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1到11课题目范文.docx
13页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1到11课题目 2022年秋季学期第1—11课质量检测 12345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202122232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题仅有一个正确选项) 1.电视剧《老大的幸福》热播后,引发了一场关于幸福的大讨论,老大“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比,越比越憋屈;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比,越比越幸福”的观点体现了一种“知足常乐”的洒脱与之最为接近的思想是( ) A.孟子“民贵君轻”的儒家思想 B.墨子“兼相爱,交相利”的思想 C.韩非“严刑峻法”的法家思想 D.老子“清静无为”的道家思想 2.董仲舒再三提醒君主在利益之上还有正义,在力量之上还有良心,在权力之上还有“天在临鉴”宣传君主政令失误、不尊道德、不行仁义,“天”就会以灾异示警,其实就是在权力已经无限的君主之上再安放一个权力更加无限的“天”这带来的直接效果是() A.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加强 B.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 C.制约了君主的专制权力 D.形成“天人合一”的哲学观3.理学的产生使儒家思想发展成为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
理学代表朱熹曰:“若是格物致知有所未尽,便是知得这明德未分明而王阳明说:“知善知恶是良知这可以认证二人都主张 ( ) A.知行合一,都产生于心 B.人的善性或美德往往被欲望所蒙蔽 C.心就是理,心外无物 D.只有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理” 4. 康德这样定义启蒙:“启蒙就是人类摆脱自我招致的不成熟不成熟就是不经过别人引导就不能运用自己的理智如果不成熟的原因不是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运用理智的决心与勇气,那么这种不成熟就是自我招致的这说明康德认为启蒙运动就是()A.人身的自由 B.思想的自由 C.主权在 民 D.社会契约 5.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成果丰富在五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人民创 造出了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诸多文学体裁以下是关于上述文学体裁的表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 A.《诗经》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体现了下层人民的呼声 B.唐诗风格各不相同,可分为山水田园诗、边塞战争诗等 C.宋词的出现反映了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兴起 D.明清小说主要以小说这种文学体裁表达了当时社会的繁荣与人们的自豪感 6.“征服西方世界的不单纯是古典文化的复兴,而是这种复兴与意大利人民的天才的结合。
这种“结合”实为( ) A.传统先进文化的弘扬 B.资本主义市场的拓展 C.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D.意大利经济地位的提升 7. “欧洲从希腊继承了什么?继承了关于人和社会的某种概念的动力线 ”这里所说的“关于人和社会的某种概念的动力线”是指古希腊的( ) A .法治基础上的民主运作方式 B .人文主义和民主政治运作机制 C .轮番而治的管理模式 D .集体管理的新形式 8.下列科学家中持有下图所体现的观点的有( ) ①牛顿 ②达尔文 ③赫胥黎 ④爱因斯坦 A .②③④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9.四大发明之所以是中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重要标志,是因为四大发明:( ) A .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有力武器 B .在推动人类进步的过程中作用巨大 C .发明时间长,技术含量高 D .领先西方时间长,历史悠久 10.文物是物化的历史,是历史工作者从事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仔细观察下列文物,其中对研究奴隶社会历史有着重要作用的是:( ) ①雅典陶片 ②甲骨卜辞 ③十二铜表法 ④浑仪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11.以下对中国古代天文成就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赤道坐标的国家 B .《石氏星表》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星表 C .石申是世界上最早用赤道坐标表示恒星位置的人 D .郭守敬制作的浑仪是望远镜发明以前最先进的天文观测工具 12.《中国清代科技史》中写道:“如果把中国科技发展史比作一只航船,那么当我们翻开它几千年的航行日志时,顺治元年至宣统三年(1644~1911年),这268年的航程是如此艰难曲折。
鸦片战争前,水浅风弱,驶速迟缓……”鸦片战争前中国科技发展“驶速迟缓”的主要原因有( ) ①重人伦、轻自然的文化传统 ②专制集权的官僚体制 ③闭关锁国政策的实行 ④漠视私有产权,没有专利权观念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13.“姑妄言之姑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时”这是清代文坛领袖王士祯读完一本短篇小说集后的感叹这本小说集最有可能是 A .《水浒传》 B .《三国演义》 C .《红楼梦》 D .《聊斋志异》 14.有人将明清之际的中西方科技比喻为“近代科学的晨光与传统科技的晚霞”这时的“晚霞”是指:( ) A .集大成的科技巨著涌现 B .各种发明不断出现 C .早期反封建思想出现 D .古代小说蓬勃发展 15. 宋代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写道:“若论佛道人物仕女牛马,则近不及古;若论山水林石花鸟禽鱼,则古不及近古不及近”的主要原因是 A.宋代宫廷画院的空前活跃 B.传统的“写实”风格逐渐消失 C.宋代画家逐渐注重内心情趣 D.宋代画家技艺的提高和进步 16.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四处游说、讲学,他们的共同点是:() A、极大地开阔了视野,促进了文化的觉醒 B、维护社会新秩序,倡导个性解放 C、追求社会安定,要求与民生息 D、主张实行法治,要求建立理性社会 17.在敦煌艺术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大多宣传佛教悲惨牺牲的善行和现实的悲苦与无奈;隋唐时期的壁画则更多宣传享受和娱乐,表现幸福与祥和;宋朝的壁画中,世俗场景大量渗入佛界。
