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湖南省长沙市第二十八中学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10页2020年湖南省长沙市第二十八中学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如图为某植株在夏季晴天一昼夜内CO2吸收速率的变化情况,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影响bc段光合速率的外界因素只有光照强度B.ce段与fg段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相同C.若在密闭容器中测CO2的浓度,则ab段空气中CO2浓度逐渐增加D.若在密闭容器中测CO2的浓度,则fg段空气中CO2浓度逐渐增加参考答案:C【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该图表示植物在夏季晴天一昼夜内CO2吸收量的变化曲线,a之前和h之后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且呼吸作用强度是一定值.ab段和gh段,植物的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bg段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ce段下降则是因为温度过高,光照过强,导致气孔关闭,CO2吸收量减少,fg段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是光照强度降低.【解答】解:A、影响bc段光合速率的外界因素除了光照强度,还有温度等,A错误;B、ce段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是:温度过高,光照过强,导致气孔关闭,CO2吸收量减少,fg段下降则是因为光照强度降低,B错误;C、若在密闭容器中测CO2的浓度,ab段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则空气中CO2浓度逐渐增加,C正确;D、若在密闭容器中测CO2的浓度,fg段呼吸作用小于光合作用,则空气中CO2浓度逐渐减少,D错误.故选:C.2. 甲硫氨酸的R基是—CH2—CH2—S—CH3,它的分子式是( )A.C5H11O2NS B.C3H7S C.C4H11O2S D.C5H10O2N参考答案:A3. 下列关于实验鉴定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A. 鉴定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与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B. 鉴定脂肪的存在,染色后可用显微镜观察是否有被染成橘黄色或红色的颗粒C. 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先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揺匀后,再加入乙液D. 鉴定蛋白质时,双缩脲试剂A与B液要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液的试管中参考答案:B鉴定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与乙液成分与双缩脲试剂相同,但硫酸铜溶液浓度较大,不能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A错误;鉴定脂肪的存在,染色后可用显微镜观察是否有被染成橘黄色或红色的颗粒,B正确;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先把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混合后,再加入检测溶液中,C错误;鉴定蛋白质时,应先加入双缩脲试剂的A液,后加入B液,D错误。
考点定位】检测组织中的还原糖和蛋白质名师点睛】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的不同:1、成分上:二者的成分相似,但斐林试剂中硫酸铜溶液浓度较大,双缩脲试剂中硫酸铜溶液浓度较小,原因是硫酸铜溶液为蓝色,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硫酸铜溶液浓度过大会影响紫色的观察2、使用方法上:斐林试剂应先把甲液和乙液混合后,再加入检测溶液中,且需要水浴加热;鉴定蛋白质时,应先加入双缩脲试剂的氢氧化钠液,后加入硫酸铜溶液4. 下列有关小白鼠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中ADP在增加,说明葡萄糖的氧化在加强B.冬天气温下降时,小白鼠耗氧量明显减少C.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的过程中,ADP增加D.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过程和细胞内的有机物分解过程都产生ATP参考答案:C【考点】ATP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和意义.【分析】1、ATP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ATP的合成过程往往与放能反应相偶联,ATP的水解过程往往与耗能反应相偶联;2、体温恒定的机制的产热与散热保持相对稳定,当恒温动物由高温环境进入低温环境时,由皮肤直接散发的热量增加,通过呼吸产生的热量增加,以维持相对恒定的体温,该过程中耗氧量增加.【解答】解:A、ATP是直接能源物质,细胞中ADP在增加,说明消耗啊ATP增加,A错误;B、冬天气温下降,由皮肤直接散发的热量增加,通过呼吸产生的热量增加,以维持相对恒定的体温,该过程中耗氧量增加,B错误;C、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的过程是主动运输过程,需要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因此ADP含量增加,C正确;D、肺泡内气体交换是通过自由扩散实现的,不需要消耗ATP水解产生的能量,因此不会伴随产生ADP的过程,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和意义,主动运输的过程和意义,体温调节过程,对于相关知识点的综合理解,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 5. 在叶绿体中,ATP和ADP的运动方向是A.ATP与ADP同时由类囊体膜向叶绿体基质运动B.ATP与ADP同时由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膜运动C.ATP由类囊体膜向叶绿体的基质运动,ADP的运动方向则正好相反D.ADP由类囊体膜向叶绿体的基质运动,ATP的运动方向则正好相反参考答案:C6. 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指( )A. 各种化学元素B. 各种化合物C. 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D. 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化学元素和化合物参考答案:D生命区别于非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是生物体都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共同的物质基础是:组成生物体的基本的化学元素和由这些元素构成的化合物。
