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精选]安全教育z资料.docx

11页
  • 卖家[上传人]:庄**
  • 文档编号:173637192
  • 上传时间:2021-03-1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2.76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安全生产宣传资料(一) 安全生产宣传资料--(1)          安全生产基本常识     一、在焊割作业中,应如何防止回火现象的发生?   回火,指的是可燃混合气体在焊炬、割炬内发生燃烧,并以很快的燃烧速度向可燃气体导管理蔓延扩散的一种现象,其结果可以引起气焊和气割设备燃烧爆炸防止回火的主要原理是利用中介将倒回的火焰和可燃气体进行隔开,使火焰不能进一步蔓延防止回火,在操作过程中应做到:焊(割)炬不要过分接近熔融金属;焊(割)嘴不能过热;焊(割)嘴不能被金属溶渣等杂物堵塞;焊(割)炬阀门必须严密,以防氧气倒回乙炔管道;乙炔不能开得太小,如果发生回火,要立即关闭乙炔发生器和氧气阀门,并将胶管从乙炔发生器或乙炔瓶上拔下如乙炔瓶内部已燃烧(白漆皮变黄、起泡),要用自来水冲浇降温灭火   二、触电急救的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是什么? 触电急救的基本原则是动作迅速、方法正确当通过人体的电流较小时,仅产生麻感,对机体影响不大当通过人体的电流增大,但小于摆脱电流时,虽可能受到强烈打击,但尚能自己摆脱电源,伤害可能不严重当通过人体的电流坦步增大,至接近或达到致命电流时,触电人会出现神经麻痹、呼吸中断、心脏跳动停止等征象,外表上呈现昏迷不醒的状态。

      这时,不应该认为是死亡,而应该看作是假死,并且迅速而持久地进行抢救有触电者经4小时或更长时间的人工呼吸而得救的事例有资料指出,从触电后三分钟开始救治者,90%有良好效果;从触电后6分钟开始救治者,10%有良好效果;而从触电后12分钟开始救治者,救活的可能性很小由此可知,动作迅速是非常重要的   必须采用正确的急救方法施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的抢救工作要坚持不断,切不可轻率停止,运送触电者去医院的途中也不能中止抢救在抢救过程中,如果发现触电者皮肤由紫变红,瞳孔由大变小,则说明抢救收到了效果;如果发现触电者嘴唇稍有开、合,或眼皮活动,或喉嗓门有咽东西的动作,则应注意其是否有自主心脏跳动和自主呼吸触电者能处主呼吸时,即可停止人工呼吸如果人工呼吸停止后,触电者仍有能自主呼吸,则应立即再作人工呼吸急救过程中,如果触电者身上出现尸斑或身体僵冷,经医生作出无法救活的诊断后方可停止抢救 特别应当注意,当触电者的心脏还在跳动时,不得注射肾上腺素   三、电气安全检查有哪些内容? 电气安全检查包括检查电气设备绝缘有无破损,绝缘电阻是否合格,设备裸露带电部分是否有防护,屏护装置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安全间距是否足够,保护接零或保护接地是否正确、可靠,保护装置是否符合要求,手提灯和局部照明灯电压是否是安全电压或是否采取了其他安全措施,安全用具和电气灭火器材是否齐全,电气设备安装是否合格,安装位置是否合理,电气连接部位是否完好,电气设备或电气线路是否过热,制度是否健全等内容。

        对变压器等重要电气设备要坚持巡现,并做必要的记录新安装的设备,特别是自制设备的验收工作要坚持原则,一丝不苟对于使用中的电气设备,应定期测定其绝缘电阻;对于各种接地装置,应定期测定其接地电阻;对于安全用具、避雷器、变压器油及其他一些保护电器,也应定期检查、测定或进行耐压试验   四、触电事故的规律有哪些? 触电事故往往发生的很突然,而且在极短的时间内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但不应认为触电事故是不能防止的为了防止触电事故,应当研究触电事故规律,以便制订有效的安全措施根据对触电事故的分析,从触电事故的发生频率来看,可找到以下规律:   (1)触电事故季节性明显国内、外统计资料表明,每年的二三季度事故多,6~9月最集中主要是由于这段时间天气炎热、人体衣单而多汗,触电危险性较大;还由于这段时间多雨、潮湿、电气设备绝缘性能降低等   (2)低压设备触电事故多国内、外统计资料表明,低压触电事故远多于高压触电事故主要是由于低压设备远多于高压设备,与之接触的人又比较缺乏电气安全知识的缘故   (3)携带式设备和移动式设备触电事故多主要是由于这些设备需要经常移动,工作条件较差,容易发生故障,而且经常在人紧握之下工作的缘故。

