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河南省南阳市星江中学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11页2022年河南省南阳市星江中学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如图为真核生物核内转录过程示意图,叙述错误的是( ) A.①为编码链B.DNA在甲处刚刚由解旋状态恢复双螺旋C.合成的RNA分子比DNA分子短D.RNA将在细胞质加工为mRNA参考答案:D【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真核生物细胞核内转录过程,图中①为非模板链(编码链),②为模板链,③为信使RNA,需要原料是游离的核糖核苷酸,能量和RNA聚合酶.【解答】解:A、据图分析,②和③形成杂合的RNA﹣DNA双联,其中②为模板链,③为信使RNA,则①为非模板链(编码链),A正确;B、DNA在甲处转录完成后,可由解旋状态恢复双螺旋结构,B正确;C、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合成的RNA分子比DNA分子短,C正确;D、RNA将在细胞核中加工为信使RNA,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结合真核细胞某基因的转录过程图,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转录的过程、场所、条件及产物等基础知识,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物质的名称,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2. 将蛙的离体神经纤维置于某种培养液M中,给予适宜刺激后,记录其膜内钠离子含量变化(如图中曲线Ⅰ所示)、膜电位变化(如图中曲线Ⅱ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实验过程中培养液M只有钠离子的浓度会发生变化B. 图中a点后,细胞膜内钠离子的含量开始高于膜外C. 曲线Ⅱ的峰值大小与培养液M中钠离子的浓度有关D. 图中c点时,神经纤维的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参考答案:C据图分析,膜内钠离子浓度增加,说明M溶液种钠离子减少,则膜外溶液减少,导致其他离子的浓度乙发生了改变,A错误;图中a点后,钠离子开始内流,但是浓度不一定比膜外高,B错误;培养液中钠离子浓度,神经纤维受到适宜刺激后,单位时间内钠离子内流数量越多,动作电位峰值越大,C正确;图中c点时为动作电位,神经纤维的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D错误3. 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A. 影响因素不同 B. 起始条件不同C. 产生的植物种群不同 D. 产生的生物数量不同参考答案:B..............................4. 把带有叶子的枝条插在水中,在暗室里放置两天用打孔器取下的叶子上打圆片,把叶子圆片分为两等份,背面朝向液面,一份放在水中,另一份放入5%的葡萄糖溶液中,并让叶片漂浮在液面上,继续在暗室里放置两天;然后把这些叶片放入温水中几分钟后取出,再放入70℃的90%乙醇中浸泡1h以上;取出叶片放入水中漂洗,再浸入碘液中几秒钟取出,用蒸馏水洗去碘液,观察叶片颜色的变化;浮在水面上的叶片呈白色或浅黄色,而浮在葡萄糖溶液面上的叶片呈蓝色。
原因是[ ]A.实验前,叶子已储存了淀粉 B.实验前,叶子已储存了葡萄糖C.实验前,叶子已发生了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D.实验时,叶片吸收了葡萄糖,并使之转变为淀粉参考答案:D5. 在水稻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中能正常完成的生理活动有( )①核DNA﹣核DNA ②合成RNA聚合酶 ③mRNA→蛋白质 ④K+自由扩散进入细胞 ⑤染色质﹣染色体 ⑥[H]+O2→H2O ⑦H2O→[H]+O2 ⑧渗透作用A. ①③⑤⑦ B. ②④⑥⑧C. ①③⑥⑧ D. ②③⑥⑧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水稻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已经失去分裂能力,核DNA不能进行复制,也没有染色质螺旋化、缩短变粗成为染色体的变化,①⑤错误;水稻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能进行蛋白质的合成,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mRNA —蛋白质),RNA聚合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②③正确;K+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细胞,④错误;水稻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能进行有氧呼吸,在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发生[H]+O2-→H2O,⑥正确; H2O→[H]+O2发生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水稻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中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⑦错误;水稻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有中央液泡,当细胞液与外界溶液存在浓度差时,可通过原生质层与外界溶液发生渗透作用,⑧正确。
综上所述,供选答案组合,A、B、C三项均错误,D项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分裂、物质跨膜运输、基因子代蛋白质的合成、光合作用、有氧呼吸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6. 关于人体氨基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氨基酸是胰岛素等各种激素分子的基本单位B.不同氨基酸的R基一定不同C.酪氨酸缺乏是人患白化病的根本原因D.非必需氨基酸的合成与基因的功能无关参考答案:B7. 下列关于病原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致病性是病原菌的重要属性B. 菌毛和荚膜关联着细菌的毒力C. 病原菌一旦感染人体必然使人患病D. 各种病原菌定居在人体内各种适宜的组织环境中参考答案:C病原菌具有致病性,A正确;细菌毒力的物质基础是侵袭力和毒素,侵袭力包括荚膜、普通菌毛、侵袭性酶等,毒素包括内毒素与外毒素,B正确;人体具有一定的免疫能力,感染病原菌后不一定患病,C错误;各种病原菌可以定居在人体内各种适宜的组织环境中,D正确8. 用电刺激离体蛙心的某条神经能使心跳变缓,有人做了如图10所示的实验,本实验提示A.电流通过神经传导B.神经与心肌收缩没有关联C.神经通过放电使心跳变慢D.神经通过释放化学物质使心跳变慢参考答案:D刺激供体心脏的某神经,然后从供体心脏吸取浸泡液,能够导致受体心脏心跳减缓,可以知道心脏中因电刺激神经而出现了某种化学物质使心跳变慢。