考点定位】碳原子的结构特点【名师点睛】解答本题要注意以下几点:1、不管元素在细胞含量的多少,这些必需元素在生物体内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没有这些元素,生物体就不能表现出相应的生命活动,甚至呈现出一定的病症从这个方面说,它们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础2、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虽然在生物体内都有一定的生理作用,但是单一的某种元素不可能表现出相应的生理功能,这些元素只有在生活的机体中,在生物体特定的结构基础上,有机地结合成各种化合物,这些化合物与其他的物质相互作用才能体现出相应的生理功能因此,这些化合物也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7. 奶牛乳腺细胞所含有的核苷酸中,含有A、G、C、T的核苷酸共有( )A.8种 B.7种 C.6种 D.4种参考答案:B8. 下列各种交配方式的应用正确的是( )A.自交、测交、正反交都可以用来判断某一显性个体的基因型B.自交、测交可以用来判断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C.自交可以用于显性优良性状的品种培育过程D.验证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只能用测交方法参考答案:C【考点】85: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杂交是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个体之间相互交配的方式,可以是同种生物个体杂交,也可以是不同种生物个体杂交.自交是指植物中自花受粉和同株异花受粉,可以是纯合子(显性纯合子或隐性纯合子)自交、杂合子自交.测交是指杂种子一代个体与隐性类型之间的交配,主要用于测定F1的基因型,也可以用来判断另一个个体是杂合子还是纯合子.鉴定生物是否是纯种,对于植物来说可以用测交、自交的方法,其中测交是最简单的方法;对于动物来讲则只能用测交的方法.采用自交法,若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则此个体为杂合子;若后代中没有性状分离,则此个体为纯合子.采用测交法,若后代中只有显性性状,则被鉴定的个体为纯合子;若后代中既有显性性状又有隐性性状出现,则被鉴定的个体为杂合子.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知识,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解答】解:A、测交和自交都可以用来判断某一显性个体的基因型,但正反交不能,A错误;B、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所以可以用来判断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但测交的亲代和后代都是两种性状,无法判断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B错误;C、自交可以用于显性优良性状的品种培育过程,C正确;D、验证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常用测交方法,但不唯一,例如验证基因分离定律还可以采用花粉鉴定法,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杂交、自交和测交的相关知识,掌握杂交、自交和测交的意义,意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注意,测交法可以用于检测显性个体是否为纯合体,也可以用于鉴定某一显性个体的基因型和它形成的配子类型及其比例. 9. 通过饲养灰鼠和白鼠(基因型未知)的实验,得到实验结果见下表,如果杂交Ⅳ中灰色雌鼠和杂交Ⅱ中的灰色雄鼠杂交,结果最可能是 杂交亲本后代雌雄灰色白色Ⅰ灰色白色8278Ⅱ灰色灰色11839Ⅲ白色白色050Ⅳ灰色白色740 A.都是灰色 B.都是白色 C.1/2是灰色 D.1/4是白色参考答案:A10. 要将视野左上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装片移动的方向应为 A.向左 B.向右 C.向右下方 D.向左上方参考答案:D11. 豌豆是严格的自花授粉植物,要对其进行人工杂交实验,通常进行的操作流程是A. 套袋-去雄-授粉-套袋 B. 去雄-套袋-授粉-挂标签C. 套袋-去雄-授粉-套袋-挂标签 D. 去雄-套袋-授粉-套袋-挂标签参考答案:D【分析】对两性花的植物进行杂交需要对母本进行去雄,防止其自交而影响实验结果。
对单性花的植物进行杂交时,不需要进行去雄操作无论是两性花植物还是单性花植物在杂交过程中都需要套袋,以防止外来花粉干扰详解】由分析可知,豌豆人工异花授粉过程为:去雄(在花蕾期对作为母本的植株去掉雄蕊,且去雄要彻底)→套上纸袋(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人工异花授粉(待花成熟时,采集另一株植株的花粉涂在去雄花的柱头上)→套上纸袋→挂标签 综上分析,D正确,ABC错误点睛】本题考查孟德尔遗传实验过程,要求考生识记孟德尔遗传实验的过程,识记人工异花授粉过程,对母本的处理包括去雄、套袋、人工授粉、套袋等,还需要注意时间,明确去雄应该在自花授粉前,然后再准确判断各选项12. 将A、B两种物质混合,T1时加入酶C如图为最适温度下A、B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酶C降低了A生成B这一反应的活化能B. 该体系中酶促反应速率先快后慢C. T2后B增加缓慢是酶活性降低导致的D. 适当降低反应温度,T2值增大参考答案:CT1时加入酶C,A物质浓度降低,B物质浓度增加,说明酶C催化A物质生成B物质,而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A正确;题图显示:该体系中酶促反应速率先快后慢,B正确;T2后B增加缓慢是A物质含量减少导致,C错误;曲线是在最适温度下绘制的,因此适当降低反应温度,反应速率减慢,T2值增大,D正确。
13. 下图中甲细胞可产生抗体,乙表示正在出芽的酵母菌1)图甲细胞的结构中,属于细胞代谢和遗传控制中心的是[ ]________,该结构中RNA、蛋白质等大分子进出的通道是_____________2)图乙的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生存,其呼吸方式为_________酵母菌结构上不同于大肠杆菌的显著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按顺序写出甲细胞中抗体合成与分泌过程中经过的细胞结构:_______________(4)甲细胞中含有而乙细胞没有的细胞器是[ ]_____________5)从甲细胞[5]结构上提取了某种物质,加入双缩脲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试剂并加热,出现砖红色沉淀,则说明该物质是________;此物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