        (4)电气连接部位触电事故多电气事故多发生在分支线、接户线、地爬线、接线端、压线头、电线接头、电缆头、灯座、插头、插座、控制器、开关、接触器、熔断器等处主要是由于这些连接部位机械牢固性较差,电气可靠性也较低,容易出现故障的缘故   (5)农村触电事故多据我国部分省、市统计资料表明,农村触电事故为城市的6倍主要是由于农村有电条件差、设备简陋、人员技术水平低、管理不严、电气安全知识缺乏的缘故   (6)冶金、矿业、建筑、机械行业触电事故多由于这些行业有潮湿、高温、现场情况复杂、移动式设备和携带式设备多或现场金属设备多等不利因素存在,因此触电事故较多   (7)青、中年以及非电工事故多主要是由于这些人多是操作者,即多是接触电气设备工作的人员另外也由于经验不足,电气安全知识也不足的缘故   (8)误操作事故多主要是由于教育不够,以及安全措施不完备的缘故     五、预防职业中毒的措施有哪些? 生产性毒物的种类繁多,影响面大,职业中毒约占职业病总数的一半多年来国家的劳动和卫生部门为预防职业中毒发布实施了一系列的法规条例,标准制度,对职业中毒的防治起到了重大的作用预防职业中毒必须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

       (1)组织管理措施企业的各级领导必须十分重视预防职业中毒工作;在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预防职业中毒的法规和政策;结合企业内部接触毒物的性质,制定预防措施及安全操作规程,并建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  (2)消除毒物在生产中,利用科学技术和工艺改革,使用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有毒或高毒的物质  (3)降低毒物浓度降低空气中毒物含量使之达到乃至低于最高容许浓度,是预防职业中毒的中心环节为此,首先要使毒物不能逸散到空气中,或消除工人接触毒物的机会;其次,对逸出的毒物要设法控制其飞扬、扩散,对散落地面的毒物应及时消除;第三,缩小毒物接触的范围,以便于控制,并减少受毒物危害人数降低毒物浓度的方法包括:   1)改革工艺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和工艺过程,避免开放式生产,消除毒物逸散的条件;采用远距离程序控制,最大程度地减少工人接触毒物的机会;用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有毒物物质等等如用真空灌装代替热灌法生产水银温度计;用四氯乙烯代替四氯化碳干洗衣物;用静电喷漆化替人工喷漆等   2)通风排毒应用局部抽风式通风装置将产生的毒物尽快收集起来,防止毒物逸散常用的装置有通风柜、排气罩、槽边吸气罩等,排出的毒物要经过净化装置,或回收利用或净化处理后排空。

        3)合理布局不同生产工序的布局,不仅在满足生产上的需要,而且要考虑卫生上的要求有毒的作业应与无毒的作业分开,危害大的毒物要有隔离设施及防范手段   4)安全管理对生产设备要加强维修和管理,防止跑、冒、滴、漏污染环境   (4)个人防护做好个人防护与个人卫生,对于预防职业中毒虽不是根本性的措施,但在许多情况下起着重要作用   除普通工作服外,对某些作业工人尚需供应特殊质地或式样的防护服如接触强碱、强酸应有耐酸耐碱的工作服,对某些毒物作业要有防毒口罩与防毒面具等为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状况,减少毒物作用机会,应设置舆洗设备、淋浴室及存衣室,配备个人专用更衣箱等  (5)增强体质合理实施有毒作业保健待遇制度,因地制宜地开展体育锻炼,注意按排夜班工人的休息,组织青年进行有益身心的业余活动,以及做好季节性多发病的预防等,对提高机体抵抗力有重要意义  (6)严格进行环境监测、生物材料监测与健康检查要定期监测作业场所空气中毒物浓度,将其控制在最高容许浓度以下实施就业前健康检查,排除职业禁忌症者参加接触毒物的作业,坚持定期健康检查,早期发现工人健康情况并及时处理   六、如何预防劳动疾患的发生? 劳动过程中引起的疾患都是长期的强制体位、器官过度紧张或局部压迫擦所致,而过度紧张和繁重的体力劳动,以及不良的劳动环境条件往往是促使这类疾病发生的原因。