[中国教育出版网]9. 1株一年生、自花授粉、椭圆形叶子的杂种植物,其叶形由1对基因(A、a)控制经观察发现第2年、第3年、第4年椭圆形叶植株:掌形叶植株比均为2: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掌形叶植株可能无法产生可育的配子B. 椭圆形叶植株产生含A或含a的雄配子的比例是1:1C. 植株的性状不都是由其染色体上的基因和环境共同决定的D. 2:1的性状分离比说明该性状遗传不遵循孟德尔分离定律参考答案:D【分析】根据题意“1株一年生、自花授粉、椭圆形叶子的杂种植物Aa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其第2代、第3代、第4代中椭圆形叶和掌形叶植株的比例均为2:1”可推测子代中纯合子AA致死,且aa不能产生可育配子,即aa不能通过自交产生后代,这样每一代只有Aa自交产生后代,而且子代AA纯合致死,才导致每代只剩下Aa和aa两种类型,比例为2:1详解】据题干可知:叶形由1对基因(A、a)控制,亲本为椭圆形的杂种植株,说明椭圆形叶为显性,掌形叶为隐性则椭圆形基因型应为A—,掌形叶基因型为aa由分析内容可知,若掌形叶植株aa无法产生可育的配子从而不能通过自交产生后代,且AA纯合致死,这样可使Aa经过自花传粉,在第2年、第3年、第4年椭圆形叶植株(Aa):掌形叶植株(aa)比均为2︰1,A正确;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椭圆形叶植株产生含A与含a的雄配子的比例是1:1,含A与含a的雌配子的比例也是1:1,B正确;生物体的性状是由细胞质中遗传物质和细胞核中遗传物质以及环境的影响共同决定的,所以植株的性状不都是由其染色体上的基因和环境共同决定的,C正确;由于椭圆形叶和掌形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故这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孟德尔分离定律,D错误。
故选D10. 下图是一个反射弧的部分结构图,甲、乙表示连接在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表当在A点施加一定的电流刺激时,甲、乙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变化正确的是( ) A. 甲、乙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B. 甲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乙不偏转C. 甲不偏转,乙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D. 甲发生一次偏转,乙不偏转参考答案:D略11. 现有黑色短毛兔和白色长毛兔,要育出黑色长毛兔理论上可采用的技术是 ①杂交育种 ②基因工程 ③诱变育种 ④克隆技术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参考答案:D12. 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中,不属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之后发展的是A.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 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C. 生物个体间存在生存斗争D. 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参考答案:C达尔文以后进化理论的发展,对遗传和变异的研究已经从性状水平深入到基因水平,关于自然选择的作用等问题的研究,已经从以生物个体为单位发展到以种群为基本单位,因此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和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均属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之后发展的内容,A、B、D均错误;生物个体间存在生存斗争,既是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继承了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之一,因此不属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之后发展的内容,C正确。
13. (06天津卷)某种遗传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下图为该遗传病的系谱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1为纯合子B.该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Ⅱ4为纯合子C.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Ⅲ2为杂合子D.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Ⅱ3为纯合子参考答案:答案:C解析:由于该遗传图所示遗传病的显隐性和位置均不可确定,所以宜用“反推法”如是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则Ⅱ1的基因型为XAXa(假定这对等位基因为A和a);如是X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则Ⅱ4的基因型可能为XAXA、XAXa;如是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则Ⅲ2的基因型为Aa;如是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则Ⅱ3的基因型可能为AA、Aa所以选C 14. 若H7N9禽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机体免疫应答过程中不会发生的是( )A. 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病毒 B. T细胞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C. 浆细胞进行分裂并分泌抗体 D. 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参考答案:C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中,吞噬细胞的作用是吞噬、处理、呈递抗原(病毒),A项正确;吞噬细胞把抗原呈递给T细胞,刺激T细胞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故B项正确;浆细胞不具有分裂能力,C项错误;B细胞可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D项正确。
考点定位】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15. 下面是四位同学的实验操作方法或结果,其中不正确的是A.成熟的番茄汁中含有丰富的果糖和葡萄糖,可用作还原糖的鉴定材料B. 利用健那绿这种活体染色剂,可以使细胞中的线粒体呈蓝绿色C. 用溴麝香草酚蓝试剂检验二氧化碳时的颜色反应是蓝色→绿色→黄色D.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滤纸条上最宽的色素带呈蓝绿色参考答案:A16. 右图表示人体免疫反应的某些过程,对a、b、c、d四种细胞的判断,正确的是A.a细胞具有识别特定抗原的能力B.b细胞接受抗原剌激后能增殖分化C.c细胞的裂解死亡属于非特异性免疫D.d细胞通过产生抗体消灭抗原参考答案:B17. 噬菌体侵染细菌是研究DNA是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其中的部分实验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①中噬菌体DNA复制的模板、原料、能量、酶均由细菌提供B. 适当时间保温后进行②操作,使细菌外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C. ③后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