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简述中国音乐舞蹈史诗的发展历程的论文-音乐论文.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176985124
  • 上传时间:2021-03-2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71.36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简述中国音乐舞蹈史诗的发展历程的论文音乐论文   摘 要:中国宫廷乐舞艺术源远流长,在中国文化史上留下了璀璨的一页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音乐舞蹈史诗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探索、不断创新,逐步完善了有效运用音乐、舞蹈、诗歌和声光技术表现重大历史题材的艺术形式《东方红》、《中国革命之歌》、《复兴之路》就像三座灯塔,在中国音乐舞蹈史诗的发展历程中闪烁着永不熄灭的光芒  关键词:宫廷乐舞;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国革命之歌》;《复兴之路》    一、历史回顾     在中国历史上,集音乐、舞蹈和诗歌等艺术于一身的综合表演形式——乐舞,或用于歌颂统治者的文治武功,或用于特定的宗教仪式,滥觞于周,盛行于隋唐据史料记载:周代宫廷的“六朝乐舞”即是以乐舞和诗歌的形式,叙述了黄帝、唐尧、夏禹、虞舜、商汤和周朝问鼎中原前后的血腥厮杀和统治业绩唐代宫廷的“三大乐舞”在歌颂李渊、李世民征讨四方、剿灭群雄、开创“天朝上国”基业的同时,兼收东夷、北狄、南蛮、西戎乐舞之精华,创作、表演均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在中国古代音乐、舞蹈发展的历史篇章中留下了璀璨的一页唐代宫廷乐舞的表演形式,对周边国家和地区,特别是日本和朝鲜半岛的宫廷乐舞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在舞台上,用音乐、舞蹈、诗歌等形式生动再现劳苦大众的斗争、劳动和生活场景,新中国成立以后才真正得以实现  1949年9月下旬,为了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圆满闭幕,也为了迎接新中国的开国大典,200多位艺术家在中南海怀仁堂为中央首长和参加第一次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演出了一场精心排练的大歌舞《人民胜利万岁》WWw..COm  大歌舞由9个节目组成:1.战鼓:在河北民间舞蹈的基础上编创的男子群舞;2.歌舞序曲:根据东北地区的秧歌改编;3.花鼓舞:根据安徽和陕北的花鼓改编;4.献花舞:在各地秧歌的基础上编创的女子四人舞;5.进军舞:男子独舞和群舞;6.四姐妹夸夫:小型秧歌剧;7.腰鼓:陕北安塞腰鼓;8.边疆舞:根据实地采风编创的维吾尔、蒙古、藏、回、苗、彝、高山等民族的舞蹈;9.合唱《在毛泽东的旗帜下我们胜利前进》  从节目编排上看,《人民胜利万岁》中的每一个节目都可以独立演出,但整体构思略显零乱受当时的条件使然,加之时间仓促,能为新中国的开国大典奉献一场充满激情的歌舞晚会,确属难能可贵《人民胜利万岁》的演出成功,不仅是老一代艺术家的骄傲,也为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舞蹈史诗的诞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音乐舞蹈史诗的里程碑     在新中国成立15周年盛大庆典前夕,周恩来总理批准了中宣部《关于国庆期间演出大型歌舞<东方红>问题的请示》报告1964年8月,遵照周总理“要采用史诗的写法”、“用艺术形式将中国革命这首史诗再现在舞台上”等一系列重要批示,正式启动了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编创工作是年10月2日——仅仅用了不到两个月时间,《东方红》在人民大会堂的首演引起了空前的轰动整场歌舞缜密的构思和每个节目别具匠心的安排,声情并茂、如诉如泣的朗诵,刚柔相济、英姿飒爽的舞姿和动人心弦的歌声,深深震撼了观众的心灵整部作品用9个单元勾勒出了从十月革命一声炮响,到中国共产党人为了真理浴血奋斗近半个世纪的一幅幅悲壮画卷  序曲:以歌舞表演、混声合唱的形式,歌颂开国功勋和人民领袖的丰功伟绩  第一场:《东方的曙光》表现了中国劳苦大众在三座大山的重压下历经的种种磨难和一次次反抗的吼声十月革命的炮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轰轰烈烈的工人运动,风起云涌的农民运动和北伐军出征的号角,拉开了中国革命史的序幕  第二场:《星火燎原》蒋介石背叛了革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在白色恐怖中,中国共产党人的鲜血染红了祖国的山河。

