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古代历史故事初一.docx

18页
  • 卖家[上传人]:1768****007
  • 文档编号:237202397
  • 上传时间:2022-01-0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1.31KB
  • / 1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古代历史故事初一 中华文化历史久远,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就有2000年以上,华夏民族在中华大地上演绎出了一幕幕激烈人心的故事,出现一个个叱咤风云的人物,留下了很多可歌可泣的事迹,下面为大家细心整理了一些关于古代历史故事初一,欢迎查阅 古代历史故事初一1 唐玄宗在位时,为了加强边疆的防卫,在重要的边疆地区设立了十个军镇(也叫做藩镇),军镇的长官叫节度使节度使带领军队,还兼管行政和财政,权力很大,地位很重要根据当时的惯例,节度使立了功,就可能被调到朝廷当宰相 李林甫掌权以后,不但排挤朝廷的文官,还猜忌边疆的节度使担当朔方等四个镇节度使的王忠嗣,立了许多战功他手下的将领哥舒翰、李光弼,都是骁勇善战的名将,李林甫看王忠嗣的功劳大,威望高,怕他被唐玄宗调回京城当宰相,派人向唐玄宗诬告王忠嗣想拥护太子谋反,害得王忠嗣险些丢掉了性命后来还是哥舒翰在唐玄宗面前苦苦为王忠嗣申冤,玄宗才免了王忠嗣的死罪,改为降职处分王忠嗣受不了这个冤枉,一气之下就病死了 当时,边疆将领中有一些胡族人李林甫认为胡人文化低,不会被调到朝廷当宰相,就在唐玄宗面前竭力主见重用胡人,理由是胡人善战,而且跟朝官没联系,靠得住。

      唐玄宗原来最怕边疆的将领谋反,就听李林甫的话,提拔了一些胡人当节度使 在这些胡族的节度使中,唐玄宗、李林甫特殊看中一个平卢(治所在今辽宁朝阳)节度使安禄山 安禄山年轻时在平卢军里当过将官,因为不遵守军令,打了败仗边疆守将把他解送到长安,请朝廷处分当时的宰相张九龄为了肃穆军纪,把安禄山判了死刑唐玄宗听说安禄山挺能干,下令把安禄山释放 张九龄跟唐玄宗说:“安禄山违反军令,损兵折将,按军法不能不杀;而且据我视察,安禄山不是个和善人,不杀唯恐后患无穷 唐玄宗不听张九龄劝谏,还是赦免了安禄山后来,张九龄被撤了职安禄山却靠他奉承拍马的手段,一步一步地升官,当上了平卢节度使不出三年,又兼任范阳(治所在今北京市)节度使 安禄山当了节度使以后,就尽量搜罗奇禽异兽,珍宝珍宝,常常送到宫廷讨好唐玄宗他知道唐玄宗喜爱边疆将领报战功,就实行阴谋手段,诱骗平卢旁边的少数民族首领和将士,参与宴会在酒席上,用药酒灌醉他们,把兵士杀了,又把他们的首领割了头,献给朝廷报功 唐玄宗经常召安禄山到长安朝见安禄山抓住这个机会,使出他狡猾的手段,尽量讨唐玄宗的喜爱安禄山长得特殊肥胖,凸肚子,矮个子,装出一副傻乎乎的样子。

      唐玄宗一见到他就乐了 有一次,唐玄宗指着他的肚子开玩笑说:“这么大的肚子,里面装的什么东西?” 安禄山毫不犹豫地回答说:“没有别的,只有一颗赤诚的心 唐玄宗认为安禄山真对他一片忠心,心里更兴奋了以后又封安禄山为郡王,还替他在长安造了一座跟王公贵族住的一样华丽的府第安禄山搬进王府后,唐玄宗每天派人陪他一起喝酒作乐;还让杨贵妃把安禄山收作干儿子,让安禄山在内宫随意进出,亲热得像一家人一样 安禄山骗取了唐玄宗和李林甫的信任,除了范阳、平卢两镇外,又兼了河东(治所在今山西太原)节度使,限制了北方边疆的大部地区他隐私扩充兵力,提拔了史思明、蔡希德等一批猛将,任用汉族士人高尚、严庄帮他出谋划策;又从边疆各族的降兵中选择了八千名壮士,组成一支精兵,囤积粮草,磨砺武器只等唐玄宗一死,他就打算叛乱 没多久,李林甫病死,杨贵妃的同族哥哥杨国忠靠着他的外戚地位,接任了宰相杨国忠原来是个流氓,安禄山瞧不起他,他也看不惯安禄山,两个人就闹起冲突来杨国忠几次三番在唐玄宗面前说安禄山肯定要谋反但是唐玄宗正在宠信安禄山,哪里会信任 日子一长,安禄山的谋反的迹象慢慢暴露出来了。

