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景观与场地环境设计-以广州萝岗中心区水质净化厂首期工程为例.docx
5页建筑景观与场地环境设计-以广州萝岗中心区水质净化厂首期工程为例 概况:广州萝岗中心区水质净化厂首期工程位于南岗河与广深高速公路交接处东北角,首期工程征地面积8.03ha,交通条件较为便利水质净化厂设计总规模为20万m3/d一期工程5.0万m3/d实施本工程2010年竣工关键词:水质净化厂建筑景观与场地环境设计1.总体设计构思本工程设计: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面向二十一世纪,贯彻生态、文化、效益三原则统一的规划思想,充分发挥场地环境空间优势,以及整个环境满足人们生理、心理、情感方面的需求,结合现有场地特点,在满足水质净化厂工艺要求的前提下,达到与周围环境统一协调是很重要的2.总平面及建筑空间布局建筑用地由城市道路及南岗河向上逐渐升高,由西南向东北升高的丘陵地段,拟建一座水质净化厂为创造了一个富有层次感的水质净化厂建筑空间环境设计采用阶梯式布置,各台地道路用斜坡道相连,使生产运输、车流、人流通畅,满足了水质净化厂生产工艺流程及各功能的特点,为减少干扰便于生产和管理,总体设计结合地形将综合楼及辅助建筑组合在由南向西地段,CST生物池、鼓风机房及污泥浓缩脱水机房放在22.6M台基处,采用分段错层设计,使建筑布置和场地坡度紧密结合,厂前东侧的斜坡道与西侧的斜坡道形成环路,可以到达高差为4.6m的第二台地。
综合楼正立面中间正对厂区大门,使厂前区与第二台地视线贯通,空间互相穿插延伸大体量的CST生物池,流畅的综合楼和辅助建筑组合高低搭配穿插,以远处山峦为背景,构成了一幅现代工业建筑的宏大场景同时在总平面设计中考虑到土方的平整问题在设计中把厂区分成两个标高分别为18M和22.6M,更加突出了厂区的立体效果,也节省了造价,同时考虑到厂前区与周围道路的衔接问题,把厂前区定为18M标高也满足了设计要求,在竖向设计方面我们把挡土墙及放坡做为垂直绿化更加丰富了厂区的立面效果使平面布局优雅流畅,充满活泼和流动感,引导和围合性强,空间态势更“人性化”从大门入口随视点转移逐步展开不同空间的序列,使人心里上产生和谐中的一系列叹奇,形成一种舒畅高尚的总体印象如(图1)图1总平面图3.沿街立面设计由于该地段属于城市重要地段规划部门对沿街一侧的建筑立面要求美观协调,为了营造良好的城市景观,形成丰富的沿街空间层次,我们利用建筑及构筑物之间有节奏的排列与规划动感的结合,形成沿街立面新的韵律,避免形成单调而封闭的城市围墙,同时也形成了整个厂区内部丰富的空间对比和变化,高低相间,错落有致,城市天际线进一步得到优化如(图2)图2沿街立面图4、空间景观绿地设计1.设计原则以创造“生态型花园式污水处理厂”为主题,根据厂区区域性质及生产流程对环境的要求,因地制宜地采取不同的造园手法,充分发挥植物本身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的因素,采用生态型植物群落组合的同时,尽可能选择适地树种,营造出赏心悦目的景象。
2.本厂生产区的环境绿化主要采用植物造景手法,在道路两侧种植行道树常绿树,绿地中三五成群、疏密适当、高低错落,具有经济价值的观花树种,在形成城市生态绿色背景的同时,提升绿地的经济价值在树种选择上,考虑生产对环境的要求,选择树型优美,病虫害少,季相分明,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植物,在植物群落的搭配上,采用四季不同花色品种的花灌木搭配,疏密相间,创造出一个景象丰富多彩,季相分明的花园式厂区环境3.在地形竖向设计处理方面,挖池填土成坡,地形起伏高下结合,写意再现“横看成岭側成峰,适近高低各不同”的地形风韵在植物配置方面,根据景观立意的主题,配置适应的植物,并将植物人格化,使物与景相融,达到触景生情,情景交融之目的在总平面设计中,将一切可绿化的地方,采用复合层次的绿化,增加绿化覆盖面选择具有抗污染能力强的树种植物,同时结合花草、小品、花坛等,合理布局,美化环境,运用树种的合理搭配,乔木、灌木、草坪、花卉的有机结合,形成多层次的绿化环境和随着季节演变的色彩美综合楼与辅助用房之间设计有种植草坪、花卉和树木,不仅减少了彼此的干扰,同时又丰富了外部空间综合楼之前设计有园形景观水池、喷水,加强了环境的宁静和优雅感,为生产和办公创造了一个优美的视觉景观。
整个厂前区在空间上分合有致,疏密相间,构图均衡,空间形态完整而变化丰富区内的人造水景池、喷水、景观道路以及各种花卉树木的配置,更加突出和强调了整个环境的景观设计,表达出建筑设计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建筑与环境相互依托,互为共生,固说明,建筑具有场地感5.主要单体综合楼建筑设计构思综合楼不仅是整个水质净化厂的生产控制中心,同时担负着空间划分、视觉引导、企业形象等重要作用综合楼为生产管理的重要建筑,总建筑面积为3100m2,4层框架结构一层为化验、办公及食堂;二层为办公、会议、监测室;三层为办公,活动及中心控制室;四层、活动室建筑座北朝南,朝向良好建筑造型在立面设计中我们采用了凹凸穿插的手法,使得整个建筑空间造型丰富,但是又不失简洁,在视觉效果上更加醒目更加生态如(图3)图3鸟瞰图6.我们的思考通过本工程方案设计,我们感受到一些问题并需要我们积极的思考1)对于新材料的认识和应用,国内与国外还是有些差距的比如本工程采用的钢支承反吊氟碳纤膜结构,这种材料国外已经很普及了,但是在国内有些企业感觉造价高很少用,如果普及用了价格会降下来的主要是由于认识问题的差距吧,使得很多人对新材料都望而生畏2)值得一提的是,这个设计所处的地形是丘陵地带,最初的选择是想把整体地面铲平,这样做方便,但通过几个专业的共同讨论,这样做减少了土方量,也有利于空间环境的变化,一举两得。
3)通过本次设计使我更加体会到建筑与环境共生、共融相得益彰,共同形成场地的景观要素,只有不断学习和借鉴,在探索中超越自我,才能创作好的作品,使我们在今后的设计创新中,能更有机地根植于它所特有的地理环境中,这也是我们每个建筑师在工作中所义不容辞的伟大责参考文献:[1].中国国际航空公司飞行模拟训练基地规划设计.建筑技术及设计.2007.10[2]城镇污水处理厂附属建筑和附属设备设计标准CJJ31-89 -全文完-。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