      南昌起义,建立了第一支人民武装;秋收起义,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和工农政权革命的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  第三场:《万水千山》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开辟农村根据地,实行土地改革,建立工农民主政府工农红军日渐强大,多次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和追堵,转战两万五千里,胜利到达陕北  第四场:《抗日烽火》工农红军大会师,胜利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北上抗日的历史使命一二•九”运动,掀起了抗日救亡的浪潮革命圣地延安像灯塔一样,吸引着千百万不愿做亡国奴的热血青年投身抗日沙场八路军、在敌后与日本侵略军浴血厮杀,牵制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和扩张根据地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粉碎了敌人的封锁,为坚持长期抗战提供了富足的物质保障  第五场:《埋葬》抗日战争胜利以后,蒋介石逆潮流而动,发动了全面内战在抉择两种命运和前途的危急时刻,党中央向全国人民发出了战斗号召——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第六场:《中国人民站起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了保家卫国,赴朝作战沐浴着祖国新生的春风,西藏百万农奴挣脱了千年的枷锁,挺直了脊梁  第七场:《祖国在前进》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鼓足干劲,力争上游,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

      全民掀起了练兵高潮,一定要把胜利的旗帜插上台湾岛  第八场:《世界在前进》伴随着激扬的朗诵,在振聋发聩的大合唱《国际歌》、管乐合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东风凛凛,西风哀叹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高举反帝大旗,誓把胜利的旗帜插遍全球!  《东方红》共有18段朗诵,正是这叙述重大历史事件的朗诵词将30多年时间跨度的历史完整地呈现在舞台上,巧妙地突出了“史诗”的特点从而充分体现了周总理提出的创作原则和目标——“中国革命本身就是一首壮丽的史诗,”要“努力做到用艺术的形式将中国革命这首史诗再现在舞台上”  舞蹈《苦难的年代》、《过雪山草地》、《百万雄师过大江》、《欢庆解放》;歌舞表演《北方吹来十月的风》、《八月桂花遍地开》、《红军战士想念毛泽东》、《情深谊长》、《游击战》;表演唱《工农兵联合起来》、《救亡进行曲》、《到敌人后方去》、《大生产》、《团结就是力量》等“经典”令人过目不忘  歌曲在《东方红》中是重中之重,革命歌曲、民歌、创作歌曲浑然融为一体,时代特点鲜明,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民众的心声时至今日,《东方红》、《北方吹来十月的风》、《工农兵联合起来》、《井冈山•西江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八月桂花遍地开》、《情深谊长》、《松花江上》、《到敌人后方去》、《游击队歌》、《南泥湾》、《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赞歌》、《歌唱祖国》、《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等被称为“红色经典”的“老歌”,仍然回荡在祖国的每一个角落,荡涤着几代人的灵魂。

        《东方红》有效运用了诗歌、音乐、舞蹈和舞台美术等艺术手段,成功地将主题内容贯穿于一体,展现了中国历史上一个个最具震撼力的瞬间当然,任何一部文艺作品都必然留下明显的时代烙印和主流文艺思潮的痕迹,《东方红》亦概莫能外例如,第七场和第八场,政治口号局限了艺术表现的发挥,给人“生硬”之感但是,中国音乐舞蹈史诗的开山之作《东方红》仍不失为一部经典力作,而且对中国音乐舞蹈史诗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三、继承与创新     在热烈庆祝新中国成立35周年前夕,《中国革命之歌》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公演这是继《东方红》首演20年之后又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舞蹈史诗佳作 《中国革命之歌》追溯了从1840年至1984年140余年间的历史变革作品共包含7个部分  序幕:《祖国晨曲》  第一场:《苦难的中国》、《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诞生》  第二场:《北伐号角》、《四一二政变》、《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  第三场:《长征》、《游击战》、《“七大”》、《解放战争》  第四场:《开国大典》、《祖国颂》、《粉碎“四人帮”》  第五场:《“三中”全会》、《春回大地》、《创业者之歌》、《科学的春天》、《海底焊花》、《祖国的钢铁长城》、《幸福的儿童》。