      他向朝廷要求把范阳的三十二名汉将都撤换了,由他自己另外委派;唐玄宗亲自写诏书要安禄山到长安,他也推托有病不去唐玄宗起先对安禄山怀疑起来但是无论唐玄宗或是杨国忠,都没有想到该怎样防备安禄山的叛乱 公元755年十月,安禄山经过周密打算,确定发动叛乱这时候,正好有个官员从长安到范阳来安禄山假造了一份唐玄宗从长安发来的诏书,召集将士宣布说:“接到皇上密令,要我马上带兵进京讨伐杨国忠 将士们都觉得很突然,面面相觑,但是有谁敢对圣旨表示怀疑呢 其次天一早,安禄山就带领叛军南下十五万步卒、骑兵在河北平原上进发,一路上烟尘滚滚,鼓声震地中原一带已经有一百年左右没有发生斗争,老百姓好几代没有看到过打仗沿路的官员逃跑的逃跑,倒戈的倒戈安禄山叛军始终向南进攻,几乎没有遭到什么反抗 范阳叛乱的消息传到长安,唐玄宗起先认为是有人造谣,还不信任,到后来警报一个个传来,他也慌了起来,立即召集大臣协商满朝官员没有经过这样的大变乱,个个吓得目瞪口呆,只有杨国忠反而得意忘形地说:“我早说安禄山要反,还不是被我说准了吗不过,陛下尽管放心他的将士不会跟他一起叛乱不出十天,肯定有人把安禄山的头送来。

      唐玄宗听了这番话,也有些安心了但是,哪儿知道,没有多久,叛军长驱直入,渡过黄河,占据了洛阳 古代历史故事初一2 唐朝时,封建经济旺盛,国力强大,中国和日本的友好往来和文化沟通空前旺盛为了学习唐朝的政治制度和博大精深的文化,自唐太宗贞观年间至唐末期,日本派到中国的遣唐使并成行的就有13次之多(有一次仅达百济),还有一次是派到唐朝的迎入唐使(赴唐的日使,久未归国,派使团前往迎接),两次是送唐客使(送回唐朝的专使)使团中有很多留学生,还有留学僧,其中不乏好学之士和学识渊博之人 中国人也不断东渡日本进行中日文化沟通,其中贡献的是鉴真和尚 鉴真俗姓淳于,生于唐武则天垂拱四年(公元688年),逝于唐代宗宝应二年(公元763年)他是扬州江阳县(今江苏省扬州)人,14岁时进扬州大云寺,从著名天下的智满禅师受戒学禅门在名师的指引下,鉴真的学业突飞猛进三年后,他离开大云寺到越州(今浙江绍兴)龙兴寺学戒律,并受菩萨戒唐中宗景龙元年(公元707年)他云游四方求学,到过洛阳、长安景龙二年,他20岁时,由律宗法师弘景主持,他受了具足戒此后,他不断钻研佛教经义,对律宗有很深的探讨。

      733年,他被誉为江淮一带的授戒大师,在佛徒中的地位很高,成为一方的宗首 唐玄宗开元元年(公元713年),鉴真回到扬州大明寺宣讲戒律,听他讲经和由他授戒的弟子达四万多人,这时,他已是学识渊博、威望很高的佛学大师了他还不断组织僧人抄写经书,多达33000多卷,他还设计建立过寺院80多所,日原来到大唐的留学僧也都仰慕他的佛学造诣 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日本第九次遣唐使来到大唐随团前来的日本留学僧荣睿、普照受日本圣武天皇之命,约请鉴真东渡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冬十月,荣睿、普照来到扬州大明寺拜谒鉴真,表达日本仰慕之意,并说:佛法虽然流传到日本国,可是还没有传法授戒的高僧,请大和上东游兴化鉴真问寺内诸僧,有谁情愿应此远请众僧默然良久,才有一僧名祥彦者说:彼国太远,生命难存,沧海淼漫,百无一至人生难得,中国难生,进修未备,道果未克,是故众僧缄默鉴真听后说:为法事也(为了宏法传道),何惜身命!诸人不去,我即去也鉴真去意已定,从今,就起先了东渡日本的打算 第一次东渡日本,鉴真和弟子祥彦等21人从扬州动身,因受到官厅干涉而失败其次次东渡他买了军船,采办了不少佛像、佛具、经疏、药品、香料等,随行的弟子和技术人员达85人之多。

