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结构力学课件位移法3..ppt

15页
  • 卖家[上传人]:我**
  • 文档编号:117877790
  • 上传时间:2019-12-11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893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8.48.4 位移法的典型方程及位移法的典型方程及 计算步骤(下)计算步骤(下) 复习上节内容 1.位移法的基本未知量和基本结构 如何确定? 2.如何用位移法计算无侧移结构? 附加刚臂的作用? 在无侧移结构中,在无侧移结构中, 基本结构在荷载等外因基本结构在荷载等外因 和结点位移的共同作用和结点位移的共同作用 下,附加联系处的附加下,附加联系处的附加 反力矩应为零反力矩应为零 有侧移结构? 以图(a)所示有侧移刚架为例 F L 1 2 34 EI=常数 基本未知量为:Z1、Z2  Z1 Z2 基本结构如图(b)所示 (a)(b)基本结构 1 2 34 =  Z1 Z2 ↷ R1=0 =0 F  R2 R1:附加刚臂上的反力矩 R2:附加 链杆上的 反力 •基本结构在荷载和基本未知量共同作用下的体系 称为基本体系 •基本体系的变形和内力应与原结构完全相同 2 2、有侧移结构、有侧移结构 (b)基本体系 1 2 34  Z1 Z2 ↷ R1=0 =0 F 根据叠加原理 =  Z1 ↷  R21 1 2 3 4  ↷   1 34 F  ↷ R2P 1 22 34  则有 R1=R11+R12+R1P=0 R2=R21+R22+R2P=0 R22 R2 R12 R11 R1P Z2 R1=R11+R12+R1P=0 R2=R21+R22+R2P=0 式中第一个下标表示 该反力的位置, 第二个下标表示引起 该反力的原因。

      设以 r11、r12分别表示由单位位移 所引起的刚臂上的反力矩, 以 r21、r22分别表示由 单位位移所引起的链杆上的反力, 则上式可写成 r11Z1+ r12Z2+R1P=0 r21Z1+ r22Z2+R2P=0 这就是求解 Z1、Z2的方 程,即 位移 法的典型方 程 位移法方程的含义:基本结构在结点位移和荷载 等外因共同作用下,产生的附加约束中的总附加 反力(或反力矩)等于零实质上是静力平衡条件 1 34 2 1 3 4 21 3 4 2 4i 2i 3i   ↷ F MP图 系数和自由项可分为两类:附加刚臂上的反力矩 r11、r12 和R 1P; ↷ ↷ ↷ 是附加链杆上的反力 r21、r22和R2P r21 r22 R2 P (a)(b)(c) 可分别在图(a)、(b)、(c) 中取结点1为隔离体, 1 11 ⃕ ⃔ ⃔ r11 3i 4i ⃕ r12 ⃕ 0 ⃕ ⃕ R1P ⃕ 0 ⃔ 由力矩平衡方程∑M1=0求得:r11=7i , R1P= 1 2 1 2 1 2 ⇁⇁ 0 ↽↽⇁⇁0 r2 1 r22R2P R 1Pr12 r11  计算系数和自由项 r11 r11=7i , R1P= 对于附加链杆上的反力,可分别在图(a)、(b)、(c)中用截面法割断 两柱顶端,取柱顶端以上横梁部分为隔离体,由表8—1查出杆端 剪力, 由方程∑FX=0求得 r21=-R2P=-F/2 将系数和自由项代入典型方程: 解此方程得 所得均为正值,说明Z 1、Z2与所设方向相同。

      最后弯矩图由叠加法绘制: 例如杆端弯矩M31为 M图 1 2 34 F M图绘出后,Fs 、FN图即可由平衡条件绘出 n个结点位移的 位移法典型方程 主系数 rii── 基本体系在Zi=1单独作用时,在第 i个附 加约束中产生的附加反力矩和附加反力,恒为正; 副系数 rij= rji── 基本体系在Zj=1单独作用时,在第 i个 附 加约束中产生的附加反力矩和附加反力,可正、负、可 为零; 自由项 RiP── 基本体系在荷载单独作用时,在第 i个 附加约束中产生的附加反力矩和附加反力,可正、可负 、可为零; 推广到n个 位移法的计算步骤 确定原结构的基本未知量,加附加联系,得基本结构; 建立位移法典型方程令各附加联系发生与原结构相同 的结点位移,依据基本结构在荷载等外因和各结点位移 共同作用下,各附加联系上的反力矩或反力均应等于零 的条件; 求系数和自由项作基本结构在各单位位移单独作用下 的弯矩图,及MP图由平衡条件求出; 解典型方程,求未知位移 Z1 、Z2 …; 按叠加法绘制最后弯矩图 结结 论论 ◆◆位移法基本未知量位移法基本未知量--------结点位移结点位移. . ◆◆位移法的基本结构位移法的基本结构--------单跨梁系单跨梁系 . . ◆◆位移法的基本方程位移法的基本方程--------平衡方程平衡方程. . 例 8-1 图示刚架的支座A产生了水平位移a、竖向位移b=4a 及转角=a/L,试绘其弯矩图。

      解: 1.基本未知量(结点C转角Z 1); 2.基本结构如图示; 3.建立位移法典型方程: r11Z1+R1△=0 4.计算系数和自由项,作 和M△图(设EI/L=i) 基本结构由于支座位移产 生的固端弯矩(由表8-1)查得 A B CEI 2EI L L A′ a ⌒   Z 1 A B C ↷ Z 1 基本结构 A B C ↷ Z 1=1 b 8i 4i 3i A B C M△图 20i 16i 12i ↷ R1△   A B C ↷ Z 1=1 8i 4i 3i A B C M△图 20i 16i 12i ↷ ↶ ↶ 8i 3i 由求得 r11=8i+3i=11i 由M△图求得 ↷ ↶ ↶ 12i 16i R1△=16i+12i=28i ↷ R1△ r11R1△  将上述系数和自由项代入典型方程, 则有 11iZ1+28i=0 解得 Z1= 5.作刚架最后弯矩图 例如: MAC= 4i+20i = A B C A B C ↷ Z 1=1 8i 4i 3i A B C M△图 20i 16i 12i M图 ↷ R1△  位移法思路(典型方程法)位移法思路(典型方程法) 以位移为基本未知量,先以位移为基本未知量,先“ “固定固定” ”(不产生任何位(不产生任何位 移)移) 令结点产生单位位移(无其他外因),由令结点产生单位位移(无其他外因),由“ “形常数形常数” ” 得各杆受力,作弯矩图。

      得各杆受力,作弯矩图 考虑外因作用,由考虑外因作用,由“ “载常数载常数” ”得各杆受力,作弯矩得各杆受力,作弯矩 图 两者联合,由于原结构无约束,应无附加约束反力两者联合,由于原结构无约束,应无附加约束反力 (平衡) 列典型方程可求位移列典型方程可求位移 本节小结本节小结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