌似这是一个没有正确答案的问题古今中外思想家都思考过这个问题,不同的答案得出了不同的结论,从而形成各自不同的思想主张中国儒家思想主张“人之初,性本善”,从而把道德教化作为政治统治的重要手段,中国古代政治也就和伦理不可分了;而西方基督教认为人人都有“原罪”,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化,所以必须建立一系列制度法制来分权制衡这个问题真的很难回答,再善良的人也不可能没有一丝恶念,而再邪恶的人心灵深处也不可能没有一处柔软的地方也许善恶是统一于人当中的吧,善中有恶,恶中有善,无法分离马基雅维利认为,人类天生都是自私自利,见利忘义的,人类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满足自私的欲望,都是无一例外地受利益的驱使,毫无社会道德而言人可以忍辱而事杀父之仇人,却不能不切齿于侵夺他财产的人因此在马氏看来,人都是狡猾虚伪的,人民服从君主是出于万不得已,遇到可能,他们就会掉头去反抗假如人民可能自择,他们必然随其本性,惟恶是从因此,君主统治与其用爱不如用威古今中外有许多手腕强硬的人物都是十分推崇《君主论》中的观点的,其中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领袖克伦威尔、德国统一的名相卑斯麦、法国皇帝拿破仑还有希特勒和莫索里尼等等。

      他们中的绝大部分都被称为暴君而且自己最后也没能逃脱被历史抛弃的命运,他们可能也是没有完全按照马基雅维利的思想去执行虽然他说到君主需要像狮子一样迅猛也要想狐狸那样狡猾,两者缺一不可但是他又说到,不择手段的人是不能被列位伟大人物的行列之中的君主需要做一个伪君子和大骗子,但要注意的是要在表面上做到一些所应该有的良好品行,在关键的时刻需要他们对道德的牺牲我想这是符合哲学辩证的观点的中国历史上强大的国家和厉害的君主也不乏这样的任务,曹操杀无辜的粮草官、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都是如此同样,马基雅维利也同样重视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也是他的论调他强调,就君主自身来说,一个被贵族所支持和推选的君主远没有一个受人民支持的君主来的安全可靠;一定不能让人民憎恨,否则再多的堡垒都是没用的马克思说过,16世纪以来,许多思想家“都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了,他们是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申出国家的自然规律”马基雅维利是最早这样做的思想家,他使“政治的理论观念摆脱了道德,也摆脱了神学”正因为如此,马基雅维利与古代、中世纪的政治观念划清了界限,成为近代政治学的奠基人第二篇:君主论观后感 1800字1.《君主论》是一部阐述帝王之术的著作,其作者马基雅维利是西方政治学史上最富争议的人物之一,以主张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而著称于世。

      他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的政治思想家、政治活动家和历史学家,希望通过这部书得到君主的赏识从而获得施展政治抱负的机会据说,《君主论》的第一个中文节译本译名叫作《霸术》作者通过对君主国·军队·君主及其统治等问题的探讨来宣扬强权与铁腕的治世之术他主张政治非道德化,认为君主应兼具狮子的凶残和狐狸的狡猾,为了夺取政权、维护统治,可以行欺诈之术,不顾信义、不避恶行也就是说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马基雅维利主义”思想的中心马基雅维里主义也因之成为权术和谋略的代名词《君主论》的内容主要有四部分第一部分(前面十一章)探讨了君主国的种类·获得方法以及如何统治保有的问题,针对不同特点的君主国提出了相应的统治方法第二部分(第十二章——第十四章)作者探讨了军队的问题通过对军队种类·特点的详细分析,告诫君主:必须建设和依靠自己能够直接掌握的强大的军事力量,只有“臣民、市民或属民”组成的本国军队才是最值得信赖的君主“永远不要让自己的思考离开军事训练的问题”第三部分(第十五章——第二十五章)是对君主治世之术的建议最终为我们描绘出了一个理想的君主:他应该是“狐狸”和“狮子”的统一体,表面伪善,内心狡诈凶残,”每一句话都要表现出高贵的品格,但是做事不必如此。

