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指导工作.doc

13页
  • 卖家[上传人]:简****9
  • 文档编号:98787225
  • 上传时间:2019-09-1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1.50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总开关” 与“总方法”在工作和实践中,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为什么有的同志年龄相仿、资历相当、学历相近,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却迥然不同?处理的结果却大相径庭?为什么有的同志人品厚道,工作勤奋,却群众不满意、领导不认可?为什么有的同志辛辛苦苦,工作没少做,却往往发生这样那样的问题?为什么有的同志动机良好,却往往处理不好人际关系?诸如此类的问题归纳起来都是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问题,而说到底既有世界观问题,更有方法论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世界观是“总开关”,方法论是最根本的方法因此,我们要树立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就必须牢牢把握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科学发展观这个“总方法”  那么,在实践中,怎样才能做到在科学发展观方法论的指导下,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指导财务工作呢?  一、要善于用系统的观点认识和处理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也是系统论,而系统论最核心的思想是把任何对象都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整体性),从组成系统的各要素的相互关系中探求系统整体的本质和规律,任何一个要素在系统中的存在和有效运行都与其他要素相关联,当某个要素发生变化时,其它要素也会随之变化,并引起整个系统的变化;层次性是系统论的一个重要概念,任何系统都有一定的层次结构,这是系统保持稳定性和连续性的前提条件,也是系统发挥最佳功能的必要条件,层次混乱的系统必然导致力量的分散和功能的降低乃至丧失;系统之所以能够保持整体性,在于它的结构性,即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结合的具体形式,这种形式的外在表现就是系统的整体功能;系统在客观上总是具有某种目的性的,目的的明确使系统通过反馈克服种种干扰,始终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系统论中的整体性、相关性、层次性、结构性、目的性思想,是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系统的整体性要求我们有“四个较高占位”,凡是要从全民航、全空管、全华东、全站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处理问题这就是通常“眼界”和“视野”  系统的层次性要求我们把握“三个层次”拿厦门空管站来说,主要职能是保障飞行安全,主要手段是设备和人员,体现方式是服务(包括三个层次:航务作为主力军为机组服务;技术保障部、网络公司、气象、情报等生力军为管制员服务;机关作为指挥中枢为基层服务),这三个层次既是行政结构的必须,又是管理职责的必然其顺序不能够颠倒(重要性),否则就会出现与对空管制员工改的盲目攀比,就是我站必须全面建设的系统工程  系统的结构性要求我们抓要素、抓环节、抓细节,抓责任比如飞行安全工作是民航的重中之重,而飞行安全工作也是一个系统工程善于用系统论方法抓安全,必然会关注到安全系统的整体,以及整体系统与层次、层次与层次之间的制约关系,使安全的整体链条始终处于良性状态,这样安全工作才有可靠的保证因为事故本身也是个链条,就是人们所讲的事故链任何事故都不是一个消极因素造成的,消极因素成了串,事故就要发生了比如,现在运行部门和安全监督部门,表面上分开的,但实质上监督部门的作用很有限。

      因此,抓安全的真功夫在于及时发现一个个消极因素,并及时化解排除有人讲航空业风险性大,其实风险并不是事故,只要努力使造成事故的消极因素不成为链条,就可以化险为夷  又比如,我们经常遇到工作职责不清,分工不明确,层次混乱,“有利益一哄而上,出了问题无人负责”的现象这是工作效率不高,甚至无效、产生负面效应的一个重要原因从系统的观点看,这是系统内部的秩序和规范发生了紊乱根据系统层次性原则,系统各要素各居其位,各司其职,分工明确,任务具体系统的上一层次根据系统功能目标向下一层次发出指令信息,并随时考核指令执行情况上一层次对下一层次不能事无巨细大包大揽,出现站领导干处长的活,处长干科长的活,办事员无事可干的现象同时又要解决下一层次系统之间的协调问题对系统的下一层次来说,同一层次的各子系统之间的横向联系应由各子系统本身来进行,只有在彼此间不协调或发生矛盾时,才需要上一层次出面解决而下一层次对上一层次又不是盲目服从,被动应付,毫无作为,把一切问题统统上交因此,把握系统层次性原则,能够有效抵制来自系统内外的干扰,从而发挥系统最佳功能效应  系统论并不否定重点论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集中主要力量抓住在全局中最重要、最具有决定意义的问题并予以解决,比如安全,比如学习实践活动,同时兼顾其他问题的解决,这就是突出重点、带动一般。

