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领灰领生存及思想状况.pdf
8页企业白领、灰领、生存及思想状况伴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和开放,在非公企业里,集聚了一批被称之为“白领、灰领、”的群体这个群体不代表某个特定的行业,也不代表某种特定的工作而是代表了一个以脑力劳动为主,从事技术、管理职业,受过高等教育或有一技之长、具有较高薪酬的群体他们有着较为积极和现实的人生态度,这主要缘于他们具备了较为优越的经济条件;他们有着较为理性和独立的价值取向,这主要缘于他们掌握了先进的知识和文化;他们有着较为理智和温和的政治理念和态度,这主要缘于他们要同时承受生存和职业的压力;他们对党群组织具有欲近还远的矛盾心理,这主要缘于他们在社会中还处于一个相对较为边缘的地位但不可否认得是,这个已经形成一定规模,且正在对社会产生影响力的群体深入地了解他们的生存状态和思想状况,听取他们的利益诉求,把握他们的行为和价值取向生存状况仅限于他们的生存压力、职业定位和社会范围三个方面:生存压力——职业和生活压力双负荷,但承受和排遣压力的能力较强他们的生存压力包括职业压力和生活压力两个方面 职业压力: 业务指标是他们承受的主要职业压力同行业、同事之间的竞争也是他们承受的重要职业压力追求卓越”不仅是企业对市场的承诺,更是他们的要求。
企业要获得市场,与同行业之间的竞争在所难免,而这种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这就要求他们在同行业、同事之间不断“追求卓越” 这种由市场竞争衍生出来的他们心理压力,同样成为他们群体职业压力的重要内容此外,一般他们在钻研和求学期间,大多会对将来的职业发展抱有美好的憧憬他们或抱有回报社会的满腔热情踏入社会,或怀着实现自我价值的理想走进职场但现实社会就业的压力造成自己职业目标的偏失,使部分他们产生茫然的心理成为一种职业心理压力一些企业不关心员工,在强调企业的“团队精神”时,一味强调奉献和服从,压制员工的个性化发展,也造成了他们无形的职业心理压力生活压力:住房消费是他们生活压力的主要原因在他们的消费中,购房(或租房)消费是其主要支出此外,社交活动费、学习培训费等项支出,也是他们同时承受生活压力的消费支出 在不同家庭背景下的他们,在社交活动费、学习培训费、子女教育费、购车消费上的支出差异并不大,其中生活消费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住房消费上无论是已购房和未购房的,也无论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对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总是显得无怨无悔、孜孜以求这一方面是受“居者有其屋”此类传统思想的影响、也是丈母娘思想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他们群体人生追求的座标之一。
而选择住房消费的直接后果,就是他们承受的消费支出压力最终成为其生活压力的主要来源尤其是刚步入社会不久的新人,无不感叹地说道: “平时工作很累,也想出去休闲放松一下,可是哪里都需要钱,只能在家里看看电视、上上网要不是房子的负担,以现在的收入,本来应该可以过得很潇洒的”面对职业和生活压力的双重负荷,他们却表现出较强的承受能力其实他们在付出了健康、娱乐、家庭等多方面的代价,才取得压力下的暂时平衡年轻的他们由于事业刚起步,亟需证明自己,所以更注重自我发展的机会; 而年长一些的他们由于事业发展已趋于顶峰,再加上家庭等负担的加重,所以更偏向于薪酬福利长期的加班和工作的限制,使他们的社交圈子狭小这现象的直接后果就是他们的业余时间被大大压缩,社会交际时间随之减少而且由于一天里接触最多的是同事,在以业绩为先的非公企业里,同事间竞争激烈,关系也变得十分微妙,无形中又缩小了他们的交际范围所以他们群体往往朋友比较少,交际圈子比较狭小,朋友圈子还是以各个时期的同窗为主,即使与工作有关的朋友,也大多是因为有业务关系的原因,很少有在同事间找朋友的尤其是一些新外地人,在新城市的朋友更少,圈子更小同时由于背景、习惯等都有差异,自己不会主动想去融入到本地人的圈子里去。
他们对于集体生活是十分渴望的平时他们选择的放松方式以朋友聚会、聊天或是参加各种俱乐部活动为主;还有工会和企业部门组织的一些联谊会、体育比赛、休闲旅游等集体活动,都能受到他们的欢迎,并能吸引他们踊跃参与他们的思想状况的价值理念、社会责任感、利益诉求、精神生活、政治态度和组织归属感等方面: 他们有现实、积极、独立的价值取向在社会热点问题上反映敏锐,但也并非随波逐流,而是有着价位理性和独立的判断、坚守自己的理念和选择他们群体最关注的社会热点,是从现实出发,对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热点问题投入关注的目光社会保障(养老、医疗、住房等问题)、社会发展和稳定以及房市、股市及相关政策成为他们最为关注的三项社会热点问题,紧随其后的是就业、 子女教育费、 分配不公及贫富不均等问题在他们关注的这些问题中,绝大部分是与自己利益息息相关的问题,相反一些与自身利益没有直接联系或关系不大的问题,则关注点明显分散如他们关注的后三个热点问题,它们分别是:和谐社会建设、企业转制、撤并和解散以及对外关系等问题憎恶抨击腐败、崇尚劳动致富的积极、理性的心态对于不断揭露的贪污腐败现象,他们深恶痛绝作为纳税的主力军,对于自己的辛苦钱白白落入贪官污吏的口袋里,更是有着切肤之痛,他们表示腐败现象是“直接损害了他们的利益” 。