      君主要认识到:手段是独立于道德规范之外,是可以独立研究的技术性问题它与目的并不构成任何道义上的联系这一部分内容历来饱受争议,却恰恰体现出了帝王之术的精髓:为了国家和政权的长远利益不必在意一时的得失和毁誉最后(第二十六章),通过对意大利君主失败原因的分析和总结,提出解救意大利的愿望和设想《君主论》中的很多观点是基于“人性恶“的基础上提出的,作者片面的把人性归结为虚伪贪婪·自私自利·忘恩负义、损人利己,“人们容易忘记父亲之死而不易忘记遗产的丧失他认为即使最优秀的人也容易腐化堕落,因为作恶事更有利于自己,讲假话更能取悦于别人人民有屈从权力的天性,君主需要的是残酷,而不是爱人应当在野兽中选择狮子和狐狸,象狮子那样残忍,象狐狸那样狡诈君主不妨对行恶习以为常,不要因为残酷的行为受人指责而烦恼;“慈悲心是危险的,人类爱足以灭国” 马基雅维里还指出:君主必须像狐狸一样能识别陷阱,又必须像狮子一样能惊骇豺狼受人敬爱不如被人惧怕,“一个君主被人惧怕比起被人爱更为安全些”君主对人们要么爱抚他们,要么除掉他们君主必须做一个伟大的伪装者和假好人一位英明的统治者,绝不能够,也不应当遵守信义”马基雅维里有句名言:“只要目的正确,可以不择手段”。

      目的总是证明手段正确”,只要目的能实现,任何手段都是正当的,保证事业成功才是君主的头等大事诚实、慷慨、守信、仁慈是值得赞扬的,但人类的条件不允许这样一个君主如果保持自己的地位就必须知道怎样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做不良好的事情,并且必须知道视情况的需要使用或不使用这一手,也不必要因为对这些恶性的责备而感到不安因为“一些事情看来是恶行,但是照办了却会给他带来安全和福祉14.15. 凭心而论,马基雅维利不过是这些主张的收集整理和提炼研究和总结者,这些主张的原创和践行者是历朝历代的君主和统治者们,政治活动中的尔虞我诈和残酷无情与之相较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历史上那些即使是最伟大·最受人民拥戴的统治者也有其极端冷酷无情的一面,他们所作出的一切亲民爱民的举动归根结底都是为了维护其统治而采取的手段而已每一位君主心中都有一套帝王之术,那是他们深藏心底秘而不宣的利器有些东西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马基雅维利是泄露天机者,他将一些见不得光的东西不加掩饰的曝于阳光之下,尽管他是集大成者,也注定了他不容于世的悲剧性结局然而,马基雅维利的历史功绩是不可否认的,他使“政治的理论”摆脱了道德,而把权力“作为法的基础”,由此揭开了政治思想上新的一页,他实现了政治学和伦理学、神学的彻底分裂,自此政治学研究开始以政治的典型形象——权力为研究对象和研究的出发点及最终目的。

      用马克思对其的评价来说,他对政治理论的研究和观察已经脱离了道德的束缚,开始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而不是像前人一样只从神学中得出国家的自然规律正因为如此,马基雅维利与古代、中世纪的政治观念划清了界限,成为近代政治学的奠基人+ 君主论读后感发表于:2022.5.16来自:字数:2245 看范文 君主论读后感《君主论》是对佛罗伦萨乃至整个意大利几百年间的“政治实验和激烈变革”以及马基雅维利本人多年从政经验的理论性总结较为完整地阐述了马基雅维利的君主专制理论和君王权术论,它对意大利长期战争分裂的原因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实现意大利的统一的方案——建立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国家试图把但丁的统一思想与君权思想付诸实现,尽可能深入权术问题,直接向君主提出种种实行办法全书讨论了“君主国是什么,它有什么种类,怎样获得,怎样维持,以及为什么会丧失”的问题对于这一系列问题的探索,作者摒弃了中世纪宗教教条式的推理方法,从历史的经验角度出发,以“人性本恶”的基本假设为依据,认为国家的产生是出于人性本身的需要,并不是上帝的意志,从而否认了君权神授他大胆地将政治与伦理道德分离,认为政治的基础不再是伦理道德,而应由权力取而代之。

      全书共26章,前11章论述了君主国应该怎样进行统治和维持下去,强调有势力保护国家容易、反之则难,君主应靠残暴和讹诈取胜;12—14章阐明军队是一切国家的主要基础,君主要拥有自己的军队,战争、军事制度和训练是君主惟一的专业后12章是全书的重点,全面论证马基雅维利的术治理论 本书中最令我感兴趣的是马基雅维利在人性恶的基础上阐述他的政治思想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从柏拉图开始,政治家都是在性善论的基础上阐述他们的政治思想的,认为理性是人与生俱来的马基雅维利继承了西方人本的政治思想,以“人”的眼光研究政治问题,首要前提便是对人自身的肯定他强调人的作用,反对宿命论的消极世界观许多人认为人类智慧是不能改变命运的,对此他们没有必要费心劳神地干事业,只能听天由命、随波逐流但是人类的主观意志并非完全不顶用其实命运主宰着我们一半的活动,而我们另一半。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