      在矛盾系统中,矛盾有主次之分,且相互影响、相互转化把握好系统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就能自如地驾驭全局,推动重点工作和一般工作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协调一致地发展 二、要善于用全面的观点认识和处理问题看问题要全面这说起来容易,实际上要做到也很难学会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关键是要善于用全面的观点审视自己和看待本单位的工作我们有的同志,“讲成绩一大套,讲问题小冒号”,对事实的扩大和缩小形成了巨大反差有的同志,“看自己一朵花,看别人豆腐渣”,对别人的过失如数家珍,积人小账,把人看死;对自己则自视甚高,完美无缺有的同志甚至不明白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益于病的道理,对于批评、帮助或建议往往认为是跟自己过不去还有的同志戴着有色眼镜看问题,越看越失真走样,完全是《列子》“疑邻失斧”中所说的失斧复得者看邻家小伙子的心态  正如毛泽东所说,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学习运用这一思想方法,我们的同志在顺利的时候,就要看到问题,看到隐患,要提高警惕无数事实告诉我们,“成绩不说跑不了,问题不说不得了”;“多看成绩往往问题多,多看问题常常成绩多”我们经常强调要增强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在看到成绩的同时多找问题和差距,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克服和改进。

      只要认真这样做了,肯定能尝到甜头  三、要善于用联系的观点认识和处理问题  用辩证的观点认识和处理问题,就是将事物作为一个整体从其内在的矛盾运动、变化(含转化)及各方面的相互联系中进行考察,从而找出事物发展运动的规律,并运用这种规律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  讲团结问题,从团结这个问题中我们也能够悟出不少辩证法的道理讲团结,领导班子、干部队伍的团结是关键有些单位长期平稳发展,人才辈出,风气端正,首先得益于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团结得好在这个问题上,荣辱与共就是辨证法观点正如有的同志所说:“互相护台好戏台,互相补台都登台,互相搅台乱了台,互相拆台都下台”我们强调对团结问题不能高枕无忧,一个单位没有不团结的现象,不等于没有不团结的因素;现在团结好,也不等于今后永远好,就各个单位来说,团结状况也不那么平衡所以对团结问题要辩证地看,要有清醒的头脑我们强调团结的问题最好是在团结的时候讲,越是团结,越要讲团结,这样才能事半功倍若是等到不团结的时候再讲团结那就晚了,不但工作受到损失,而且讲起来特别费劲,要成倍地下力气这也是用辩证的眼光维护和发展团结的好局面团结好其实也是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人际关系的辩证法是:你怎么对待别人,别人也往往怎么对待你;种下的是关爱,收获的是阳光,种下的是恶意,收获的是阴霾;你从坏的方面去猜想别人,别人也会猜想你;两个互骂的人都想多骂对方一句,结果都多挨了一句骂。

      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实是人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是人际关系的辩证法在人际关系上,有的同志经常为背后无端的非议所苦恼,在人际关系上,还会经常遇到对某人某事感到意外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对别人先要多从好处想,千万不要立即以敌意设想别人懂得利人利己的人,把生活看做是一个合作的舞台,而不是角斗场,能作朋友尽量作朋友,不能作朋友也不作对手其实世界大得很,给了每个人足够的选择空间,“双赢思维”,摒弃鱼死网破式的“双输思维”,广结善缘,应该成为我们为人处世的一种思想方法  又比如对人的评价一个人的成绩和不足是共存的有所长,就有所短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能够用辩证的观点去看问题,对单位、同志、对自己就会有比较正确的评价,而不是好时一俊遮百丑,不好时一团漆黑一无是处任何事物的消长、变化都是有规律的,祸多藏于隐蔽,而发于人之所忽;成绩和问题两个方面,在一定条件下是经常转化的;知危而安,知乱而治,知亡而存《菜根谭》中说道:“横逆困穷,是锻炼豪杰的一副炉锤能受其锻炼者,则身心受益;不受其锻炼者,则身心受损关键看我们是否会辩证思维人们常讲失败是成功之母,其实成功也是失败之母,这就是“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的道理。

