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常凯-劳动关系学-第10章-政府(自作)ppt课件.ppt

26页
  • 卖家[上传人]:资****亨
  • 文档编号:145852795
  • 上传时间:2020-09-23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37.50KB
  • / 2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十章 政府,.,第一节 政府和劳动行政的定义,一、政府的定义 一般来说,政府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政府指各类国家权利机构,即立法、行政和司法机构的总称 根据广义政府含义,凡是行使公权力的机构均为政府,政府所对应的范畴是公民,政府权力来源于公民的同意或委托,对公民负责,并接受公民监督狭义的政府仅指国家机构中执掌行政权力、履行行政职能的机构 对政府狭义理解是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对国家权力进行限制和职能分工的产物即把国家权力划分为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而把政府归结于行政权力 从狭义理解政府,政府只是公共权力的一个组成部分,政府所对的范畴除了公民,还包括立法和司法机构政府除接受公民的监督外,还要受到立法和司法的制约和监督我国的理论和实践中,政府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政府专指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以各级行政机关;而广义的政府在中国指行政化了的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和地方的全部立法、行政、司法和官僚机关,都是政府机关即政府是一个国家为维护和实现特定的公共利益,按照区域划分原则组织起来的、以暴力为后盾实现政治统治的社会管理组织 这里,政府不仅包括广义上的立法、司法和行政机关,在中国还应该包括党的系统,包括官方的意识形态和文化教育系统。

      政府的行为主要发生在公共领域,为维护公共秩序可以合法使用暴力在政府与劳动关系的理论中,狭义的政府是指劳动行政部门的行政职能,而广义的政府则包括立法和司法二、劳动行政定义 所谓劳动行政,是指根据劳动者的意志和能力保障就业、提高劳动条件、依靠合理、安定的劳动关系,协调劳动者、企业、国家之间的关系,进而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国家行政劳动行政即是指劳动关系中的政府管理劳动行政包括的机构:国际劳工组织规定:负责或(和)从事劳动行政管理的一切公共行政管理机构 按此规定,政府中主管或兼管劳动事务的有关行政部门及机构,都是劳动行政部门 作为劳动关系主体的劳动行政,其范围比这一规定更大我国的劳动行政除负责与从事劳动行政管理的政府部门,还包括一些事业机构,这些机构归相应政府部门管辖,是劳动关系主体的一部分根据劳动法,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之一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第二节 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角色和作用,一、政府介入劳动关系的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 一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制造了劳资矛盾 二是资本主义协作劳动形成了资劳动者力量,为有效抵抗资本家提供了基础 工具主义与结构主义:工具主义认为国家是斗争的工具;结构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经济需要资本的积累,因而与资本家利益一致。

      二)多元主义 政策是利益集团对政府机构施加压力的结果 有一派认为政府是中立的,有一派认为政府并非中立,而是根据自己的利益做取舍,制定政策 对于劳动关系的认识,各派是一致的认为政府是促裁者,任务是确保各方遵守竞争规则,协调各方立法需求,并执行法律三)国家学派 国家是自主个体(不是阶级斗争的场所和劳关系的促裁者这种消极角色),是代表公共利益的政治组织 以上三个学派,总结如表:,.,.,二、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角色,(一)关于政府角色的理论 常凯等人的中国的劳动关系一书中认为,政府在劳动关系中扮演的角色有1)规制者;(2)监督者;(3)损害控制者;(4)调解与促裁者,.,规制者:是政府在劳动关系调节中的最主要角色政府规制在经济学中指政府运用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对微观经济主体的活动和行为进行影响、干预和规范 劳动关系中的政府规制:是指政府通过劳动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来干预、调整和规范劳动关系的行为这是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最基本角色,也是政府介入劳动关系的最主要的手段二)关于政府角色的分歧 政府角色的理论尽管大同小异,但仍存在一些分歧 主要分歧是政府是否应划入雇主的范畴在国外,政府在某些领域是雇主,但在我国,许多对应领域政府并不是雇主。

      例如公务员我国公务员并不受劳动法的调节三、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作用,角色理论比较抽象地揭示了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作用如果对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作用进行具体解释,就需着眼于劳动关系系统和劳动关系过程来分析 (一)政府是劳动政策的制定者 (二)劳动力市场的建立与完善 (三)劳动条件的维持与提高 (四)劳动关系的协调,.,第三节 中国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作用,我国政府的劳动关系调节作用是非常强大的在我国计划经济时代,劳动关系的调整几乎全靠政府的行政指令,这是众所周知的 在转型期,政府的首要职能是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各种社会制度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劳动制度是我国劳动行政的主要职能一、劳动政策的制定 我国法律的产生一般是政府推动的渐进式首先由党或中央政府颁布某些政策,并进行试点,然后制定行政法规把试点成果向全国推行,再后如果行政法规取得成果就进行立法经过这种反复,最后制定出某方面的法规体系 对集体权利保护 劳动法规多是应急产物缺乏理论研究二、劳动力市场的建立与完善 (一)职业培训 企业 政府 (二)就业服务 1、全国统一的劳动力供需信息搜集与发布 2、劳动力市场价格指导 3、市场预警监测 4、创造公平的就业环境。

      破除制度壁垒三)失业救济 1、建立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保障与再就业制度 2、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健全有利于就业的社会保机制,.,三、劳动条件的维持和提高 劳动条件概念: 劳动条件的形成:内部机制与外部机制 政府作用:创造外部机制制,促进内部机制 (一)确定劳动动条件标准 劳动条件标准亦称劳动标准有强制性标准与指导性标准两种强制性标准也称劳动基准,指劳动条件的最低界限,如最低工资等违反最低标准即为违法,要接受法律制裁 我国没有最低标准的专门立法但在其它法中有相关规定,具有法律效力二是指导性标准为建议标准,不强制,但对劳资双方发生影响 政府形成标准的三种方式:制定政策加以明确;制定工资指导线对集体谈判发生影响;通过国营大型企业影响其它企业二)喜育并健全劳动条件形成机制 我国劳动合同制的发展P230 政府的作用比之于集体协商,显得弱些 政府可以通过承认协商结果等方式,推行劳动标准 (三)劳动条件形成过程与结果监督 有备案与检查方式,.,四、协调劳动关系 包括在外部环境中的作用与参与劳动关系过程发挥作用劳动政策及其解释是政府协调劳动关系的主要方式 劳动基准:为强制性此外,通过相关法规,政府从外部推动有关机制的形成与健全,对过程与结果实施控制。

      一)劳动监察 概念:是指由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对单位和劳动者遵守劳动法律、法规、规章的情况进行检查并对违法行为予以处罚 劳动监察部门的工作:一是检查,二是对问题予以纠或处罚 方式:常规巡视检查、举报年审、监察预警和分类控制四种二)劳动争议的处理 通过监督、干预等手段促进协劳动关系协高发展 (三)政府在三方协商机制中的作用 政府为谈判者、协调得和立法者,。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