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防护棚搭拆施工方案.doc
42页目录1、工程概况…………………………………………………………22、范围……………………………………………..………………23、职责………………………………………………..……………24、引用标准和取值…………………………………..……………25、材质要求………………………………………..………………36、脚手架的搭设及拆除施工工艺………………..………………37、防护棚的安全管理…………………………..………..………48、防护棚检查与验收……………………………..………………59、防护棚的管理与使用维修…………………….………….……510、应急预案…………........………………………….…..…611、防护棚的验算……………………………………….….….…7防护棚施工方案1、 工程概况:1.1.工程地理位置及参见单位工程名称: 海防路94#地块康鑫家园1#楼工程工程地址: 句容小区以东、海防路路以南、句容路以西、新丰路以北建设单位:上海康定房地产有限公司监理单位: 上海建浩工程顾问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上海静安规划建设设计院有限公司施工单位: 浙江宝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地质勘察单位: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1.2.工程概况表序号分项名称1#楼1建筑面积(㎡)143992层次(F)、层高11/18层,一层4.5m,其它层2.9m3檐口高度(m)十八层:53.8,59.8(炮楼)。
十一层:33.5,38.5(炮楼)4结构类型剪力墙5一层楼面与自然地坪高差(㎜)7002、 范围:本施工方案适用于本工程防护棚施工脚手架3、 职责:项目部经理落实人员或班组进行搭设,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项目部专职安全员负责对操作人员的资格认定并负责分层搭设的验收,公司质安中心负责抽检4、 引用标准和取值:3.1 本工程设计编制依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1)、《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等编制3.2 本方案选取施工活载时,按规范要求只考虑高处坠物最大荷载标准值为1KN及防护棚结构自重3.3 根据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及有关安全文明施工要求,结合本工程场地特别狭窄、场内外人员活动频繁的特点,在本工程主体结构施工时,在1#房东北侧设置防护棚,防止高空坠落物伤及过往行人结合本工程结构形式、实际施工特点,在本工程需搭设防护棚处搭设3米高(净空尺寸)及5.5米高(净空尺寸)防护棚具体位置详见“施工现场防护棚布置平面图”5、 材质要求:钢管采用ф48脚手钢管,壁厚为3.2mm;钢管及扣件尺寸、表面质量的外形应符合JGJ130-2011第8.1.1表第8.1.2、8.1.3、8.1.5条的规定并严禁钢管上打孔。
6、 防护棚的搭设及拆除施工工艺:6.1 、防护棚搭设施工工艺: 搭设工艺流程:立杆→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扫地杆→斜撑→桁架→校正→搁棚杆→铺竹笆→棚顶部周边围护6.1.1、立杆搭设相邻立杆的对接扣件不得在同一高度内,错开布置,错开的距离不得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得大于步距的1/3开始搭设立杆时,每隔6~9m设置一道临时抛撑,在搭设完该处的立杆,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后,可根据情况拆除立杆应准确地放在定位线上,步距、纵距等按立面图布置6.1.2、纵向水平杆搭设纵向水平杆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得小于3跨纵向水平杆接长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对接扣件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得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面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纵向水平杆应贯通交圈,用直角扣件与内外角部立杆固定6.1.3、横向水平杆搭设 主节点处设置一道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主节点处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大于150mm6.1.4、校正 在搭设过程中,随时按规定校正步距、纵距、横距及立杆的垂直度。
6.1.5、纵向扫地杆 防护棚脚手架必须设置纵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地坪以上300mm处的立杆上6.1.6、斜撑搭设 搭设纵向斜撑,呈八字形,斜撑搭接接长,搭接长度不小于1m6.1.7、扣件安装 扣件规格必须与钢管外径Ф48*4.2相同,扣件扭力矩40—50N•m6.1.8、竹笆的铺设与围挡 一次搭设完成后,在上下层上铺设好竹笆,竹笆四角用18号镀锌铅丝双股扎牢并在最上口处设置防护栏杆,扎牢踢脚板,并张挂密目式安全网挡脚板高度不小于180mm6.2 、防护棚拆除施工工艺: 防护棚拆除前由项目部工程负责人召集有关人员对工程进行全面检查与签证,确认建筑施工已完毕,确实不需要防护棚时方可拆除防护棚拆除前,应明确专人指挥,拆除前应全面检查和加固,对拆除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做好书面签字手续防护棚拆除时要设置警戒线,并有专人负责警戒和监护防护棚拆除顺序按搭设顺序相反,自上而下,后搭先拆,先搭后拆,逐步拆除各构配件严禁抛掷至地面,拆除的构件应及时运至规定的地方进行整修和保养,并按品种,规格随时码堆存放7、防护棚的安全管理:7.1、防护棚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是经过按现行国家标准《特种作业及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经过专业培训,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
