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3年小升初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216.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cn****1
  • 文档编号:546711160
  • 上传时间:2023-09-2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7.5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小升初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203  211.快车与慢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开出,相向而行,经过5小时相遇.已知慢车从乙地到甲地用12.5小时,慢车到甲地停留半小时后返回,快车到乙地停留1小时后返回,那么两车从第一次相遇到第二次相遇共需多少时间?解:快车每小时行1/5-1/12.5=3/25当慢车到达甲地并休息之后,快车行了12.5+0.5-1=12小时,此时快车和慢车相距2-3/25×12=14/25所以还需要14/25÷1/5=2.8小时相遇从第一次相遇到第二次相遇共用去13+2.8-5=10.8小时212.某造纸厂在100天里共生产2019吨纸,开始阶段,每天只能生产10吨纸.中间阶段由于改进了技术,每天的产量提高了一倍.最后阶段由于购置了新设备,每天的产量又比中间阶段提高了一倍半.已知中间阶段生产天数的2倍比开始阶段多13天,那么最后阶段有几天?中间阶段每天的产量:10×2=20吨,最后阶段每天的产量:20×(1+1.5)=50吨,因为在100天里共生产2019吨,平均每天产量:2019÷100=20吨,最后阶段每天可以补开始阶段(50-20=30吨),这样,最后阶段时间与开始阶段时间比是1:3最后阶段时间:(100-13÷2)÷(1+3+3/2)=17天中间阶段每天的产量:10×2=20吨,最后阶段每天的产量:20×(1+1.5)=50吨,因为在100天里共生产2019吨,平均每天产量:2019÷100=20吨,最后阶段每天可以补开始阶段(50-20=30吨),这样,最后阶段时间与开始阶段时间比是1:3最后阶段时间:(100-13÷2)÷(1+3+3/2)=17天213.有一座山里有若干个大和尚和若干个小和尚,已知7个大和尚每天共吃41个馒头,29个小和尚每天共吃11个馒头,而平均每个和尚恰好每天吃一个馒头,那么在这座山里至少有几个和尚?大和尚:7x个,小和尚:29y个7x+29y=41x+11yx=9y/17y=17,x=9至少有7×9+29×17=556个和尚如果每人每天吃1个馒头,那么7个大和尚就会多出41-7=34个;29个小和尚就差29-11=18个馒头。

      由于34和18的最小公倍数是34×9或者17×18所以至少有7×9+29×17=556人214.某校毕业生共分9个班,每班人数相等.已知一班的男生比二、三班的女生总数多1;四、五、六班三个班的女生总数比七、八、九班三个班的男生总数多1,那么该校毕业生中男、女生人数的比是多少?解:前面三个班,女生人数相当于1个班的人数少1人,后面六个班,女生人数相当于3个班的人数多1在9个班中女生人数刚好是1+3=4个班的人数,所以男女生人数比是4:5215.一自行车选手在相距950千米的甲、乙两地间训练.他从甲地出发,去时每90千米休息一次,到达乙地后休息一天,再沿原路返回.返回时,每100千米休息一次.他发现恰好有一个休息地点与去时的一个休息地点相同.问这个地方距离甲地有多远?去时距离甲地是90的倍数,即90,180,270千米……处返回时距离乙地是100的倍数,即距离甲地是950-100的倍数两者的交集是距离甲地450千米处把它看作一个相遇问题950÷(100+90)=55×90=450千米216.汽车拉力赛有两个距离相等的赛程.第一赛程由平路出发,离中点26千米的地方开始上坡;通过中点行驶4千米后,全是下坡路;第二个赛程也是由平路出发,离中点4千米处开始下坡;通过中点继续前进行驶26千米后,全是上坡路.已知某赛车在这两个赛程中所用的时间相同,第二个赛程出发时的速度是第一赛程出发是速度的5/6,而遇到上坡时速度就要减慢25%,遇到下坡时速度就要增加25%.那么,每个赛程的距离各是多少千米?217.甲、乙两个仓库,乙仓库原有存货1200吨.当甲仓库的货物运走7/15,乙仓库的货物运走1/3以后,再从甲仓库取出剩下货物的10%放入乙仓库,这时甲、乙两仓库中的货物重量恰好相等.那么甲仓库原有存货多少吨?1200吨×1/3=400吨,乙仓运走的,1200吨-400=800吨.乙仓库剩下的,1-7/15=8/15,是甲仓库剩下的,8/15×(1-10%)=12/25,是甲现在剩下的,12/25-(8/15×10%)=32/75,是乙仓库剩下的是甲原来的几分之几,800÷32/75=1875吨,就是甲原来的存货。

      218.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6小时后相遇在C地,如果甲车的速度不变,乙车每小时多行5千米,且两车还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则相遇的地点距离C地12千米;如果乙车的速度不变,甲车每小时多行5千米,且两车还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则相遇地点距离C地16千米.甲车原来每小时行多少千米?由于假设的两车速度和相等, 那么相遇时间就相同,相遇时间是(12+16)÷5=5.6小时甲车原来每小时行12÷(6-5.6)=30千米219.姐妹两人同时出发从甲地到乙地,妹妹走前半段路程每小时行3千米,走后半段路程每小时行6千米;姐姐在行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中,前半段时间是每小时行3千米,后半段时间是每小时行6千米.她们两人能同时到达乙地吗?为什么?妹妹平均每小时行2÷(1/3+1/6)=4千米,姐姐平均每小时行(3+6)÷2=4.5千米,姐姐速度快,应先到220.今天长途班车比往常早到站了.汽车站立即派人骑自行车将随班车的邮件送往邮局,自行车走了半小时,遇到邮局派出取邮件的摩托车,车手接过邮件后,一点也不耽搁掉头就返回邮局,结果比往常早到了20分钟.如果摩托车每天去车站取邮件的出发时间和行驶速度都一样,那么今天长途班车比往常到站时间提前了几分钟?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

      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40分钟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逆向思维 比往常早到了20分钟是说 车手少走的自行车所走的半小时的路程,即车手要少走的10分钟路程,所以长途车比往常提前了30+10=40分钟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第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