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现代管理理论介绍.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汽***
  • 文档编号:464057340
  • 上传时间:2024-01-0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9.5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X-Y理论简评n X理论的人性假设是静止地看人,相应的管理方式是胡萝卜加大棒,一方面靠金钱收买和刺激,一方面严密控制、监督、和惩罚迫使人为组织做出贡献n 麦克雷戈发现现实组织的结构、政策、制度均以X理论为依据n Y理论有其积极的一面,但并非所有人都是如此n 因此,X-Y理论是对人性认识的两个极端超Y理论 该理论由美国的洛尔施和莫尔斯提出 n 其主要观点有:对不同的人应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对不同的环境应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比如,有的员工愿意用正规的规章制度来约束自己,愿意完成自己的额定工作,但不愿过多地参与决策或承担责任,那么,这种人通常应以X理论为基础来管理 n 反之,当员工有愿意承担责任的愿望且有工作热情和创造性,期望得到较多的个人发展空间和机会时,则应以Y理论为指导来实施管理四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n 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P.Herzberg)等人于50年代末期在匹兹堡地区对200名工程师和会计师进行了大规模的访问谈话,调查被访者对工作感到满意和不满意的原因各是什么,试验的目的在于验证以下假设:人类在工作中有两类性质不同的需要,即作为动物要求避开和免除痛苦,作为人要求在精神上不断发展、成长。

      赫茨伯格根据试验研究的成果,提出了“双因素理论”,主要反映在《工作的激励因素》(1959年)和《工作与人性)>(1966年)两部著作中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保健因素: 企业的政策与行政管理 监督 与上级的关系 与同事的关系 与下级的关系 工资 工作安全 个人生活 工作条件 地位 激励因素 : 工作上的成就感 受到重视 提升 工作本身的性质 个人发展的可能性 责任简单评价:n 双因素理论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最主要的形式就是工作丰富化,其中心思想就是通过增加工作中的激励因素,来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n 不足之处,最主要的是赫茨伯格所调查的对象代表性不够 第五节 现代管理理论n 管理科学学派n 系统管理学派n 权变管理学派n 决策科学学派n 经验或案例学派一 管理科学学派n 其代表人物主要有美国学者伯法 (E S.Buffa) 、布莱克特 (P.M.S.Blacktto) 等管理科学学派是以运筹学、系统工程、电子计算机等科学技术手段对企业组织进行研究的一门理论。

      其特点是利用各种数学方法和有关的科学工具,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寻求一个有效的数量解,从而解决管理中计划、组织、控制和决策问题它认为: 管理就运用数学手段来表示计划、组织、控制、决策等合乎逻辑的程序, 并通过电子计算 技术来求出最优的解答, 以达到企业的最终目标 典 型 思 路n 提出问题n 建立数学模型n 得出解决方案n 对方案进行验证n 建立对解决方案的控制n 把解决方案付诸实施简 评n 管理科学学派的出现标志着管理从定性阶段走向定量阶段n 重视不同学科的交融与渗透,有助于优势互补、开阔思路,形成全面、合理的决策n 过分依赖物质技术而忽略人的作用二 系统管理学派n 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管理学家卡斯特 (F.E.kast) 、罗森茨威克 (J.E.RosenZweig) 、约翰逊 (R.A.Johnson) 等 它主要以一般系统论为基础,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 对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进行研究,考察企业的管理职能 主要内容n 该理论认为,企业是由人、物资、机器和其他资源在一定目标下组成的开放的一体化系统企业作为一个整体, 又是由生产部门、营销、采购、财务、人事等部门( 子系统 )所组成的。

