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有灵犀一点通教案.doc
4页心有灵犀一点通——描画作文“动情点”(教案)一、 经典引路(考虑配乐)有人说,文章的本质就是表情达意,一草一木可洒泪,丝风片雨当欣慰宇宙人生,让我们动情的物事真是太多太多了文学家乔治•桑说过“生活中的点滴感动,永远存在于只要我们伸出手,就可以捉住它的地方今天,老师想带大家重温朱自清先生的名篇《背影》,同学们是否还记得《背影》中那些曾经触动你的情节呢?播放影片《背影》感人至深,尤其是看到身材臃肿、动作蹒跚的父亲翻过铁道去买桔子的片段,眼眶都会觉得湿润了,这个片段就是文章的一个“动情点”那么何为“动情点”?简单地说,就是在生活的某一时刻打动了你的内心,牵动了你的情思的人、事、物它可能是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根白发,一句话语;也可能是一排大雁,一座高山,一条小河,一间老屋,一朵鲜花;还可能是一件再寻常不过的小事,甚至是一个极微不足道的细节……古人见柳思离别、望月念故人、赏秋悲人生、遇水生愁绪,在那一刻,柳、月、秋、水就是诗人的“动情点”我们都希望自己的作文真挚感人,如果能抓住作文中的“动情点”并把它细细描画就会达到理想效果,我们不妨来试试看一篇例文二、 原味作文请同学积极讨论,评价此文的优劣。
考虑使用白板)灯雨,在窗外淅淅沥沥地下着我坐在窗前,为准备明天的考试,紧张地温习功课忽然,灯灭了,周围一片漆黑怎么搞的!这个时候停电!”我大声地喊着就点蜡烛当灯吧旁边椅子上的妈妈一边答应这,一边急忙去找蜡烛火柴不一会儿,妈妈小心翼翼地捧着一截蜡烛过来,又拿出一个玻璃罩子,一盏蜡烛就做成了这么点光能看书吗?”我充满怨气地说了一句,继续往下看……那截可怜的蜡烛终于暗了下去,我不满地对妈妈说:“今天要做的事情还很多,这么点蜡烛怎么行?”“好吧,我去买妈妈连忙起身,匆匆出了门当屋里再次变得黑暗,我不禁为自己刚才对妈妈粗声粗气的态度感到惭愧——我竟将停电的怨愤统统撒到妈妈身上!此处添加写景、联想想象开门的声音响过,妈妈端着一支点亮的蜡烛走进来,放进玻璃罩子里动作描写处)我看到她背上被淋湿了您怎么没带伞就出了门?”我问黑咕隆咚的,摸不到伞妈妈平静地说那您快去换衣服吧,当心感冒细节描写处)微弱的烛光下,我继续看书,“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小草都能知恩图报,而我呢?待我抬起头,蓦然看到,妈妈的身影在烛光的辉映下显得那样的光亮慈祥,我真想拭去她额头上的雨水,温暖她那被我冷却的心!(细节描写处)三、 升格作文(考虑音乐作文)同学们发现,这篇作文不缺乏“动情点”,但是,作者的轻描淡写使得文章索然无味,甚至有矫揉造作之感。
如何凸显“动情点”,大家不妨提一点好的建议吧1、用细节再现情感的美好一滴水里见大海,半瓣花上说人情注意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只有将微小的细节生动的描述出来,才能使文章真实感人人的七情六欲是相通的,能令你动情的内容,往往也能使别人动情然而令人动情的,不一定是事物或物件的整体或整个过程,往往是事物的某个部位或事件的某一细节因此作文不能只写事物的轮廓,而应抓住最让人动情的内容渲染之、凸现之,从而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自己的文章更有力量例如《瞬间》一文:那年的腊八,老天隐隐地皱着眉,没有留给太阳一点空隙饭后,母亲去盛腊八粥,她端了一碗走到已经拿起包要去上班的父亲面前,抬起头微笑着看着父亲的眼父亲放下包,会意地接过碗喝了一口,然后露出孩子般甜甜的笑母亲拿起父亲的包送父亲出了门雪花悠悠地降下来,停在父亲已经开始苍白的发梢上母亲忽然意识到了什么,转身快步回来,拿起放在门厅的伞又急步追了过去母亲赶上了父亲,撑起伞遮住了父亲头顶上的那一片天,父亲停下步子回过头,一丝稍纵即逝的惊讶幻化成双眼清澈的光,带着不易察觉的温柔,像是深邃的湖,浸过千年岁月久久地沉淀成柔和的凝视我心中那块最柔软的地方就像被轻轻揉过的软纸,留下一片片细小的褶皱。
这篇文章以“瞬间”为题,仿佛只是抓住了父母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细节,然而所写的内容却突破时间阈限,刻画出两人深沉而默契的感情世界2、让景物展示情感的含蓄清代王夫之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近人王国维亦云“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的欣喜,“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豪迈,“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凄婉,“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伤悲等等,情由景生,莫不令人心潮起伏,情感激荡以景衬情,可以营造动情氛围同学们可以通过借景写情、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等方式,营造出文章浓烈的动情氛围3、用联想想象丰富情感世界联想想象能将情加倍的表达出来如汉乐府民歌《上邪》一诗中,抒情主人公设想“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爱情何其坚贞!学生修改作文并配乐朗诵结束语:同学们的修改很成功,让我们给自己一点肯定的掌声可见,同学们并不缺少“动情”的体验,只是因为司空见惯而忽略了它们,让它们在不经意间从自己的身边滑走一个“动情点”能触动你的心灵,牵动你的情思,引发你的思考,启迪你的智慧,使你久久不能忘怀,甚至成为你刻骨铭心的记忆。
希望大家学会留住这些稍纵即逝的瞬间,不断积累,使之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自然也就不会文思枯竭了让我们记住乔治•桑的这句话“生活中的点滴感动,永远存在于只要我们伸出手,就可以捉住它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