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磁州窑瓷器上的诗词歌赋.doc
8页磁州窑瓷器上的诗词歌赋磁州窑瓷器上的诗词歌赋磁州窑瓷器上的诗词曲赋 2010-12-12 23:53:13| 分类: 个人日记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磁州窑是宋金元时期北方最大的民窑,其装饰艺术继往开来,别具一格,最为人所称道的是诗词、书法和绘画诗书画二者的密切结合则是在宋代,宋代的苏轼、黄庭坚曾把诗书画称之为艺术“三绝” 磁州窑的装饰集诗书画于一体,把中国艺术的最高成就运用到陶瓷装饰上,堪称陶瓷装饰的典范 宋末金初时,磁州窑瓷器上出现了用毛笔书写的文字,这是诗词出现的前奏,也是磁州窑艺术品位得以提高的重要标志这一时期随着磁州窑白地黑花工艺的成熟,使诗词开始大最在瓷器上出现尤其是金元时期,瓷器上的诗词层出不穷,诗词曲赋,异彩纷呈,组成了磁州窑诗词书写的辉煌画卷 磁州窑诗词的兴盛,与宋元时期的社会环境有着真接的关系宋代是一个文气很重的时代,尤其是宋太祖实行抑武扬文的基本国策,使文人登上了政治舞台,构成了一个阵容庞大的文人士大夫阶层元代是少数民族在马上建立的政权,崇尚武功,疏于对文化的管理,尤其是停止科举考试,切断 r 知识分子晋升上层社会的途径,使人量有才华的汉人知识分子隐逸山林,散落民间,使具有民间色彩的文学艺术形式获得了发展的时机。
磁州窑诗词的兴盛,与中国文学的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唐宋元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期,国土统一,疆域辽阔,物阜民丰,为文学等艺术形式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同时这一时期也是中国文学发展的高峰期,具有浓郁时代特色的唐诗宋词元曲,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三座不可逾越的高峰,唐诗的沉雄壮美,宋词的细腻深邃,元曲的义情并茂它们各具神采,宛如缕缕春风,从京都吹到乡间,使整个社会都洋溢着浓郁的文学氖围从而提高了人们的文学素养和艺术鉴赏力,使题诗作画成为一种新的社会时尚 宋代末期,磁州窑逐渐进入繁荣时期,工艺也口渐成熟,各种装饰技祛广泛运用,造型上丰富多彩,磁州窑瓷器上的诗文在这一时期发展到了高峰,其数量和规模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除了民问流行的俗语、谚语外,唐诗宋词元曲都占有大量篇章,甚至于还有汉代的赋体尤其是文学名家的作品比比皆是,触目可及,说明这些名家作品在民间的广泛流传 磁州窑瓷器上的唐诗 唐诗的兴盛和普及是后世所无法比拟的,它不仅在唐代风靡朝野,而且对后世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见于瓷枕上的大多为五言、七言律涛,王之涣、盂浩然、司空曙、杜甫、贾岛、张继、李白等名家的作品屡见不鲜 私人收藏一方金代白地黑花椭圆形枕,枕面无边框线,这是我们所见到的较早的一方磁州窑诗文枕。
墨书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行书字体,潇洒流畅 邮郸市博物馆收藏一方金代八角形瓷枕,长 28 厘米,宽 18 厘米,高 11 厘米,枕底有上莲叶下荷花阳文“张家枕”窑戳枕面粗细两道边榧内,草书孟浩然《宿建德江》中的两句诗:“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运笔潇洒娴熟,婉转流畅,一气呵成 邯郸市私人收藏有一方元代八角形瓷枕,长 27 厘米,宽 16 厘米,前高 6.5 厘米,后高 9 厘米,枕面粗细两道边框内,书有司空曙《过庆宝寺(又题作(经废宝光寺)》的两句诗:“古井碑横草,阴廊画杂苔 ”字体为隶书,端庄大气,闲雅清和 上海博物馆收藏有一方元代八角形瓷枕,枕面上草书杜甫五言长诗《秦州见敕(一作除)目》中的两句:“别来头并白,相见眼终青 ”运笔疾速,姿态飞动,给人以光阴似箭的感觉这首诗描写了杜甫与离散多年的故友重逢的感受与喜悦 河南林州文保所收藏一方金代八角形枕,上书贾岛的“长江风送客,孤馆雨留人 ”描写游子被雨水滞留在他乡的孤馆中,饮酒消遣,令人更添几分乡愁 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收藏一件金代椭圆形瓷枕,长 22.5 厘米,宽 25.8 厘米,高 12.6 厘米,内草书唐代德诚禅师的诗作:“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在(载)月明归。