      采购部门所采购的原辅材料的质量与成本,会影响生产部门的产品质量和成本, 进而影响销售和利润等因此,局部最优不等于整体最优管理人员的作用就是确保企业中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协调,以实现企业的整体目标 简化的系统模型:封闭系统 vs. 开放系统简 评n 组织是人们建立起来的相互联系、共同运作的系统n 任何子系统的变化都会影响其他子系统或系统的变化n 系统既有自己的特性,又有与外部沟通的特性n 从系统观点来考察和管理企业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效益三、 权变理论 Contingency Theoryn 权变的意思就是权宜应变,随机制宜n 在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等地风行一时 权变理论n 该学派认为管理应该根据组织所处的内外条件而随机应变,并不存在什么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最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普遍适用观点 vs. 权变观点简 评n 权变理论的核心是在变化的环境中灵活运用管理的理论和方法n 不存在普遍适用的管理理论和方法n 在大系统或大环境中考虑组织的发展n 强调管理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但否认绝对的“应变”四 管理决策学派n 赫伯特·西蒙(Herbert A. Simen),美国人,诺贝尔奖金获得者n 西蒙的公司行为理论对微观经济学中追求利润最大化假设的经济人模型提出了挑战n 提出了理性人基于“令人满意”而不是“最优”的决策模型n 借助心理学研究成果,概括出决策过程理论n 管理就是决策:决策贯穿管理全过程西蒙的观点n 寻找最优化方案的过程比寻找合乎要求方案的过程复杂的多n 最优化的首要条件是完全理性,而现实中的人或组织仅具有有限理性n 决策可以区分为两种性质相反的决策:n 程序性决策n 非程序性决策n 区分的依据是两种决策采用的技术不同简 评n 西蒙的有限理性决策是现代管理理论的基石之一n 西蒙的决策理论是理解人类行为的钥匙n 在今天信息丰富的环境中,过滤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是稀有的资源n 在最现代化的组织中,非程序性决策已进入基层五 经验主义理论或案例学派n 代表人物,德鲁克(Peter F. Drucker),斯隆(A. P. Sloan)等n 主张通过分析经验(案例)来研究管理问题,强调实用n 以大公司的管理经验为主要研究对象n 通过成功或失败的案例学习管理主 要 观 点n 管理者的工作着重在两方面n 形成“生产统一体”,有效调动资源n 决策要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起来n 重视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n 对科学管理和行为科学重新评价,只有将两者结合才真正实用n 提倡目标管理简 评n 案例学派强调管理的实用性n 其基本假设前提是过去与未来的相似性n 目标管理普遍受到企业的重视n 但过去的经验未必与将来完全符合n 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内容比较庞杂n 但其中的一些研究反映了当代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六 管理过程理论n 管理过程学派又叫管理职能学派、经营管理学派n 古典管理学派和行为科学学派之后历史最久、影响最大的一个管理学派n 法约尔是这一学派的开山鼻祖n 主要研究管理职能及其执行过程和原则n 认为管理就是与他人共同完成工作的过程n 五种管理职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过程管理过程学派的基本信念n 管理是一个过程n 根据管理经验可总结出基本管理原理n 围绕基本原理开展研究并确定实际效用,增大适用范围n 管理是可依靠原理启发而改进的技能n 虽然管理实践会违背某些管理原理造成损失,但管理原理是可靠的n 管理理论从其他学科吸收与管理有关的知识简 评n 管理过程理论围绕管理职能研究管理问题n 认为管理理论能应用于各种领域n 管理是一种普遍而实际的过程n 管理知识中的核心部分普遍使用各种组织n 管理技能可通过接受教育获得第六节、 当代管理理论的新发展 一、学习型组织理论(Learning Organization)二、业务流程再造(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三、核心竞争力理论(Core Competence)四、企业文化管理(Corporate Culture)五、战略管理理论(Strategic Management)六、危机管理理论(Crisis Management)七、知识管理理论(Knowledge Management)一、学习型组织理论1、学习型组织管理理论的性质 n 学习型组织管理理论是当今世界最前沿的管理理论之一 n 学习型组织管理理论是一个宏观的管理理论这是最前沿的管理理论之一●80年代,企业热衷于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应用。

      ●90年代初,企业开始热衷于企业再造●90年代中期,积极推广学习型组织管理理论 这是一个宏观的管理理论学习型组织跨越企业,不仅适用于企业,也适用其他组织▲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城市▲学习型单位▲学习型家庭▲学习型企业 2、学习型组织的本质 n 学习力——学习型组织本质之一 学习力:学习的动力 、毅力、能力 n 快乐工作——学习型组织本质之二 n 创新——学习型组织本质之三 什么是学习型组织? 1、强调学习力的组织;它提醒我们,学习力是一个民族,一个组织的生存之本 2、讲究生命力的组织;它提醒我们要营造一种相互理解、相互支撑、快乐的组织氛围 3、强调不断创造的组织;它提醒我们一定要使创新成为组织发展的主旋律 3、学习型组织的基本特征n 精简 n 扁平式结构 n 富有弹性 n 不断创新n 善于不断学习n 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n 自主管理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4、创建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 (1)自我超越(personal mastery) :要开展境界教育要把工具性工作观转变为创造性工作观要向极限挑战 (2)改善心智模式 (improving mental models)n 必须学会首先把镜子转向自己 n 必须学会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n 必须学会开放心灵,容纳别人的想法 (3)、 建立共同愿景 愿景的3层次:组织大愿景 、团队小愿景、 个人愿景 (4)、团队学习(5)、系统思考二、业务流程再造n 美国人:迈克尔•哈默、詹姆斯•钱比1994年《公司再造》“改革流程是提高企业效率的根本”(一)什么是业务流程再造? n 流程(process)即一组或一系列连续有规律的行动,这些行动以确定的方式发生或执行,导致特定结果的实现。

      n 业务流程(business process),为特定顾客或市场提供特定产品或服务而实施的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活动 n 再造:指对事物的重新建构或重新打造二)产生背景 n 上世纪后期全球最有影响的管理理念:n 20世纪70——80年代 TQC:全面质量管理n 20世纪80——90年代 CIS:企业识别系统n 20世纪90年代前期 BPR:业务流程再造n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 LO:学习型组织 产生背景 1,企业面临的新环境与新挑战 西方学者用"3C"来描述当代企业面临的新环境与新挑战: Customer(顾客) Competition(竞争) Change(变化) 2,传统组织结构与业务流程的弊端 (三)业务流程再造的步骤1,观念再造 2,流程再造3,组织再造 三、核心竞争力理论1、核心能力理。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