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新闻类广播稿件.docx

9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63288704
  • 上传时间:2022-03-0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4.88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新闻类广播稿件      中央广播电台【一】  民国17年(1928年)8月1日,中国国民政府中央执行委员会广播无线电台(简称“中央广播电台”)在南京成立节目分“寻常节目”、“特别节目”两大类,政治性节目占优势其中《新闻》与《重要新闻》播出时间约为全台节目三分之一  内容有国内要闻、国际要闻、军事消息等有收音网后,增设“慢报新闻”、“记录新闻”,播音语调缓慢并重复讲解,供各地收音员抄收,转送当地党部出油印小报,或在报纸上发表当时邮传不便,收音工具稀少,这类节日起到为官方传递消息、贯彻政令的作用  中央广播电台担负国民政府中央重大活动现场扩音工作对国家大典、中央盛会、各种纪念活动等基本转播有的扩音内容作为新闻类特别节目播出特别节目”中设《中央纪念周》,每周一在中央大礼堂现场发音、转播特别节目的首次播出为该台成立之日的开播仪式  中央广播电台建立初期,宣传基调是“国家统一,民主建国”随着对苏区“围剿”开始,宣传成为突出内容新军阀混战之际,蒋集团攻讦异已势力,一时又居宣传重要位置一些有识之士,左派人物也曾利用该台作过宣传  对民国21年“一·二八”事变、第一次淞沪抗战等重大事件,该台均曾突出予以报道。

      因抗日战争形势需要,新闻节目主要报道抗日时局和前方战况,增播关于日军侵华特种报告,增设日语广播,着重向日军和日本公众说明战争真相和政府态度不久,这种抗日救亡宣传势头发生变化  在日本方面“取缔排日”强大压力下,只提“救亡”,不言“抗日”,竟将“剿共”内容纳入“救亡”宣传范畴  民国21年11月12日,中央广播电台75千瓦强功率发射台正式开播,新闻节目影响增大民国23年,增设《简明新闻》、《商业新闻》、《科学新闻》、《英语报告新闻》、《一周大事简报》  民国25年,中央广播电台宣传抗日往往含糊其辞,宣传则大张旗鼓捧蒋”宣传长期为该台宣传一大特点和重要内容,尤其该年较为集中10月29日、31日,安排有为蒋祝寿的“特别节目”  同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  当晚,中央广播电台迅速报道当时,这条爆炸性新闻报纸尚未及发表,顿时传遍四面八方,震惊中外25日,以先在话筒前燃放3分钟爆竹的形式,播发了蒋“脱险”抵达洛阳的消息西安事变”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逐步形成,救亡图存呼声响彻全国,该台才逐步把宣传重点转到抗日方面来  民国26年卢沟桥“七七”事变后,中央广播电台逐步实行战时宣传体制  除新闻、抗日演讲外,其他专题节目停办,增加午夜播音,专播战讯。

      8月14日(即日军再次挑起淞沪战争第二天),播发国民政府政府《自卫抗战声明书》11月20日,该台在上海失守南京告急之时,奉命播出国民政府发表移驻重庆宣言重大新闻23日夜,除新闻已无其他可播  “记录新闻”报告太湖沿岸、沪杭一线敌我交战情况午夜,播音员作“告别广播”,大意为鉴于时局发展,奉中央之命,本台即日起停止播音而西迁……至此,中央广播电台撤离南京,迁往重庆  民国35年5月5日,中央广播电台由重庆迁回南京,恢复播音当日,向全国现场转播国民政府举行的“庆祝国民政府还都及广州革命政府成立纪念典礼”当晚播出蒋在该台所作广播讲话此后,每天20:00~20:30广播新闻、时评,全国电台同时播送至民国36年,该台新闻类节目设《新闻》、《新闻摘要》、《简明新闻》、《记录新闻》、《英语新闻》、《国府政令》、《时评》、《演讲》等  中央广播电台新闻一直采用外稿,主要来源为国民政府中央通讯社、《中央日报》等报纸及军政部门提供的消息民国35年至38年南京解放之前,增加美国新闻处、中央宣传部、行政院新闻局及军事当局等消息渠道  民国38年1月起,中央广播电台执行新节目表,缩短播音时间,文字节目仅保留《新闻》、《时事评论》,处于维持状态。