”德诚禅师隐居于秀州华亭(今上海松江县)吴江畔,因常乘小船往来松江朱泾间,以垂钓度日,时人称“船子和尚” 诗中描绘了因水寒而钓鱼无获,空手而归的情景,明面是写垂钓,实则感悟修炼者宁静澹泊、无欲无求、空明自在的佛家至高境界 旅顺博物馆收藏一件元代长方形瓷枕,长 33.6 厘米,宽 16.3 厘米,高 14.7 厘米,枕面绘潇湘八景中烟寺晚钟的景致,后立面用行、楷、篆、草四种书体录唐崔护《题都城南庄》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只今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即写出了春天的美好,也含有对失去美好事物的怅惘和感慨 磁县中国磁州窑博物馆收藏一件元代长方形枕长 31.5 厘米、宽16 厘米,高 13.5 厘米枕的正面开光内绘有二十四孝中“刘殷行孝图”,后立面书杨大元诗:“危楼高千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以夸张的艺术手法,描写了山寺的高耸李白也写有一首《夜宿山寺》,后两句与此诗相同 山东省济南博物馆收藏一件元代翠蓝釉黑花罐,高 22,8 厘米、口径 16.9 厘米、底径 11.2 厘米腹部题写胡曾《函谷关》诗:“寂寂函关锁未开,田文车马出秦来朱门不养三千客,谁为鸡鸣得放回。
”运笔凝炼有力,字体秀劲挺拔 邯郸市私人收藏的一件白地黑花罐,上书李白《宫中行乐》诗:“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玉楼巢翡翠,金殿锁鸳鸯 ”描写宫廷内歌舞升平的景象,满足了乡绅地主追求荣华南贵的欲望 有些涛作虽然找不到作者及出处,但字里行间富有浓郁的唐诗韵味邯郸市文物研究所收藏一方金代八角形枕,出土于邯郸市峰峰矿区,长29.7 厘米,宽 19.5 厘米,前高 7.7 厘米,后高 10.3 厘米,枕底有上莲叶下荷花的阳文“张家枕”窑戳枕而行草书有一首五言绝句:“云色暗天涯,红城景最佳黄昏人欲静,帘外雪飞花 ”描写了北方小城黄昏飘雪时的美丽景色以及诗人闲适的心境 还有一些描写景物的,抒发对家乡故上的真挚情感峰峰矿区私人收减的如意形枕上书:“小桃红似火,嫩柳绿如烟 ” 、 “道人笔下有春色,试与江梅招断魂 ”一方椭圆形枕上书:“雪山对户寒生枕,笋蕨供厨脆满篮 ”景致优美,宛如一幅幅泼墨的国画小品 磁州窑瓷器上大量唐诗的出现,说明窑场的工匠们不仅注重满足民间的欣赏口味,而且也满足乡坤及士大夫阶层对高雅艺术的追求,俗雅共赏的艺术定位,扩大化了产品的销量,同时提高了磁州窑的文化品味 磁州窑瓷器上的宋词 宋代的中晚期至金代,是磁州窑的上升时期,宋词的艺术成就也达到了成熟的阶段,宋词所反映的内容更能直接反映和表达人们的思想,于是除律诗绝句外,按当时流行的词牌填写的《人月圆》 、 《菩萨蛮》 、《满庭芳》 、 《如梦令》 、 《蝶恋花》 、 《词寄月中仙》 、 《乌夜啼》 、 《西江月》等同在瓷器上大量涌现。
名词与名枕珠联璧合,深受人们喜爱一首首精美的宋词,使我们倘徉于宋人生活的诗情画意和民俗风情中磁县中国磁州窑博物馆收藏的一件金代长方形瓷枕,长 31.6 厘米,宽 15.3 厘米,高 12.1 厘米枕面抄录着吴激的《人月圆》词一首:“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恍然如梦,仙肌胜雪,云髻堆鸦,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 ”吴激为宋朝宰相吴栻之子,书画家米芾之婿吴激才华出众,工诗能文,字画俊逸,深得米芾笔意这首词是他作为宋朝使者留金后的作品,词中充满了乡国之思磁州窑的匠师把它书写在瓷枕上,使人面对国土的残缺,读词卧枕,引发起深切的思乡之痛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他在诗词文章、书法绘画方面均有建树见于磁州窑瓷器上的苏轼词有四首邯郸市私人收藏的一件金代八角形瓷枕,长 33 厘米,宽 22.5 厘米,高 11 厘米枕面书苏轼《菩萨蛮》词一首:“落花闲院春衫薄,迟日恨依依,梦回莺舌弄,邮便问人羞 ”这是一首回文诗,可释读为:“落花闲院春衫薄,薄衫春院闲花落迟日恨依依,依依恨日迟梦回莺舌弄,弄舌莺回梦邮便问人羞,羞人问便邮 ”这首诗是苏轼早年的作品,风格婉约,颇有柳词的韵味,与后期豪放词风大相径庭。