上岗人员应体检合格,方可上岗作业7.2、搭设脚手架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穿防滑鞋7.3、防护棚脚手架的构配件质量与搭设质量,应按规定进行验收,合格挂牌后方可使用,并做好验收记录7.4、遇有六级及六级以上大风和大雾、雨、雪天气时应停止搭设与拆除作业7.5、搭设完毕后应做好防雷接地保护装置7.6、各类设施的防护棚严禁与脚手架相连7.7、人行通道棚应按平面图贯通,并做好指示标志牌7.8、搭设防护棚脚手架前,应搭设临时性满堂脚手架搭设过程中应有防倾覆和防止坠物伤人的措施7.9、工地临时用电线路的架设不得架设在防护棚脚手架上7.10、防护棚脚手架应设置二组保护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7.11、防护棚搭拆时,地面应设围栏和警戒标志,并派专人监护,严禁非操作人员入内7.12、脚手架安全检查每周一次,节假日及特殊天气前先后各一次并做好安全检查记录每月维护二次,分别为每月15日和30日,并做好维护保养记录7.13、在使用期间,不得随意拆除脚手架杆件如遇特殊情况,应预先申请,办好手续,采取加固措施后方可临时拆除,当工作完成后,应立即恢复原样7.14、不得在脚手架基础及邻近进行挖掘作业,否则应采取安全措施,并报有关部门批准。
8、防护棚检查与验收:8.1检查与验收时间:防护棚架体搭设后使用前,由项目部组织相关人员参加验收,必须由方案编制人、审批人参加验收8.2防护棚使用中,应定期检查下列项目:① 杆件的设置和连接等构造是否符合要求② 扣件螺栓是否松动③ 立杆的沉降与垂直度的偏差是否符合规范的要求④ 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要求⑤ 是否为超载8.3防护棚的验收:① 防护棚脚手架搭设的技术要求,允许偏差应符合规范要求,进行验收,并作记录,验收人员签字认可② 安装后的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采用扭力扳手检查同,抽查方法按随机分布原则进行(当拧紧扭力矩达65N•m时,不得发生破坏)9、防护棚的管理与使用维修:9.1防护棚必须由项目经理、架子工、专业技术人员组织进行验收及定期检查,并作检查记录9.2施工现场带电线路无可靠安全措施一律不准通过防护棚脚手架9.3在搭拆防护棚脚手架时,如果竹笆、杆件等尚未扣绑扎牢,或拆开绑扎,均不得中途停止9.4定期做好防护棚脚手架杆件变形、竹笆损坏等检查及维养工作10、应急预案:10.1、目的:为了对脚手架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脚手架倾斜、坍塌、垮架、高空坠落或落物伤人等事故进行紧急处理,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减少企业经济损失,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10.2、结构组织: 1)、抢险组织机构 2)、抢险指挥中心设立在项目经理办公室里10.3、应急抢险程序 10.3.1、减少应急预案风险的措施1)作业层跨地(楼)面高度≥2.5m时,在其外侧边缘必须设置挡护高度≥1.1m的栏杆和挡脚板,且栏杆间的净空高度应≤0.5m.2)在脚手架高空落物影响范围内同时进行其他施工作业或有行人通过的脚手架,应采取外立面全封闭、半封闭等适合的防护措施3)防护棚的外侧面应按防护需要采用立网围护4)采取合理的施工方法,避免因操作不当而造成的事故10.3.2、 应急联络 1)险情发生后,事故现场第一目击者迅速向应急指挥中心发出求救信号; 2)应急指挥中心接到险情信息后,立即作出下述应急反应; 3)迅速组织抢险队,立即进行现场抢救工作; 4)通过通讯工具,立即与当地医疗、消防、部门取得联络,请求支援 5)应急联络单位:机构名称地址备注应急指挥中心项目经理办公室医院120消防119公安110 10.3.3、 事故现场应急处理 1)警戒隔离:抢险队员在事故现场周围设立警戒线,以防止非抢险队员进入警戒区内,造成连锁事故,为更好的进行抢险工作创造条件。
2)人员疏散:抢险队员将事故现场被困人员,及时组织转移到安全地带,并将现场非抢险人员转移出事故现场 3)人员抢救:抢救队员将受伤人员从事故现场解救出来,并进行现场急救处理 4)险情控制:抢险队使用预备的应急物质,对有进一步倾斜、倒塌发展趋势的脚手架进行加固,以最大限度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失 5)设置导向:在事故现场入口及进入现场的主要通道安排引导人员,以引导救险车辆、人员、物质等迅速准确地进入施工现场 6)记录:事故发生后,由质检部门有关人员对事故的发生、发展以及抢险救护等过程情况进行记录,为事后的调查、分析提供资料 10.3.4、善后处理 现场抢救工作完成后,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部有关部门和人员,配合上级部门,对事故的发生、发展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调查,形成相关的调查记录 对事故中受伤人员应及时送往医院治疗,直到伤愈后方可出院,并按有关要求支付受伤期间的误工损失,对事故中不幸死亡人员应做好其家属的思想工作,并按有关规定及时将赔偿费用支付给家属11、防护棚的验算:防护棚1计算书一、搭设参数立杆纵距la(mm)2000立杆横距lb(mm)2400立杆步距h(mm)1500防护棚高度H(mm)3800防护层层数n2上下防护层间距h1(mm)800斜撑与立杆连接点到地面的距离h2(mm)2400顶层水平钢管搭设方式钢管沿纵向搭设水平钢管间距a(mm)400横向斜撑与顶层防护层连接点到立杆的距离l1(mm)1200纵向外侧防护布置方式剪刀撑钢管类型Ф48×3.2扣件连接方式单扣件扣件抗滑移折减系数0.8立杆布置单立杆纵向水平杆计算方式简支梁立杆计算长度系数μ11.3斜撑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