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潜江市园林第二初级中学高一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
8页2020年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潜江市园林第二初级中学高一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在某个条约的签字仪式上,一个自称“中国通”的帝国主义分子写了一上联:“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其他帝国主义分子听后连声叫绝,并发出阵阵狂笑一个中方官员站起来,义正辞严,对了一个下联:“魑魑魍魍,四小鬼鬼鬼犯边请问该条约是:A.《辛丑条约》 B.《南京条约》 C.《天津条约》 D.《北京条约》参考答案:A2. 1949年后,中国积极主动地融入世界将下列重大外交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②中美关系正常化③参加万隆会议④加入世界贸易组织A.③①②④B.③②①④C.①②③④D.②①③④参考答案:A中国重返联合国是在1971年;中美关系正常化是在1979年,以中美建交为标志;万隆会议是在1955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2001年故答案为A3. 8月15日、9月2日(或9月3日)、9月9日、10月25日,是抗战胜利之时4个非常具有纪念意义的日子2014年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其理由是因为这一天的前一日( )A.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 B.举行了中国战区的受降仪式C.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 D.被日殖民50年的台湾光复参考答案:考点:9S:抗日战争.分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考查抗日战争胜利之时4个非常具有纪念意义的日子.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解答:结合所学可知,l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签署投降书,9月9日举行了中国战区的受降仪式,10月25日被日殖民50年的台湾光复,题干中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是因为因为这一天的前一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故C项正确.其余三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选C.4. 明清之际有学者提出:“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
……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以下属于他的主张的是A.反对以孔子是非为标准B.“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C.事物发展变化有规律可偱D.“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参考答案:C【详解】材料的主要意思是天地之间的德不易改变,而天地每天都在变化,每天都有昼夜,就好像人都有生死一样,世界有变革一样,记载历史的人以一个君主为一世,一姓氏为一代而已,揭示了自然界的变化规律、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故答案为C项A项,材料中的主要观点是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与“以孔子是非为标准”无关,排除;B项,“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的意思是限制君权,与材料强调物质发展有规律不符,排除;D项,“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指的是顾炎武的思想,强调的是致力于社会变革,与材料强调物质发展有规律不符,排除5. 它是美利坚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法,是美国的最高法它的最重要意义在于它将法国启蒙运动时期以来人类对理性政治的追求变为现实它”是指A.《权利法案》:B.《独立宣言》C.《1787年宪法》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参考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是美国的最高法”“将法国启蒙运动时期以来人类对理性政治的追求变为现实”可知,这一法律是《1787年宪法》,选项C正确;选项A是英国的法律,排除;《独立宣言》不是法律文件,排除B;选项D不是美国的基本法,排除。
6. 16世纪时,从英国到印度的最便捷的航线是:( )A.英国→大西洋→印度洋→印度 B.英国→地中海→苏伊士运河→红海→印度洋→印度C.英国→地中海→奥斯曼帝国控制区→印度D.英国→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印度参考答案:A略7. 清朝后期“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反映出当时的政策是A.禁止走私贩运 B.抑商、禁海 C.重农抑商 D.保护生态资源参考答案:B8. “中根区”是指履行1985年在卢森堡申根镇签署《申根协议》的26个欧洲国家所组成的区域对于国际旅行者而言,该区域内的各个国家之间几乎不存在边境管制这反映了当今世界A.人口迁移自由无限制B.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C.国家主权被消解殆尽D.经济呈现区域集团化参考答案:D【详解】根据“26国欧洲国家所组成的区域内”对“国际旅行者”,“几乎不存在边境管制”,结合所学可知,中根区的出现反映了欧洲为代表,世界范围内的“区域集团化”得到发展,D项正确;中根区是对“国际旅行者”而言而不是对人口迁移所说,A项错误;这是一个旅行自由的协议,与政治多极化无关,B项错误;协议对成员国某一方面加强合作,不能反映当今世界国家主权被消解殆尽,C项错误。
