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论省域城镇化问题.doc
5页浅论省域城镇化问题贵州省大量贫困农民的存在,很大程度是由经济落后, 观念落后,城镇化率低和城乡二元结构等因素造成的2010 年,全国的城镇化率为%,贵州却只有%2011年,全国城镇 人口首次超过农村,达%,而贵州的城镇化率也只有36%左右 假定,现在全国城镇化率%保持不变,未来8年内,贵州的 城镇化水平也需要提高15个百分点才能赶上全国平均水平, 这意味着还将会有万人进入城镇生活这为贵州省的城镇化 建设提供了较高目标,同时也是一个艰巨的任务需要完成 那么,我们是否做好迎接城镇化高潮到来的准备呢?城镇容 量及功能是否具备,原住城里人是否善待新进城的农村人, 是否能解决转移人口的就业等问题都需要在未来短时间内 尽快解决所以说,“国发2号文件”对于贵州来说,是机 遇,也是挑战,需要大勇,更需智慧贵州要实现历史性跨 越,确保2020年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的目标如期实现, 就必须实施城镇化发展战略,因为城镇化是任何一个工业化 国家都必须经过的道路,是不可逆转的城市化进程城镇化 的特点是能够在较小的区域内集聚众多的生产要素,而工业 化则需要生产要素的集聚降低工业生产的成本城镇化可以 使当地经济建设投资更加集中,发挥更大的效益。
通过城镇 化、工业化达到集聚经济的目的,推动经济发展发展第三 产业,也必然要推进城镇化因为只有城镇化和工业化才能 带来更多的第三产业需求,才能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缓解 就业压力,促进第三产业的繁荣和发展因此,贵州的城镇 化有着对全局举足轻重的意义首先,贵州是全国最贫困的 地区,其贫困面大和贫困程度深均居全国前茅,为全国扶贫 开发的重点攻坚区2011年,全省人口 4238万,人均元, 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元,远远低于全国 平均水平贵州人均耕地只有亩,不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而且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的人均亩的警戒线贵州不仅 人多地少,而且土壤贫瘠,产量低,且地势起伏,不利于机 械化和规模化经营这就造成了贵州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的 存在实施城镇化发展战略,尽快把农村富余劳动力从农村 转移进城镇,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缩短贵州与全国差距的 重要抓手,也是提高人民收入重要举措其次,贵州地处长 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上游,肩负长三角和珠三角生态安 全屏障的重任如果贵州的生态遭到破坏,对长三角和珠三 角这经济重地将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而传统农 业毁林造田的生产方式,对生态有着很大的破坏力,所以, 未来贵州的农业发展必须走生态农业、科技工业、绿色农业 的现代化农业道路。
然而现代化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不仅数 量少,而且素质要求高,这更加剧了农村劳动力的富余现象 因此,实施城镇化发展战略,尽快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进 入城镇生活,不断减少乱砍乱伐、乱开乱垦,以及垃圾的乱堆乱放、乱排乱弃,减轻生态负担,无疑具有现实而长远的为什么贵州外出务工人口数量庞大,而城镇化率却低 于全国平均水平,原因就在于贵州的工业不发达,工业化程 度低贵州的城镇化率低,固然说明贵州的经济落后,但也 表明了贵州发展工业有着巨大的潜力同时,资源丰富,农 村劳动力富余为贵州发展工业提供了有力的先决条件以 前,贵州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丰富,但是最大的短板是资金 和技术,随着国发2号文件”的发布,国家在资金和政策 支持将会提供巨大的支持,贵州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展现出了 强大的发展后劲和美好前程首先,贵州矿产资源丰富,是 西南地区著名的“煤海”,崇山峻岭中的蕴藏着巨 大的水力资源,汞、重晶石、辉绿岩、磷、铝土矿、稀土、 镁、猛、镣、钱、金、硫等矿产储量在国内排名前列长期 以来,贵州矿产资源开发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资金支 持较少国发2号文件的发布,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瓶颈 文件中将贵州正式定位为“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资源深加 工基地、特色轻工业基地、以航空航天为重点的装备制造基 地和西南重要陆路交通枢纽。
要“大力实施优势资源转化 战略,构建特色鲜明、结构合理、功能配套、竞争力强的现 代产业体系,建设对内对外大通道,打造西部地区重要的经 济增长极随着国家的资金、政策支持,贵州企业将会获 得长足的发展,城镇化步伐也将随之加快展可以预见,大 量农民工将会回流本省本地,为贵州省的经济建设作出更大 贡献值得一提的是,贵州各地在实践中探索的工业园区模 式,不仅节约资源,便于排污处理和规范管理,而且,工业 的集中,更有利于城镇化建设如果把工业化部署的“园区” 同城镇化一体化统筹兼顾,更会赢得双赢局面其次,贵州 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自然风光、人文古迹、红色文化、民 族歌舞,多姿多彩,别具一格,这是贵州第三产业发展和城 镇化建设最具竞争力的得天独厚优势贵州旅游业的薄弱环 节是基础设施滞后,如果做大做强以"多彩贵州”为代表的 民族文化产品,建设出一大批精品景区,打造出一大批旅游 休闲度假胜地,贵州的旅游业必将兴旺发达,促进第三产业 的高速发展这样,旅游业助推服务业,服务业助推城镇化 的良性循环局面就会形成城镇化的终极目的,是实现城乡共赢一方面,进城 人口进入工业和服务业工作,在满足自身发展和增加收入的 同时,也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另一方面,留在农村的人 口可以获得土地等更多资源,为土地集约化经营和现代农业 发展铺平道路,既提升了农业生产的效率,也能够大幅提高 收入从目前情况来看,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并未与土地脱钩, 除了在城市的工作,每年还需兼顾家乡的土地,导致精力分 散,影响生产效率同时,由于在农村的土地使用权归进城 务工人员所有,土地无法得到有效耕种,导致部分耕地荒芜, 影响农业生产效率这就形成了一方面留在农村的人口土地 资源短缺,一方面土地摇荒严重的现象因此,只有城镇化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种“两不着”的局面贵州经济落后,观 念落后,城镇化发展滞后为了走出经济洼地,实现贵州跨 越式发展,必须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联动笔者认 为,贵州首先需要打破农民“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的传统 观念束缚,并釆取各种有效措施,引导、鼓励大量农民投身 到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建设热潮中来土地关系到农民的切身 利益,政策处置滞后会成为城镇化进程的瓶颈,因而,政府 应该超前谋划,统筹兼顾的对转移进城镇农民的土地提出有 效的处置政策,为农民进城及土地流转铺平道路要做好农 民流转土地的补偿工作土地是大多数农民手中为数不多的 资本,对农民无论是对宅基地还是对承包地流转进行补偿是 鼓励农民进城,打消农民后顾之忧的必要措施。
这个措施应 该根据实际类别实行多元化,不宜简单的等齐划一比如, 对离城镇较远的转移进城农民土地可采用“带地进城”或住 房优惠吸引;对有条件规模化经营地区农民可采用土地入 股,并在城镇为其集中规划建设优惠住房;而对城镇周边农 民土地则应考虑现金补助和提供集中优惠住房;对工业园区 的农民则应考虑提供集中的优惠住房和就业安排等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