这种变化说明了 A.佛教文化的中国化B.中外艺术的交融性 C.艺术形式的多样化D.艺术内容的时代性 18.小明是个文学爱好者,他平时收集了很多名篇佳句下面是他收集的部分经典名句,它们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②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④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A.①②④③ B.④①②③ C. ④②③① D.③ ①②④ 19.某同学自诩尊重史实,酷爱续写武侠名著下列续写情节符合历史常识的是() ①续写《寻秦记》:(战国)赵盘怀疑《清明上河图》里隐藏着武功秘籍 ②续写《神雕侠侣》:(南宋)杨过和小龙女行侠仗义救出理学大师程颐 ③续写《大唐双龙传》:(隋末)寇仲利用火炮攻打扬州 ④续写《七剑下天山》:(清初)韩志邦很欣赏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A. ③④ B.④ C. ②④ D.①②③ 20.对右图所示的秦《泰山刻石》的书法特征的表述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圆润纤细,布局均匀 B.骨气丰匀,方圆绝妙 C.画如铁石,讲求对称 D.追求个性,狂放不羁 21.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异彩纷呈,绚丽多姿,以其独特的意蕴与风格,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小明写出四个探究题目,错误的一项是:()A.宋代话本的出现 B.明清木刻版画的产生C.唐代各具情态的书法艺术 D.元代散曲 22.陈寅恪《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认为:“华夏民族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下列叙述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①以理学为核心的新儒学形成②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取得重大进步 ③词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④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 A.①②③④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3.唐诗及以前的诸文体大多属于精英(贵族)文学,庄重深沉、简洁、精练宋词及以后的诸文体更倾向于平民文学,寄兴遣情、娓娓道来出现这种由贵族文学向平民文学变化的历史原因不包括 A.商品经济趋向繁荣,促使市民阶层的壮大 B.社会生活去掉了伦理纲常化带来的大众情感愉悦 C.印刷术等技术创新利于文化发展和彰显平民的审美诉求 D.古代文明发展和文明交流等多种因素的综合结果 24.《西方文明史》谈到:“这种氛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十八世纪占支配地位的观念:科学方法是研究社会活动和自然现象的惟一可行的方法由于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被人所认识,因此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
对此解释最准确的 是() A.肯定了十八世纪科学的进步 B.反映了十八世纪启蒙运动的产生C.社会活动和自然现象都是可认识的 D.启蒙思想家崇尚科学和理性 二、材料题(本大题共52分,请用0.5毫米签字笔答在答题卷上) 25.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又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800~前200年之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中国有孔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虽然远隔万里,但却有许多相通的地方——[德]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材料二其实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两汉400余年,它渐渐由孔孟时期的原始儒学衍化为掺杂了诸子思想和古代迷信的庞杂思想体系……与其说儒家思想征服了汉代学者,不如讲是汉代学者改造了儒家思想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三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
l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张岱年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四 200多年前,欧洲兴起中国文化热在宗教的欧洲,人的心灵是神的奴隶,人们以为心中如果没有上帝,便有罪恶感然而,中国儒家文化中的无神论和理性主义,让欧洲人看到了一个不信仰上帝的国度,人民有着积极向上和快乐的心灵,这促进了理性主义哲学的思考儒家文化中君为轻,民为重,民心决定政权的思想,成为民主思想的源头当时的欧洲,国家主要由皇权和贵族统治,平民没有受教育的权利,更没有参与政治的权利,欧洲人对中国通过公开考试在平民中选拔官员的制度,极为推崇——《近现代西方哲学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核心思想,并指出材料一中所说的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相通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