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源自--爱(教师论文).doc
3页教育源自-■爱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爱心是人类的一种高级情感,但是又和人类的理智、道德、审美、人 格相互关联爱心育人”不仅是一般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要求,更是 教育人道主义的体现教育是培养生命的事业,世界上还有比生命更 重要的吗?作为教师,最可贵的是能够保持高尚的人道主义情怀一、愚爱于教“大多数身体有缺陷,很多有慢性皮肤病,使他们步履不便,或是 头上长癞疮,或是衣衫褴褛,满身是虱子;很多人骨瘦如柴,形容枯 槁,目光无力;有的是不知羞耻,习于伪善和欺骗;另一•些儿童为不 幸所折磨,变成猜疑、胆怯的人,完全缺乏感情"面对这些孤儿、 弃儿、病儿、弱儿,裴斯泰洛齐和他们“一同哭泣,一同欢笑……” “他们生病时,我在他们身边;他们健康时,我也在他们身边;他们 睡觉时,我还在他们身边我最后一个睡觉,第一个起床,在寝室里, 我们一起祈祷……直到他们熟睡为止被孩子们称为“慈父”的裴 斯泰洛齐说,我的目的在于使他们过着共同的新生活,产生新的力量, 在孩子们中间唤醒他们的兄弟般的情谊,使他们成为热情的公正的亲 切的人他用自己的行动谱写了 “爱的教育”的人类奇迹,他是我心 目中的“爱心之父”。
从他身上,从苏霍姆林斯基身上,从陶行知身 上,我得到一个启迪:作为教师,爱心比什么都重要!语文,连接着健康的生命《新课标》所蕴涵的情感就是爱德 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 唤醒、鼓舞爱不仅是教育的一切,更是语文教师成功的根本保证, 家长把寄予希望的孩子送到学校,教师就拥有了许多不同特点的鲜活 生命而我们教师的一切教育行为,就必须在真挚的没有偏爱的情感 下,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关爱的沃土里得以全面的滋 养和提升一个具有责任感的教师应该继续家长的爱,但又要区别于 那种血缘关系的爱,更要以教育者的眼神,拥抱你面前所有的孩子, 并把他们看到眼里,在这个眼神里包含着对孩子、社会发展的使命感 教师对学生的情感,是在一个更广泛的背景下,以孩子的成长和变化 的价值为前提的,是超越其他诸如友情、爱情等其它情感的爱,教师 希望孩子能够赶快成长超越自己语文的学习是学生与作者、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感情相 互交流的过程我们要认清自己的角色,尊重每一个学生,师生关系 应亦师亦友我们尊重学生的人格,更尊重学生的不同的思维模式、 思维技巧,乃至求新求异的思维新大纲或新课程标准都强调:“尊 重学生的独特体验”、“重视学生学习趣味选择” O前者是对学生个 性的关注;后者是对学生心理需求的关注。
实际上,语文教育的意义 在于她试图改变一个人的性情,让他变得更有教养,更富情趣,更具 亲和力,更憧得生命的无奈和崇高,更能理解、尊重和珍惜生命,更 能悲悯、宽容和善待自然、人、事,也包括自己,一句话,语文教育 就是努力让人变得更像人她为人做任何事情,提供一个人文、心理 和情感的背景,她让你一举手一投足-颦一笑,哪怕是一声叹息,都 自然流露出一种文化的底气和精神的意蕴语文教学需要我们走进学 生的心灵,确立生命意识,给学生以人文关怀,使语文教学充满生命 力二、用爱心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1 .爱学生就要了解他们了解他们的爱好和才能,了解他们的个 性特点,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对于一名好教师而言,只有了解了每 个学生的精神世界,了解了每个学生的特点,才能引导他们成为有个 性、有志向、有智慧的完整的人教育是入学,是对人类灵魂的引导 和创造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粗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 他的思维、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2. 教师要善于创造一种民主、平等、真诚、信任的对话氛围教 育家爱默森说:“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对话应在民主、 平等的基础上进行,没有民主、平等就没有对话因此,教师要从传 统的高高在上的权威地位中走出来,归还学生的话语权,这实际上是 一种人文精神的体现,其本身就具有极大的教育价值。
另外,真诚、 信任亦是对话不可或缺的前提,一方面,教师要相信学生有表达自己 见解的能力,有自我发展的潜力;另一方面,学生要相信教师及其他 同学在引导和帮助自己发展这样,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才能彼此敞 开自己的精神世界,进行真诚的交流和沟通民主、平等、真诚、信 任和共同建设的对话氛围是实现师生双方共同丰富和提高的前提条 件3. 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广泛的学 习兴趣学习兴趣广泛的人能够从很多方面的学习中得到各种各样的 知识,掌握各项生活学习的技能,并能将这些转化为自身的优势,运 用到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去,这样,就会得到很多学习的快乐在学习这个过程中,不仅可以开阔自己的眼界,增长自己的见闻, 同时还能够磨练人的刻苦钻研、吃苦耐劳的精神人在学习的过程中, 增长了知识,培养了广泛的学习兴趣,掌握了学习生活的技能,这不 正是拥有美好道德修养的过程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