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化学复习提升-专题六作业手册正文.pdf
7页专题限时集训 (六)专题六化学实验基础 (核心篇 )1.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 ) A.少量金属钠保存在煤油、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中B.用容量瓶配制溶液 ,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所配溶液浓度偏大C.提纯混有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应采用加热溶解、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D.通过对比同体积同浓度且过量的草酸跟同体积不同浓度的KMnO4溶液反应褪色时间的长短来说明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2.下列实验中 ,为达到实验目的所用的实验操作和原理解释都正确的是( ) 实验目的操作原理解释A 分离氢氧化铁胶体与FeCl3溶液过滤胶体粒子不能通过滤纸B 用 MgCl2 6H2O 制备 MgCl2固体灼烧在坩埚中 ,MgCl2受热分解成 MgCl2和水C 除去氯化铵溶液中的氯化铁沉淀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适当的pH,使Fe3+沉淀D 分离乙酸乙酯和饱和碳酸钠溶液分液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溶解度小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用氨水鉴别 AlCl3溶液与 AgNO3溶液B.在 50 mL 量筒中配制 0.100 0 mol L-1碳酸钠溶液C.中和滴定实验时 ,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D.能使湿润的淀粉 KI 试纸变蓝色的气体一定是Cl24.下列选项中 ,利用相关实验器材 (规格和数量不限 )能够完成相应实验的是( ) 选项实验器材相应实验A 天平(带砝码)、100 mL 容量瓶、烧杯、胶头滴管用 NaCl 固体配制100 mL 1.00 mol L-1NaCl 溶液B 烧杯、环形玻璃搅拌棒、碎泡沫塑料、硬纸板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C 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滴定管夹、烧杯、锥形瓶、铁架台实验测定酸碱滴定曲线D 三脚架、酒精灯、坩埚、坩埚钳、镊子、泥三角、滤纸、小刀、玻璃片钠在空气中燃烧5.某化学学习小组用如图Z6-1 所示装置制备、收集Cl2,并进行性质验证实验 (夹持装置略去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 Z6-1 A.用 KMnO4和浓盐酸制备 Cl2时,只选B.用于 Cl2收集时,a 为进气口C.中加入 NaBr 溶液和 CCl4,通入 Cl2反应后振荡、静置 ,下层溶液呈橙红色D.中通入 Cl2使品红溶液褪色后 ,取出溶液加热可恢复红色6.利用如图 Z6-2 所示装置 ,在仪器中分别依次加入下列各选项中所对应的试剂进行实验 ,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图 Z6-2 A.浓盐酸、浓硫酸、浓硫酸 ,制取干燥的氯化氢气体B.浓盐酸、二氧化锰、饱和食盐水,制取纯净的氯气C.稀硫酸、溶液 X、澄清石灰水 ,检验溶液 X 中是否含有 CO32-D.浓盐酸、碳酸钙、水玻璃,验证盐酸、碳酸、硅酸的酸性强弱7.MnSO4 H2O 是一种易溶于水的微红色斜方晶体,某同学设计下列装置制备硫酸锰: 图 Z6-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装置烧瓶中放入的药品 X 为铜屑B.装置中用“多孔球泡”可增大 SO2的吸收速率C.装置用于吸收未反应的SO2D.用装置反应后的溶液制备 MnSO4 H2O 需经历蒸发、结晶、过滤、洗涤及干燥的过程8.对 FeCl3溶液与 KI 溶液反应进行探究实验 ,按选项 ABCD 顺序依次进行操作 ,依据现象 ,所得结论错误的是( ) 操作现象结论A 取 2 mL 0.1 mol L-1 KI 溶液于试管中 ,滴加3 滴 0.1 mol L-1 FeCl3溶液,振荡,充分反应。
将所得溶液分别置于试管和试管中溶液呈深棕黄色FeCl3与 KI 反应,生成了 I2B 向试管中滴加 2 滴 0.1 mol L-1KSCN 溶液溶液呈红色FeCl3与 KI 反应具有可逆性C 向试管中加入 1 mL CCl4,充分振荡 ,静置溶液分层 ,上层为浅棕黄色,下层为紫色上层溶液为浅棕黄色,证明有 Fe3+剩余D 取试管的上层液体置于试管中,滴加 2滴 0.1 mol L-1 KSCN 溶液溶液呈浅红色试管中红色比试管中浅 ,是平衡移动的结果9.氧化铅(PbO)是黄色固体实验室用草酸在浓硫酸作用下分解制备CO,其原理为 H2C2O4CO +CO2 +H2O某学习小组设计实验探究CO 还原氧化铅并检验氧化产物的装置如图Z6-4 所示(已知 CO 通入银氨溶液产生黑色银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 Z6-4 A.装置中的试剂依次为氢氧化钠溶液、碱石灰、银氨溶液、澄清石灰水B.实验时,先点燃处酒精灯 ,等装置中有明显现象且有连续气泡后再点燃处酒精灯C.实验完毕时 ,先熄灭处酒精灯 ,再熄灭处酒精灯D.尾气处理装置可选用盛NaOH 溶液的洗气瓶10.下列实验中 ,对应的操作和现象、实验原理或结论均正确的是( ) 实验目的操作和现象实验原理或结论A 验证 AgI 和AgCl 的Ksp大小向 1 mL 1 mol L-1NaCl 溶液中滴加 2 滴 2 mol L-1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再滴加 2 滴 1 mol L-1KI 溶液,白色沉淀变成黄色沉淀AgCl(s)+I-(aq)AgI(s)+Cl-(aq) B 比较 HClO和 HF 溶液的酸性室温下,用 pH 试纸分别测定浓度为 0.1 mol L-1NaClO 溶液、0.1 mol L-1NaF 溶液的 pH 酸越弱 ,酸根离子水解程度越大 ,其盐溶液碱性越强C 提纯混有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固体在较高温度下制得浓溶液再冷却结晶、过滤、干燥氯化钠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变化不大 ,而硝酸钾溶解度随温度升高显著增大D 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CO32-先滴加盐酸产生气泡 ,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11.下列实验中 ,对应的现象与结论都正确且有相关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操作现象结论A 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下来金属铝的熔点较低B 将 MgCl2溶液加热蒸干逐渐产生白色沉淀由 MgCl2溶液制备无水 MgCl2C 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应后加入 KSCN 溶液有气体生成 ,溶液呈血红色稀硝酸将 Fe 氧化为 Fe3+D 向 0.1 mol L-1的 MgSO4溶液滴入 NaOH 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 ,再滴入 0.1 mol L-1的 CuSO4溶液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变为浅蓝色沉淀KspCu(OH)2KspMg(OH)2 12.下列对实验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实验事实解释A 用容量瓶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定容时仰视刻度线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溶液凹液面最低处高于刻度线B 用标准硝酸银溶液滴定溶液中氯离子时,标准液盛放在棕色滴定管中硝酸银见光易分解C 向 10 mL 0.5 mol L-1的氯化镁溶液中滴加 5 mL 2.4 mol L-1氢氧化钠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再滴加氯化铜溶液 ,沉淀变蓝KspCu(OH)2I2C 向装有经过硫酸处理的CrO3(橘红色 )的硅胶导管中吹入乙醇蒸气固体逐渐由橘红色变为浅绿色(Cr3+) 乙醇具有还原性D 向稀氨水和酚酞混合溶液中加入少量 Ag2O,振荡溶液由浅红色变为红色Ag2O 是强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