9. 一位非洲学者对近代以来欧、亚、非三洲的人口变化作了如下统计(单位:百万人),他制作了如下这张表格最有可能是为了说明 1650年1750年1850年1900年非洲100100100120欧洲103144274423亚洲253437656857A.非洲人口长期停滞在一亿人左右 B.欧洲殖民者推行种族灭绝政策C.黑奴贸易给非洲人口带来惨重损失 D.非洲人口在世界总人口比重下降参考答案:C10. 明朝的内阁和清朝的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 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参考答案:C11. 武宣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发祥地之一在武宣民间流传着这样的歌谣:“不怕清妖兵马足,天军引他到山麓,好比红薯堆进灶,大大小小一窝熟”;“妹莫忧,卷起包袱上柳州,跟随天军去打仗,太平天下乐悠悠”这表明太平天国运动A.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B.军事力量强于清政府C.实现了土地平均分配D.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参考答案:A由题干关键词“当地流传”、“到山麓”、“妹莫忧”、跟随天军去打仗”可知,太平天国运动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故A正确;材料没有比较太平军与清军力量对比,故B错误;土地平均分配与材料主旨不符,故C错误;材料中论述的是太平军的群众基础,不是说顺应历史潮流,故D错误。
12. 一名日本人在重庆拿到了清政府准许其开办工厂的营业执照,这一现象最早可能出现在:A.1840年 B.1860年 C.1895年 D.1901年参考答案:C13. 当地人民群众发出《申谕英夷告示》,警告英军,若敢再来,“不用官兵,不用国帑,自己出力,杀尽尔等猪狗,方消我各乡惨毒之害也!”材料反映的事件是( )A.广州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B.义和团反帝斗争C.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D.虎门销烟参考答案:A14. 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都对我国的政治发展产生过深远影响对于这三种政治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都是与宗法制互为表里的制度 B.都没有起到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C.地方长官都通过选择产生 D.都为当时统治者巩固统治提供了制度保障参考答案:D15. 1693年英国议会提出《任职法案》,规定凡议员得到国王任命或从国王那里领取薪俸后,就失去了议员资格该法案被国王威廉三世否决,以后如此多次,直到1707年才获得通过下列对上述内容解释正确的是A.英王违背了《权利法案》的规定B.英国政体出现了十分严重的倒退C.英国君主立宪制度在渐进中完善D.英王最终失去了全部的政治权力参考答案:C从材料内容上看,《任职法案》的规定实际上是确保议会组织上的独立,使议会不受国王控制,从而可以限制王权,使君主立宪制不断完善,故C项正确,B项错误;1689年英国颁布了《权利法案》来限制王权,1707年通过的《任职法案》是对《权利法案》的补充,故A项错误;D项错误,错在“最终失去了全部”。
16. 苏维埃俄国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A、把大中小工业收归国有,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国家 B、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在困难中战胜敌人C、取消自由贸易,防止商人投机 D、把农民的余粮收归国有,防止富农阶级产生参考答案:B17. 下面四幅关于五四运动的对联,哪一幅反映了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A.“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B.“学生一日不释,本店一日不开”C.“民众雪耻心坚,全市罢工;本店金钱主义,独自开张”D.“学生含冤,属地三年不雨;同胞受辱,可兆六月飞雪”参考答案:考点:9I:五四运动.分析:本题考查五四运动的相关知识.对五四运动结果的正确记忆是解答 本题的关键,解答:题干要求的是选择反映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的胜利的对联.A项“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围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能反映出归还了青岛,罢黜了曹、章、陆三人,释放了被捕学生,这正是五四运动的成果.故A正确.BCD均与题干“取得初步胜利”没有关系.故排除.故选A.18. 图是曾经在中国大地上广泛流行的一首歌曲它最早流行于( )A.1924~1927年 B.1927﹣1937年 C.1937~1945年 D.1945﹣1949年参考答案:考点:9L:国民大革命.分析:本题歌曲为内容考查国民大革命.考查国民大革命的革命目标、参与的阶层等知识.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国民大革命相关知识的掌握.解答:依据题干歌词“打倒列强,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结合所学可知,这是属于国民大革命时期歌曲,国民大革命的时间是1924﹣1927年,故A项正确.1927﹣1937年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37~1945年是抗日战争时期;1945﹣1949年是解放战争时期,均不符合题意,故BCD三项排除.故选A.19. 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农业拥有土壤整治、田间管理、多熟种植、维持地方、良种选育、能量循环等众多配套措施的农艺体系。
这一“农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A.刀耕火种 B.精耕细作 C.自给自足 D.男耕女织参考答案:B【详解】试题分析:根据“拥有土壤整治、田间管理、多熟种植、维持地方、良种选育、能量循环等众多配套措施”可见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故选BACD项在题干中都没有得到体现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古代农业的特点2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宋代出现了富民阶层苏询对此有这样的描述:“富民之家,地大业大,阡陌连接,募召浮客(四处漂泊的人),分耕其中,鞭笞驱役,视以奴仆,安坐四顾,指麾于其间由此推知,当时A.土地兼并导致了流民问题B.农业经营方式比较落后C.政府实行特殊的土地政策D.人身依附关系更为严重参考答案:C【详解】据材料“富民之家,地大业大,阡陌连接,募召浮客(四处漂泊的人),分耕其中,鞭笞驱役,视以奴仆,安坐四顾,指麾于其间等信息可知,富民之家由于地产多,招募许多流民耕种,结合所学宋代的“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可知,C正确;据材料苏洵描述的是富民之家由于地产多,招募许多流民耕种的状况,A不确切;材料没有体现经营方式是否落后,B错误;结合所学可知D说法违背史实,D错误点睛】宋代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导致土地兼并的加剧和土地买卖的频繁。
