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方案.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pu****.1
  • 文档编号:534244718
  • 上传时间:2022-09-1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9.5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一、文本概述本课是语文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课文,本节课是第二课时,《鸟的天堂》是我国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一篇散文它的特征是文章动静结合,韵味十足,遣词造句精妙准确,表达感情充沛细腻动静结合,情景交融是本文的最大特色文章的第一部分以写静态为主,重点描绘了大榕树树大,干多,枝繁,叶茂的特点;第二部分则以写动态为主,展现了一幅百鸟齐鸣、万鸟纷飞的热闹画面《鸟的天堂》在本册教材中有其独特的作用,担负着指导学生进行“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的重点训练的实践任务新的课程标准强调语文的实践性,“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积累和实践中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二、教学目标分析根据新课程的三维目标要求,确立以下目标:知识与能力1、理解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体会静态和动态的描写方法过程与方法1、激趣导入:整体感知,导入文章内容,教师为学生设疑,激发学习兴趣2、目标学习: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结合课文相关资料,围绕疑问展开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3、品味文本:让学生在朗读和交流中咀嚼语言文字,品位语言,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和思想感情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由衷赞美,感受人与自然、动物的和谐之美,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中这个班级的学生个性活泼、开朗,知识掌握能力较好,思维活跃,学习积极性高并敢于表达,且阅读能力与表达能力较强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大部分学生都具有较好的信息技术基础和较强的操作能力因此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大胆组织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取新知,掌握技能同时要兼顾学生的能力差异,重视学习兴趣的培养和个别后进生的指导本班学生的缺点是比较活跃,内向的学生也不少,所以我选择教学并重的教学模式,利用任务驱动来适当规范化他们的活动做到有“收”有“放”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任务分配法创设情境、以读代讲、先扶后放、“双主”教学法创设有利于调动学生情感的多媒体情境,在大量的语文“读”的实践中,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展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探究性教学活动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资源:自制ppt课件拓展阅读资料六、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整体感知,激发导入 1、昨天我们同巴金老先生一同去了鸟的天堂,谁能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在鸟的天堂中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有感而发的呢?谁能与作者心通,有感的读出作者的心声。

        3、“鸟的天堂”到底指的是什么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这棵神奇的树设计理念:通过对文章内容的回忆引出作者的感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通过读使学生与作者心灵沟通通过设疑的方法调动了学生探究的欲望二、品词读句,感悟树木 1、泛读5---9段,思考这棵有什么特点?  2、默读思考:作者是怎样写出这棵大榕树的特点的?把你感触最深的句段多读两遍,在旁边写上你的体会  3、交流:  (1)预设学生可能会首先读第7自然段,并会强调“大”字  师:你强调了“大”字,想用朗读突出榕树的特点大,有没有不同的看法老师认为应该强调“一”,谁能帮老师说说理由  是啊,这句话是承接前面的争论而来的,让我们先去看看他们是怎么争论的,谁能读一读5、6自然段  从他们的争论能看出榕树的特点吗?这两段该用什么语气读呢?指导朗读  (2)到底是怎样的一株大榕树,让我们如此的争论,让我们再来看一看第7自然段,指名说一说  “不可计数”什么意思?  (课件:出示大榕树图片)指导看课件,谁能用一个词语表示大榕树的大(独木成林)  一个“卧”字让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了什么?再引导看课件。

      谁能用朗读来展示大榕树的“大”  师:人常说“独木不成林”,但这棵却覆盖整个小岛,形成独木成林的奇观,我们现在一起来看一看这样的大榕树她是那样安详、优雅、自然、宛若一个隔离尘世的人间天堂,难怪作者这样赞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齐读)  (3)学生引出第8自然段,闭目听老师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颤动”什么意思?换成“抖动”行吗?想像“颤动”和“抖动”的样子,引导学生联系整个句子,理解颤动表现了新的生命虽是弱小的,但生命力是旺盛的  师:多么旺盛,充满生机的大榕树啊!难怪作者如此赞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回读)  让我们一起齐读这一段  (4)如果你是一只小鸟,你愿意来这棵南国的树上安居乐业吗?可是作者却没有看见一只鸟的影儿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对吗?  让我们再次走进鸟的天堂设计理念:利用课件创设的情景进一步品词读句,感悟课文这不仅体现“双主”的教学模式也为下面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奠定了基础在此环节中信息技术为教学创设了情境,也作为了提供丰富资源,加工信息的认知工具三、品读想像,写作训练  1、闭上眼睛听老师读11-13自然段,想像  2、说说你看见了什么?  3、从中我们发现鸟的天堂有什么特点?  (出示课件:群鸟飞出的场景)4、谁能用朗读表现鸟儿的多和自由快乐?  5、“应接不暇”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师:理解词语的方法很多,你可以查字典、工具书,也可以联系上下文。

        6、“鸟的天堂”里有许多鸟,可作者为什么只具体写一只画眉鸟呢?这就是我们曾经说过的点面结合的表达方法这只画眉鸟就是这里的点,许许多多的鸟就形成了面以一只画眉鸟展示鸟儿们的自由快乐,让我们感受到了群鸟欢腾的壮观景象,这又叫动态描写那么前面的大榕树就属于(静态描写)动静结合是本文的又一表达方法,在今后的写作中,同学们要善于运用这两种表达方法 设计理念:创设的这些问题情境能触动孩子的内心,启发学生的思维,而放手让学生质疑,更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丰富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实现情感目标的大幅度跨越,达到移情的目的,为探究性学习推波助澜四、质疑感悟 1、默读第14自然段,谁能火眼金睛发现问题?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前面一个“鸟的天堂“加了引号,而后一个没有?(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昨天不是没有鸟而是我的眼睛没有看到,因为去的时间是黄昏,鸟都栖息了,再加上大榕树的枝叶繁茂,所以没有看到而第二次是早晨去的,鸟都欢快地飞出来作者见到的确实是鸟的天堂第一个“鸟的天堂”加引号,指的是茂盛的大榕树第二个不加引号,是用天堂来比喻这里对鸟儿的栖息繁衍再合适不过的地方,是名副其实的鸟的天堂2、鸟的天堂里既然有这么多的鸟,就让我们一起来尽情欣赏吧!(出示课件)设计理念:通过对两个不同意义的引号的比较,更加深入的理解文章内容。

      利用信息化手段触动孩子们的爱心五、拓展迁移,渗透教育  1、学完了课文,谁能告诉我这里为什么成了“鸟的天堂”呢?  2、大自然多么的神奇、美丽,我们应该学习这里的人们,保护鸟类、保护环境,让我们的地球母亲成为人间的天堂六、尝试写作  如果你是鸟的天堂里的一只小鸟,你会怎样向别人介绍你的家园呢?以榕树上一只小鸟的身份写一篇导游词利用课件播放背景音乐)设计理念: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在学完课文后有创造表达的欲望,提高学生写作水平,通过写后的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进步,体验写作的成就感我设计的习作提示语能激发学生的习作欲望,使学生有话愿说,有话可说七、板书设计  树:大、茂盛、勃勃生机鸟:多、自由、快乐。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