同时他们也认为,腐败的原因在于体制和法制上的缺陷对于社会上因贫富差距过大而产生的仇富心理,他们认为应该加以理性地分析那些第一桶金是体制漏洞和贪污腐败而来的灰色致富,社会给予鄙视甚至引发部分人的仇富心理是正常的; 但是那些靠自己本领的劳动致富,却是值得推崇和尊重的对于当前中国社会富人不愿意露富、回馈社会少、功利性强的普遍现象,他们认为其中的原因不外乎:一是致富途径是灰色的;二是富人素质的提高跟不上财富的积累;三是国家的宣传、引导还不够尽管他们关注的社会热点并不是时势等问题,但是从他们对时势的评判中,依然可以看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如果说对时势的关注和评判还不是他们的普遍意识和行为,那么关注和同情弱势群体,则是他们共同具有的社会责任感对于贫富的差距的出现,他们普遍认为这是社会发展的正常现象,但是目前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已经到了一个急待解决的阶段,因为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既有政府在信息、政策、保障等方面的不平衡,也有个人在教育、理念上的差距解决贫富差距,国家应该通过完善相关制度、制定相关政策来解决他们都十分愿意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这个群体所以,不管行政方还是工会组织的各种扶贫活动,一般都能得到他们的踊跃支持。
同时也有的表示,他们其实非常缺乏帮困助学这方面的信息,希望有关部门能从中牵线搭桥愿意以捐款或志愿者的形式帮助弱势群体,希望通过单位组织活动来尽到自己的这份社会责任他们群体受到教育程度高,或许是秉承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固有传统,所以,无论是在社会还是在单位;也无论是在上司还是在同事或朋友面前,他们希望得到尊重的愿望十分强烈,体现在利益诉求上,其特征就是人格至上这样一种强烈的人格意识在他们对劳资关系的评价中也表现得非常明显最令他们厌恶和气愤的行为是对员工缺乏尊重、理解和关爱很多有跳槽经验的白领和灰领认为,跳槽最大原因就是觉得自己没有得到重视和尊重,很多事情要靠人际关系来解决同时,对于另一些把员工当作纯粹的经济人,只一味强调奉献和服从的文化,他们也表示了一定程度的反感他们群体这种强烈的人格意识,在个人层面上表现为个体希望得到社会的尊重,在国家层面上就表现为希望自己的国家得到尊重这其实也印证了这个群体具有的独立价值理念和一般不会被轻易左右的特点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一个丰富多彩、包罗万象的网络世界正在日益成为他们的精神生活的主体,其对网络的依赖程度几成生活的组成部分他们了解时势政治和其它感兴趣的话题的途径则主要是通过网络。
尽管他们对网络的依赖程度相当高,但他们对网络的依赖更多的是倚重网络发布信息的快捷,而对于网络信息的准确率却有自己的判断对于网络的信息发布时最快捷的,但是快捷和准确是矛盾的他们对于接触到的网上信息是有着足够的判断能力和分析能力,并且还常会以报纸、电视等其他媒体作为补充他们对于党的主张、战略、政策总体上是赞同的,但对实际推进的进展认可度一般,他们对政治的参与热情并不是很高,但这并不影响其对政治的关心他们对现实与政策之间的反差认可却不容乐观:贫富差距与推进和谐社会的矛盾; 贪污腐败与党的先进性的矛盾;依然高的房价与政府不断出台的抑止房价政策的矛盾等等他们认为好的政策需要有效的执行和有效的监督,当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普遍现象使得党的政策、方针在执行过程中就已经变了形,从而直接影响到政策本身;另一方面,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信息无法完全及时公开使得群众监督失去了基础;而群众的利益诉求无法通过有效的渠道反映到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这里,也使党和政府失去了倾听群众呼声的机会作为党领导下的重要群众团体——工会,在非公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同样处于这样的尴尬境地他们群体是一个有学历、有能力、有思想、有责任、有主见并正在迅速扩大和成长的群体。
毫无疑问他们将支撑起未来中国中产阶级的主干部分,并在社会舞台上扮演着日趋重要的角色但同时,这个群体也有自身的弱点,在他们身上既有年轻人的朝气和激情,又有成年人的成熟与理性;他们既有中产收入的潇洒,又有职业和生活的双重压力;他们既有睥睨天下的高傲,又有耽湎市井的流俗;他们既是职场的精英和骨干,又是社会的边缘群体;他们既关注政治,又远离政治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