      因无编辑任事,新闻由播音员从中央社新闻稿中自行选用中央社停止发稿后采用上海报纸消息,新闻成旧闻,甚至以讹传讹;时评剪贴报纸社论  同年4月23日南京解放,中央广播电台停止播音24日,该台留守人员与北平新华广播电台取得联系,改以“南京广播电台”呼号转播北平新华广播电台节目,播送日刊《解放新闻》内容及中国人民解放军各项文告5月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特别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文教委员会派员正式进驻并接管中央广播电台  新闻类广播稿件【二】  在我们的广播新闻工作者队伍当中,一些节目主持人虽然从事主持、播音工作多年,但却不能独立完成文艺或新闻类节目的采、编、播“一条龙”工作,这种情况相当普遍  在县一级的电台里,许多时候由于人手不足,节目主持人经常要身兼新闻记者的角色,他们经常要面临独立采写新闻的问题  很多情况下,主持人外出采访,都要拉上专职记者同往,否则觉得心里不踏实作为节目主持人,虽然每天将稿子播得流畅动人,但写起新闻稿件来却有无法动笔的难堪,节目主持人的新闻采写能力薄弱,成了最尴尬的环节这种现实问题,经常困扰着主持人独立完成节目的信心和能力对此,我就深有体会  记得在20XX年,我为我市第一位考上北京大学的考生做了一期访谈节目。

      采访过程中,发现这位学生的成长历程有着十分感人的故事:她曾经是一位弃儿,由于家境贫寒,单亲养母在她和弟弟上初中的时候,作出了一个艰难选择,让成绩一般的亲生儿子提前辍学,而让养女完成学业我感动了!  觉得应该好好的报道一番,但从何下笔呢?一点头绪也没有有好题材,当然不能错过最后,在记者的主笔第二篇:广播新闻稿件的格式 2300字  导语:广播新闻的写作包括导语、主体、背景和结尾,这是广播新闻的基本组成部分学写广播新闻,必须弄清这些部分的特点及写作要求下面由小编为您整理出的广播新闻稿件的格式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一、导语  导语是新闻开头第一句或第一段话它用主要的、新鲜的新闻事实,简明生动的语言,概述新闻最本质的内容,从而引起受众的注意广播新闻的导语跟报纸新闻的导语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它像报纸新闻的导语一样,要求开门见山、简明扼要、中心突出、具体形象;但是,由于它是给听众听的,故从听的需要出发,也有其特殊的要求这些要求是:  1、广播新闻的导语要以最简洁、最生动的文字,概述整篇新闻中最主要的内容,一下子把听众“钩住”广播新闻的导语不能像报纸新闻的导语那样写得过于抽象或过于具体,而应像报纸新闻的标题那样,着眼于用最精练的文字,概述新闻最主要的内容,既不过于虚,又不过于实,而是有虚有实,虚实结合,以虚带实,以实补虚。

        2、广播新闻的导语尽可能只突出一个最重要的新闻事实,而把其它事实移到主体中交代,力求把导语写成一句话  3、广播新闻的导语,最好用单句,即采用主语、谓语加宾语的句式,少用或不用复合句,不用倒装句上面,我们简要地谈了广播新闻导语写作的基本要求在广播新闻中,哪几类导语用得最多呢?  (1)概括式导语:亦称为叙述式、提要式导语这种导语采用叙述的方法,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给听众以“听觉先导”比较适合于听  (2)结论式导语:这种导语的句型和结构比较简单,干净利落同时,这类导语有事实,有结论,听众不费思索,就能抓住要领,比较适合于收听  (3)提问式导语:这类导语可以鲜明地揭示新闻的主题,便于使听众掌握重点,容易引起听众关注  (4)描述式导语:这种导语的特点是:先对发生新闻事件的现场或新闻事件本身的某个侧面进行必要的、恰如其分的描述,引起听众兴趣,然后再揭示新闻事实广播新闻的导语,除了上面提到的四种外,还有引语式,对比式等多种,这里就不列举了  二、主体广播新闻的主体有哪些作用呢?  第一,详细阐述导语中交待的新闻事实,使之具体化即导语只概括最重要的事实———主体部分,进而详细地展开新闻事实。