21. 下列言论不符合中国皇帝制度的是 A.“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B.“法令出一”C.“别黑白而定一尊”D.“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参考答案:A22. 下列对夏商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家天下”取代“公天下” B、已有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C、采取民主的方式推选国家最高掌权者 D、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参考答案:C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商周时期政治制度?特点23. 2009年红岩革命纪念馆展出了一本泛黄的手抄本,封皮上有“参政员毛泽东在渝市之动态…民国三十四年八月二十六日至九月卅日”的字样当时“参政员毛泽东在渝市”参与讨论的主要问题是( )A.促进国共联合抗战 B.决定实行土地改革C.建立何种政治体制 D.与各民主党派协商建国参考答案:C24. 实行郡县制是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内容,对中国古代政治形成了长久的影响下列有关秦朝郡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皇帝任免调动 B.是郡的最高地方行政长官C.在其辖区内没有自己的封国 D.职位世袭并有权直接任免县令参考答案:D25. 《新唐书·百官志》载:“两京诸市署: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二人,正八品上。
掌财货交易,度量器物,辨其真伪轻重……凡市,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而散这段材料实质说明A.唐政府严格管理城市商业 B.唐政府重视城市商业的发展C.唐政府重视商品的质量 D.唐代城市实行严格的等级管理 参考答案:A略26. 右图是美国邮政总署于1942年7月发行的一枚邮票中国大多数民众看到它的反应可能是A.欢欣鼓舞 B.恼羞成怒C.无所谓 D.不安有加 参考答案:A27. 下列有关军机处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②军机处机构简单,人员精干,外界干扰少③军机处的政治决策具有明显的开放性④军机处的建立,提高了中央集权政府的行政效率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参考答案:B28. 公元前5世纪中期,在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中,罗马制定了《十二铜表法》,之所以说它的颁布是平民的胜利,主要是因为 A、条文内容更加广泛 B、条文明确维护平民 C、条文明晰有法可依 D、条约限制贵族特权参考答案:D29. 表1根据国家统计局《新中国五十年》的数据编制,其中的数据变化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 )表1 1957~1960年经济统计资料(部分) 单位:亿元年份工业总产值重工业产值轻工业产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577043173875371958108358050356619591483867616497196016371090547457A.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出现问题 B.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C.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始进行 D.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参考答案:A30. 先秦时期,宗庙、陵寝、祭祀礼仪制度等是国家政治生活中重要的政治制度。
这主要体现先秦政治的A.皇权性B.分封制C.世袭制D.宗法性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本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宗庙、陵寝、祭祀礼仪制度等是国家政治生活中重要的政治制度,和它对应的政治制度是宗法制名师点睛】宗法制度是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与国家制度相结合,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制度渊源于氏族公社的父系家长制,西周形成系统而完整的制度宗法制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使中国的社会结构呈现出“家国同构”的特点本题材料比较简单,设问平和,解答的关键是从材料中最大限度的获取信息有参考答案来看,材料信息并没有完全用到,建议平时备考复习时加强对(西周)时期宗法制度、分封制度的演变过程这部分试题考生解题技巧的培养,特别是如何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二、 非选择题(共40分)31. 政治家的演说往往能反映他们的政治或经济主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更重要的是,大批的失业公民面临严峻的生存问题,而艰苦劳动却所得甚微的也不在少数只有愚蠢的乐天派才能否认眼前的暗淡现实。
——1933年 罗斯福总统就职演说(1)罗斯福就任总统后,为解决这些问题实施了什么措施?(2分)这一措施使美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材料二、我们最后的一项事业,也是最重要最困难而又远远没有完成的事业,就是经济建设,……开始这样一个全世界从未有过的事业,难道能没有失败没有错误吗?但是,我们已经开始了这一事业我们正在进行这一事业我们现在正用“新经济政策”来纠正我们的许多错误,我们正在学习怎样在一个小农国家里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大厦而不犯这些错误——1921年 列宁在十月革命四周年上的演讲(2)材料三中列宁所说的在“经济建设中所犯的错误”具体指什么?(3分)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实施“新经济政策”带来的积极影响?(6分)材料三、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3)邓小平在上述谈话中就社会主义建设回答了哪两个重大问题?(6分)简述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意义。