        尾声:《向着光辉灿烂的未来前进》  《中国革命之歌》继承并运用了诗歌、音乐、舞蹈和舞台美术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增加了背投电影画面的艺术手段,同时,在继承《东方红》的创作原则、创作模式和创作理念的基础上,进行了积极大胆的探索在朗诵词贯穿始终的整体构架中,或用歌、用舞,或用歌舞结合的艺术形式,微观不同历史时期的某一个重要事件在用歌曲表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一个个惊天地、泣鬼神、可歌可泣的壮丽画面时,《中国革命之歌》没有沿袭“革命历史歌曲联唱”的传统方式,仅用了一首观众耳熟能详的《打到列强》;在表现抗日战争时期一个个烽火连天,硝烟弥漫的悲壮画面时,也没有采用“根据地民歌联唱”的方式,仅用了《游击军》和《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两首歌曲而全场只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和《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两首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使用过的歌曲,其余多为原创这样的尝试,是探索,更是创新  在《中国革命之歌》中,杨丽萍、刘敏的舞姿和彭丽媛、关牧村的歌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其中《望神州》、《南湖的船,党的摇篮》、《雪山有颗明亮的星》、《春风,春雨》、《科学家的心愿》等歌曲至今仍在传唱而全场最后一首独唱歌曲《科学家的心愿》,充分表达了20世纪80年代亿万国民的心声,也实现了《中国革命之歌》的创作主旨:不仅要回顾历史,更要展望未来!  有专家认为,《中国革命之歌》总体布局零散,艺术风格不统一,也未能像《东方红》那样成功塑造典型、感人的艺术形象。

      但是,刚刚经历过“”,创作环境有限,仅用150分钟的演出时间,在舞台上凝练再现中国近现代的重要事件,难度之大,可以想见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革命之歌》在艺术创作上的探索是成功的,而且为中国音乐舞蹈史诗的发展积累了弥足宝贵的经验  继《中国革命之歌》之后,中央统战部、中央外宣办、中国文联和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联合推出的《走进西藏》,湖北省歌舞剧院演出的《中华五千年》,第二炮兵文工团演出的《东风颂》,河北省歌舞剧院、铁岭市民间艺术团、盘锦市歌舞团、辽河油田职工合唱团、辽河油田实验中学演出的《我为祖国献石油》,海南省歌舞团、海南省艺校演出的《军魂》,山西省军区业余演出队演出的《使命颂》,吉林市歌舞团、大庆市歌舞团演出的《龙在北方》,陇南师专演出的《陇南风》等等,用不同的题材、从不同的角度对音乐舞蹈史诗的创作和表演进行了大胆的探索,积累了经验,为音乐舞蹈史诗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四、有选择地继承、有把握地创新,在超越中再造经典      在举国欢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复兴之路》于2009年9月20日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公演,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  面对《东方红》和《中国革命之歌》两座音乐舞蹈史诗的里程碑,以及已经深入人心且堪称经典的诗歌、音乐、舞蹈和舞台设计,《复兴之路》在同样的形式、同样的题材和体裁的“制约”下,要想创新和超越,难度之大可以想见。

      总导演张继刚知难而进,他为自己,也为整个创作团队立下了“不重复过去,不重复别人,也包括不重复自己,一定要呈现一部属于这个伟大时代的崭新的艺术作品”的誓言这个誓言,即是创新和超越的起点《复兴之路》表现内容的历史上限为1840年,比《东方红》前移了80余年;下限为2009年,比《中国革命之歌》延长了25年,时间跨度169年全剧由序曲和5个板块、36个节目组成  序曲:《我的家园》采用艾青的著名诗句巧妙地营造氛围,引出主题  第一章:《山河祭》以八国联军入侵、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共产党成立等为背景,反映了鸦片战争到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夕81年间民族的苦难屈辱与挣扎觉醒  第二章:《热血赋》以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