        辩证的眼光是开拓的眼光,能够看到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看到事物的运动变化有这样的眼光,所驾驶的人生之船的航行才会是与光明和智慧为伍的明朗航行四、要善于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和处理问题  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由旧质到新质的运动变化过程,就是事物内部矛盾不断产生、发展和解决的过程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重要观点  我们正处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代市场的本质在竞争竞争就要向前看,要创新竞争不承认过去,只承认现在和将来因此,我们只有用发展的观点认识改革,认识自我,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要把握“四个关系”  一是学习与发展从发展的角度看,在知识爆炸、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适应发展的前提是你比竞争对手学得更快更好在现代组织中,学习的基本单位是团体而不是个人比如加强党委中心组的学习就是一种方式,但效果如何?很值得打问好)团体的智慧高于个人的智慧团体学习能够使成员更好地合作,提高组织的整体素质,使组织目标得以实现但是,无论个人或组织,学习的习惯都不是与生俱来的,都需要培养和锻炼只有着眼于发展,才有不断充实提高的内在要求,才能学而不厌,从根本上提高自己的素质比如,党群工作:继承优良传统和坚持改革创新相结合(政治教育和思想工作方式、方法,党群十多年没有什么荣誉?);把优质服务和科学管理相结合(发号施另和管理手段);把提高保障水平与降低行政成本相结合(条件与效率);把增强自律意识和强化制度约束相结合;  二是机遇与发展。

      机遇是历史进程和逻辑进程的契合人们常用千载难逢、稍纵即逝、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来形容机遇但是,机遇不是虚无飘渺的,把握它要有发展的眼光,所以人们又常用机遇青睐有准备的头脑来形容把握机遇的主观能动性因为着眼于发展,就有不进则退的危机感;就有自我提高的压力和自我加压的动力;就会把自己所思考的每件事、所做的每一项工作都当作对自己能力的测试,当作组织上对自己的信任和考验,从而不错过任何机会其实,人的一生经常处于选择之中,选择这选择那,最终选择的是客观现实为你所提供的多种机遇,而机遇又呈现出多种形态,着眼发展、着眼长远、着眼全面,就可能经常作出最佳选择  三是人才成长与事业发展事业发展与人才成长相辅相成没有人才支撑,事业难发展;事业发展又为人才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厦门的舞台确实小了点庙小就装不下和尚,但与其他空管站比较起来,毕竟不小,问题是没有把和尚用好,我们好多岗位搞副职主持工作、兼职等造成严重的组织缺陷,实质是没有发展的眼光(包括对单位未来发展的责任,对干部人生的负责两个方面)古人云:一年树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树一获谷也,一树十获木也,一树百获人也可是眼下有的同志在干部的使用上,在对自己的看法上,向后看的还比较多,一讲就是过去如何如何,为什么不能多讲讲现在如何,将来应该如何呢?总是跟过去比,比的结果只能是越比越泄气。

      气都泄了,还能发展吗?当然,一个人的进步也不是一劳永逸的,不但要有今天的竞争优势,关键是还有明天的“入场券”  四是总结经验与创新发展经验是人们认识过程的基本环节,对我们做好工作十分重要但经验一般来说是属于感性认识的范围,有待于系统化,上升为理论我们总结经验,以资借鉴,是为了今后更好地发展如果我们满足于个人的狭隘经验,抱残守缺,把局部经验误认为普遍真理,在具体工作中不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是把过去的老一套当作包医百病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