4分)材料四(4)材料图中代表哪些经济组织,这些经济组织的成立说明什么?(4分)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哪种趋势?(1分)参考答案:(1)措施:新政2 分)变化: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4分)(2)错误:试图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带来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3分)积极影响:使苏俄经济走出困境,为国家实现工业化打下了坚实基础;巩固了工农联盟,从而巩固了苏维埃政权6分)(3)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6分)意义:南方谈话对推动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完整体系两个标志性事件之一4分)(4)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欧盟3分)说明了区域集团化趋势的加强及地区内国家联系的加强1分)经济全球一体化趋势的加强1分)32.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材料二 《1980年以来中国对外开放示意图》材料三 在加入世贸组织谈判结束时,我曾提出世贸精神归纳起来可以有两条10年之后,我不仅认为世贸精神没有变,而且认为更应该弘扬世贸精神……10年来,我们承诺按国际规则办事,从而结束了关于企业“姓外”“姓中”的辩论,为外资企业在中国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10年来,我们不断扩大对外开放,逐步形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不要怕开放……加入世贸组织10年后,中国经济上了一个新台阶 ——龙永图《弘扬世贸精神 推动和谐发展》 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开放图中通商口岸的条约名称这一开放客观上对中国经济近代化有何促进作用?(2分)(2)据材料二,示意图中的① ②两处分别填写什么内容?我国对外开放格局有什么显著特点?(3分)(3)据材料三,指出“两条世贸精神”的内涵中国何时加入该组织?(3分)(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当代中国与近代中国在对外开放上的本质区别2分)参考答案:(1)名称:《南京条约》(1分) 作用:有利于洋务企业的创办;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分,任答一点)(2)内容:①经济特区(或写出4个具体的特区名称)(1分)②浦东开发、开放1分) 特点:多层次、全方位1分,)(3)内涵:规则;开放2分) 时间:2001年1分)(4)区别:主权(平等);互利2分) 33. 中国古代宋朝的商业发展盛极一时,而明清的商品经济发展却受到了政府的掣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朝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的意义商业革命的根源在于中国经济的生产率显著提高技术的稳步发展提高了传统工业的产量同样,水稻早熟品种的引进,使作物在过去只能一季一熟的地方达到一季两熟,从而促进了农业此外,宋朝兴修的水利工程,大大扩大了水田灌溉面积据估计,11至12世纪,水稻产量增加了一倍生产率提高使人口的相应增长成为可能,而人口增长反过来又进一步推动了生产经济活动的迅速发展还增加了贸易量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对外贸易突飞猛进,这一点比国内贸易更为显著……——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朝发生商业革命的因素不得摘抄原句)根据所学知识,宋代“市”的变迁与唐朝相比有何变化?材料二“滨海居民不许与外洋番人贸易”“敢有私下诸番互市者,必置之重法”“将人口军器出境及下海者,绞——《明太祖实录》“今后凡有商民船只私自下海,不论官民,俱奏闻处斩不许片帆入口——《清世祖实录》(2)材料二反映了明清王朝实行的是一种什么政策?结合所学知识,该政策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参考答案:(1)根源(根本原因)宋朝生产力水平空前发展。
具体因素:①提高水稻产量,发展水利,促进农业发展②手工业技术提高,产量增加③国内外贸易量大大增加④出现了一些商业城市变化:坊市界限不复存在;出现了夜市、晓市、草市;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或北宋政府放宽了对商业活动的限制)(2)政策:海禁政策;闭关锁国政策影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的优势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使中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大势(或落后与世界潮流)1)因素:可以依据材料“商业革命的根源在于中国经济的生产率显著提高”“技术的稳步发展提高了传统工业的产量……从而促进了农业”“宋朝兴修的水利工程”“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来分析宋朝商业革命的因素;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相比与唐朝纺市之间的界限不复存在,而且出现了夜市、草市等,政府对于商业活动的限制不断放松2)政策:依据材料“滨海居民不许与外洋番人贸易”“今后凡有商民船只私自下海,不论官民,俱奏闻处斩”“不许片帆入口”来看,明清时期实行了海禁、闭关锁国的政治措施;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西方国家正在进行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不断发展,而中国严禁与西方国家进行贸易,导致中国错失了工业革命的契机,最后只能与西方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落后于世界潮流。
34. 相传神农氏“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这里的“耒耜”属于( )A.生产工具 B.作战武器C.生活用具 D.祭祀礼器参考答案: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