      第二,报道主要的新闻事实有些新闻为了吸引听众,运用描写式开头,一般不一定点出主要新闻事实,也不概括交代全篇的基本事实,只起了“引路”作用把听众引入正题其主要的新闻事实,须在新闻的主体部分交代第三,对导语进行解释和说明有些新闻,特别是采用倒金字塔式结构的新闻,最新、最主要的新闻事实放在导语中交代,主体部分不再交代最新事实,只是交代有关背景材料,对导语进行解释、说明那么如何写好新闻主体呢?须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紧承导语,讲清导语中提到的新闻事实,而不能游离于导语之外第二,选取典型的材料,说明导语中提出的观点和问题新闻主体的选材是否典型,是否有分量,直接决定新闻导语中提出的观点和结论是否能站住脚、能否服人第三,材料安排要层次清楚,逻辑严密主体部分由于内容丰富,材料多,需要认真构思,精心安排要认真消化材料,提炼观点,并根据主题表达的需要,对观点和材料进行归纳、排队,再按照事物发展的逻辑联系或时间顺序,有观点、有材料、有条不紊地写来,不能东拉西扯,杂乱无章第四,文字表述要简洁,力求言简意明,切忌啰嗦冗长  三、背景新闻背景在整篇新闻中的作用,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第一,交代新闻事件或新闻事物产生的原因;第二,说明新闻事件发生和发展的具体条件;第三,交代新闻事物或新闻事件与周围事物的联系;第四,阐明新闻事件的实质和意义,使新闻所包含的内涵更为明白;第五,向受众传播知识,增强报道的可听性。

      在写广播新闻时,交代好新闻背景并不容易,必须根据表达新闻主题的需要来确定具体地说,交代新闻背景,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抓住新闻中需要解释的关键问题交代背景材料,加深听众对新闻主旨的理解第二,要抓住受众最感兴趣、最关切的问题交代背景材料,满足听众的新闻欲第三,要抓住新闻中比较难懂的问题,交代背景材料,消除听众听广播中的“盲点”、疑点第四,交代背景材料应灵活自如,言简意明背景材料安排在新闻的什么位置,完全依据新闻内容的需要而定,不要有固定的模式有人习惯地把背景材料放在导语之后交代,好像导语之后的一段文字是专门安放背景的,这显然不妥实际上,背景材料还可放在导语中交代,也可穿插在主体部分交代,亦可放在结尾处交代交代背景的文字要精练要精选材料,用最能说明主题的材料充当背景材料,切忌胡子眉毛一把抓,把一些无关紧要的也塞进背景材料中来在表述上要简明扼要,不拖泥带水  四、结尾  一篇较好的广播新闻,不仅应有一个好导语和主体,也应有一个好的结尾写好新闻的结尾,不仅可以使新闻在形式上更为完美,而且可以使新闻的主题进一步深化,进一步加强与听众的感情交流与联系,激起听众的回味与思索广播新闻的结尾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总结式结尾:对新闻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进一步强调新闻的主旨和意义。

      第二,评述式结尾:对新闻事实进行评论,进一步点明新闻的意义这种评述,依托于事实,但又高于事实,比事实更具哲理性第三,启发式结尾:用启发、引人思索的话语结尾,给听众留下难忘的印象第四,趋向式结尾:结尾处写出新闻事实的发展趋向,引起听众关注此外,还有含蓄式结尾、引语式结尾、背景式结尾、自然收尾等多种广播新闻的结尾,一定要根据表达内容的需要安排,做到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切忌远离主题,生硬唐突;切忌无实在内容的空泛议论;切忌公式花、概念化+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