河北峰峰矿区文保所收藏的元代长方形瓷枕,长 44 厘米,中宽 16.5 厘米,侧宽 18 厘米,前高 12 厘米,后高 16 厘米枕面书写着苏东坡于元丰七年(1084 年)题写的《满庭芳·无题》:“香霭雕盘,寒生冰柱,画堂别是风光主人情重,开宴出红妆腻玉圆搓素颈,藕丝嫩、新织仙裳双歌罢,虚檐转月,余韵上幽阳(尚悠扬)人间,何处有,司公惯见(空见惯),应谓寻常坐中有狂客,恼乱愁肠报道金钗坠也,十指露,春笋纤长亲曾见,全胜宋玉,想像赋高唐 ”这一年因苏东坡被减刑,其贬地由湖北黄州移到河南汝州这首词是书赠江东来送别的好友李仲鉴的词中描绘了在雪堂里举行宴会的情景和作者悲喜交集的心情磁县中国磁州窑博物馆收藏一方金代八角形瓷枕,长 34 厘米,宽 21 厘米,前高 8.5 厘米,后高 13 厘米,1988 年磁县冶子村出土,枕面书写着苏东坡的《如梦令》词:“为向东波(坡)传语,人在玉堂深处,别后有谁来雪压小桥无路,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 ”这首词是苏东坡晚年写成的是对当年被贬职时躬耕田野生活的回忆元丰二年(1079 年)三月,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在城东门外垦田数十亩,命名为东坡苏轼的号也由此而来。
在此耕种达五年之久因此苏东坡对黄州的东坡怀有深厚的感情后来回到京都后,经常忆起在黄州的日子,这首《如梦令》就表达了这种思念之情河北省平乡县文保所收藏的白地黑花罐上书有苏轼《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来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渺,多情却被无情恼 ”诗人惋惜韶光流逝,感慨宦海沉浮,使寻常景物含有耐人寻味的情韵 峰峰矿区文保所收藏的一件金代瓷枕上有一首思念故人的《如梦令》词,写得非常感人:“曾醉桃源西宴,花落水晶宫殿一枕梦初惊,人世光阴如电飞雁,飞雁,不见当年人面 ”描写醉酒后,依枕人梦,感叹人生的短暂和对故人的思念词的内容和枕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将枕衍化成了一种象征物 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有一件金代白地黑花长方形瓷枕,长44.2 厘米,宽 18 厘米,高 15.2 厘米,前立面为墨竹纹,后立面为牡丹纹,枕面边框内书有“漳滨逸人制”五字,枕面开光内用小篆书写了一首《词寄月中仙》,他通过登楼所见和联想,巧妙地把“潇湘八景”嵌于词中,词的上阙嵌入了山市晴岚、渔村落照、远浦帆归三景,描写了雨后的眷日,山青如洗,渔歌唱晚,相呼暮归的水乡景致。
下阙嵌入了平沙落雁、潇湘夜雨、洞庭秋月、烟寺晚钟、暮雪江天五景,描写了潇湘两岸,疏朗浩渺,静谧旷远的秋冬景致,把人们带入到一幅乡情浓郁的水墨画意境中 邯郸市文物研究所收藏一方金代八角形枕,长 29.5 厘米,宽 21 厘米,高 10 厘米枕面书《乌夜啼》:“天涯苦,苦迟留,去无由,过了伤春时序义悲秋;红口晚,碧云乱,思悠悠,怕到黄昏前后五更头 ”描写了宫女一年四季伤春又悲秋,而每一天却义怕黄昏前后五更头的相思之苦,给人一股彻骨的凉意 峰峰矿区私人收藏一方圆形枕,长 24.8 厘米,宽 23.2 厘米,前高 9厘米,后高 14.5 厘米上书《西江月》:“自从轩辕之后,百灵立下磁窑于民闾阎最清高,用尽博士技巧宽池拆土澄细,诸般起盒能烧四方客人尽来掏,件件儿变作经钞 ”颂扬了窑工巧夺天工的创造性劳动,为陶瓷的由来披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整首诗词热情洋溢,充满了劳动的喜悦 磁州窑瓷器上的元曲 宋词发展到晚期,由于词作家脱离生活,内容空泛,走向了堆砌词藻、专注形式的死胡同,失去了清新活泼的生活气息进入元代后,元曲便取代宋词,成为独领风骚的新的文学形式元曲是在广泛吸取古典诗歌艺术手法的基础上,直接受到北方民族的影响,综合了北方的风土人情而形成的。
磁州窑位于北方,又处于历史上民族文化融合的边缘地带,所以元曲即是一种国土文化,对磁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