      从技术改造入手,用机械化、自动化的作业替代这些繁重、紧张的作业,改善劳动条件和操作方式,是减少这类疾患的根本方法但是在条件所限,尚不能达到要求的情况下,注意以下几点,还是可以预防和减少这类疾患的发生   (1)改变不良的工作体位,尽量把屈曲、倾斜的体位改为端正的体位;把立位改位坐位,并使其舒适端正,高矮适合工作台和座椅和高矮和距离要根据人的高度的长度调节   (2)为防止压迫和摩擦引起的疾患,应使用形状合宜、软硬适度和不导热的把手,工具经常接触人体的部分应有软垫,并采用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   (3)男女工人推拉装卸的抬举重物的重量标准,应按照规定的劳动负荷限量并严格加以执行这对避免劳动造成的损伤,特别是女工、未成年工更为重要   (4)对劳动者进行职业训练,如训练工人抬举重物时身体应尽量靠近物体,缓慢平稳地举起,不要突然猛举或扭转躯干,以避免扭伤、下背痛和疝气等合理组织劳动,根据个人的体质选择适当的工作,安排适当的工间休息或交替更换岗位等   (5)改善作业环境,如尽量避免高温高湿,对预防职业性下背痛、关节炎等具有一定的作用给予充足合理的照明,是预防视觉器官紧张的重要措施等   七、使用氧气瓶要采用哪些安全措施? 为了保证安全,要使用氧气瓶时应采用以下措施:   (1)使用前要仔细观看气瓶肩部球面部分的标志。

      特别是注意“下次试压时间“并在使用过程中按照要求定期对气瓶作技术检验不得使用超过应检期限的气瓶   (2)使用时,首先要做外部检查,检查重点是瓶阀、按管螺纹、减压器等如果发现有漏气、滑扣、表针动作不灵或“爬高“等,应及时维修,切忌随便处理禁止带压拧紧阀杆,调整垫料检查漏气时应用肥皂水,不得使用明火   气瓶与电焊在同一场使用时,瓶底应垫上绝缘物,以防气瓶带电与气瓶接触的管道和设备要有接地装置,防止由于产生静电造成燃烧或爆炸 冬季使用电瓶时,瓶阀或减压器可能出现结霜现象,或用热水或蒸汽解冻,严禁用火烘烤或用铁器敲击瓶阀,也不能猛拧减压器的调节螺丝,以防气体大量冲出造成事故   (3)在使用和贮运气瓶过程中,应避免剧烈震动和撞击 搬运气瓶要轻装轻卸,必须用专门的抬架或小推车,禁止直接使用钢丝绳等吊 运氧气瓶使用和贮存时,应用栏杆或支架对气瓶加以固定,防止倾倒   (4)氧气瓶应远离高温、明火和熔融金属飞溅物〔相距10米(m)以上〕夏季使用时不得在烈日下曝晒   (5)开启瓶阀或减压器时动作要缓慢,以防喷出高速气流中的静电火花放电、固体微粒的碰撞热和降擦热、气体受突然压缩时放出的热量(绝热压缩)等引起氧气瓶和减压器爆炸着火。

        (6)氧气瓶中氧气不能全部用尽,应留有余气0.2~0.3兆帕(Mpa),使气瓶保持正压,并关紧阀门防上漏气目的是预防可燃气倒流入瓶,而且在充气时便于化验瓶内气体成分   (7)氧气瓶阀不得沾染油脂,不得用沾有油脂的工具、手套或油污工作服等接触瓶阀和减压器 以上安全措施,对氩气瓶和等离子弧焊等焊接工艺使用的其它气瓶,如氩瓶、氮气瓶也基本适用   八、使用乙炔瓶要采取哪些安全措施? 使用乙炔瓶的安全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1)同使用氧气瓶安全措施的(1)~(5)条   (2)必须用合格的乙炔专用减压器和回火防止器   (3)瓶体表面温度不得超过40℃(有些烫手),应立即停止使用,在采取水降温并妥善处理后,送充气单位检查   (4)乙炔瓶存放和使用时只能直立,不能横躺卧放,以防丙酮流出引起燃烧爆炸 乙炔瓶直立靠牢后应静候15分钟左右,才能装上减上减压器使用开启乙炔瓶的瓶阀时,不要超过一圈半,一般只开3~4圈   (5)存放乙炔瓶的室内场所应注通风。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