      可是船出长江口,就受风击破损,不得不返航修理 第三次出海,航行到舟山海面又因触礁而告失败 公元744年,鉴真打算由福州出海,可是在前往温州途中被官厅追及,强制回扬州,第四次东渡又没有胜利 748年6月27日,鉴真进行第五次东渡,他从扬州动身,在舟山群岛停岸三个月后横渡东海时又遇到台风,在海上漂流了14天后,到了海南岛南端的崖县在辗转返回扬州途中,弟子祥彦和日本学僧荣睿相继去世,鉴真本人也因长途跋涉,暑热染病,双目失明 唐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十月十五日,日本第10次遣唐使归国前夕,遣唐大使藤原清河、副使吉备真备、大伴古麻吕和仕唐多年、历任唐光禄大夫、御史中丞、秘书监等职的日本留学生阿倍仲麻吕(汉名晁衡)等也打算回国,他们同到扬州延光寺参谒鉴真藤原大使说:早闻大和尚曾五次东渡日本欲去传教,今日得见,万分荣幸,若大和尚仍有此愿,弟子等有船四艘返日,应用物品俱备,不知肯同行否?鉴真虽已66岁高龄,且双目失明,但为了传教授戒,为了中日人民的友好及文化沟通,便应允了日方恳请 鉴真欲再度赴日的消息在扬州传开后,有关寺院为阻挠此行,严密防范这时正好鉴真弟子仁干从婺州(今浙江金华市)来扬州,密知师父将要远行,遂暗中约定由他备船在江头接候。

      十月二十九日晚,鉴真及弟子工匠等24人从扬州龙兴寺潜行至江头,迅即登船启程,出大运输河入长江,直趋苏州黄泗浦(今江苏省常熟县黄泗,即黄歇浦)与日本遣唐使船队会合 鉴真带去的物品有如来、观世音等佛像8尊,舍利子、菩提子等佛具7种、华严经等佛经84部300多卷,还有王羲之、王献之真迹行书等字帖三种 古代历史故事初一3 耶律父子建辽后,又经过了辽世宗、辽穆宗两朝到辽景宗耶律贤即位时,中原已进入北宋时期北宋初年,日渐强盛的辽国始终是宋朝的劲敌为了争夺黄河以北的土地,两国之间进行了四十多年的斗争在辽国的统治阶层中,有一位在政治上有远见卓识的女政治家和军事家萧太后,为辽的强大作出了重要贡献 萧太后名绰,字燕燕,契丹人生于公元953年,是辽国北府丞相萧思温最喜爱的女儿萧太后自小聪慧才智,有一次,萧思温让几个女儿一道扫地,视察下来,只有燕燕扫得最干净他心里在说:“这个姑娘以后最有出息 后来,萧燕燕被招入宫封为贵妃辽景宗耶律贤即位后三个月,她就被立为皇后,那一年她才十六岁契丹族的女性对射箭、打猎等非常擅长,燕燕在这方面同样拿手 景宗即位时,面对的是一片乱糟糟的局面,他想大干一番,萧皇后给他出了不少好办法。

      景宗常对大臣说:“你们凡是写到皇后的讲话,也要用‘朕’字,这可要作为一条法令定下来!”可见,萧皇后那时就已初步显露了政治才能 景宗三十五岁时患病去世,儿子耶律隆绪继承了皇位,他就是辽圣宗景宗在遗嘱中强调:今后国家大事都要听皇后的指挥圣宗当时只有十二岁,萧皇后就以皇太后的身份摄政,起先掌管辽国政权那一年她才刚刚三十岁 一个寡母,一个幼子,面对的是部族很多人不服的眼光,外边又传来不少打仗的消息,萧太后感到非常担忧她哭着向丈夫的旧臣流露了内心的忧虑这时,耶律斜轸(zhěn)、韩德让等说:“我们都是先皇的老臣,只要你信得过我们,有什么可怕的!” 韩德让出于对朝廷的忠诚,对萧太后赤胆忠心无论是外出作战,还是对内管理国家,他都全力以赴,使萧太后与辽圣宗逐步巩固了统治地位后来他被辽圣宗赐名为耶律隆运 公元983年六月,辽圣宗尊自己的母亲为“承天皇太后”,这就是历的“承天后摄政时期”在军事上,她全力信任和依靠耶律斜轸和耶律休哥耶律休哥被萧太后任命为南方军事总负责,镇守燕(今北京);而耶律斜轸因为有治国的才能,萧太后早就将让他娶了自己的侄女,并委任他为北方的机要大官 过了三年,宋朝将领曹彬、米信等人向辽国发起进攻。

      耶律休哥率军断了宋军的粮道,以一支轻骑兵对宋军脱离大部队的零星官兵进行打击萧太后也亲自率军追击宋朝官兵在逃跑中惊惶失措,相互踩踏,死的死,伤的伤,损失过半还有不少宋兵跌入河里,结果造成河水堵塞由于战功显赫,耶律休哥被萧太后封为“宋国王”。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